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北省阳新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某校八(1)班苇杭同学在看到“职教中心杯”阳新县第二届校园书法大赛的通知后,他上交了一幅隶书的斗方作品,你觉得下面哪副作品最有可能是他向组委会提交的?(  )

A.     B.

C.     D.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杂(rǒng)     纨(kuà)    掇(cuān)     二氧化(guī)

B. (zhě)     迁(xǐ)      裂(guī )      销声迹( n ì)

C. 褓(qiǎng)    落(duò)    水( n ì )      犬牙互(cī)

D. (hèng)    寒(jīn)     追(sù )       怒不可(è)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农谚    枯躁    虔诚    吹毛求疵

B. 颠簸    沟壑    驰骋    接踵而至

C. 舔舐    绚丽    打嗝    相辅相承

D. 驿道    矗立    缄默    不修边副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近期热播的电影《侏罗纪世界2》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电影院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B. 共青团员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活动中,都要首当其冲,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C. 董婧夸夸其谈,在《奇葩说》节目中深受观众喜爱。

D. 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晚会现场出奇的安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唉!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我想静静。

B. 最近,有伪造的假人民币流入我市,严重扰乱国家的货币流通。

C. 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我市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D.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每个人的一生,难免遭受挫折和失败。                               

①一个暂时失利的人,如果继续努力,打算赢回来,那么他今天的失利,就不是真正的失败。

②所不同的是,失败者总是把挫折当失败,以致于每一次挫折都能深深地打击他取胜的勇气。

③相反的,如果他失去了继续战斗的勇气,那就是真的输定了。

④成功者则是从不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面前,总是对自己说:“我不是失败了,而是没有成功。”

A. ①③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①④    D. ②④①③

 

三、情景默写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古诗词名句填写。

(1) _________,不必藏于己。(《大道之行也》)

(2)参差荇菜,左右采之。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3)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作者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以梅花的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白居易的《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碳能够卖个好价钱的矛盾心理。

 

四、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题文)综合性学习。

清明节,在我们传统文化里,人们都会在这一天祭奠亲人,缅怀英烈。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在今年的清明节,我们阳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中央电视台摄制组。摄制组先后在湘鄂赣边区红军烈士墓林和仙岛湖两地取景,现场直播阳新清明风俗和大好时光。

(活动报道)中央电视台摄制组准备为此次活动写一则报道,请你补全报道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酬英雄壮志。

(参观学习)学校准备组织年级50位同学,由李亮老师带队,到位于阳新龙港镇的“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请你以学校(用xx中学代替)的名义写一封介绍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宣传)阳新革命老区近年来的发展目新月异,假设你是某校八(1)班的班长,为了让本班同学欣赏到大美阳新,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这些年来我们阳新所取得的成就。你打算采用怎样的活动向他们展示昵?请想出三个具体的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名著常识。

(1)保尔又问那女子:“您呢,女公民,您也拒绝干活吗?’’但是,霎时间他愣住了,因为站在他面前的竟是她。她好不容易才认出这个衣衫褴褛的人就是保尔。保尔身上穿着又旧又破的短褂,脚上穿着两只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洗了。只有他那双眼还跟从前一样炯炯有神。这正是他的眼睛。就是这个像叫花子一样的衣衫褴褛的人,不久以前还是她所爱的!世事变化得多么快啊!选文中的“她”是保尔曾经的好友________________也是保尔的一位好友。

(2)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创作的《名人传》写的是贝多芬、_________、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传记,请从另外两位中(除贝多芬外)任选一位,概括其所遭遇到的痛苦与不幸。

(3)路遥《平凡的世界》叙述了两位平凡的农民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的人生经历。在书中,我们既可感受到生活中的磨难,更能感受到世界的温情。有醇厚的父子父子之爱、纯洁的同窗友情、美好的同事情分,还有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沈宣词尝为丽水领,自言家大梁①时,厩常列骏马数十,而意常不足。成通六年.客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酬以五十万,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公遂日:“竞未尝乘。”因引出,至则奋眄②,殆不可跨,公遂怒捶之.又仆,度终不可禁。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因求前所直售宣词。宣罚得之,复如是。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前后至者皆不可。公阅马,一阅遂售之。后入飞龙蛩.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

(选自《唐语林》)

(注释)①大梁:今河南开封,古时称大梁。②奋眄:举头斜视,不驯服的样子。③贡马:向皇帝进贡的马。④飞龙:指皇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之不以其道    策:用马鞭驱赶

