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南昌市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题文)小娟因为患病行动不便,班里组建的“爱心小分队”悉心照顾她,帮她背书包、搀扶她上下楼梯……她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这种温暖源自

A. 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B. 她得到了集体的关爱,获得了归属感

C. 集体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

D. 集体的力量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有位足球运动员曾说:“足球是一个集体项目,球员是这个项目中的一份子。集体好,个人才能好;集体不好,个人也好不了。没有听说过哪个降级的球队还能出最佳射手。”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 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

B. 集体有助于我们扩大视野、健康成长

C. 集体有利于我们涵养品格、发展个性

D. 集体是成员的简单相加,人越多越好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的共同目标和团结协作。下列谚语、俗语不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 鸟靠翅膀兔靠腿,人靠智慧鱼靠尾

B. 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

C. 莫学蜘蛛各结网,要学蜜蜂共酿蜜

D. 一根铁丝容易折,十根筷子拗不弯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集体教会我们享受生活的阳光,感悟生命的欢乐;集体教会我们珍惜真诚的友谊,保留沁人的花香;集体教会我们忘却往日的不快,期望美好的未来....这说明美好集体

A. 是我们共同创造的    B. 引领我们健康成长

C. 承担着共同的使命    D. 拥有着共同的梦想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面对三人一群,五人一伙的中学生小群体,有的家长、老师担心他们因不务正业而影响学习,担心他们因交友不慎而影响发展,于是发动种种攻势,意欲拆散小群体,有的还采取强制手段加以阻止。为了不让家长、老师担心,在小群体中我们不应该有的是

A. 相互理解,相互帮助    B. 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C. 取长补短,增长才干    D. 江湖义气,团体主义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如果没有交通法,道路将变得水泄不通,人们将无法出行;如果没有刑法,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将无法得到保障,社会将变得一片混乱;如果没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很多未成年人的基本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如果没有环境保护法,地球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垃圾场,人类将无法生存......这说明

A.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B. 法律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C. 法律与我们每个人相伴一生    D. 法律规定我们享有各项权利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2018年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这说明

A. 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制定或认可的    B.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C.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第23个世界读书日米临之际,南昌市崛美公益发展中心推出“名著小书包一一留守儿童系统读经典”助学项目,面向乡村中小学,以整个班级或整个年级为单位,一人发放一个装有经典名著的小书包,助孩子系统读经典。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家庭保护

B. 学校保护

C. 社会保护

D. 司法保护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某市一项专题调查表明,在校学生中23%的学生有过被校内外不法分子敲诈、勒索、抢劫、搜身、欺侮及其他滋扰的经历。当你遭到不法分子的勒索后,你应该

A. 自认倒霉,忍气吞声    B. 及时报警,依法维权

C. 勒索他人,挽回损失    D. 暴打对方,出口恶气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这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A. 树立法律信仰,自已不违法就行了

B. 严守道德准则,对违反者予以严惩

C. 增强法治意识,共同制裁侵权行为

D. 注重德法兼修,提升自己综合素养

 

二、多选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如果我是一棵草,那集体就是碧绿的草地;如果我是一棵树,那集体就是茂密的森林;如果我是一滴水,那集体就是无边的海洋;如果我是一个音符,那集体就是美妙的乐章...这首小诗向我们揭示的道理是

A. 要坚持集体主义,维护集体利益    B. 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

C. 要牺牲个人利益,反对个人主义    D. 要为集体出力,与集体共同成长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下列法律是用来保护未成年人的有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末成年人保护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2018年1月8日,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谈及自己的研究,他说:“我所做的研究,是我们团队共同的事业,离不开每个人的辛勤付出,因为大家拧成一股绳,所以团队的基础特别好。”从中你能获取的信息有

A. 只有集体成员团结协作,就定能够获得成功

B. 团结的集体可以完成许多单凭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的事情

C. 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

D. 个人作为集体的一员,要坚持集体主义,发扬团队精神,积极承担责任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如今,智能手机早已成了个人生活的必备品,学生中有手机的人也不在少数。2018年2月,新学期开学后,安徽亳州市涡阳一中正式下发《涡阳一中关于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入校的决定》。2018年4月20日,教育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校明确学校各岗位教职工的育人责任,将预防沉迷网络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环节,加强午间、课后等时段管理,规范学生使用手机。当个人意愿与集体的某些规则发生冲突时,我们正确的做法是

A. 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

B. 遵守学校规则,维护学校的良好秩序

C. 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

D. 采取在校门口示威的方式,指出学校规则的不合理性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在贵州民营企业界,提起“老干妈”,鲜有不坚大拇指的。如果说“老干妈”的成功有迹可循,那么,严格管理、诚信经营、依法纳税,视质量为生命,视信誉为灵魂,就是“老干妈”一步步发展壮大的秘诀。这告诉我们,依法办事就要

A. 自觉履行应尽义务    B. 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C. 多为国家缴纳税款    D. 维护他人合法权益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2018年3月19日,广西南宁市仙萌学校举行了第五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法治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据悉,本届法治教育活动周的内容有走进社区宣传法治常识、毒品样品展示、“法在我心中”演讲比赛、邀请校外法治专业人员进校开讲座、法治知识系列主题班会等。学校定期开展法治教育活动

A. 有利于增强学生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B. 能够杜绝学生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C. 能保障每个学生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

D. 是因为增强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2018年1月24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指出,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这一专项斗争的开展有利于

A. 维护法律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B. 打击和震慑违法犯罪行为

C. 减少社会中的违法犯罪现象

D. 营造全民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分析说明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2018年2月7日,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举行航天员群体先进事迹报告。航天员群体是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由大向强成长起来的英雄群体,先后圆满完成6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航天员刘洋说:“飞天梦既是航天员的梦,也是全体航天人的梦。为了这个共同的梦想,我们并肩作战,成了守望相助的一家人。第一批航天员老大哥,将十几年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第二批的战友经常陪伴着我一起跑、一起练...我知道,每次飞天任务都凝结着成千上万航天人的心血和汗水,也正是这种同心筑梦、携手并进的团队精神,才成就了航天伟业的一次次壮美腾飞!”

  (1)从上材料中,你能感受到航天员群体具备了美好集体的哪些特征?

  (2)上述画线部分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3)我们应怎样向航天员群体学习,让自己所在的班级成为“守望相助的一家人”?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材料一 2018年2月上旬到4月下旬,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进一步开展了针对网络直播平台传播低俗色情暴力等违法有害信息和儿童“邪典”动漫游戏视频的集中整治行为。

  材料二 2018年3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所做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指出,检察机关加强涉罪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落实合适成年人到场、社会调查、附条件不起拆、犯罪记录封存等制度,2316名涉嫌轻微犯罪的未成年人经检察官帮教后悔过自新、考上大学。

  (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哪一方面的保护?

  (2)请你分析国家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原因。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材料一 2018年3月28日,山西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山西吕梁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张中生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一审公开审判,对被告人张中生以受贿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8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材料二 2018年3月8日,正值长江禁渔期,村民施某违法张网捕捞,渔政人员当场查获其捕捞的鳗鱼苗22条.施某因非法捕捞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生动物苗种的价值超过500元,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上述材料中国家干部张中生和平民百姓施某,都因违法受到法律制裁。这表明了什么? 

(2)上述两则案例给了我们什么警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