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们把车停在冰河上,踏进这块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在坚冰丛葬间的一个石堆上(树起/竖起)三脚架。我双手合十,面向各拉丹冬成严的雪峰虔诚地行了拜大礼。据说这方圣地并不欢迎女人,不久它便让我领教了一香。它还不喜欢人们过于恭顺,在等待云撒天睛的日子里,面对大家的恳求它不为所动;等到导演用粗话咀咒的那一天,

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凝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皮帽,,端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宇塔的各拉丹冬纯倾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为/无所不能)的创造力。(选文有改动)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鲜有人迹xiăn   咀咒    B. 眩晕xuán       历历在目

C. 虔诚qián       蠕动    D. 劲旅jìn        浩浩苍苍

2.依次选用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树起  凝望  无所不为    B. 竖起  张望  无所不能

C. 竖起  凝望  无所不能    D. 树起  张望  无所不为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它才在蔚蓝的天幕下不情愿地露了面

②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

B. ①它可就在蔚蓝的天幕下十分情愿地露了面

②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身裏羊皮袍

C. ①它才在蔚蓝的天幕下不情愿地露了面

②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身裹羊皮袍

D. ①它可就在蔚蓝的天幕下十分情愿地露了面

②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央视《朗读者》受我国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在5月2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就中国军舰识别查证、警告驱离美舰问题回答了几个记者的提问。

C. 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D. 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韩柳”",他们一起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柳宗元的文集有《昌黎先生文集》,其中“水州八记”"是山水游记的代表作。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C. 《傅雷家书》以书信的方式对留学波兰的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指导,凝聚着傳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车站食堂当过杂工,在发电厂当过工人,他后来参加了红军,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駢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之不能尽其材       食:同“饲”,喂养

B. 一食尽粟一石       或:有时

C. 之不以其道         策:鞭子

D. 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等:等同,一样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而伯乐不常有/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道遥游》

B. 其真无马邪?/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C. 策之不以其道/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D. 骈死于槽枥之间/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道遥游》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推残、埋没人オ,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B. 《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C. 文中每段最后一句的“也”"字,既表达了语气,也暗含着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与不平之情。

D. 在作者看来,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短文,用“/”给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上①今封德举贤,久无所举。上诗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②者岂借オ于异代乎?正③患己不能知,安可一世之人!"德奔渐而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资治通鉴》)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润水香。

1.首句“缓步春山春日长”中,“缓”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两句是怎样写桃花的?

 

五、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题文)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蒹葭萋萋,___________。(《蒹葭》)

___________,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___________,娇儿恶卧踏里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欲济无舟,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___________,壮有所用___________,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大道之行也》)

 

六、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请你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你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画面的主要内容。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课内选文,回答小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

丁肇中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辰是再恰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一一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発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比如,我们要知道什子的性质,就要特地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具体细致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一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晨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視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题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琙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已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综观全文,作者认为要做到“格物致知”需要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2.“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错误是什么?作者用这个例子说明什么?

3.说说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为什么不可以删掉。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4.读了本文,你认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应如何做到“培养实验的精神”?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课外选文,回答小题。

大气污染造就的“幽灵”

1930年12月3日,在比利时名为马斯河谷的狭长纵深地带,一场浓雾与河谷四周众多工厂排出的烟尘混合在一起,形成类似来汤的混合物直落地面。与此同时,整个河谷地区的居民几乎同时生病,病人出现声音嘶哑、呼吸急促、持嗽,很多人恶心、呕吐,3天内有60人死于急性心力衰妈。事后的调查表明,这一事件主要是当地工厂排放的有毒酸性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氟化物在浓雾中难以扩数而导致的。这就是世界上首次报道的公害事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在我国,虽然没有上述那种短期内致人大批死亡的典型报道,但在酸雾污染最严重的重庆,发现人群的总总死亡人数与雾的发生日数具有极密切的关系,呼吸道疾病死亡率受雾的影响非常显著,在雾高发的一月月份,人群死亡数比其他月份大大增加。

严重的大气污染是形成酸雾的直接原因。雾本身是一种自然现象,清洁的雾本身是不含杂质的,但由于雾能够在低空长期悬浮,因而能凝聚和富集大气环境中各种污染物质。现代工业生产、频繁的交通运输以及居民使用的生活炉灶,不断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氧化物、氟化物、有机酸等,其中二氧化硫是最常见、含量最高的污染物质。它们被雾富集后使雾变成一种酸性混合物,当浓集的雾水pH值小于5.6时,我们就称其为酸雾。

我国西南地区的工业中心重庆市,是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又是中外馳名的雾都。据测定,该市酸雾的发生频率高达69%~100%,雾水PH值最低时达28。在雾水中已检測到多种污染物,如氯离子、金属铅、甲酸等,其中亚硫酸根离子浓度最高时达到1600毫克/升。如此高浓度的污染物,被长期吸入,势必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一般说来,酸雾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二氧化硫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轻者可引起啵嗽、声音嘶哑等上呼吸道炎症表现;重者由于受到强烈刺激产生呼吸急促、胸痛等,受长期作用可发生肺气肿及肺心病。原本有呼吸系疾患和心脏功能障碍的人,可因病情加重而死亡。

此外,长期吸入酸雾对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及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调查发现,与清洁地区相比較,酸雾污染区儿童血压有下降趋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偏低,而白细胞数较高。某些呼吸道症状如嗽、胸、鼻塞、鼻出血的发生率增高,儿童哮喘发病率增加尤为突出,甚至有6个月的娶儿恵哮喘的报道。

酸雾对人群免疫功能的影响也很明显。对重庆市的调查表明,污染区的成年人平均患病次数、病假天数、医疗费用等都明显高于清洁区,其中惠呼吸系疾病者是清洁区的4、4倍,患心脏病者为清洁区的1.68倍。实验室研究表明,酸雾对呼吸道中起主要防御功能的肺巨噬细胞有严重损伤作用,其后果将会使呼吸道感染、肺部肿瘤等的发生机会大大增加。

另外,酸雾对农业、生态、金属材料、城市建筑、交通运输等许多方面都造成了严重危害。如何才能制止酸雾“逞凶”呢?从根本上来说,酸雾的成因源于大气污染,所以控制大气污染特别是二氧化硫的污染是防止酸雾产生的最有效措施。一是对耗能设施进行全面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二是改变能源结构,加速发展少污染能源如天然气、太阳能、核能,并普及民用国硫型煤等。

1.文章开篇写“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有什么作用?

2.请给“酸雾”下一个简单的定义。酸酸雾的危害有哪些?请紧扣文章内容归纳作答。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八、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许多人的心里,都有一朵永不凋谢的花。这朵花,或是蕴含深刻哲理的格言警句,或是沉淀文化精髓的唐诗宋词;或是苦痛时父母的一声关爱,或是跌倒时同学的一把搀扶;或是直面困难的勇气,或是坚初不拔的毅力…平…这朵花,是一种情愫,一种力量,一种姿态。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以“开在心中的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信息。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