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检测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加减乘除,算不尽您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完您的伟大!您用智慧的雨露,培育我们理想的大树;您用知识的甘霖,滋润我们信念的花朵;您用心灵的清泉,润育我们情操的硕果。据此,回答下题。

1.上述材料表明,教师(   )

①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②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③在我们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④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我们接触过许多老师,我们所喜欢的老师遇到问题不会这样做(   )

A. 在我们犯错误的时候,耐心细致地拨正我们前进的航向

B. 在我们成功的时候,分享我们的成就和喜悦

C. 在我们失败的时候,失望地告诉我们自己也无能为力,必须放弃

D. 在我们因为成绩而骄傲的时候,及时给我们提醒,告诉我们仍需努力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一位成年人曾这样回忆:忘不了中学时代班主任的谈话,既有疾风暴雨的批评,又有推心置腹的劝慰,让我终于下定决心摆脱了网游,重回久违的诗歌世界,不然哪有我今日的累累硕果。这告诉我们

①成才的关键在于能否遇到良师

②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③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指引者

④学校是青少年时期交往的主要内圈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晓雨因迟到受到老师批评。但当老师了解了晓雨迟到的原因后,随即表扬了她。对老师的批评与表扬。晓雨同学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

A. 表扬时飘飘然,批评时垂头丧气

B. 只听表扬,拒绝批评

C. 对批评不抱怨,对表扬不自满

D. 对表扬和批评不要在乎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班上的个别同学几乎给每位老师都取了绰号,甚至经常针对老师的长相或口音等特点说三道四……据此,回答下题。

1.对个别同学的这种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

A. 他们和老师关系好,彼此不在乎说什么    B. 体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

C. 个别同学不尊重老师    D. 这是主动与老师交流的表现

2.班长找到个别同学谈话,指出他们的错误。班长懂得和谐的师生关系是(  )

A. 尊重老师的权威,服从老师的观点    B. 尊重老师的劳动,与老师交往不能太主动

C. 看到老师的优点,也要看到老师的缺点    D. 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民主平等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师生心的距离靠什么拉近?对你的老师付出真情,对你的学生无怨无悔,两颗心的方程式只有用“情”才能配平!这段话告诉我们,与老师沟通交流(   )

①要尊重老师    ②要注意说话的艺术    ③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老师的批评和表扬  ④希望老师对自己格外关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以下同学的做法属于尊重老师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我们爱老师,就要做到

①主动与老师交往,谦虚、恭敬、有礼貌

②尊重老师的劳动

③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④帮助老师做家务

A. ①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因此,对待老师的缺点或过失(  )

A. 要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B. 要维护老师的尊严

C. 要虚心接受    D. 要理解和宽容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父母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我们最早的朋友,父母之爱是伟大、无私的。对这种爱,我们永怀感激之情。据此,回答下题。

1.了解父母是建立良好家庭关系的重要条件。我们应该了解(   )

①父母的经历和兴趣爱好    ②父母的身体状况    ③父母的行为习惯    ④父母的隐私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2.在处理与父母的矛盾时,我们的正确做法是(   )

A. 避免让父母了解真相    B. 主动与父母沟通,与父母达成共识

C. 理解父母,完全依赖父母    D. 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以免父母担心

3.在家里,我们孝敬父母的表现是(   )

①帮助父母洗碗、扫地   ②替父母决定家中的任何大事   ③关注父母的情绪,设法让父母开心    ④每天问候父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小舟在学校与同学有说有笑,但回到家里却与父母“话不投机半句多”,对父母的言行看不惯,对父母的管教听不进去。这种现象(   )

①表明小舟与父母之间缺少沟通   ②发展下去,会影响家庭和谐   ③是一种普遍现象,听之任之好了   ④不利于小舟身心的健康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5.小莉过几天就要过生日了,她想请几个要好的同学来参加自己的生日聚会。可小莉家并不富裕,父母上班又忙。因此小莉应该(    )

①先征求父母的意见    ②考虑家里的难处,量力而行    ③请同学去饭店大吃一顿  ④永远取消生日聚会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让爱住我家》唱响了许多家庭的欢乐:“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不分日夜秋冬春夏,全心全意爱我们的家……”可见,爱家,就要爱父母,孝敬父母。对孝敬父母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孝亲敬长是我们的义务

③不能忽视父母情感方面的需求

④只要给父母钱,给他们物质资助就可以

A. ①②    B. ③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爱父母,就要学会以赞赏的眼光看待父母,学会赞赏父母,是因为

①父母对我们恩深似海,值得我们赞扬

②真诚的赞美会让父母感到甜蜜开心

③赞美会增进亲情       

④赞美父母会使我们得到物质奖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小玉家生活条件优越,她上下学总是有车接送。可是,她并不想有人接送自己上下学。你认为她应该(    )

A. 离家出走以示抗议

B. 用适当的方式和父母沟通,让父母了解她的真实想法

C. 告诉父母她很烦他们

D. 不理父母,让父母自己琢磨原因

 

二、情境探究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情境材料,回答问题。

情境一:放学后,小明跑出教室,随手猛一关门,震碎了门上的玻璃,但他不管不顾,毅然离开。小易见状犹豫了一下,顺手拿起工具扫起了碎玻璃。这时候班主任正好路过教室门口,不由分说地批评小易不爱护公物,小易感到十分委屈……

情境二:一次数学课上,老师让小卉演算一道题,她没做出来,老师让她站了大半堂课。不久,小卉忘记让家长在数学检测卷上签字,又受到老师严厉批评……小卉对此非常苦恼,而且内心深处对数学老师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

(1)受到老师的批评,你认为小易可能会有哪些做法?

(2)小卉对数学老师的抵触情绪会带来什么后果?

(3)结合案例,说明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中学生应该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综合探究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回归生活,探究实践。

材料一:杨老师是七年级(2)班的班主任,同时也是他们的语文老师。下面是对杨老师工作情况的描述:

教学工作:善待错误,张扬智慧。她传授知识一丝不苟,讲课激情澎湃又循循善诱,鼓励我们要敢于发表自己独特新鲜的见解,千万不能因为害怕出错,害怕不是标准答案而默然,更不应该为了迎合别人的意见而放弃自己的独特见解。她能让智慧的火花燃烧。几乎所有听过我们班课的老师都承认我们的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强。

班务工作:严格要求大家遵守校规校纪,她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她懂得心理学,每个学期要和每位同学谈两次话。大家都很喜欢她,遇到问题都愿意和她说,听取她的建议。

各抒己见:(1)结合材料一,说说你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

材料二:燕赵中学开展构建“和谐校园”活动,特别提出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学生会在学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师生关系中存在一些不和谐现象。为此,学生会给全校同学写了一份倡议书,倡议大家积极参与构建“和谐校园”,共建和谐师生关系。

实话实说:(2)你认为在师生关系方面会存在哪些不和谐的现象?

我的倡议:(3)为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要做到……请你将倡议的内容补充完整。

 

四、情境探究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题文)阅读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小明、小林、小强、小芮相约春节放假去滑雪。他们分别和自己的父母商量这件事。小明、小林的父母很痛快地答应了,他们支持孩子去。而小强、小芮的父母则认为,滑雪可能会受伤,起不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便反对孩子去。小强、小芮做父母的工作,并向父母保证自己会注意安全,最后父母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1)陈述理由:小明、小林的父母为什么支持他们去滑雪?

(2)生活反思:列举生活中你与父母意见不一致的事例。说说今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你应该怎么做。

 

五、简答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阅读漫画,分析说明问题。

(1)这几幅漫画倡导什么行为?

(2)为什么要倡导这种行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