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人教版)第六单元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戏(xī)   报(chéng)   量(jiào)   赫有名(hè)

B. 士(jué)  澈(chēng)   职(chèn)   踉踉跄(qiàng)

C. 当(tuō)  耀(xuàn)    钦(chāi)   人忧天(qǐ)

D. (jī)   女(wā)      护(bì)     莽榛榛(máng)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爱慕虚荣  缥缈  御骋  头衔

B. 神通广大  气慨  笼罩  凯歌

C. 骇人听闻  炫耀  闲游  暴燥

D. 眉开眼笑  勋章  精致  掺和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题文)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 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2017·柳州)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柳州市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让公立医院逐步回归公益性,切实减轻了患者。

B. 2016年底,龙新村完成全村脱贫摘帽任务,成为柳江县扶贫“样板工程”。

C. 广西居民纸质图书的阅读率偏低,手机阅读将成为了广西居民最倾向的阅读方式。

D. 为了防止各类地质灾害不再发生,广西地质海洋灾害应急指挥所发布了应急防治方案。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B. “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

C. 女娲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

D.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5月4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严厉整治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如果你要劝阻一名踩在红军女战士雕塑上拍照的游客,下面语句最得体的一项是(      )

A.快下来!真没素质!

B.快下来!请尊重我们的老一辈革命者!

C.您好!红军战士需要我们尊重,请不要踩在上面拍照。

D.喂!你认为这样做合适吗?太不文明了吧!

 

二、情景默写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古诗文默写。

(1)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由明星联想到街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3)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4)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用“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迈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

(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学而》)

 

三、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北大教授林庚在《西游记漫话》一书中写到:儿童对同一人物的想象,可能随着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出现前后不一致甚至完全矛盾的现象,这在《西游记》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三藏一行来到火焰山,孙行者买了一块热糕,托在手中,好像拿着火盆中的灼炭、煤炉内的红钉,烫得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换在左手。

此处孙行者如此怕烫,但是小说中也有多处孙行者不惧灼热的情节。请举一例。

 

四、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实践活动。

为了响应“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的号召,某校开展了“我爱文学”读书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全民阅读)如果你是校报小记者,请你根据以下新闻报道为校刊简报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

2017年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为培育“多读书,读好书”风尚,在装扮得美轮美奂的贺州广场,贺州市举行了2017年“全民阅读”启动仪式。据悉,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顺应人民群众对阅读生活的新期待,号召进一步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努力改善全社会阅读条件,大力培育“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让群众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卷有益)如果你是“我爱文学”读书活动的组织者,你如何从“开卷有益”的角度,呼吁同学们积极参与本次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书香传递)在央视《朗读者》栏目里,导演陆川朗读王宗仁的《藏羚羊的跪拜》是献给自由奔跑的生灵,演员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是献给坚强生活的妈妈,我读_______是献给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忧天》)

(乙)艾子游于郊外,弟子通、执二子从焉。渴甚,使执子乞浆于田舍。有老父映门观书,执子揖而请,老父指卷中“真”字问曰:“识此字,馈汝浆。”执子曰:“‘真’字也。”父怒不与,执子返以告。艾子曰:“执子未达,通也当往。”通子见父,父如前示之。通子曰:“此‘直八’两字也。”父喜,出家酿之美者与之,艾子饮而甘之,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之认真,一勺水吾且不得吞焉。”

(《艾子后语》)

(注释)①从:跟随。②浆:古代一种带酸味的饮料。③老父:老人。④馈:送。⑤达:变通。⑥示:给……看。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身亡所______     (2)天积气______

(3)执子揖而______   (4)父怒不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2)使复如执之认真,一勺水吾且不得吞焉。

3.乙文中的执子认真为什么没要到水?

4.甲文揭示了什么道理?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耳朵出逃

杨鹏

①婷婷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的两只耳朵在说话。然后,它们从婷婷的黑发下面飞起。婷婷赶紧去追它们,可是怎么也追不上。

②婷婷吓得睁开眼,太阳已经升得老高。四周格外的静。婷婷感觉两腮后上方凉飕飕的,她恐惧地把手伸过去,两只耳朵真的不知道上哪儿玩去了!

