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④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论语·雍也》)

⑦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⑧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①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中,体现作者对秋天看法与古人不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表明作者身闲志不闲,壮志不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万圣节、圣诞节、感恩节等本是舶来品,可近些年来,这些洋节反而越发受欢迎,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却越来越不受dài见。面对这一趋势,不少学者要求学校和家庭加强传统节日的宣传教育,甚至有人要求抵制这些洋节。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甲)(沉淀 积存)与表征,传统节日是否受重视往往能间接反映本土文化的生命力,专家、学者并非在(乙)(杞人忧天 忧心忡忡)。然而另有一些人持jié然相反的观点,在他们看来,洋节受欢迎仅仅是因为它们的庆祝方式有趣、富有吸引力,特别是与商业运营模式更为契和,洋节走俏,一方面能活跃我们的文化、愉悦身心;另一方面也能创造更多经济价值。事实上,强烈抵制与坐视不理的观点都不可取,需在其间表达一个中庸的立场。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不受dài(    )见  jié(    )然相反  (    )势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从(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

(甲)             (乙)   

(4)画线句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

 

三、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题目。

《西游记》全书共______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前七回,写孙悟空的身世和______的故事,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失败的悲剧,体现了人性自由的本质和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八回至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取经的缘起;第十三回至第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历经______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终于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综合性学习。

(1)(参加辩论)某电视台在播出了《皇帝的新装》后,人们就骗子的形象展开辩论,正反双方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

反方:我方认为,骗子能骗到皇帝是智慧的。他们耐心地研究了皇帝的心理,充分运用了自己的智慧;他们骗了皇帝更多的钱、更多的生丝和金子,而不是骗百姓,可见他们是类似于那些劫富济贫的人,是在惩罚骄奢的皇帝。

正方:           

(2)(网络跟帖)《皇帝的新装》里说真话的小孩子的命运会如何呢?某网络上,有很多初一学生就《皇帝的新装》中说真话的小孩的命运展开了想象。请你在网上发帖表达自己的看法,注意给自己起个富有个性的网名。

帖子一  网友“岁月单车”:小孩天真无邪,皇帝愚蠢暴虐。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皇帝给了他一个“说真话罪”。

帖子二  网友“      ”:              

(3)(漫画解读)仔细阅读漫画,并联系《皇帝的新装》一文,说说这则漫画的深刻含义。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三月和牧羊人

从前,有个牧羊人,他的羊比沙滩上的沙子还多。虽然他有这么一大群羊,但他总是提心吊胆的,生怕死掉一只。冬季很漫长,牧羊人所做的就是祈求各个月:“十二月啊,您发发慈悲吧!一月啊,您可千万不要把我的羊冻死!二月啊,您的大恩大德我永远不忘!”

②这几个月都停下来听牧羊人的乞求。牧羊人的乞求就像所有的表示敬意的行为一样,令他们感动,他们便满足了他。整个冬天既没有刮风下雨,也没有冰雹,更没有流行任何疾病,羊群在整个冬天里继续吃草,甚至连一次感冒也没有得过。

③接着到了三月。三月的脾气很坏,不过一切都还算顺利。到了三月的最后一天,牧羊人不再担心害怕了,因为眼看就是四月了,春天就要来到了。牧羊人觉得他的羊安全了,就收回了原先那种恳求的语调,换上一副嘲弄的嘴脸自吹自擂起来:“三月啊三月,你自以为是羊群的大害,可是现在谁还怕你呢!我才不怕你呢!春天到了,你不能把我怎么样啦!你赶紧从这里滚开吧!去你该去的地方。”

④听到这个忘恩负义的牧羊人竟然如此说话,三月气得就好像鼻子上落了苍蝇。他气鼓鼓地跑到他兄弟四月那里,说:“噢,四月,我的兄弟,请你借三天给我,我要惩罚那个牧羊人,让他感到后悔。”

⑤四月很喜欢自己的兄弟三月,就借了三天给他。三月立刻召来了狂风暴雨,还召来了瘟疫,把这些全都散布到羊群中。第一天,大羊都生病死了,牧羊人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第二天,羊羔也都病死了。第三天,一只活着的羊也没有了。牧羊人只剩下自己的一双眼睛,好哀哭自己的命运。

1.开头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最后一段内容说说这句话有何作用。

2.揣摩下列句子,根据括号内的提示简要作答。

(1)整个冬天没有刮风下雨,没有冰雹,没有流行任何疾病,羊群在整个冬天里继续吃草,甚至连一次感冒也没有得过。(删去加点字词好不好?请简述理由)

(2)三月啊三月,你自以为是羊群的大害,可是现在谁还怕你呢!我才不怕你呢!春天到了,你不能把我怎么样啦!你赶紧从这里滚开吧!去你该去的地方。(说说句中连用几个感叹号有什么表达效果)

3.前三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牧羊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为什么十二月、一月和二月满足了牧羊人,而三月却惩罚了他?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葵花发觉自己在做作业的时候,青铜总喜欢在她身旁坐着,聚精会神地看她写字、做算术题。他的眼睛里充满羡慕与渴望。这一天,她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我要教哥哥识字!这个念头如闪电一般在她的心田上照亮,使她自己大吃一惊,也使她激动万分。她急切地对青铜说:“从今天起,我教你识字。”

青铜好像没有听明白似的望着葵花。

葵花把削好的铅笔和一本本子放到青铜面前:“从今天起,我教你识字!”

