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曾有人问位哲人“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哲人回答说:“把它放到大海去。”这简短的对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是(   )

A.只要生活在社会中,我们就一定能健康成长

B.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

C.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D.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对社会的发展作用小大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观察下面亲属关系网络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①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②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③人在社会关系中往往只有一种身份  

④人的身份可以通过血缘关系来确定

A. ②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英国剧作家、评论家萧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 这句话体现的是(    )

A. 团结    B. 谦让    C. 助人    D. 分享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2017328日,“耀动青春·青年之声”全国青少年微视频大赛在京启动。其中,“爱·公益”主题通过微视频展现青少年对社会、对自然、对身边人的关注,记录青少年亲身参与或关注的公益行动、讲述扶贫救困的暖心故事,鼓励青少年身体力行散播温暖、传递爱心。这有利于(    )

①青少年关注社会,融入社会   ②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为青少年打造获取名利的平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

①要想提高学习成绩,就必须远离电脑与网络

②青少年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③爸爸说得太片面

④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学会趋利避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作出部署:20173月至11月,各地“扫黄打非”部门组织开展“净网2017”“护苗2017”“秋风2017”等专项行动,针对淫秽色情信息、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及“三假”等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为配合这一行动,我们应当做到(    )

①远离网络,拒绝利用网络进行交往        
不制造和传播网络病毒  

③不上传、不下载、不传播网络低俗内容     
认真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以下朋友圈信息,你认为值得转发的有(    )

①“从掌纹测出你一生的命运,准到没朋友!” 
②“‘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铁路工人时刻践行”   

③“出大事了,上访村民猛砸政府大院,大快人心!”   
④“惊叹!神木地区发现丹霞地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网络交往要遵守法律这一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下列属于违背法律准则的有(    )

①进行网络诈骗
②18岁的德国学生制造“震荡波”病毒致使网络瘫痪  

③隐瞒个人真实信息进行网络聊天    
在网上公开对有矛盾的同学进行侮辱、诽谤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日月星,花鸟虫,因时序,相平衡;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这一古训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

A.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B. 画圆要有规,无规就画不成圆

C. 制方要有矩,无矩制不出方    D. 人的活动要受思想动机、目的、愿望的支配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201712950岁的张某为逃票,翻越两道3米高并贴有警示标识的围墙,进入宁波雅戈尔野生动物园老虎散放区,最终酿成惨剧。这类事件启发我们(    )

①社会生活需要规则,规则保护秩序  
遵守规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③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在社会生活中不同场合有不同规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根据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同一诽谤信息实际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这提醒我们(    )

①远离网络是保护自己的最佳选择          
点击、浏览诽谤信息只要不超过五千次就没有关系

③网络自由同样要遵守道德和法律规则 

④上网时不能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孟德斯鸠说;“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这句话说明(    

①真正的自由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自由 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③  自由永远是虚无缥缈的,是不存在的 ④法律社会的自由是不超越法律法规的自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探究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观察图片,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以上两幅图片所表达的属于何种社会行为?

(2)请简要分析青少年要养成此行为的原因。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2017年(第十六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于7月1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圆满落幕,本届大会的主题为“广连接 新活力 融实业”,围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分享经济、产业互联网、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教育等热点领域,举办了20余场特色论坛,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新融合发展。

阅读材料后,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阐述互联网的发展对我们日常生活的积极影响。

(2)请谈谈互联网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哪些作用?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以下是小明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景一:小明上学过马路时,恰好红灯亮了,但是此时路上没有汽车和行人。

(1)小明应该:                                                                

(2)理由是

情景二:网友向小明推荐了一款叫《H1Z1·绝地逃生》的游戏,小明上网试玩了一下,发现这是一款充满血腥和杀戮的暴力游戏。

(1)小明应该:                                                              

(2)理由是                                                                           

情景三:小明对妈妈说:“星期天老师要带我们去敬老院,给孤寡老人们送温暖。”妈妈说:“你别去了,下周就要考试了,你在家好好复习,争取考个好成绩。”

(1)小明应该:                                                                

(2)理由是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观察下列图片,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说出以上四幅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

(2)请你说一说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有秩序?

(3)人们为了维护有序的社会环境,在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社会规则。你知道社会规则是怎样维护社会秩序的吗?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材料一:2017年9月17日下午6时50分许,乌鲁木齐开往兰州西的D2702次动车运行到兰新高铁西宁至民和南间,青海21岁的马女士因烟瘾难耐,自作聪明偷偷跑到列车厕所吸烟,触发烟雾报警,造成列车降速运行。按照相关规定,公安机关给予马女士行政罚款500元的处罚决定。

材料二:2017年3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76号《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其主要内容是国务院决定:一、对36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二、对3部行政法规予以废止。

材料三:为了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杜绝,某市交警在城市主干道路口安装了监控设备用来抓拍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结果记者采访时发现,在有监控的路口行人都能按照信号灯指示过马路,但是没有安装监控设备的路口中国式过马路依然存在。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各题:

(1)材料一中马女士的行为看似在行使权利,为什么最后却受到了处罚?

(2)材料二中,2017年我国修改了36部法律,废止了3部法律。请结合课本知识说明道理。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认为怎样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