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明德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独坐幽篁里,_______。(王维《竹里馆》)

(4)《春夜洛城闻笛》运用典故,含有惜别怀念之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逢入京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想起红布似的高梁,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bān lán________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

(2)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xiāng qiàn__________在门框里。

(3)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 fù rú jiē zhī_________的人物了。

(4)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 qiè ér bù shě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明真相。

B. 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她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 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D.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篇作文真难写,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写好交卷。

B. 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

C. 张老师的一席话把我先前的顾虑全赶跑了。

D. 几个学校的中层干部就近期的德育工作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四、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根据你的理解,仿照句子,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见了大河的汹涌,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____________________,依旧遗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是遗憾。出发吧,永远出发。世上有不绝的风景,人有不老的心情。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理解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⑴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

⑵康肃笑而  遣:

⑶以我油知之  酌:

2.翻译下面句子。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⑵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3.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卖油翁对陈尧咨“发矢十中八九”,却只“微颔之”,这里以极其精炼的笔墨提出了矛盾,在读者心中产生了悬念,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B. 本文着重写的是射箭和酌油都可以由于手熟达到高超的艺术,而不是写陈尧咨的射箭。

C. 陈尧咨认为卖油翁“轻吾射”,卖油翁以语言“以我酌油知之”解除了康肃公的疑虑。

D. 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将熟能生巧这个大道理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加以阐释,达到了发人深省、心领神会的目的。.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李侍郎绂,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绎,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释)侍郎:古代官名。绂(fú):李绂,人名。赀(zī):通“资”,钱财。

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永乐大典》: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集。全书有22937卷,11095册。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时家贫/时,一狼径去    B. 无赀买/傅雷家

C. 贷于邻人/每假于藏书之家    D. 街衢铺店号/莫其处

2.文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三处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同 僚 取 架 上 所 有 抽 以 难 公 无 不 立 对 人 皆 惊 骇。

3.结合全文,举例说说李绂是一个怎样的人。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离开手机,你能活下去吗

你有感觉到视力模糊吗?总隐约听到手机铃声?无论上厕所还是进卧室,手机都24小时不离身?手机没带就好像失去了方向感?……如果你发觉自己有这些“症状”,恭喜你!你很可能已经患上了“手机依赖症”!手机在今天已经亲密得俨然我们的一个身体器官,在家也好出门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手机已经全面占领我们的生活。离开手机,你能活下去吗?在“手机依赖症”已经严重泛滥的今天,要回答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容易。

患上手机依赖症,给人带来诸多苦楚,轻则患上知识焦虑,看不完的文字图像令人烦扰;重则遭受身体精神双重折磨,眼疲劳,手臂肌肉酸痛,形成“触屏手”。五光十色的手机屏扰乱了正常生活作息,导致机主难以深度睡眠,第二天精神萎靡,生物钟全盘紊乱,长期下来免疫力下降疾病滋生。更主要还是对精神方面的影响。如果说电子通讯能起到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作用,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隔着屏幕恐怕不太好抒发。长此以往,人类的人际交流能力也可能慢慢退化,让位于所谓的“人机交流能力”。

从客观上看,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日益发达,手机智能化给大众带来更多选择,也让大众不知不觉“囚禁”其中。以前手机只能通话、发短信,现在手机的娱乐、休闲,甚至办公功能大大丰富。无论身处何地、任何时刻,手机提供丰富的娱乐、休闲方式,都能让人投入其中,停不下来。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手机智能化带来不少“掌上业务”,很多工作必须随时用手机保持联系,如淘宝客服、微店、APP运营商等。工作被“绑在”手机上,久而久之也难以摆脱。另外,现在不少单位利用手机便捷、通用的特点,建立各种各样的Q群、微信群,不少工作都在手机上讨论,人际关系也在各类群的“打情骂俏”上活络起来,因此,用不用手机有些时候已经无关个人选择,而是被科技绑架、被工作所迫。