青铜有点儿惊愕,有点儿激动,又有点儿不好意思和不知所措。他看了看葵花,又掉头看了看奶奶、爸爸和妈妈,然后又看着葵花。

青铜面对葵花递过来的笔与本子,却向后退着。

葵花就拿着笔与本子,一步一步地朝他走去。青铜掉头跑出了门外。葵花追了出来:“哥哥!”青铜不停地奔跑。葵花紧紧跟在他身后:“哥哥!”

青铜回过头来,用手势与眼神说着:“不!不!我学不会!”

“你学得会!你学得会!”

青铜继续往前跑去。

葵花一边大叫着“哥哥”,一边紧紧追赶着。一根裸露在泥土外面的树的根须绊了她一下,她摔倒在了河坡上,并骨碌骨碌地朝下滚去。

青铜忽然听不到葵花的脚步声了,掉头一看,葵花已滚到了河滩上。

葵花在向下滚动时,将本子与笔一直搂抱在胸前。

青铜跑过来,跳了下去,连忙将葵花拉了起来。

她浑身是泥土和草屑,但那本本子却还干干净净地抓在手中。

青铜扑打着她身上的泥土与草屑。

“从今天起,我要教你识字!”

青铜哭了,泪水顺着鼻梁流了下来。他蹲下身子,背起葵花,一步一步地爬到岸上。

兄妹俩在一棵大树下坐了下来。

一轮太阳正在沉坠,河水染为橙色。

葵花指着太阳,然后用树枝一笔一画地在沙土上写下了两个大字:太阳。她大声地念着:“太——阳!”然后,用树枝在那两个字上不停地重复着笔画,嘴里念念有词:“一横,一撇,一捺,一点儿,‘太阳’的‘太’……”

她给青铜也找了一根树枝,让他跟着她,在沙土上写着。

青铜吃力而认真地写着,那时,他仿佛不再是哥哥,而是弟弟,而葵花不再是妹妹,而是姐姐。

太阳在落下去、落下去……

一片树叶从树上掉下,也正在慢慢地落下去……

葵花用手指着飘落的树叶,用眼睛追随着树叶:“落——落下去……”

树叶像蝴蝶落在草丛里。

葵花在“太阳”后面又写了三个字:落、下、去。然后她望着太阳,念道:“太阳落下去……”

青铜的记忆力奇好,虽然笔画与字的间架总是把握不好,但却以出人意料的速度记住了这几个字的笔画以及笔画的顺序。

太阳落下去了。

地上的字也慢慢地熄灭了。

“哥,我们该回家了。”

青铜学得正起劲,摇了摇头,拿着树枝,还在沙土上笨拙地写着。

月亮升上来了。

又是一种亮光,柔和而纯净地照亮了地面。

青铜用手指着月亮。

葵花摇了摇头:“我们今天不学了。”

但青铜固执地用手指着月亮。

葵花又教他:“月亮——月亮升上来了……”

天晚了,妈妈在呼唤他们回家。

一路上,青铜在心里念着、写着:“太阳落下去了——月亮升上来了——”

从此以后,青铜将葵花所教的字,一个个地吃进心里,并一个个地写在地上、写在本子上。看到牛,写“牛”。看到羊,写“羊”。写“天”,写“地”,写“风”,写“雨”……那个从前在青铜眼中美好无比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真切,也更加让人喜欢。

(节选自曹文轩《青铜葵花》)

1.请给这个故事拟一个标题。

2.故事是以青铜的情感变化为序展开的,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内容,完成情节梳理。

______——惊愕激动——______——愿意学______

3.青铜是一个哑巴,他性格的哪些方面是你喜欢的?

4.简要赏析“月亮升上来了。又是一种亮光,柔和而纯净地照亮了地面”这一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5.青铜的识字经历对你的学习有何启示?请列举具体的事例,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你的感悟。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乙)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选自《战国策·魏策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其家穿井________      (2)国人________

(3)魏王曰________        (4)市之无虎________

2.按要求答题。

(1)用“/”给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

今 一 人 言 市 有 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王信乎               友人惭,下车引

B. 市之无虎明矣         逝者如斯

C. 然而三人言成虎       温故知新

D.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市   非得一人井中也

4.这两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七、话题作文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由遮雨的荷叶、温煦的春风联想到母亲,由雪想到柳絮,由大风中的树林想到面团……这种由此及彼的联想,带给我们新鲜的体验。你也可以尽情放飞思绪,来一番心灵漫游。下面的这些事物,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

小溪   烈日   椅子   数字“1”   三角形

请从中选择一个,自由发挥联想和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表达真情实感;④能恰当地运用表达方式;⑤不少于5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