③“妈妈……”婷婷吓得哭了起来,但是妈妈没有进来。婷婷打开门,爸爸妈妈在客厅的沙发上对坐着,愁眉苦脸。婷婷一看,哎呀,爸爸、妈妈的耳朵也不见了。

④海拉市所有市民的耳朵都不见了。

⑤原来,城市实在太闹了,耳朵们忍无可忍,集体出逃了。

⑥耳朵们都往森林飞去了,它们在森林边的小溪里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将城市里的污浊洗了个一干二净,以便去欣赏原汁原味的大自然的声音。

⑦没有耳朵,海拉市的市民变得极不方便。人们出门之前必须准备纸笔,所有的交谈都是笔谈。

⑧最苦恼的是海拉市市长狮皮龙。狮皮龙天生嗜好演讲,他的破锣嗓子比飞机产生的噪声还高一百分贝。耳朵出逃使他的演讲才能没有了用武之地。他要传达自己的意思只能靠手写,偏偏他的书法极糟,作文很烂。他一怒之下签署了一项命令:把所有的耳朵(包括市长个人的耳朵)通通抓回来!

⑨军队、警察、全体市民都行动起来了。耳朵们被一步一步逼到了森林边的一个火山口上,它们紧紧相拥在一起。

⑩“开火!”狮皮龙下了命令。没有一支枪的枪口射出子弹,谁愿意伤害自己的耳朵啊?

这时,远方飘来悠扬的笛声。那笛声是一种天籁的声音,耳朵们听着听着,忘了眼前的险境,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扑啦啦——”所有的耳朵在阳光下飞翔起来,飞向了海拉市。是城市里一个盲姑娘的笛声吸引了它们。

盲姑娘是一个流浪艺人。一年前,她爷爷因为忍受不了城市嘈杂的声音,心脏病突发离开人世。她因为思念爷爷,所以吹起了笛子。耳朵们里三层外三层围住了盲姑娘。盲姑娘对此一无所知,依然动情地吹着,一脸圣洁。返回城市的人们望着这一切,无不震惊。

一位音乐出版商将盲姑娘的笛声录下来,制成精美的音乐带,取名《盲姑娘的梦》,出售给全市的市民。从此,海拉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听见盲姑娘悠扬的笛声。耳朵们和他们的主人们和好了。

海拉市的噪音在此之后降低到了最低限度,甚至连汽车的喇叭声,都是优美动听的萨克斯小调。市长狮皮龙还专门请人为他的嗓子动了手术,换了副歌唱家的金嗓子。

最近,我又问婷婷海拉市的情况。婷婷说大街小巷到处贴满了不堪入目的广告。据有关人士预测,海拉市民的眼睛最近可能要策划一场出逃。

1.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这篇童话的主要内容。

2.第②段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耳朵们为什么集体出逃?逃到哪里了?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

4.段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5.文章主要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问题?针对这种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萨拉的夏天

[美]朱利·布罗森·卡瓦奇

车子在白色灯塔脚下停了下来,车上的两个人看着眼前这个巨大的湖。波浪轻轻拍打着湖岸,仿佛在欢迎他们的到来。“就是这里了,萨拉。北风灯塔,我们的新家。”

那天晚上,萨拉和爸爸就在他们的新家住下了。爸爸领着她经过一个狭窄的、弯曲的楼梯,上到一个四面都是玻璃窗户的小屋。萨拉把手放在玻璃上,紧张地看着下面的湖。她数了一下,至少有20艘渔船在湖面上,但她看不到湖的对岸。在屋子中间,萨拉看到了那个巨大的玻璃罩子,它看起来就像一个蜂房,几乎有她那么高。爸爸把手伸进去,给里面的一盏小灯注满煤油。“千万不能碰这盏灯。”爸爸说,“但你可以帮助我。因为这盏灯必须在日落时准时点亮,到时你可以给我发出指示。”

萨拉看着太阳慢慢沉入了湖里,湖面上镀上了一层金光。当她再也看不到一丝光亮的时候,她转过身说:“爸爸,点灯!”爸爸擦亮了火柴,当火柴点燃灯芯的一瞬间,整间屋子顿时亮如白昼。微弱的灯光经过放大镜瞬间变得巨大,透过窗户,向漆黑的水面蔓延。

