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济宁市段学校招生考试道德与法治模拟试卷(一)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2018年7月21日至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________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访问的首个西非国家。

A. 塞内加尔    B. 塞拉利昂    C. 利比里亚    D. 科特迪瓦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2018年8月23日,首届中国________在重庆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会议致贺信。本次会议以“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为主题,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体现了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 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B. 国际化工展览会

C. 国际家具展览会

D. 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2018年11月7日至9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办。本届大会的主题是“________”。

A. 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B. 创新驱动 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C. 发展数字经济 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D. 互通互联 共享共治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施行。其中第二十五条规定,有关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护电子商务经营者提供的数据信息的安全,并对其中的个人信息、隐私和商业秘密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这更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

A. 知悉真实情况权

B. 公平交易权

C. 隐私权

D. 依法求偿权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2018年8月13日至16日,第三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山东赛区决赛顺利结束,来自全省17市的中小学选手和58所高校的共100多名选手参加比赛。选手们畅谈自己对宪法的感悟和热爱,其深刻的主题,真情的演讲,激烈的辩论,敏捷的思维,精彩的表现,赢得了阵阵掌声,给观众带来一场宪法教育的视听盛宴。以下是几位同学关于我国宪法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有

①它决定着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②它赋予了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③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④其制定修改权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小琴在博客上看到这样一段励志文字:“苦难是动力的催化剂;苦难是一本启智的经书;苦难又是一位深沉的哲人;苦难是人生一道永远开放着绚丽花朵的风景。不经过挫折,怎知道路之坎坷;不经过磨练,怎知意志之坚强;只有在人生道路中与苦难交锋,才知苦难也是一种财富。”这段文字包含的哲理有

①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

②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③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我们要增强生命的韧性

④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产生失落、难过、不满等负面情绪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为了解人大及人大代表有哪些职权,小刘制作了以下四个学习卡片,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二、判断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中国农村电子商务正深层次改变着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拓展了农村发展新领域,开创了农民就业新渠道。2018年8月,中国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2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1%,远高于全社会网络零售的增速。其中,农村网店达到985.6万家,同比增长20.7%,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 800万人。这说明

A. 非公有制经济对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B.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缓解我国就业形势的根本途径

C.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D. 公有制经济和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据海关总署2018年9月8日的统计信息,8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71万亿元,增长12.7%。其中,出口1.44万亿元,增长7.9%;进口1.27万亿元,增长18.8%;贸易顺差1 797.5亿元,收窄34.2%。中国8月份进出口增长加快、贸易顺差收窄,显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举措正在释放更多红利。中国的做法

①体现了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是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的正确选择

③展示了我国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家形象

④体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主导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对下边漫画中母亲的观点认识不合理的是

A. 错误,因为公务员是一个高风险行业

B. 错误,因为每个职业岗位都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

C. 错误,因为每一种社会职业都有其社会价值

D. 错误,一个人只要尽职尽责,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都有可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获得社会的肯定

 

四、简答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18年5月12日,江苏省淮安市某小区一幢高层住宅发生火灾,年仅21岁的消防战士谢勇在解救被困群众的过程中从高楼坠落,后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而网民王某在QQ群中公然发表“烧光炸光,炸平了最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难得用到就摔死了,早死早好”等极端性、侮辱性言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6条规定,王某因寻衅滋事被淮安市公安局清江浦分局依法予以行政拘留15日并罚款1000元的处罚。

网民王某的经历给了我们哪些警示?

 

五、辨析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经典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遭到恶搞一事一度引起广泛关注,同时被恶搞的还有《国际歌》、电影《闪闪的红星》,甚至连国歌都“中枪”了。针对这一现象,学生开展了“守护经典,传承文明”的讨论,并搜集了以下素材:

素材一:广大网民对践踏红色经典、破坏社会先进文化的恶搞视频表示愤慨,不过也有少量青少年网民认为这是求新求变,曝光批评是小题大做,我们完全可以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

素材二:央广网指出,《黄河大合唱》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求解放的战斗决心,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承载着民族的兴衰和荣辱。

素材三:文化部立即研究部署查处工作,召集优酷土豆、腾讯等17家主要互联网文化单位,要求全面清理同类恶搞视频和音乐,及时斩断恶搞视频传播路径,更好地维护文化市场和谐有序。

素材四:新京报刊发文章称,冼星海之女冼妮娜将采取法律途径维权,这是为了维护更多的文艺作品不被亵渎,同时,国家应进一步完善立法,以规范之,开展相关普法教育。

针对讨论“初中生守护经典”,某小组同学列举了以下观点:

A.红色经典已经过时,不需要守护。

B.红色经典已成为民族的基因,需要守护。

你赞同或反对哪一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要求:就其中一个观点作出判断说明即可)

 

六、分析说明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社会必须树立法治意识,为建设依法治国的国家而不断努力奋斗。

(社会观察)

近年来,从《大气污染防治法》到“大气十条”,再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我国治理大气污染,可谓使出了“洪荒之力”。法治不断亮剑,更让打赢蓝天保卫战有了利器、添了底气。内蒙古包头的一位企业负责人坦言,戴着口罩喘不上气来的日子少了,但对那些高污染企业还要加大力度,依法严格治理。让法律之剑指向长空,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未来,离我们会越来越近。

(1)这让你感受到了法律的哪些功能?

(理论述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宪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有许多经典话语言简意赅、切中肯綮,令人振聋发聩。例如:“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2)为什么“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案例警示)

2018年9月9日,河曲县公安局刑侦二大队成功破获一起未成年人校园周边抢劫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

当日上午,受害学生报案称,有人在某校园附近对其殴打并抢走了现金和手机。通过走访和调查取证,民警成功掌握了几名犯罪嫌疑人均为在校的初中学生,并一举将王某(男,14岁,河曲县人)、苗某(男,14岁,河曲县人)、刘某(男,14岁,河曲县人)、段某(男,14岁,河曲县人)、鲁某(男,15岁,河曲县人)等5人抓获。后经依法审讯,该五人均对其在校园周边殴打他人并抢劫他人财物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3)案例中未成年人王某等五人的经历给了我们哪些警示?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捷报频传。“鹊桥”中继卫星升空,“海水稻”喜获丰收,“天鲲号”试航成功,首艘国产航母海试,人工智能发展取得可喜成绩。这一些列成果的取得,为我们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支撑。

材料二:2018年8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我们要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同沿线国家谋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推动各国加强政治互信、经济互融、人文互通,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造福沿线国家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从材料一所举的一连串例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