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芜湖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期末语文试卷
一、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的6句,每句一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②念天地之悠悠, 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③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⑤ 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⑦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2)按要求写出诗句: 

《爱莲说》中,描写莲高洁质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下列字形、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惶恐    孤孀    疮疤(chuāng)   取缔(dì)

B. 狂阑    碾压    粗拙(zhuō)     话茬(chá)

C. 疙瘩    昆仑    可汗 (kě)        无虞(yú)

D. 咳嗽    屏嶂    军帖(tiě)      毡鞋(zhān)

 

三、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在老舍《骆驼祥子》作品中,主人公祥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自己能养活自己,然而现实一次又一次地击碎了他的梦想,他买的第二辆车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被迫卖掉。

(2)《海底两万里》中,人们在_____________的珠场和鲨鱼展开搏斗,捕鲸手__________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______________,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四、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学习语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生活中。社会生活给我们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各种书籍报刊、街上的招牌广告、门口的对联、广播电视节目等。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只要留心就会有收获。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语文生活”。

(1)拟写标语:为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请你以“读书”为话题拟写一条标语,要求至少使 用一种修辞手法。

(2)赏评广告:共担风雨,分享阳光。(天气预报广告)

请你赏评(任选一则):一、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节能广告)

二、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节水广告)

(3)创作对联: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生活中常常可见,充分体现了汉字的奥妙、魅力与意蕴。请你为自己的家乡“芜湖”创作一副对联,展示她的风采,表达你的情意。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苦 夏

冯骥才

①四季是来自于宇宙的最大的节拍。在每一个节拍里,大地的景观便全然变换与更新。四季还赋予地球以诗,故而悟性极强的中国人,在绝句中确立的法则是:起,承,转,合。这四个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质。起始如春,承续似夏,转变若秋,合拢为冬。合在一起,不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轮?为此,天地间一切生命全都依从着这一节拍,无论岁岁枯荣与生死的花草百虫,还是长命百岁的漫漫人生。而在这生命的四季里,最壮美和最热烈的不正是那长长的夏么?

②女人们孩提时的记忆散布在四季,男人们的童年往事大多是在夏天里。这由于,我们儿时的伴侣总是各种各样的昆虫。蜻蜓、天牛、蚂蚱、螳螂、蝴蝶、蝉、蚂蚁、蚯蚓,此外还有青蛙和鱼儿,它们都是夏日生活的主角,每种昆虫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甚至我对家人和朋友们记忆最深刻的细节,也都与昆虫有关。比如妹妹一见到壁虎就发出一种特别恐怖的尖叫,比如邻家那个斜眼的男孩子专门捕捉蜻蜓,比如同班一个最好看的女生头上花形的发卡,总招来蝴蝶落在上边;再比如,父亲睡在铺了凉席的地板上,夜里翻身居然压死了一只蝎子——这不可思议的事使我感到父亲的无比强大。后来父亲挨斗,挨整,写检查;我劝慰和宽解他,怕他自杀,替他写检查——那是我最初写作的内容之一;这时候父亲那种强大感便不复存在。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夏天的意味全都发生了变化。

③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唯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一如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但我至今不喜欢谈自己往日的苦楚与磨砺。相反,我却从中领悟到“苦”字的分量。苦,原是生活中的蜜。人生的一切收获都压在这沉甸甸的苦字的下边,然而一半的苦字下边又是一无所有。你用尽平生的力气,最终所获与初始时的愿望竟然去之千里。你该怎么想?

④于是我懂得了这苦夏——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的折磨,而是我们顶着毒日头默默又坚忍的苦斗的本身。人生的力量全是对手给的,那就是要把对手的压力吸入自己的骨头里。强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会感到自己属于强者。也许为此,我的写作一大半是在夏季。很多作家包括普希金不都是在爽朗而惬意的秋天里开花结果?我却每每进入炎热的夏季,反而写作力加倍地旺盛。我想,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生的苦夏,锻造出我这个反常的性格习惯。我太熟悉那种写作久了,汗湿的胳膊粘在书桌玻璃上的美妙无比的感觉

⑤在维瓦尔第的《四季》中,我常常只听“夏”的一章。它使我激动,胜过春之蓬发、秋之灿烂、冬之静穆。友人说“夏”的一章,极尽华丽之美。我说我从中感受到的,却是夏的苦涩与艰辛,甚至还有一点儿悲壮。友人说,我在这音乐情境里已经放进去太多自己的故事。我点点头。

⑥年年夏日,我都会这样体验一次夏的意义,从而激情迸发,心境昂然。一手撑着滚烫的酷暑,一手写下许多文字来。

⑦今年我还发现,这伏夏不是被秋风吹去的,更不是给我们的扇子轰走的——夏天是被它自己融化掉的。因为,夏天的最后一刻,总是它酷热的极致。我明白了,它是耗尽自己的一切,才显示出夏的无边的威力。生命的快乐是能量淋漓尽致地发挥。但谁能像它这样,用一种自焚的形式,创造出这火一样辉煌的顶点?

⑧于是,我充满了夏之崇拜!我要一连跨过眼前的辽阔的秋,悠长的冬和遥远的春,再一次邂逅你,我精神的无上境界——苦夏!

1.童年的夏天充满了乐趣。请概括出第②段中给儿时的作者带来“无穷的快乐”或“记忆最深刻”的四件事情。

2.文章第⑤段写作者欣赏音乐《四季》中“夏”的乐章的感受,有什么用意?

3.文中有许多句子写得很精彩,请简要赏析下面这个句子。

它是耗尽自己的一切,才显示出夏的无边的威力。

4.联系全文看,题目“苦夏”包含哪几层意思?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我眼中的贾平凹

石杰

①初识贾平凹是由于他的散文《静》。那一泓静得恒久、静及天地万物的湖水,牵魄钩魂,让人在读文之余,不由得想要读一读人了。其时已是上个世纪的80年代,人人心里都燃着一团火,能够写出这般静谧的文字,有着这般宁静的心态的,该是怎样的人?

