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差大人(qīnɡ)  戏(xī)    报(chénɡ)

B. 赫有名(hè)    职(chèn)  (jué)士

C. 虚荣(mù)    护(pì)   女(wā)

D. 莽莽榛(zhēn)  滑(jì)   澄澈(chénɡ)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缥渺  杞人优天    B. 繁衍  随声附合

C. 勋章  害人听闻    D. 潺潺  不可救药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空缺处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白云团团,________出了几点疏星。

②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________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③他用惊奇的目光________着这陌生而美丽的世界。

④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________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A. ①漏 ②绵延 ③张望 ④摆

B. ①透 ②繁衍 ③注视 ④装

C. ①闪 ②延续 ③审视 ④显

D. ①射 ②生育 ③环顾 ④扮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

B. 我们祖国之所以土地宽广,是因为物产丰富。

C. 初中生的青少年学习的重要阶段。

D. 谁也不能否认好的课外书籍对我们没有很大的教育作用。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B. “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

C. 女娲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

D.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二、其他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关于童话这一体裁的定义,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童话是儿童讲给儿童听的,并达到一定教育目的的一种文学体裁。

B. 童话就是神话。

C. 童话是大人专门用儿童口气讲给小孩听的故事。

D.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想像、幻想和夸张塑造形象,反映生活,使儿童受到教育。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想像和夸张是童话的重要特性,它的故事是虚构的,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

B.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这句话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 《皇帝的新装》是以新装为线索,按照皇帝爱新装——做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的顺序展开的故事情节。

D. 《女娲造人》是一篇童话,以幻想的形式解释宇宙的起源。

 

四、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赏月对联,用“/”划分出它的节奏并简要说说这副对联的妙处。

月  月  月  明  八  月  月  明  明  分  外

山  山  山  秀  巫  山  山  秀  秀  非  常

这副对联的妙处是:

 

五、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两则寓言,用简略的语言写出寓意。

(1)《两只口袋》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又在他们每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则挂在背后。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却总看不见。

寓意:

(2)《公牛与车轴》几头公牛正使劲拉着货车行走,车轴被压得发出吱吱的响声,牛回过头,不耐烦地对车轴说道:“喂,朋友,我们无声无息负担着全部重量,你叫唤什么?”

寓意:

 

六、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乡书何处达? 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3)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

(4)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秋词》刘禹锡)

(5)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所以,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的幸福。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请写出你读图后的感想。

 

八、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陇 西 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本诗从题材上属于(______),这一题材的唐代代表诗人还有(_______)

2.“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

3.末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九、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穿井得一人》,回答问题。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一,日:“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吕氏春秋 察传》

1.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

2.解释加点的词。

其家

3.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十、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皇帝的新装》选段,回答问题。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天真的声音”的含义是什么?

2.为什么百姓们只是私自低声地传播,而且推说是“有一个小孩子说”的?

3.小孩为什么敢说真话?

4.皇帝有点儿发抖了,为何又摆出“更骄傲的神气”?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窗牵牛花

风中箫

十五岁的她,叛逆、倔强,沉迷网络游戏,经常逃学去酒吧,还跟社会上一些人有了来往,不管母亲怎样苦口婆心地劝说,甚至哀求打骂,都无济于事,她依然如故。母亲毫无办法,常常暗自垂泪。

那次她逃学跟一帮朋友去爬山,偏找没路陡峭的地方走,结果摔下山来。所幸并无大碍,只是右腿骨折。打上石膏,医生说,需躺在床上静养三个月,右腿不能乱动,更不能下床。

病房里静悄悄的,她那些朋友早不见了。她躺累了,挣扎着想起身,腿却钻心地疼,只能再躺下不动。她想抬一下右腿,又是一(    )疼袭来,她心里忽然漫过无边无际的恐惧,反复纠缠着母亲问:“我的腿是不是再不能走路了?”母亲一遍遍耐心地跟她说:“会好的,你躺着别动,过几天就能下地走路了。”她哪里受过这样的苦呢,嚷嚷着难受,发脾气,摔东西,哭闹不休。母亲日夜守着她,像照料婴儿般呵护着她。

