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滨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lǔ)   清(chéng)  夜优叹(sù)    浑身数(jiě)

B. (dùn)  阻(è)      遍群籍(jī)    繁急管(xián)

C. (xiè)  伎(liǎng)  一拍合(jì)    面面相(qù)

D. 然(áng)  撺(duō)    影影绰绰(chuò)  山肴野(sù)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帷幕  嬉闹  明辩是非  顾名思义

B. 桑梓  晨曦  人情炼达  刚毅不屈

C. 惩诫  震奋  正襟危坐  突如其来

D. 精致  荡漾  引经据典  养精蓄锐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历史车轮         ,时代潮流         。历史只会眷顾                 、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A. 滚滚向前  浩浩荡荡  坚定者  奋进者

B. 滚滚向前  浩浩荡荡  奋进者  坚定者

C. 浩浩荡荡  滚滚向前  坚定者  奋进者

D. 浩浩荡荡  滚滚向前  奋进者  坚定者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观看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B. 滨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C. 大量事实表明,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高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力就转向哪里。

D. 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必然要求,是能否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常用“数九寒天”来指冬天天气最冷的时候。“数九”是从立冬开始,立春结束。

B.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仰”,好久不见用“久违”,中途先走叫“失陪”。

C. 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手足”代指兄弟,“桃李”代指学生,“鸿雁”代指书信。

D. 周敦颐《爱莲说》中写到“莲,花之君子者也。”但人们常说的“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

 

二、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默写。

(1)天上的明星现了,_________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2)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杜甫《望岳》)

(3)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5)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6)黄发垂髫,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7)余立侍左右,__________,俯身倾耳以请。(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8)子曰: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9)《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人以德立身,不管身处的环境多么恶劣,只要品德高尚,人格魅力便会芳香四溢,正如《陋室铭》中所云: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名著阅读。

(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龟兔赛跑”“狼来了”“智子疑邻”这些有趣的故事均出自《伊索寓言》。

B.《格列佛游记》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奇异的幻境,不过,童话色彩只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才是其灵魂所在。

C.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莎士比亚和米开朗琪罗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D.为了和林冲比试,他倒拔垂杨柳;为了救林冲,他大闹野猪林。“他”就是《水浒传》中的花和尚鲁智深。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这段文字出自《      》,文中的“好姑娘”是指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

(乙)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回,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

(注释)①成就:轮廓。②信宿:两三日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下    B. 不以也    疾:快

C. 黄牛山  迳:经过    D. 望见此物  犹:好像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分

B. 巘多生怪柏    既人迹所

C. 乘奔御风      途迳信宿

D. 渔者歌曰      三朝三暮,黄牛如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色如人负刀牵牛。

4.(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乙)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这在写法上都属于__________描写。

5.(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青年当做新时代奋斗者

于石

①5月3日,第二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揭晓。在28名奖章获得者当中,来自安徽砀山的“励志女孩”李娟备受人们关注。体重仅有25公斤、全身只有脖子以上部位能够有限活动的她,硬是咬着触控笔,在手机上一字一字地输入,在过去一年通过电商销售水果超过40万斤,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失去什,都不能失去前进的勇气。”“励志女孩”所传递出的,正是新时代奋斗者的青春风采。这启示我们,青年当做新时代奋斗者。

②“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深情寄语为广大青年朋友廓清了成长航道,勉励每个青年争做新时代奋斗者,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③生逢其时,而又重任在肩,不懈奋斗,这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毛泽东17岁以诗明志,25岁成立党组织,28岁出席党的一大;邓小平18岁就投身革命事业,25岁开始领导革命运动;习近平15岁到延安插队,29岁去河北正定工作……这些青春故事,在历史上镌刻下不可磨灭的青春印记。

④如果说,百年前的近代图景,激发了彼时青年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那么                    。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节点上,当代青年更应义不容辞和改革发展的中国同向而行,与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相伴成长。这既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在时与势的磅礴伟力中,既涌现出一大批如李娟般“青春不息,奋斗不止”的时代榜样,也孕育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价值理念。可见,无论是革命烽火中的烂漫青春,还是复兴气象里的年轻活力,紧跟时代砥砺前行、担当责任奋发有为,才是中国青年始终不渝的时代风采。

⑤但是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难免也有人丧失理想、停步不前。比如,有人顾历史,抹黑英雄先烈;有人沉迷网络,得过且过;人急功近利,用出格的行为博人眼球……要知道,丧失理想志向,再激荡的河流也会枯竭没有奋斗拼搏,再澎湃的航程也终将搁浅。历史和现实表明,青春激情需要志向才能点燃,青春理想需要奋斗才能实现。循着理想的晨星,凭着拼搏的勇气,我们才能走出一人一事的得失,在时代跳动的脉搏中实现我们这代人的使命与担当。

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吧!这样我们就能在人生最明媚的季节,不负韶华,不辱使命。

(《人民日报》2018年5月22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提出的?