萨拉认为爸爸的工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每天黄昏,她跟着他来到灯塔,专注地看着太阳,在该点灯的那一刻给他发出指示。每天晚上,爸爸都守着灯光直到天亮,确保它不会熄灭。

一天早上醒来时,萨拉发现天阴沉沉的。那天,爸爸一整天都待在悬崖上,一直盯着湖面上的那些渔船。 “爸爸,你为什么不到屋里暖和暖和?”“我不喜欢这种天气。等所有渔船上岸后,我再休息。”爸爸答道。

下午,湖面开始变得波涛汹涌。雨点落在萨拉的额头上。波浪变得更高时,渔船相继回到了避风港。

突然,爸爸叫了起来。他跑到灯塔脚下,迅速解开救生艇的绳子。这时,远处响起了轰隆隆的雷鸣。萨拉焦急地问:“出什么事了?”“一个渔民遇到麻烦了。”爸爸说道。“但是,爸爸,你不能出去。暴风雨就要来了!”萨拉大喊。“我会没事的,萨拉。你在屋里等我。”说完,他把救生艇推进湖里,跳上去,开始划动双桨,朝湖的深处迅速划去。

萨拉恐惧极了。她跑上灯塔,通过望远镜,看到那艘渔船正在波涛中挣扎。爸爸的救生艇快要靠近它了,但巨大的波浪又把它们分开了。

萨拉的心在战栗。暴风雨在屋外怒吼,而且天空很快暗下来了。萨拉几乎无法看到爸爸的救生艇以及那艘渔船了。

萨拉大惊,她意识到太阳已经完全躲到到雷雨云后面去了。爸爸不在家,无法亲自点灯。她紧张地着火柴盒。爸爸曾说过,千万不能碰那盏灯。

现在,萨拉几乎看不见任何东西了。爸爸在哪里?如果他的救生艇翻了怎么办?如果他无法游回岸边怎么办?如果他找不到回家的路怎么办?

萨拉抓起火柴。当亮光穿透黑暗时,萨拉的泪水涌了出来: “我必须让它整晚都亮着!”

接近黎明时,雷声停止了,雨也停了,灯火还在燃烧。

萨拉走下灯塔,来到湖边,爬上爸爸观察渔船的那个悬崖。

突然,远处的两个黑点引起了她的注意。是爸爸的救生艇和那艘渔船!

一个小时后,爸爸和那位渔民回到了岸边。萨拉进了爸爸的怀里:“爸爸,我害怕极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点亮了灯,我想你也许找不到回家的路。”

“我很高兴你点亮了灯,萨拉。我们整晚都跟着它。”

“爸爸,你还好吧?”

“没事。暴风雨把我们吹到了对岸,但我们最终回来了。”顿了顿,爸爸又说:“萨拉,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夏天你长大了许多。”

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冷,萨拉的身体在轻轻发抖。爸爸把外套披在她的肩上,笑道:“我想我再也不需要向上级申请一个助手了!”

萨拉裹紧爸爸的外套,心里充满了自豪。

1.请按照故事发展的脉络,从萨拉的角度补全情节。

跟随爸爸来到北风灯塔安家(开端)→______(发展)→_____(高潮)→得到爸爸的肯定和赞许(结局)

2.结合语境,揣摩句中加点词语所表现的人物心理。

(1)她紧张地着火柴盒。爸爸曾说过,千万不能碰那盏灯。

(2)萨拉进了爸爸的怀里:“爸爸,我害怕极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二段画线句子在文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4.萨拉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七、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结茧成蛹的春蚕,在软壳里期待化为彩蝶的时刻;含苞欲放的花蕾,在青叶中畅想盛开如霞的未来。青春年少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定然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做着这样那样的梦,诸如团圆梦、大学梦、作家梦、航天梦、强国梦……

请以“我的________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题二:前行是脚步的积累,成长是不断前行的过程。前行的路上,有风景、梦想,有期盼、关爱,有欢笑、痛苦;前行离不开目标、坚持……一路前行,你有过怎样的经历和体验?前行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以“前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自拟题目;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