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北省沙洋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养成亲社会行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 学校给八年级(1)班五个三好学生名额,班里推荐时,同学们都相互谦让

B. 李洋同学把刚买来的数学辅导书借给同学们传阅

C. 同学们知道刘梅同学因家境贫困而面临辍学时,都踊跃捐款帮助

D. 张颖见别人唱歌,她也学唱歌;过几天,见别人学跳舞,她也学跳舞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要主动去发现,去感受。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下列反映社会生活中美好环境、美好生活的有:

①活泼明快的秧歌 ②平坦宽阔的公路  ③琳琅满目的商品 ④舒适宜人的环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小红是一个孤僻的女孩子,不愿与人沟通。但自从上网后,她结识了一些朋友,慢慢地,她的性格变得开朗了,也学会了与他人主动交往,成为大家都喜欢的人。这说明网络交往

①改变了我们的交往方式 ②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对象 ③彻底改变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对象 ④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某大学计算机系的优秀学生张某,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制作电脑病毒攻击某银行的网站,盗取银行客户的帐户、密码,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张某的行为告诫我们

①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

②上网要遵守法律

③上网不能随心所欲  

④应为建设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负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每年召开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通过网络搜集社情民意,利用电子邮件、博客、微博等渠道加强与民众互动;民众通过网络表达自己对“两会”的看法,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这说明:

A. 我国公民可以自由发表言论,不受法律约束

B. 网络问政是我国公民行使权利的最重要的方式

C.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监督和建议权,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D.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行使权利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

①社会管理秩序 ②生产秩序 ③交通秩序 ④上课不说话  ⑤公共场所秩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网上互动交流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微博和微信的出现,让普通网民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享受到畅所欲言的自由表达的快感。与此同时,大量违反社会公德和法律的低俗内容也在网上传播,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公民应该

 A.放松自我约束,维护言论自由        B.自由浏览信息,自由表达观点

 C.自觉遵守规则,权利义务统一        D.加强网络监督,惩治违法行为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英国霍布斯说:“人生来就是平等的,自然在身体和精神各方面平等地创造了人。”这句话表明

①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

②尊重他人,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他人

③不因人们之间的差异而划分尊卑等级,显示不同的态度

④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的是:

①礼仪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不讲礼仪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②一个人如果不讲礼仪,很难与人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③我们要学礼仪、知礼仪,按礼仪要求去做 

④礼仪远处不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最近,某生活小区居民经常丢失东西。高中生孙某怀疑是在本小区租房的外地菜贩子于某所为,于是萌发了报复“老外地”的想法。他纠集几个“哥们儿”持刀拦劫并砍伤于某,抢走人民币3000元。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相关条款,依法判处孙某有期徒刑6年,其他“哥们儿”也受到相应处罚。孙某的行为

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是触犯刑法的行为   ③应受到刑罚处罚   ④属于犯罪行为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八年级学生牛牛经常旷课、夜不归宿、到网吧玩游戏。后因缺钱上网,就持刀抢劫,结果造成受害人重伤,最终受到了刑罚处罚。同学们对此在QQ上展开了议论,其中正确的有:

①小兔子乖乖:乖点好耶,专心学习,遵纪守法,防微杜渐,否则害人害己

②笨笨鸟:牛牛受刑罚处罚,是因为他经常旷课、夜不归宿,我下镒不再干这样的的事了

③绿魁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一般都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我们应避免沾染不良行为

④一剪梅: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我们应引以为戒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放学路上,小丽走至偏僻处,迎面来了几个不良少年,强迫她把身上的钱交出来……请你帮小丽选择几种最佳自我保护方法

①巧妙周旋,机智脱逃 ②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 ③交出钱财,保护自己 ④记住特征及时报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二、简答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形成于人类社会及其文明发展的开端,而这种关系得到明确地提出和强调,却是控以来的事。它既是人类及其社会的永恒主题,同时现实生活又把这一问题以及价值论或价值观的形式突出呈现出来。这使得真正直面现实问题,正本清源,进而讨论这一问题深层的存在论或历史观基础显得尤为必要。

(1)通过学习,你知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有吗?

(2)置身于社会之中,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我们应该怎么做?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运用,手机上网对中学生来说已不再是新鲜词。以下是《校园焦点》栏目组拍摄的几组镜头:

镜头一:上课时,隔几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晚上就寝,摇个微信躲在被子里和陌生人畅聊;和网友随意见面、在网上吐槽(任意发表言论)……手机这个美丽的终端让一些同学任意地永远在线。

镜头二:小明是班长,每天读报课,同学们心不在焉的样子总是让他很头疼。但他听从了网友的建议,在课余利用手机收听了人民网、新华网、《读者》、《青年文摘》等微博后,及时、短小、有趣、丰富的资讯让小明把沉闷的读报课变成了有趣有益的“读微课”。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以《校园焦点》栏目组小记者的身份对镜头一反映的现象进行简要评析。

(2)综合镜头一和镜头二,联系实际为那些永远在线的同学提几点积极的建议。

 

三、分析说明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日前,南京一名酒后驾车的美女被查,该美女围着交警转,左一个“好哥哥”,右一个“好哥哥”,不断发嗲,足足磨了一个多小时,才极不情愿地接受处罚。)

(1)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2)你对生活、秩序、规则之间的关系是怎么理解的?

(3)结合漫画谈谈“酒驾”的危害。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中学生魏某在上学的路上被一辆汽车撞倒,造成右腿骨折、自行车被撞烂。魏某父母闻讯后赶到现场,将儿子送往医院。肇事司机贾某要求将此事与魏某父母私了,答应承担治疗等一切费用,并替魏某交了住院押金5000元。见此情景,魏某父母也同意了私了。两个月后,魏某出院,共花去各种费用37258元。当魏某父母要求贾某兑现诺言时,贾某见数额太大,只同意承担一半的费用。结果,双方争执不休。魏某及其父母盛怒之下将贾某打伤,贾某一纸诉状将魏某及其父母推上了被告席。

(1)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贾某状告魏某及其家人的诉讼类型是哪一种?

(2)魏某为什么维权不成反成被告?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