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黄冈)检测内容:第二单元
一、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古诗文名句填写

(1)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3)杜甫的《望岳》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在哪里?崔颢在《黄鹤楼》中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描写了诗人的奇特想象,反映作者博大襟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劝勉友人友情可以破解时空阻隔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一读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渡头余落日,______________”,让我们徜徉在宁静和谐的田园之间。

(8)十八大以后,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大力弘扬勤俭节约之风。爷爷对这个举措赞不绝口,他语重心长地说:“‘兴家犹如针挑土,____________________’,兴国与兴家的道理一样,我们应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师(chán)  旁(wù)    渎(xiè)     孜不倦(zī)

B. (hài)   见(piē)   物(zháng)   不言而(yù)

C. 取(jí)    压(zhà)   广(mào)     自惭形(suì)

D. (yòu)   游(gē)    下(huī)     占鹊巢(jiū)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到了基层,有些人走马观花,做表面文章应付差事;有些人浅尝辄止,不愿意进一步地调研和思考;有些人面对群众居高临下,不愿意主动关心群众的喜怒哀乐;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仅仅是“身入”,而没有“深入”。

B. 家庭自我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是通过家训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包括家规家约家范等)来体现,起到对全体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约束作用。

C. 中医学认为:草莓性凉,味酸,无霉,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凉血健脾解酒等功效。

D.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日前,这份写在河南省实验中学信笺上的辞职信申请,在社交媒体疯传,被网友封为“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这部纪录片对我非常有兴趣,是一部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大片。

B. 近两年,“打虎上无禁区,拍蝇下无死角”的反腐举措,极大地促进了老百姓对未来的期许对国家的自信。

C. 筑梦2017,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快推进平安中国的建设。

D. “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阅读,就是心灵探索与发现的旅程。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向前看”“向无此例”和“心里向着他”这三个“向”的词性依次是:介词,动词,副词。

B. “开卷有益、十拿九稳龙吟凤哕锐不可当”这四个短语的结构两两相同。

C. “皇帝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赞美。”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衣服没有获得过赞美”。

D. 我感到高兴更感到激动因为他成功啦。”这个句子的第一层是递进关系。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主要写诸侯之事,其中也包括对诸如长勺之战等著名战例的精彩描述。

B. 《水浒》中作者给人物所起的绰号,大多极具艺术特色:吴用绰号“智多星”,喻示他足智多谋;花荣绰号“小李广”,喻示他箭法高超。

C. 《西游记》中,孙悟空面对妖怪有时也会遇到麻烦例如青牛怪有一个白森森的“金刚琢”,能把金箍棒一股脑套去,让孙悟空不得不另行设法。

D. 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惠赠”;“用于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题文)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必须通过学校才能培养出来。______________。

即使现代工厂的经营管理。 

所需的工程技术人才,也非得经过专门的学校培养才行。

传统的工匠,无论多么心灵手巧,都看不懂机械制图,不懂得制造机械零件。 

也不是传统的商人所能胜任的。 

即使单讲制造业。 

更谈不上怎样设计安装设备,安排工厂布局。

A. ①②③⑥⑤④    B. ①④⑤②③⑥    C. ⑤②③⑥①④    D. ⑤④③⑥①②

 

三、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语文实践活动

这几年,一台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资源的原创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开播。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 :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 :《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①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仿照例句写话。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它像________________它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

①刚刚掠过我国及日本的沙尘暴,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一时间舆情沸腾。

②然而,人类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

③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

④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⑤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

⑥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土壤的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沙尘暴能有效地缓解酸雨。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很发达,但除了个别城市以外很少有酸雨发生,这与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有很大关系。沙尘暴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 01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⑦事实上,处在什么自然带上.就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

⑧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旱地区那点可怜的降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没有了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

⑨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其危害程度。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

B. 如果人类消灭了沙尘暴及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一切物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C. 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沙尘暴带人海洋中的营养物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D. 沙尘暴之所以会被妖魔化,主要是因为人们只看到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而忽略了它有利的一面。

2.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认识沙尘暴?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从前。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略无处       阙:低矮的城郭

B. 凄异       引:延长

C. 二人对       酌:饮酒

D. 越钱塘,长江 绝:横渡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三峡七百里中/非亭午夜分

B. 渔者歌曰/温而知新

C. 沿溯阻/哀转久

D. 甲翁妻子去乡/差矣,汝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曩 者 愚 公 年 且 九 十 而 移 山 今 吾 辈 方 逾 六 旬 何 老 之 有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5.(1)《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两首陆游的诗,回答后面小题

(甲)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乙)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下列对这两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诗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表现诗人报效祖国、忠心不衰之情,读来悲壮苍凉!

B. 乙诗通过对比的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内心慷慨激愤、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之情。

C. 甲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D. 乙诗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怎样的愿望?

3.这两首诗都是陆游老年闲居时所作。两诗有哪些相同的感情?

 

六、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 字以上的记叙文。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题目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传说西方有一种鸟叫荆棘鸟,这种鸟在出生后无法发出声音,它必须远赴他乡,找到生长在那里的荆棘树,用树上的荆棘刺破自己的喉咙,才能发出嘹亮的声音,但那声音却是世界上最动听最美妙的声音。然而,为了这瞬间的歌唱,它付出了漫长而艰辛的努力:一次次地振翅,跌落;一次次地起飞,滑翔......羽翼一点点丰满了,经验一点点丰富了,勇气一点点增加了——终于有一天,它从容地翱翔天宇,飞向远方,完成了生命的绝唱。   

这个传说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毅力是成功者必备的品质;实现理想,就要勇于付出代价;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积累。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

(2)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主题要正确鲜明。

(3)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4)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在700字左右。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