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17-2018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给加点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畏罪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穿_______  面面相______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题文)根据拼音写汉字。

发jì______     péng勃_______    tān塌______      hài人听闻______ 

jué别_____    抽yē_______      jiāo媚______     疲倦不kān_____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赶趟儿:

(2)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见异思迁:

 

二、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修改病句。

(1)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2)通过考古发掘、征集和捐赠,省博物馆获得历史文物藏品近82000多件。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张今天下午居然收到了哥哥寄给他的足球票,真叫他喜出望外

B. 在大家的眼里,他已经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人了。

C. 他是一个喜欢随声附和的人,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D. 我们不能把这两件无关的事情混为一谈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 名丘,字仲尼。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

B. 《金色花》是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泰戈尔以象征手法写的一首歌颂母爱的诗。

C.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国别)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童话作品,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四、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原名是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创作的一部散文集。这部散文集收录了他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请你列举出其中你最熟悉的两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综合性学习

中学生名著阅读调查

〖阅读目的〗

有的学生认为读名著或其他小说是为了“消遣和娱乐”,且大多在课外时间阅读。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读名著是为了“提高文学欣赏能力”,且带有极大的阅读向往和兴趣。从文学名著中可以认识我们生活的社会、认识他人、了解自我,真正理解成功的含义,探索生命的价值,培养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和品质。

〖阅读数量〗

调查的中学生里,从对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来看,读过其中4本的占7%,读过其中3本的占12%,读过其中2本的占21%,读过其中1本的占41%,一本也没有读的占19%。从对教育部指定中学生必读的30部中外文学名著的阅读量来看,只有20%的学生读过其中5-10本,且这5-10本大多是中国的文学名著,国外的作品极少涉猎。5%的学生对这30部作品竟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

〖阅读方式〗

在阅读名著时,做笔记的学生占7%;对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会使用相关方面的工具书或向老师请教的学生有0.8%。偶尔与同学探讨所读过的名著的学生只有7%。由此可见,加强对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指导是多么迫切。

(1)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中学生的阅读情况存在哪些问题?

(2)阅读上面材料,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进行阅读。(至少写出两点)

 

六、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用课文原句填空。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观沧海》曹操)

(2)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3)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4)远远的街灯明了_______________。天上的明星现了,______________。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5)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诸葛亮的《诫子书》中阐述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潼关》中谭嗣同以大气浩然之笔抒发冲决一切人生羁绊的豪迈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次北固山下》一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____________,标题中“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颔联展现的画面。

 

八、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 吾日三吾身             

(2)与朋友交而不乎?

(3)兵,民信之矣            

(4)去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人谋而不忠乎?

(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3.(甲)文强调从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三个字回答)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___________的修养;(乙)文中孔子强调了___________这一品质的重要性。

 

九、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①那是在1913年,我的一次旅行。长途跋涉走进法国普洛旺斯高原,来到阿尔卑斯山地,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放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一棵树也没有。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一座尖塔倾圮的教堂,显示这里曾经有人居住,但是现在却毫无生命的迹象。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我的水在两天前就喝光了,所以急需找到饮用水。我原本以为村子里应该有水井,找到时才发现,它早已干涸。继续向前走了五个小时,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心想:要找到水,恐怕是没指望了。

②就在我爬上一个山坡时,忽然看见远处山谷似乎有人影,开始还以为是棵枯树,但我还是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的一群绵羊,懒懒的卧在滚烫的山地上。牧羊人让我喝了他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汲水给我,井水甜丝丝的。他很少说话,但我感觉他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坚强的人,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头房子里。看得出,这是他一点一点在这个荒凉的高地砌起来的,屋顶很严实,风吹过屋顶的瓦片,发出仿佛浪花冲到岸边拍打海岸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洁,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灰尘。他的胡子刚刚刮过,衣服也一针一线地仔细缝过,补丁针脚细密,几乎看不出来。我们一起喝了热汤,饭后,我递上烟草袋,他说他不抽烟。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不一会儿,他拿出一个小袋子,倒出一堆橡实,然后一颗一颗仔细地拣着。我好奇地问:“你在做什么?”他回答:“我要选一百颗种子,明天种。”他极其认真地把饱满、无裂缝、个头大的橡树种子挑拣出来,十颗一堆地放好,全部弄好后,我们就去睡了。