B. 一食尽粟一石    或:有时

C. 竟未乘    尝:尝试

D. 魏帅李公蔚市贡马    会:恰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鸣之不能通其意    客许直未及给

B. 千里称也    酬五十万

C. 马之千里    前后至皆不可

D. 是马也,虽有千里能    令诸子乘,亦如是

3.下列对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托物寓意,以千里马喻人才,以伯乐喻识才之人。

B. 乙文寓理于事,通过千里马数易其主,最终成为名马的故事,表明了人才只有遇“明主”才能尽显其才的道理。

C. 甲、乙两文所揭示的道理是一致的,都强调了伯乐是多么的重要。

D. 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都写了因为缺少伯乐而导致千里马最终的悲惨命运。

4.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    B. 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

C. 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    D. 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酬以五十万,客许而直未及给。

 

七、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题文)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1.(小题1以上语段选自《 __________,从上面文字可以看出“我”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

2.(小题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3.(小题3在“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一句中作者想借太阳和雨水向儿子讲明一个怎样的道理?

4.(小题4作者提到克利斯朵夫的目的是什么?

 

八、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父亲的田野

①浙西南莽莽苍苍的大山里,有一条清浅的小溪,自北向南穿村而去。几百年来,凛冽的山泉水潺潺流淌——叮叮咚咚,像一支永不停歇的曲。横卧在小溪上拢成便桥的那几根木头,烂了更新,新的又烂了。人们负重过桥时,深一脚浅一脚,吱嘎、吱嘎地发出节奏的响动。

②习溪岸上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几年前,小木桥被钢筋水泥替代,村庄却没有了往日喧闹。孩子们都到镇里的寄宿制学校去了,年轻人也大多进了城。余数不多的一些村民——或上了年纪,或不适应城市的打工生活,仍在小溪两岸方圆不过十里的田野上,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我的父亲,就是其中的一位。

③清明过后,蕨菜早已欣欣然松开了拳头,天地间满眼都是萌萌的嫩绿,田野里一片生机盎然。山区海拔高,我们种的是单季稻,这时就要撤谷种育秧了。村上的农户大多育的是水秧,谷种直接撒进蓄水的母田里,然后就等着插田(即插秧)了:而我的父亲,总是先在一长溜田块上,用覆着尼龙膜的弓形棚育好秧苗,然后再移栽到水田里。

④秧苗的移栽即栽秧,这是一件极为枯燥而劳累的农活。时节大约在立夏的前两天。栽秧时我整天跟着父亲,弓着背伏在水田中央,左手掌托着一大柄带泥的秧苗,右手拇指和食指小心翼翼拔了秧,然后一根一根逐一插入田泥。

⑤三两天下来.刚搬了家的秧苗,绿油油、颤巍巍,成片成片立在初夏的微风中,煞是惬意。而我却浑身酸痛得直不起腰,走起路来像个老头儿。父亲是不计较栽秧的工夫和辛苦的,他只知道.比起水秧,这种方式育的秧插到田里,长势会更好、谷穗会更饱满。

⑥端午节前后,父亲栽的秧苗,已分蘖得茁茁壮壮了。而此时,祖父与耕牛也早已唤醒了蛰伏了一冬的稻田,正水漾漾、明晃晃地候着。这就到了插田的时节了。

⑦那时的乡村,插田和尝新米是极为重视的两件事,分别代表着希望与丰收。因此,插田那几日.家家户户的饭桌都特别丰盈。农谚“插田无豆腐,田埂当大路:插田无腌蛋,田埂全踩断”所表达的意思.就是插田时节要额外做豆腐、煮成鸭蛋。

⑧那些年,我既盼望丰盛的插田饭,又害怕插田。因为我插的秧总是疏疏密密、歪歪扭扭,横秧更是经常上下排错了行。而父亲对插田是非常讲究的,每一株秧都要与前后左右四株秧间隔二十多厘米,竖秧横秧对得笔直,就像参加广播体操表演的队伍那样。

⑨插田时。父亲打头,我在右侧。若是碰到百十米长的大丘田,我总要被父亲训斥几回。

这期间,还免不了被他拔掉几排歪扭得太不像话的秧重插。望着父亲三五下就把我的秧行纠得笔直,挨了责的我虽然有些愤愤然,内心却也很是佩服。

⑩村里的农户,也有像我父亲一样把秧插得笔直的,但多数人家只管把竖秧插好,横秧则不做要求。秧插直了,主要为日后耘田时,田刨能顺溜地通过。

⑪一根三五米长、擀面杖般粗细的木柄,以四十五度角斜嵌在紧箍儿那么大的扁铁圈上,

这就是耘田用的农具田刨了。耘田是水稻管理过程中重要的一环,目的是除草和松土。秧插下田后大约二十天,便迎来第一次耘田。耘田时,人挽着裤脚站立行走,双手一前一后握住田刨柄.一推一拉间,田刨在竖秧弄里“哗哗哗”地游走,刨去杂草、刨松了淤泥。

