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职(xùn)  狭(ài)    热(chén)

B. 塌(dān)  废(xu)    破(chuō)

C. 差(cēn)  笑(hōng)  晕(xuàn)

D. 慢(yín)  微(bó)    纯(cuì)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流淌  呼啸  拈轻怕重  麻木不仁

B. 酬劳  硬朗  精益求精  刨根问底

C. 帐蓬  峭壁  淡泊明志  不毛之地

D. 溜达  派遣  沉默寡言  见异思迁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如果全民都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整个民族的性格就会得到润物无声。

B. 关于电影《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地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C. 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力度,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D. 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做任何事情都要按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否则会让自己陷入效率低下的忙碌中。

B. 毕业晚会即将举行,一向热衷集体活动的明明同学上蹿下跳,做着各种准备工作。

C. 他们响应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D. 如果不想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必须择善而从,在真理的引领下前行。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子书______

(2)年与时______

(3)非无以成学______

(4)俭养德______

2.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君子之行

B.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年与时驰,意与日出。

4.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三、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山就这么高

仲利民

①那年,他在学校的成绩非常不理想,他觉得无颜面对父母,是父母在外拼命地打工,积攒下来钱供他来城里的这所学校读书,希望他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可是他现在的成绩根本就没有什么希望考上好的大学,至于将来的高考更是他不敢想象的。

②他不敢对父母说:“我不想读下去了。”那样,即使父母什么也不说,仅仅是他们那失望的眼神就会将他击垮。他想偷偷地出去打工,等到生米煮成熟饭再跟父母讲明。他们叹息也好,怒骂也罢,随他们去。

③经过一夜的思考,他做了决定,这个星期正好父母从外地回家,他先陪他们过上一晚。也许,这个夜晚是一道分水岭,从此就决定了他未来的人生方向。

④父亲看到他回家,很热情地和他讲外面的事情,母亲则在厨房里忙着做他喜欢吃的一切。他在等父亲问他的学习情况,可是父亲就是不问。

⑤吃过晚饭,父亲少见地和母亲陪着他一起去村庄西边的小山脚下,父亲说:“娃儿,你看这山有多高?”他小时候爬过这山,因为山势陡峭,荆棘丛生,从未爬到过山顶,所以很难回答。没有经历过,怎么会知晓呢?面对父亲的提问,他不知如何作答。

⑥父亲见儿子沉默,就说:“这山,说高也不高,努力去爬了,到达山顶就知道了。如果从未爬到过山顶,你就永远也不知它有多高。”其时,洁白的月光洒下来,如同白昼,山在那里坦然地呈现出它的身姿。

⑦父亲说:“孩子,今天,你母亲在山下看着,我们爬山,看谁先到山顶。”他想不明白,父亲有闲心陪他爬山,而且是晚上,以前他很少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啊!

⑧不过,他看了父亲一眼,那个在他的眼里曾经高大的体,现在已经有些苍老了,他不相信会输给父亲,就答应了父亲的要求。

⑨山虽然很陡峭,但是他熟悉这座山的身材,哪里有坡,哪里有路,还有他年轻矫健的身体,他相信自己会爬到山顶的。在母亲的注视下,他们父子俩开始爬山,月光下,两个身影用自己的方式向山顶去。

⑩脚下凹凸不平,手被刺破了,腿受了伤,胳膊擦破了皮,脸上还划了条伤口,虽然如此,他还是爬上了山顶,这是他弟一次到达山顶。他的心里忽然有了几分豪情,他真想大喊一声,告诉别人他内心的快乐。

⑪看到父亲也快爬到山顶了,他弯下腰,拉了一把父亲。父亲也到达了山顶。站在山顶上,父子俩一起大声地对着夜空喊了起来:“噢——,噢——”整个小村都回荡着他们的声音。

⑫他对父亲说:“山就这么高!”

⑬父亲笑笑:“其实山就这么高。”

⑭他决定回校去好好读书。任课老师都感到奇怪,他怎么像变了一个人,成绩像雨后的竹笋,噌噌地升了上来。后来,他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成了一位非常有名的律师。在他的心中,一直屹立着一句话:山就这么高。

1.文中父亲要儿子爬山的起因是什么?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结合具体语境,揣摩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指出其表达效果。

(1)月光下,两个身影用自己的方式向山顶去。

(2)在他的心中,一直屹立着一句话:山就这么高。

3.本文与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立意相似,但又有区别。请你比较两篇文章,分别写出其生活哲理。

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四、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以《电视机前的一家子》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