③第二天清早,我请求他让我在这里再住一个晚上,其实再待一天并非必要,只是受了好奇心的驱使,想要了解他更多一点儿,他痛快地答应了。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够扰乱他的生活,他要赶着羊儿去吃草了。出发前,他把昨夜精挑细选的橡实,连同袋子,浸到一桶水中,背着那桶水离开屋子。他带了一根铁棒,大概像拇指那么粗,一米半长。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他停了下来,拿起铁棒向下戳一个坑,轻轻放入一颗橡实,再仔细覆盖上泥土。就这样一颗一颗耐心地种下橡实。我好奇地问:“这个山坡是你的吗” “不是。”“那么这是谁的土地呢” “不晓得,可能是公有地吧!”他一心一意把一百颗橡实都种了下去。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实。这其中只有两万颗发了芽,长成树苗;而在这两万棵树苗之中,又只有一半能逃过干旱的气候和野鼠的啃食,存活下来。他今年五十五岁,名叫艾尔则阿•布非耶,以前在平地有一个自己的农庄,不幸的是他先失去儿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决定搬到高地。“为什么要辛辛苦苦地种树呢?”我问。他说,这块高原因为没有树,就显得没有生机。反正他没重要的事情做,那就种树吧,好给大地上带来些生气。第三天,我和牧羊人道了别。

……

④每当我想到这位种树的老人,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不禁叹服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普通的牧羊人油然升起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1.认真阅读短文,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请在文中找出两处标志性的语句。

2.说一说文章第一段划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结合全文谈谈有什么作用?

3.找出牧羊人种树时的动作描写的句子,并说一说这个句子的作用。

4.选文最后一段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5.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母狼的智慧

毕淑敏

①“仅次于人的聪明的动物,是狼,是北方的狼。南方的狼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不知道的事不瞎说,我只知道北方的狼。……沙漠和森林交界地方的狼,最聪明。那是我年轻的时候啦……”老猎人舒展胸膛,好像恢复了当年的神勇。

②“狼带着小狼过河,怎么办呢?要是只有一只小狼,它会把它叼在嘴里。若有好几只,它不放心一只只带过去,怕它在河里游的时候,留在岸边的子女会出什么事。于是,狼就咬死一只动物,把那动物的胃吹足了气,再用牙齿牢牢紧住蒂处,让它胀鼓鼓的好似一只皮筏。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过河。

③“有一次,我追捕一只带有两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我和狼的距离渐渐缩短,狼妈妈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我很吃惊。通常狼在危机时,会在草木旺盛处兜圈子,借复杂地形伺机脱逃。如果爬向沙坡,狼虽然爬得快,好像比人占便宜,但人一旦爬上山坡,就一览无余,狼就再也跑不了。

④“这是一只奇怪的狼,也许它昏了头。我这样想着,一步一滑爬上了高高的沙丘。果然看得很清楚,狼在飞快逃向远方。我下坡去追,突然发现小狼不见了。当时顾不得多想,拼命追下去。那是我平生见过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从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力气,像贴着地皮的一支黑箭。追到太阳下山,才将它击毙,累得我几乎吐了血。

⑤“我把狼皮剥下来,挑在枪尖上往回走。一边走一边想,真是一只不可思议的狼,它为什么如此犯忌呢?那两只小狼到哪里去了呢?已经快走回家了,我决定再回到那个沙丘看看。快半夜才到,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沙丘好似一座银子筑成的坟,毫无动静。我想真是多此一举,那不过是一只傻狼罢了。正打算走,突然看到一个隐蔽的凹陷处,像白色的烛光一样,悠悠地升起两道青烟。

⑥“我跑过去,看到一大堆干骆驼粪。白气正从中冒出来。我轻轻扒开,看到白天失踪了的两只小狼,正在温暖的驼粪下均匀地喘着气,做着离开妈妈后的第一个好梦。地上有狼尾巴轻轻扫过的痕迹,活儿干得很巧妙,在白天它居然瞒过了我这个老猎人的眼睛。

⑦“那只母狼,为了保护它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延迟了我的速度,赢得了掩藏儿女的时间。又从容地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存。”

             (原文有改动)

1.仔细阅读文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母狼的智慧表现在何处?

2.第⑥段中划线句子“在白天它居然瞒过了我这个老猎人的眼睛”中加点词“居然”和“老”有什么表达效果?

3.文中第四段划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和前面的跑不快,没力气形成鲜明的对比。

4.结合蒲松龄的《狼》和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说说你如何看狼这种动物?

 

十、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会发生一些让你没想到的事,这些事或给你惊喜,或让你感动,或引你思索……

请选择一件,以“没想到,真没想到”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