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北京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练习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龙龙读了马克思“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名言。从中明白了

①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②社会离不开个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④个人可以离开社会生存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龙龙在家是妈妈的孩子;在学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在社区是小区业主;在社会是合格公民……这说明了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每个身份的角色定位都是一样的

③社会关系只由血缘关系确定

④社会关系不同,我们的身份不同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龙龙读闽西日报得知:俄罗斯发现一位7岁”鸟孩”。他住家中被母亲当鸟儿一样饲养,母亲从不与他说话,使得这位男孩和小鸟一样只会唧唧喳喳地说话。这一事例告诉龙龙

①人的成长可以脱离社会的

②只有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真正成长和发展起来

③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④“鸟孩”虽然只会说鸟语,但他仍然是一个社会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2017年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龙龙与全国大部分大、中学生一样都关注了这件时事。关心时事有利于

①我们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②哗从取宠,沽名钓誉

③我们亲近社会,融入社会

④我们积累个人物质财富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龙龙同学在乘公交车上下学路上,经常主动给年迈和需要帮助的人让座。虽然背着沉重的书包很累,但是龙龙觉得帮助了别人,自己也是快乐的。龙龙的行为体现了亲社会行为中的

A. 谦让    B. 分享    C. 帮助他人    D. 关心社会发展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山东济宁电视台强势推出的一档节目《直接民生》,其主要特点是展示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民生故事,反映百姓心声,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法规。节目开播几年来深受群众的喜爱。这启示我们青少年学生

①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②关注社会是亲社会行为的唯一方式

③关注社会能让我们赚大钱

④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龙龙心中记起了以下名言警句。体会出这四句中有一句没有体现个人和社会关系。你认为龙龙体会出来的是哪句

A.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龙龙在网络上认识了许多天南地北的网友,有大学生、初中同学和老师。学习之余,上网聊聊天,遇到问题,在网络上向同学、老师请教,非常方便、快捷。这说明了

A.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B. 网络交往是双刃剑

C. 网络交往改变了我们的人生价值

D. 互联网已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2017年3月10日,龙龙的网友发消息称,“水滴直播”平台的“教育”分类里,都是不同学校的教室内画面,“这些或午睡、或发呆、或看书的学生们知道自己在被直播吗?”这一事件引发了网友的质疑。这表明

①“水滴直播”平台展现了学生的个人形象 

②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露、窥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 

③侵犯他人隐私会给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 

④这是对学生严格监管的表现,不是侵犯个人隐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小闽在与同学聊天时,同学发出“互联网时代,我感觉更孤单”、“互联网减少了我与家人相处的时间”等感叹。同学的感叹说明了

A. 虚拟交往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B. 虚拟交往能取代现实的人际关系

C. 人们不应该进行虚拟的网络交往

D. 现实的交往应该取代虚拟的交往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龙龙认为:当今世界,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我们一定要学会正确使用网络。龙龙发现同学有以下情形,龙龙认为正确做法的同学是

A. 小王应朋友邀请,瞒着家长和老师,在某网吧独自与网友见面

B. 小谭上网查阅资料时,弹出一个黄色网页,小谭好奇地打开了这个网页

C. 小周玩游戏时发现电脑提示他“在线时间过长,建议休息”,他马上退出了游戏

D. 小云在网上用同学小华的名字发帖,说其他同学的坏话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龙龙对于“网络信任与安全”这一栏目时,给同学一些建议,你认为恰当的有

①小红:“对网络上的信息我们要注意辨别,不信谣、不传谣。”

②小宇:“我们可以发布一些虚假的、不良的网络信息。”

③小龙:“所有的网友应该彼此坦诚,应该告诉对方真实信息。”

④小静:“我们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提高媒介素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互联网技术与社会生活的结合催生出全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为当代青少年塑造人格、拓宽视野、提高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注入了新的活力。龙龙认为青少年在对待网络文化时,正确的态度是

①在网上传播各种信息,要信息共享 

②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要培养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④浏览色情、暴力、迷信等网络信息时,要有所节制,不可沉迷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表是某研究机构对公共场所人们不良行为的调查结果。这项结果提醒人们要

行为

乱扔垃圾

闯红灯

围观并起哄

插队

小孩随地大小便

践踏花草

抢座

其他

比例

23%

17%

16%

12%

10%

9%

9%

4%

 

 

A.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B. 遵守社会公共秩序

C.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D. 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对漫画《大家都走斑马线》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生活中人人都要懂规则,守规则

