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能反映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的有 (  )

①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②公民有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但不得侮辱他人人格 ③公民有通信自由权,但不得泄露国家秘密 ④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以下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是 (    )

A.平等权           B.依法纳税          C.宗教信仰自由      D.政治权利和自由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全国人大修改《刑事诉讼法》必须严格依据宪法,这说明了 (  )

A.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                  B.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温总理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而当前与人民的尊严有关,正在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的一项权利就是个人隐私权。关于隐私权说法正确的是 (  )

A.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B.隐私权包含在荣誉权中,侵犯隐私权就是侵犯荣誉权

C.个人隐私权是公民可以不公开一切个人信息和私事的权利

D.尊重个人隐私权是我国政府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某电脑公司职员陈某在网上发帖称:日本核电站爆炸对山东海域有影响,要储备盐和干海带。该消息被网民转发后,引起部分市民的恐慌,纷纷加人“抢盐”大军。警方依法对陈某做出行政拘留和罚款的处罚。针对这一事件,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A.陈某依法行使了言论自由

B.在网络上公民的言论是不受限制的

C.我国公民言论自由还未得到充分实现

D.公民要在法律的范围内规范自己的言行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近日,陕西、内蒙古等地接连发生“绿领巾”“红校服”等教育歧视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从法律角度讲,这些事件主要侵犯了相关学生的 (  )

A.人格尊严权       B.人身自由权        C.肖像权           D.荣誉权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右边漫画启示的表述,错误的是(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B.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互相转化的

C.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D.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非法搜查的是 (    )

A.张民怀疑同桌李生偷了他心爱的钢笔,对李生进行搜身检查

B.企业老板怕产品失窃,保安人员对下班出厂的工人都要进行搜身检查

C.侦查人员出示搜查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搜查

D.商场怀疑某顾客有偷窃行为,对其身体进行搜查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

A.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

B.某影楼未经张某夫妇同意,用其婚纱照做广告

C.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播放某校学生上课的镜头

D.高考的监考人员查验考生的准考证照片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吴某在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时落选。他认为镇领导陈某有意打击报复他,便多次在公开场合议论和辱骂陈某并伙同他人收集材料,写公开信。吴某亲自执笔"部分干部”的名义连续写了两封公开信,列举陈某偷学校的东西、在公路上结伙扒车抢甘蔗、利用胞妹开发廊用色情勾引客人赚钱等问题,并打印300多份在县内外到处散发,公开张贴。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 (     )

A.名誉权           B.荣誉权           C.隐私权           D.姓名权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为了自己的发展,更为了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我们要(  )

①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②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③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学习 ④无论条件是否具备,都要上大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有位老人许某,小时候家境贫困,没有上过学。今年3月,许某准备到村里的扫盲班学习文化知识,其儿子却一再反对,不准他参加扫盲班的学习。其儿子的这种做法(    )

A.侵犯了许某的劳动权

B.侵犯了许某的受教育权

C.侵犯了许某的婚姻自由权

D.许某儿子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许某是成年人,没有受教育权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刘先生及妻子、女儿在车祸中丧生,在世的亲人有刘先生的养父母、同胞兄弟、叔叔和姑姑。按照法定继承,可作为刘先生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是 (    )

A.他的养父母        B.他的同胞兄弟      C.他的叔叔         D.他的姑姑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印度洋沿岸国家遭受海啸灾难后,某校师生积极向海啸灾难国捐款。这是师生们依法对自己的财产行使 (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在现实生活中,“店庆酬宾,饭菜五折优惠”(实际上价格已调高)、“免费美容” (实际上是高价销售化妆品)等令人眼花缭乱的促销广告常使消费者怦然心动,其实商家的这种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 (    )

A.人身财产的安全权  B.知悉权          C.自主选择权        D.依法求偿权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在我国广大农村,一般来说,父母死亡后,继承人自然而然地继承了其遗产。这种继承方式属于(    )

A.遗嘱继承         B.法定继承          C.遗赠             D.捐赠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吴某生前与其母亲、弟弟、妻子、儿女生活在一起。其中一个女儿已出嫁,吴某死后留下8万元遗产,该如何分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有遗嘱,就按遗嘱继承 ②若无遗嘱,可按法定继承 ③不管有无遗嘱,均可按法定继承 ④若按法定继承,除已出嫁的女儿外,与他生活在一起的人都可继承

A.①②④           B.③               C.①④             D.①②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列做法能体现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进行特殊保护的是(    )