因为疼痛和难受,病房里的时光,慢成了黑白的长镜头,昼夜似乎都已不再分明,她觉得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母亲把家里的君子兰搬了来,放在病房的窗台上。母亲说,这是你十岁时从外婆家搬来的,刚开始你勤快地天天浇水,差点浇坏了……她转过头,望一眼那苍绿的君子兰,摇摇头说,不记得了。

几天后,从君子兰旁边拱出两片小小的嫩叶儿,探头探脑的。开始让人以为是棵小草,随着叶子渐渐长大,母亲冲着她惊讶地说,原来是一棵牵牛花啊。她侧头望过去,细细的茎蔓,嫩绿的叶子,看上去倒有些惹人喜欢。母亲找来一根竹竿插上,纤细的茎蔓便顺着竹竿向上攀爬着。白的墙,白的床单,那一(    )新绿格外引人注意。

牵牛花的茎蔓攀着竹竿一圈一圈向上爬,她一圈一圈数着,1、2、3……她想起了蹦跳着一级级数台阶的快乐,想起了走在阳光下轻快自在的感觉。她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她曾经拥有那幺多快乐和幸福。

她渐渐安静下来,不再乱发脾气,不再吵嚷哭闹。

早上醒来,她的眼光,常不由自主地望向窗台,心里满是期待:牵牛花的蔓又长高了没有?当然每一次她都不曾失望。纤细的茎蔓那样有力,直爬到竹竿的顶端,伸出毛茸茸的触角张望着。母亲用竹竿搭了个小花架,它顺着爬了上去,把一个窗台缠绕得绿意盎然。

寂静的病房里,她安静地望着窗台上的牵牛花。以前,她见过路边的牵牛花,但她从来不知道,牵牛花的藤蔓是如此蓬勃,每时每刻都在向上飞快地生长,不知疲倦。每天清晨,它都会让她惊异,呀,又长高了。

牵牛花的蔓牵着她的目光,茎蔓攀到哪儿,她的目光就追到哪儿,心,也跟着柔软细腻起来。牵牛花每抽出一片新叶子,她心里就会生出一些小小的欢喜和期待。

她再也数不清牵牛花的蔓绕了竹竿多少圈,只看到,每一片叶子,都朝向窗外的阳光。

牵牛花开的季节,她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她回学校认真读书的样子,如一朵悄然开放的牵牛花。

多年后,她接母亲来家里住,母亲看着满阳台的牵牛花,笑:“怎么都是牵牛花?”她笑:“喜欢啊。”她忽然想起问(  )(  )那年,那盆君子兰一直都放在室内,怎会长出牵牛花啊(  )(  )母亲淡淡地说:“我特意种上的。”

她愣在了一旁,心里缠绕的都是那一窗浓绿的牵牛花。

她记得,就是从那时起,她懂得了感恩,学会了珍惜。

1.在文中(    )内填写恰当的量词。

2.在文中(  )内填写恰当的标点符号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性格变化的过程。

4.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牵牛花的蔓牵着她的目光,茎蔓攀到哪儿,她的目光就追到哪儿,心,也跟着柔软细腻起来。牵牛花每抽出一片新叶子,她心里就会生出一些小小的欢喜和期待。

她再也数不清牵牛花的蔓绕了竹竿多少圈,只看到,每一片叶子,都朝向窗外的阳光。

(2)她回学校读书的样子,如一朵悄然开放的牵牛花。

5.说说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的理解。

她愣在了一旁,心里缠绕的都是那一窗浓绿的牵牛花。

6.你认为文中的母亲具有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回答。

 

十一、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以“假如我    ”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如“假如我也有七十二变”“假如我有一双翅膀”等),写一篇想象作文。不少于5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