⑫而父亲的稻田,是必须隔月再耘第二遍的——让田刨沿横秧弄也走一趟。那时的秧已密密匝匝。长到了齐腰高,秧叶边沿的锯齿锐得刺人。父亲是不允我放下裤脚耘田的,因为长长的裤脚糊着烂泥,会损坏秧叶。只消半天下来,原本光溜的腿肚子就被划得布满了不规则的血痕,细细长长,刺痛难耐。

⑬那时我便觉得在父亲的心里,我是不如他的稻田重要的。

⑭父亲不仅对稻田精耕细作,对田间地头的管理也总是一丝不苟。浙西南山区的稻田,大

多是分布在山脊或山岙里的梯田,上下丘间的落差,有三五米到十几米不等。稻田里侧的田坎、外侧的田岸沿甚至田岸路上,丛生的杂草总是蓬蓬勃勃的,似乎时刻在密谋着占领整个田野。于是。在父亲的农活日历中,自然也排上了拔田坎、砍田岸沿、铲田岸这些人工锄草的项目。

⑮经过一番辛苦的劳作,父亲的田野,总是田内郁郁葱葱、田外清清爽爽。几年下来,我们家种过的田地,就像有教养人家的后生一般,清爽而敦实。每次村里重新抓阄分责任田时,乡亲们都希望抓到的是我们家的稻田——因为好种!而父亲,则叉开始调教起他新分来的田地来。如此几轮分田后,父亲的汗水和足迹,几乎遍布了村庄里所有的稻田……

⑯父亲的田野是我的另一个课堂,我的童年与少年时期一直都在不停地学习着祖辈传下的农耕技术。然而,我学会了耕田、插秧、耘田、刈谷、打稻,最终并没有子承父业成为一个农民——我破天荒地成了全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并留在远离家乡两百多里的城币工作。

⑰十二年前祖父去世后,父亲的田野变得更加孤寂了。这两年,他的体力日渐衰退、头发稀疏而霜白。有一回,父亲从田野里挑谷担回家时,脚底打滑摔倒在地,稻谷散落一地。父亲当了一辈子农民、挑了一辈子谷担,这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那一天,他难过极了。

⑱父亲老了,可是他依然不愿离开他的田野。有两回因为膝盖的骨刺让他疼痛难当,我把他接到了城里。去医院做完检查后,我想留他多住几日好好休息两天。然而,在熙熙攘攘的城市里.父亲显得无所适从——他一个人不愿上街,也不敢过马路。儿子上学、我和妻子上班,他就整天窝在家里的沙发上一直迷迷糊糊地睡觉。

⑲两天下来,父亲就仿佛池塘枯水期的鱼、烈日下离了土的葱一般,蔫蔫的没有了生气,整日唠叨着要我送他回去。可是只要他一回到乡下老家,没一会儿,他便又像一位重返沙场的老将军,精神抖擞地扛上农具,巡视他的田野去了。

⑳岁月是一支多情的画笔,在每一个萧瑟的秋冬过后,总能重新画出姹紫嫣红、生机盎然的春天:岁月又是一把无情的刻刀,年复一年地改变着父亲的模样,似乎转眼便让他沟壑满脸、两鬓满霜……只有家乡门前的小溪在不知疲惫地流淌着,叮叮咚咚地唱着永不停歇的乐曲。而父亲的田野,年复一年,青了又黄,黄了又青!

1.文章第①自然段描写了家乡的景象。请从全文的角度,分析作者介绍家乡景象的用意。

2.文章中“我”和乡亲的一些表现与父亲形成了对比。请结合文章分析,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种对比表现出的父亲形象的特点。

3.请赏析文章第自然段中的划线句。

两天下来,父亲就仿佛池塘枯水期的鱼、烈日下离了土的葱一般,蔫蔫的没有了生气,整日唠叨着要我送他回去。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⑨自然段包含的两层语意。

5.文章结尾,作者写到:“而父亲的田野,年复一年,青了又黄,黄了又青!”请说说作者在其中包含的情感。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着,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青春期中的你,是否也有类似的心路历程呢?

请以“我也想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文题补充完整再作文;②内容具体,感情真挚;③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得出现真事的人名、校名;不少于6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