而从主观上看,一方面,用手机填满空白时间,给人提供一种“不虚度光阴”的假象。以前发呆、走神、等候或冥想、深思的时间,现在逐渐被刷屏的快感代替。另一方面,手机也是一种“人际焦虑”的转移。试想下,一群人聚会,如果没有手机,又没法很好融入话题,呆愣着多尴尬;而在陌生人环绕的空间,为了避免和陌生人对话,或者避免自己被关注,埋头玩手机“体面”地躲避他人,自得其乐。主客观因素作用下,“低头族”数量的剧增也不足为奇了。

去年,大意为“与人网上聊天不如现实中一起吃饭”的文章,一度在社交网刷屏,引起了不少人共鸣。文章讲的是,美国一男子对网上聊天、虚拟空间对话感到厌烦,发起了当面请吃饭“运动”,先后与几百位朋友面对面交谈,当真实、立体的个体隔桌对话,眼神交流,言语气场共融,都是网络上文字或语音交流达不到的效果,他得出结论:面对面的交流更有助于互相理解。

有人说,放下手机是治疗手机依赖症的最好方式。但调查显示,手机依赖症偏爱性格孤僻、缺乏自信的群体,不喜外出的宅男宅女、不乐与人交流是此症状的重灾区。对于有的人来说,手机跟毒品没什么两样,不是想放就能放得下,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在于机主自身的决心和毅力。

1.下列对“手机依赖症”的成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智能手机手机提供丰富的娱乐、休闲方式,对人的吸引力极大。

B. 手机智能化带来不少“掌上业务”,很多工作必须随时用手机保持联系。

C. 使用手机能给人带来刷屏的快感,转移“人际焦虑”。

D. 玩手机可以帮助性格孤僻、不喜外出的宅男宅女找到自信。

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一连串的问题,列举了“手机依赖症”的具体表现,既引出说明对象,又形象地展示其危害。

B. 本文采用逻辑顺序,围绕“手机依赖症”展开说明,先分析其危害和成因,再探讨解决方法,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C. 用不用手机其实无关个人选择,而是被科技绑架、被工作所迫。所以要治疗“手机依赖症”,必须从客观原因入手解决问题。

D. 文中提及美国一男子发起了当面请吃饭“运动”的事例,与“网上聊天”、“虚拟空间对话”作比较,说明面对面的交流更有助于互相理解。

3.你身边有位朋友苦于摆脱不了“手机依赖症”,请你根据选文内容,说说帮助他的办法。(至少说出两个)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活是一次次的相遇,是一场场的别离。其实在成长的路上,总有一些东西一直伴着你,支撑着你,给你启迪,给你鼓励。也许是一句贴心话,一个理解的眼神;也许是一束温暖的阳光,一颗无名的小草……

请以《_________________一直都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正确,思想健康。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否则扣分。

 

七、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附加题

(A)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的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可是,他可怜了自己。虽然被兵们拉去不多的日子,到现在一想,一切都像个噩梦。这个噩梦使他老了许多,好像他忽然的一气增多了好几岁。

看着自己的大手大脚,明明是自己的,可是又像忽然由什么地方找到的。他非常的难过。他不敢想过去的那些委屈与危险,虽然不去想,可依然的存在,就好像连阴天的时候,不去看天也知道天是黑的。他觉得自己的身体是特别的可爱,不应当再太自苦了。他立起来,明知道身上还很软,可是刻不容缓地想去打扮打扮,仿佛只要剃剃头,换件衣服,他就能立刻强壮起来似的。

打扮好了,一共才花了两块二毛钱。近似搪布的一身本色粗布裤褂一元,青布鞋八毛,线披儿织成的袜子一毛五,还有顶二毛五的草帽。脱下来的破东西换了两包火柴。拿着两包火柴,顺着大道他往西直门走。没走出多远,他就觉出软弱疲乏来了。可是他咬上了牙。他不能坐车,从哪方面看也不能坐车:一个乡下人拿十里八里还能当作道儿吗,况且自己是拉车的。这且不提,以自己的身量力气而被这小小的一点病拿住,笑话;除非一跤栽倒,再也爬不起来,他满地滚也得滚进城去,决不服软!今天要是走不进城去,他想,祥子便算完了;他只相信自己的身体,不管有什么病!

(B)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在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糊糊地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

1.选文选自长篇小说《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

2.分别概括文段(A)(B)选文中祥子的性格特点,并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祥子的变化。

3.这部小说以祥子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一个社会现实?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