②过了大约八年的光景,机会终于来了。那时,一个全国性的当代文学研讨会在古城西安召开。会议的第三天上午请贾平凹作报告。与前两天明显不同的是,这一天与会者特别多。陕西师大、西北大学都有人过来了。显然,他们虽属近水楼台,也难得经常与这位名作家谋面,聆听他的讲话。会议是在一个很大的房间召开的,等我提前几分钟来到会场时,偌大一个会议室几乎已是座无虚席。往日会前的说笑不见了,大家都看着主席台上坐着的一排人,旁边的几个外地人就互相小声地询问哪个是贾平凹。

③我仔细看看他们指的坐在中间的那一位,觉得不是很像。尽管不曾与贾平凹相见,却多次在书上看过他的照片,那硕大的头颅和浑长的脸使他与所有的人区别开来,更遑论那双清澈的静如止水的眼睛。果然,不一会儿,一个身着西装的小个子进来了。那一刻,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同时断定:这才是贾平凹。

④贾平凹在主持人简短的讲话之后开始作报告。他先是解释了一下为什么迟到一会儿(其实按时间说并没有迟到),似乎是堵车,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白夜》中的刘逸山。刘逸山与夜郎乘车过闹市区前,只要掐个诀,沿途便畅通无阻了。显然,贾平凹没有他笔下的人物的神通。接着他展开了一片巴掌大的纸,说眼下正在江南体验生活,因事临时回来,很快就要回去,时间紧迫事情又多,只在来的路上想了想说些什么,似乎有向众人道歉之意。他显然是不善于在众人面前讲话的,讲得很慢,很短,神情甚至有些拘谨。不过看得出他对与会人充满了尊敬。遗憾的是我现在已经记不清他都讲了些什么了,好像是谈了一下他当时正写着的一部长篇,顺便说了一些他对某些文学问题的观点,态度始终平和而宁静。他讲得实在过于简单,过于平实,好像在说:我真的没有什么,没有什么的。我只是一个手艺人,“斜斜地背了木弓,一手拿木槌弹敲弓弦,在嗡嗡铮儿的音律里身子蛮有节奏地晃动。劳动既愉悦了别人,也愉悦了自己,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他在《四十岁说》这篇文章里就曾这样讲。

⑤贾平凹拙于言辞。很多人都这样说,他自己也这样说。他的沉默甚至容易让人产生难以接近的印象。其实不然,他为人平和得很,平和到了几乎没有丝毫名人架子的地步。你尽可在他面前随便说话,他只是静静地听着,仿佛你说的都是金玉之言。听到会心处,眼睛便忽然一亮;若是听见称赞的话,脸上便显出孩子般的难为情,轻声说:那不是。他总是显得平、微、静、弱,《走虫》一书前边的小传是他的形象和性格的极好的写照。一位大师级作家,一颗巨星(三毛语),除了平和、平淡、平常、平静,竟再无他,其内心之博大,可见矣。

⑥有人曾经说过鲁迅的人文像是猫头鹰,苏东坡的人文像是水,郑板桥的人文像是瘦石,贾平凹也当有其人文像,是什么,却一时难说准确。不过,他与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有着更多的默契当是毋庸质疑的。不少人对他的名字中的“凹”字感兴趣。《易像》言:“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施平。”老子云:“柔胜刚,弱胜强。”“上德若谷”,“上善若水”。又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贾平凹确实深得道家之神韵。创作三十年来,他在小说和散文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主要著作达数十种,重要奖项也达几十项之多。这样一位蜚声海内外文坛的大作家,却无骄狂之气,无浮躁之气,其修养和智慧可以说难得。他在其书画集中即这样警省自己:“竹因虚受益,鹤以寿延年”,“澹然无极”。

⑦1999年冬天,我再次去西安与贾平凹会晤。一进书房的门,便瞥见右侧墙上他自作的一幅水墨画:一户农舍的后门外,一个小孩儿侧身席地而坐,屋前是一只半卧着的狗。旁题几行文字,大致是,小时,娘去地里劳作,将我放于门外地上,狗亦卧在不远处。娘从地里回来,我还坐在地上,狗还卧在地上。整个画面和谐,宁静,静得让人想走进去。

⑧——平凹是自然之子。

⑨一张硕大的写字台置于厅里,贾平凹就在满屋拥挤着的古玩根雕碑拓字画中坐着,写他的文字。天地赋予他以灵气,他又将其灵气挥洒于天地之间。贾平凹是喜石的,莫非他要做青埂峰下的那块石头,欲补苍天?祈平凹如愿。

1.作者为什么从贾平凹的散文《静》写起,说说你的理解。

2.文中“平凹是自然之子”这句话有什么含意?

3.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贾平凹的形象特点。(写出两点即可)

4.文中写道,“鲁迅的人文像是猫头鹰,苏东坡的人文像是水,郑板桥的人文像是瘦石”,联系全文以及你对贾平凹作品的了解,你认为“贾平凹的人文像”是什么?并结合本学期学过的贾平凹的文章说说理由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山门于河 

(2)不可得   

(3)不亦颠乎  

(4)如是再啮  

2.翻译下列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3.用原文句子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于水中”“顺流下矣”;讲学家判断其“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河兵判断其“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包含的道理。

 

七、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进入初中一年了,我们成长了许多,对身边陪伴我们成长的人也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各具风采,让我们的初中生活多了许多的情味。

请以“那个__________的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在有趣、亲切、可怕、可敬这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填在横线处,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2)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3)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6)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