①打击侵犯学生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校园周边安全②在学校周边设置更多的零食销售点、小书摊,方便学生③对中小学教学楼、活动设施进行安全检查④学校开展防火、防溺水、紧急疏散等教育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刘某生前与妻子吴女士单独居住,平时由儿子照顾生活,其女儿从不过问,甚至刘某生病住院也不来探望。刘某去世后,法院按照吴女士的要求,判决女儿不能继承遗产。法院的判决告诉我们(    )

A.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            B.女儿出嫁后无权继承父母的遗产

C.遗产继承时应注重情义,互谅互让         D.这一判决违背了我国遗产继承的法律原则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刘大哥因病去世,在处理他的遗产时,他的妻子说:“公公婆婆年事已高,遗产分一半以养老,剩下的一半归我,儿子刘刚才三岁,就不分给遗产了。”对“不分给刘刚遗产”的看法,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刘刚还不具有完备民事行为能力,不应该享有继承权

B.刘刚年级还小不具备理财能力,遗产可以不分或者少分一点

C.分配意见是刘刚妈妈的建议,应该尊重

D.刘刚应该依法享有继承权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从2011年新学期起,我国启动了每人每天3元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这一试点的主要目的是(    )

A.杜绝未成年人互相攀比的现象             B.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

C.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D.维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2012年的前10个月,上海队违法吸烟行为罚款金额达到31.3万元。对此,有人不理【解析】
“吸烟是他们的自由和权利,为什么要处罚他们呢?”你会这样告诉他(  )

A.吸烟有害自己的身体健康                B.在禁烟区吸烟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

C.公民要多履行义务,手享受权利           D.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详细信息
23. 难度:压轴

2012年11月15日,第八届全国青少年网上普法知识大赛正式启动。本次大赛以“学法守法用法,共建法治文化”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利用互联网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加强对青少年普法教育(   )

①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律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②可以从根本上遏止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③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 ④能够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六五”普法规划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集中开展以学习宣传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这是因为(   )

A.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

B.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宪法规定了普通法律的制定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D.宪法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2012年,广东各地市都在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其中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是一项重要指标,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这(   )

①有利于维护中小学生的生命健康权 ②不利于学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③体现了对中小学生的特殊保护 ④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2012年1月,某校一名九年级学生的小发明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卫浴智能恒温节能节水系统”获得国家专利局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这主要有利于保障其(   )

A.隐私权           B.姓名权            C.肖像权           D.智力成果权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江门市公安交警部门为了严厉打击闯红灯、酒后醉酒驾驶、开车打手机等行为,在市区各重要路口都加装了高清摄像头。交警部门这一举措(   )

①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②有利于行使审判权,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 ③是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体现 ④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北京市公安机关对在网络上编造谣言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李某等人依法予以拘留,对在网络上传播谣言的其他人员进行教育训诫。这一案例(   )

①说明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②告诫我们不能割裂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③表明公民的言论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 ④警示我们要自觉遵守网络公德,依法规范网络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简答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材料:2012年12月4日,首都各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会,隆重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强调,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

(1)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宪法的重要地位是什么?(2分)

(2)请你谈谈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6分)

 

三、论述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马克思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去权利的义务。”因此,只要我们放弃享受权利,就可以不履行义务。

 

四、简答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小丽是八年级学生,开个体饭馆的爸爸缺人手,非让小丽退学到饭馆帮忙不可,并且对学校老师振振有辞地说:“孩子上不上学,是我家的私事,别人管不着!”小丽哭着说:“我要上学。”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爸爸侵犯了小丽的什么权利?(2分)

(2)小丽能否上学,对她自身有何影响?(4分)

(3)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应该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6分)

 

五、探究题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材料一:“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针对近来出现的“瘦肉精”事件,农业部、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启动了为期一年的“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

材料一:2012年3月22日下午,广东省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头等大事,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事关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既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维护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3分)

(2)国家政府为什么要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5分)

(3)为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请你献计献策。(6分)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某校秋季田径运动会,初二(5)班在接力赛中获得冠军,一部分同学就洋洋得意,挖苦、嘲笑没有获得名次的初二(1)班同学。于是初二(1)班有一部分同学就说初二(5)班同学获得冠军有作弊行为,初二(5)班部分同学听后非常恼火,谩骂并吐口水到初二(1)班部分同学身上。经查,初二(5)班同学并没有作弊行为。

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同学的做法对吗?为什么?(4分)

(2)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样处理?(6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