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重庆市粤教版九年级政治第四单元《立志成才 报效祖国》单元测试卷
一、探究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二、单选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期末考试快到了,小于想着各科都没有复习好,想复习却又不知道从哪入手,急得快要哭了;小李觉得反正现在复习也来不及了,还不如轻松地玩一下。他们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认真对待,因为考试是选拔人才的手段,绝对公平

认真对待,因为考试是评价我们学习效果的工具   

不能有太大的压力,因为这会干扰我们的学习,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不用在意其结果,因为考试具有极大的偶然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石墨经过高温高压,可以成金刚石;不用力拍打,球无法谈的更高。”这启示我们

A. 只要有压力就会有动力,就会有进步

B. 压力有积极地一面,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水平超长发挥

C. 压力会影响学习效率和正常水平的发挥

D. 承受的压力越大越好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面是几位同学对待考试的认识,正确的是

A. 我最怕家长问考试的情况,考砸了怎么办

B. 一旦考砸了,下一次肯定考不好,同学们会笑话

C. 无所谓,大不了挨父母一顿骂

D. 太好了,趁机检验一下学习情况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随着中考日益临近,有的同学心理压力过大,出现情绪紧张、心慌意乱等现象,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考试焦虑。下列对考试焦虑认识正确的是

A. 考试时出现心理焦虑是正常的现象

B. 考试时出现心理焦虑是不正常的现象

C. 考试时出现心理焦虑是无法解决的

D. 考试时出现心理焦虑有利于考出好成绩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神舟”七号带着全国人民的希望和梦想飞向太空。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要向“航天英雄”学习,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我们要做到

①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②人人献身航天事业,争做航天英雄③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④立志成才,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崇高历史使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在学习了思想品德课后,九年级(2)班的小亮同学给自己的箴言是: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对“生命的质量”的正确理解是

A. 生活条件的优越

B. 生活的艰辛和曲折

C.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D. 生活的快乐与悲伤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0891日,是我们中学生开学的日子,站在国旗下我们在想:中学生立志报效祖国,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落实到行动上,最重要的就是

A. 努力学习    B. 关心个人的发展    C. 关心国家的发展    D. 参加军事训练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记得邓小平同志说过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可见邓小平在正确处理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关系,做到了   

①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出发点②既要考虑祖国的需要,又要考虑自身的条件

③个人利益和祖国利益之间会经常出现矛盾  ④把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联系起来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当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利益是敌对的、相互冲突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 国家和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B. 成才的前提是满足国家与个人利益的需要

C. 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与个人利益时间不存在矛盾

D. 为了人类的幸福,我们只好舍弃自己的幸福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0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钱学森,在新中国成立后,克服了重重阻力和困难,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他之所以回国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

A. 他在美国受到了迫害和歧视    B. 他在美国的生活非常困难

C. 在美国没有进行科研的条件    D. 他热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很不寻常的30,30年来,共产党人追求的人生目标始终是

A. 社会主义理想    B. 小康社会理想    C.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    D. 个人理想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200851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试运营通车大桥是中国自行设计、自行管理、自行投资、自行建造的,工程创6项世界或国内之最,用钢量相当于7鸟巢,可以抵抗12级以上台风。这充分说明

A. 中国已成为技术一流的国家    B. 中国人有敢于创新和艰苦创业的精神

C. 我国善于借鉴外国经验    D. 我国“三步走”战略早经实现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  

我们的最高理想  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之一   ③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趋势的最终目的  ④时代赋予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历史使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2008627日比尔·盖茨虽然退休了,但是比尔盖茨所说的话——如:“靠愿望和祈祷是不行的,实现理想必须动手去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却始终存在于我们心中,这些话告诉我们

A. 只要动手去做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B. 任何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艰苦奋斗

C. 只有勤奋敬业、扎实苦干,还不能实现理想,还必须有钱

D. 有无理想并不重要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2008年奥运会期间,已从央视退休7年的宋世雄重出江湖在解说每一场比赛前都要认真准备,到了评论席,他放好一杯水,自带一块抹布把台子擦干净。这说明他爱岗敬业。下列关于爱岗敬业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 市场经济鼓励人才流动,再提倡爱岗敬业已不合事宜

B. 即使在市场经济时代,也要提倡“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C. 要做到爱岗敬业就应一辈子在同一岗位上奉献

D.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得承认“爱岗敬业”的观念阻碍了人们的择业自由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爱岗与敬业的关系分析错误的是

A. 爱岗与敬业没有必然的联系,与学识、能力等有关

B. 爱岗是敬业的前提

C. 敬业是爱岗情感的进一步升华

D. 爱岗与敬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正确地选择职业应坚持做到

A. 不做体力劳动    B. 从自身的具体条件出发

C. 只从个人兴趣出发    D. 把工资待遇放在第一位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李双同学平时学习情况较正常,但每到考试就紧张不安,答题时手忙脚乱,以至于出现看错题、计算失误,甚至漏题的错误。究其原因,关键是对考试的错误认识。下面是几位同学对待考试的认识,把正确的观点找出来告诉李双,帮他渡过这个难关。

A. 太好了,暴风雨终于来了,我要做勇敢的海燕

B. 我最怕家长问考试情况

C. 一旦考砸了,下一次肯定也考不好

D. 无所谓,大不了挨父母一顿骂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小明和小刚是同班同学。他俩都很喜欢奥林匹克数学,同是校奥数班的学员,平时成绩也不相上下。在最近一次的全市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小明相信自己通过平日的刻苦练习,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此,在比赛时,他镇定自若,情绪稳定,愈战愈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小刚在比赛时却非常紧张,患得患失,一旦遇到一时不会做的题时就更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结果没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名落孙山。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 只要临场发挥好,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B. 平时刻苦学习,考试情绪好坏都不会影响成绩

C. 平时刻苦学习,并保持良好的考试情绪才能取得好成绩

D. 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高度重视考试,保持紧张情绪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学习压力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B. 徐扬同学为了实现自己制定的目标,她丝毫不敢懈怠,学习非常努力,但她仍然坚持每天和爸爸下一盘棋,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C. 科学家、发明家都是天才,只有他们才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D. 社会发展需要个人的智慧,不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

 

三、探究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材料一:在任何部门、任何岗位工作的公民,都应爱岗、敬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普通、最重要的要求。

材料二: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爱岗敬业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⑵将来你成为从事某一职业的劳动者,应怎样遵守职业的道德?

 

四、辨析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辨析题)考试焦虑是无法克服的。

 

五、探究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仔细观察漫画,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家长为什么要参加“场外的烤试”最大的希望是什么?

(2)家长参加“场外的烤试”,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3)如果你参加中考,你希望自己的父母在考场外陪考吗?说说理由。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进入九年级下学期,李丽经常感到头晕、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几次到医院检查,没有发现异常。后来,又有几位同学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学校老师发现后,及时对他们进行“会诊”,在老师的开导下,他们的这些感觉渐渐地消失了,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1) 作为九年级的学生,在你身上出现过类似现象吗?你认为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这些现象的?

(2)请你猜猜老师们是怎样开导这些学生的?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