2.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根据上下文,在第④段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使该段语意连贯完整。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如何做新时代奋斗者。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世界还很年轻

刘丽丽

①初中毕业,我考到县城读书,母亲做了个相当前卫的决定:垦荒种棉花,来年用自家的棉絮给女儿做一床新铺盖。在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上,彰显母爱的事每天都会发生,没有什么稀奇,唯一不同的就是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

②那时环绕在村子四周的都是水田,没有现成的棉花地,就算种出了棉花,变成新被褥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再者,种棉花几乎要天天喷药,否则虫子猖獗,到秋后留不下几个棉桃。但是在成堆的困难面前,母亲大手一,她很坚决,她的理由也很简单:女儿考到县城就必须配好的被褥,公家发的她信不过。

③开学后我就忙碌自己的学业,母亲也忙,忙秋收,忙着打听种棉花的事。那时候村里没有电话,她又不会骑自行车,种棉花的亲戚离我们村十几里地,她都是一步步走着去的,从没有喊过累。她选中的棉田依傍着沟渠,是一块撂荒地,长满了白茅和芦苇。土地解冻之后,母亲就扛着铁锹去垦荒。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这样的地块,掘起来很费劲。往常一锹下去就能翻上来的土,这里得多费几倍的力气。一个春天下来,母亲的脸变得又黑又瘦,以致我回家看到她的模样,吓了一跳。母亲黑了瘦了,但是那块荒地却变得有边有角,平头正脸。种子已经播到地里,盖了白生生的薄膜芜杂的世界在春天中呈现出新的秩序。

④学校的功课紧张,她每天如何辛劳我是不知道的。后来听邻居说起,每天下地回来,她就钻进厨房先忙活出一家人的饭食,然后趁着薄暮时分的天光,再钻进棉花趟子里,掐杈子,打花心,捉虫子。干这些活都是零打碎敲的工夫,牺牲的却是她的休息时间。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

⑤那段时间我的成绩并不稳定,心情晴朗的时候少,阴天的时候多。功课紧张,偏偏班主任又指定让我参加学校的演讲赛。虽说我普通话比较标准,但是以我内向的性格,让我在人前侃侃而谈,甚至连比划带拍桌子的演讲,把观众感动到掉眼泪,我实在觉得为难。当我站在棉花地头跟母亲大吐苦水的时候,就是怀着这样一种抗拒的心情,我想打退堂鼓。

⑥那是秋天的清晨,草籽在秋风中陆续成熟,草叶上闪烁着晶莹的光亮。母亲正在棉田里忙碌着,她的腰间系了一块塑料布,防止露打湿衣服,但是裤脚上却已经变得湿漉漉的。她一边掐去疯长的权子,一边仔细翻检棉花嫩蕾上的虫子。在一棵棵棉苗前,母亲的急性子和坏脾气都消失了,她变成了一个极其耐心的人,就像面对着十分宠爱的孩子。是啊,从春天到秋天,田里的无数棵棉花,就是这样一遍遍翻检过去,又抚摸过来的,每一棵棉花上都留下了她的指纹和温度。母亲的情意没有白费,棉花们都很争气,叶子深绿,极力展开的枝权间已经见到累累的棉桃。听完我的诉苦,母亲说:“老师让咱讲是看得起咱,那你就好好地讲。”回头揪下一个被雨水捂烂的桃子,惋惜叹了一口气,继续说,“一遍讲不好,你就多讲几遍。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

⑦最后的这句话突然击中。了我的心。看着黑瘦的母亲,我突然一阵心酸,同时一股莫名的力量在心底泛起。为了我的新铺盖,母亲在“熬”;为了演讲赛的好成绩,我也要“熬”。她虽然讲不出深刻的道理给我听,但她倔强地认定,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最终会变成洁白的棉絮,去温暖女儿,让她在白天繁重的课业之后,夜有一个轻盈幸福的梦。为了这份信念,她不喊苦不叫屈,硬生生将一块荒地变成了棉田。那时候,她既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处理一大摊子家务。在焦头烂额里,信念如同一盏孤灯,在黑暗中亮起。循着这光亮,她看到了丰收在望的棉花,她的女儿也读出了一番人生的隽语。

⑧多年之后回望,我还记得整日里那个劳碌的身影,记得她的不服输和坚持。这些年来,每当我疲倦偷懒,我便习惯性地向着故乡的方向张望一会儿,然后俯下身子继续我的工作。

⑨世界在窗外,未来在远方,亲爱的同学,你准备好出发了吗?希望你的心头也有一盏灯照拂,希望你坚定而努力。正如茨维塔耶娃在诗中写的那样:

⑩世界还很年轻,一切都将发生,为了你能到来。

(选自《中学生阅读》2018年第7期)

1.第①段结尾说“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作者认为“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1)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从修辞角度)

(2)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品味词语的表达效果)

3.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的理解。

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形象。

5.文章用“世界还很年轻”做标题,有何用意?

 

七、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则启事,完成后面的问题。

寻物启事

七年级三班王XX同学昨天下午在学校操场拾到运动衣一件,内装钥匙一串。望丢失者速来学校德育处认领。过期不候。

学校德育处

(1)本文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错误,请修改。

(2)文中有个别语句使用不得体,请指出。

 

八、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中,富有浓郁民俗特色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五色斑斓。

(1)请根据诗意填写上相应的传统节日,使诗句完整。

A.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     

B.年年      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C.爱      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D.忆对      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2)请写出一句描写重阳节的诗句,并指出诗句中涉及的节日风俗。

 

九、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对于鲁迅来说,那夜归航的豆儿,是一缕芬芳;对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对于琦君来说,母亲酝酿的春酒,是一缕芬芳。

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片段。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