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这里的“行万里路”是指

A. 在知识海洋里徜徉

B. 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

C.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D. 只从社会实践中学习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明代学者顾宪成曾写过一副著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告诉我们应该

A. 关心社会发展,积极融入社会

B. 大小事情都自己做,事必躬亲

C. 只做大事,积极为国家发展作贡献

D. 学会倾听,努力关心他人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我们在浏览网络信息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xx网站发来消息,“恭喜您中得大奖Xx元”。如果遇到这种情形,你会  

①欣喜若狂地按照网站的要求将自己所有的真实信息输入网站

②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

③心存饶幸,不相信自己会遇到诈骗

④提高警惕,关闭该网页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互联网将地球缩成了一张小小的网,在这张网里,你可以发布信息、浏览新闻、寻医问药,甚至在线购物、进行网上股票交易......这表明

A. 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B. 有了互联网,我们的一切愿望都能顺利实现

C. 离开互联网,人们的生活就会陷入一片混乱

D. 互联网改变了世界,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措施有  

①法律强制性措施

②纪律强制性措施

③道德非强制性措施

④风俗非强制性措施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与人们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 

①管理秩序

②生产秩序 

③交通秩序

④公共场所秩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对尊重的理解,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①我希望被他人尊重,因为受到尊重心里感觉很好

②只有他人尊重我,我才会尊重他人

③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

④别人是否尊重我,我不在乎,我只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关于诚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

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____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____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 法律  不违法

B. 纪律  不违纪

C. 道德  不违背道德

D. 秩序不扰乱秩序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也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的是( )

A. 协商    B. 诉讼    C. 调解    D. 仲裁

 

二、简答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社会篇]

人的成长高不开社会。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被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

(1)结合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 

在家中,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

(2)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会不同?父母、同学邻居这些人是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的

我们青少年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3)我们应该怎样自觉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网络篇]

网络购物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网上买东西。截止2016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接近4.67亿。当前,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移动支付方式。

(1)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自2014年3起,中国政府网开设“我向总理说句活”常设栏目,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直接送到总理的办公桌上。这让中国网民的电脑来与总理的办公桌实现了零距离接触。

(2)政府开通这样的网络渠道有什么作用?

2011年以来,李某在网上捏造事实,无端诽谤多人,情节严重,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李某还在网上编造、散布对国家机关产生不良影响的虚假信息,严重扰乱公共秩序。李某被警方刑事拘留。

(3)防范网络语言,我们应该如何做? 从此案例中,你能受到那些启示?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规则篇]

我们在食堂就餐时需要排队购饭;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指示信号指挥;人们在图书馆、影剧院应保持安静......

(1)试想,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状况? 

维护秩序靠规则。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2)这些规则在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有人说:“自由就是想于什么就于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谁也管不着。”

(3)请你对此观点进行批驳。

“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就跟着走。”“只要没有人看到,没有人管,就可以闯红灯了。”“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者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间红灯。”

(4)以上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道德篇]

情境一:放学后,小东背上书包正准备去体育馆观看自己喜欢的篮球赛,这时学困生小明拿着一道数学难题过来请小东帮忙讲解。小东稍作迟疑,放下书包耐心给小明讲解了难题。小明歉疚道:“不好意思,,耽误了你观看球赛。小东说道:没关系,你的好学上进精神令我感动。”

情景二:小亮放学回家进门后面对家中来的两位客人就像没看见一样,径直进入了自己的房间。过了一会小亮来到客厅,躺在沙发上把脚放到茶几上看起了电视。

(1)看了情境一,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2)情境二中小亮哪些地方做得不合适? 你觉得应怎样做合适? 

(3)文明有礼有什么重要作用?我们应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三、分析说明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法律篇]

17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后来结识了社会上一些游手好闲的“朋友”,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后来更是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一次,①陈某因拾到别人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被法院判决其限期归还手表。还有一次②陈某因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聚众起哄并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而被公安机关拘留。后来,他和另外两名“朋友”③因多次持刀抢劫中小学生钱财,被人民法院认定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

(1)材料中陈某划线处的三种行为属于那一类违法行为? 

(2)结合材料,说说构成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有哪些? 

(3)从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轨迹,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4)作为未成年人,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