B. 规则是由人制定的,是否遵守因人而异

C. 大家都走斑马线,会造成交通堵塞

D. 有了交通规则,社会就会井然有序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2017年4月20日中国网消息:近日,武汉金银潭大道上的一个路口人行横道线旁,安装了人行道闸机通道,闸机会随红绿灯切换来打开或关闭,防止行人闯红灯。红灯时关闭,绿灯时打开,提醒行人遵守交通规则,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材料警示我们要

①自觉破坏规则       

②坚定维护规则

③积极改进规则       

④敢于对抗规则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二、多选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小海勤奋好学,但个性很强,爱耍小性子,与同学相处斤斤计较,总是不肯“吃亏”,说话做事也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所以。没有几个同学愿意与他交往,更没有知心朋友。为此,小海内心很苦恼。为了帮助小海走出苦恼,你给他的建议是

A. 宽以待人,学会欣赏他人

B. 我行我素,一切顺其自然

C. 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D. 学会换位思考,体谅对方的感受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告诫我们

A.一个尊重别人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B.要自尊自爱

C.要自立自强                              D.要遵守规则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国庆时龙龙到古田会议会址旅游,发现在纪念馆的道路旁有一个售水摊摆下“无人售矿泉水”,一扎一扎的水摆放着却不见卖水人。标价一元、自己找零。拿到矿泉水后,只需要把钱放入一旁的爱心钱盒中就可以离开。无独有偶,郑州老太张大娘坚持五年“无人售馍”、广州欧婆婆“无人售报”……如果给上述新闻添加一个标题,最贴切的是

A. 诚信社会,你我共建

B. 践行诺言,一诺千金

C. 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D. 做老实人,问心无愧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龙龙学习了八年级有关法律知识明白了以下法律知识,请回答下题

1.一般违法行为包括

①民事违法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③违纪行为④刑事违法行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2.关于法律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B.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犯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C. 诉讼是应对和处理纠纷的唯一手段

D. 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3.关于刑罚说法正确的有 

①刑罚又称刑事处罚、刑事处分

②只对犯罪分子适用

③由审判机关依法执行

④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主要内容

A. 1    B. 2    C. 3    D. 4

4.违法与犯罪的关系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龙龙学完上期知识,明白了不少道理。回答以下题目

1.明白了劝诫我们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的谚语是

A. 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

B.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C.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D.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明白了以下朋友圈的信息,可以转发的有

①“测测你还能活多久,特别准”

②“八旬老人走失,朋友圈寻人爱心大接力”

③“快快转移呀,出大事了,上杭县城将有大地震发生”

④“花海胜景现上杭紫金公园,八方宾朋齐点赞(航拍视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四、简答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观察漫画,运用第一单元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属于亲社会行为吗?请举出你曾生活中做过的二种亲社会行为。

(2)中学生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3)联系你参与的社会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五、分析说明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材料一:据相关报道,在2017年国庆游期间,很多美丽的景点、文物上被个别游客用刀刻上了“某某到此一游”“某某我爱你”等字眼。随地吐痰、随意拍照、乱刻乱画、不修边幅、不讲秩序等等旅游中现象。随着中国出境旅游群体的日益扩大,这些行为已成为反映国人道德素质的一面镜子,加之部分西方国家对该问题的聚焦与放大,“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国家形象消损殆尽。

材料二:某小区一楼的商铺为了招揽顾客,以扩音器为“杀手锏”不论清晨还是夜晚“大促销”“大甩卖”“跳楼价 ”叫卖声不绝于耳此种情况是否扰民商家说“高声叫卖理所当然他人感受无须管” ,居民说“噪音扰民成污染公德法规记心间。”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人数越来越多。请你从公民的角度为解决材料一的问题出谋划策。(温馨提示:运用公民该怎样做知识来回答)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评析商家与居民的观点。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材料一:小李和小谢从小就自由散漫,喜欢打架、骂人,现在已是某中学16岁的在校生。一天下午, 两人因琐事发生争吵,并约定地点“较量较量”。随后不久,双方各自纠结了10余人,在约定地点发生了持械殴斗,造成多人受伤。接到群众报案后,警方迅速采取行动。小李、小谢两人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依法逮捕。

材料二:周一下午,学生王刚放学回家。一进家门,发现几个神色异常的陌生人在家中翻东西,他马上意识到出了问题,故意敲了敲门问:“王刚在家吗?我找他有点事。”陌生人回答说:“不在!”王刚趁机离开,到邻居家拨打“110”报警,警察及时赶到,抓获了窃贼。

(1)材料一中小李、小谢二人前后的表现分别属于什么行为?为什么? (温馨提示:写出犯罪三个基本特征来说明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从法律的角度对你的健康成长的启示是什么?(温馨提示:须回归课本知识来答题)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