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五课 第二框 预防犯罪 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违法行为不一定就是犯罪。判断一种行为是不是犯罪,关键在于行为人的行为是不是(  )

A. 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行为

B. 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C. 法律规定应该做而不做的

D. 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我国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下列选项中,属于附加刑的是(  )

A. 罚金    B. 管制

C. 死刑    D. 拘役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在现代社会,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坚持底线思维,要求人们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下列选项中,符合底线思维要求的是(  )

A.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B.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C.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D.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边漫画给我们的警示是(  )

①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根本原因是生活中的诱惑和陷阱无处不在

②青少年要减少与外界的接触,防止不良诱惑的渗透

③不良行为、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④青少年要知法、守法,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题文)中学生鲁泽从小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并逐渐发展到偷同学、老师的钱包。后来,他因与社会上的“哥们儿”持刀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违法一定会发展成犯罪

B. 一般违法与犯罪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C. 只要不违法,就一定不会犯罪

D. 青少年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以下是两个同学的对白:

甲:“哥们儿,抽根烟。”——乙:“真有味!”

甲:“哥们儿,嗑粒药。”——乙:“真过瘾!”

甲:“哥们儿,一起干。”——乙:“真刺激!”

甲:“哥们儿,一起坐牢。”——乙:“真后悔!”

上述两个同学的对白警示我们(  )

A. 违法就是犯罪,我们要学会防微杜渐

B. 一切吸毒行为都是犯罪

C. 不良行为如不加以控制就会发展成犯罪

D. 受人唆使的犯罪,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少年犯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有的行为看,有打架行为的占57.9%,有旷课行为的占49.8%,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3%,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录像制品的占31.9%。这警示我们(  )

①应该增强自控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②不良行为必然会发展为违法犯罪行为

③不良行为是小节,对个人成长无关紧要

④预防违法犯罪应该从杜绝不良行为开始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二、判断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在我国,所有违反法律的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是犯罪。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要预防违法犯罪,就应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三、分析说明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材料一 小李和小谢从小就自由散漫,喜欢打架、骂人。现在,他们都已是某中学年满16周岁的在校生。一天下午,两人因琐事发生争吵,并约定地点“较量较量”。随后不久,双方各自纠集了10余人,在约定地点发生了持械斗殴,造成多人受伤。接到群众报案后,警方迅速采取行动。小李、小谢两人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依法逮捕。

材料二 读下边漫画《落脚点》。

阅读材料后,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小李、小谢二人前后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行为?

(2)结合材料一,谈谈材料二给你的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