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莱芜市2018届九年级初中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舟(biān)       喧

B. 受(xiǎng)      一

C. 湃(péng)      浩

D. (xīn)        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A. 独自享受       一翻滋味

B. 浩瀚无边       波涛澎湃

C. 一叶扁舟       风平浪静

D. 抛开烦恼       奇异的风景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专家指出,前段时间社会上流传的吃盐补碘能抗核辐射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B. 骆驼寻到的不是为自己养尊处优的宝,是为大家谋福利的宝。

C. 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D. 莱芜市将举行“讲文明,树新风”知识竞赛,同学们都当仁不让地推荐能说会道的林宇同学参赛。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词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B. 医生叮嘱,感冒发烧切忌随便吃药,一定要在医生的帮助下了解感冒的原因之后吃药。

C. 我市东城姑娘周国华,在2015年10月底结束的多哈残疾人世锦赛上取得4×100米接力赛的冠军,从卡塔尔凯旋而归。

D. 吴冠中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热情,留下许多优秀作品。

 

二、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余干旅舍

唐·刘长卿

摇落基天迥,丹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可处捣寒衣

注释:①此诗是刘长卿在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从岭南潘州南巴贬所北归时途经余干县(今属江西)所作。②摇落:零落。迥(Jiǒng):高远的样子。③丹枫:枫叶经霜已经变红,称丹枫。④背人飞:离人而去(飞)。⑤捣寒衣:用捶棒捣平皱折时传出的响声,最容易触发羁旅之愁和思亲之念。

A. 这首诗开头写诗人独自在旅舍门外伫立凝望,由于草木摇落,青枫经霜变稀,整个世界显得清旷疏朗起来。

B. 全诗以时间为序,由远及近,借景抒情。

C. 诗人由渡口的新月,念及邻家的渔船未归,从渔家未归,触及自己的思乡情绪。

D. “独鸟背人飞”,暗喻诗人的豁达之情,含蕴着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之情。

 

三、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填空。

①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_____________,他曾“不为五斗米折腰”。

②下面描写的人物分别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A、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五,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头戴三叉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棉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提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综合实践。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2周年,班里拟开展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活动,完成下列试题。

(1)下表是同学们收集的部分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从下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国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国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中国

28,000,000

30,000,000

日本

1,850,000

672,000

苏联

13,7000,000

13,000,000

德国

3,500,000

1,600,000

南斯拉夫

300,000

1,200,000

意大利

77,500

153,000

 

 

(2)“武”与战争密切相关。中国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认为“武”是典型的会意字,他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请说说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怎样的情感。

 

五、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填空。

①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③故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术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两章》)

④西部有大美。罗布淖尔戈壁浩瀚无边,荒凉苍茫,夕阳像勒勒车的轮子,灿烂热烈,那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的壮美景象,让我们惊叹不已。

⑤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诗句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立功边陲的心情。

⑥请从你积累的诗句中写出带“白”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古用蔑缆,今民则以大麻絙,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胸前。分两朋,两向齐挽。当大絙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胜,就者为输,名曰“拔河”。中宗时,曾以清明日御梨园球场,命侍臣为拔河之戏。时七宰相、二驸马为东朋,三宰相、五将军为西朋。东朋人多,西朋奏“胜不平”,请重定,不为改,西朋竟输。韦巨源、康休璟年老,随絙而踣,久不能兴。上大笑,令左右扶起。明皇数御楼设此戏,挽者至千余人,喧呼动地。蕃客庶士,观者莫不震骇。

(选自宋朝王谠《唐语林》,中华书号2007年版,有删改)

(注)①絙(gēng):粗绳。②朋:群。③御:驾临。④蕃客庶士:蕃客指外国、少数民族的客人;庶士指平民和官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临溪而 渔:___________

(2)筹交错 觥:______________

(3)者为输 就:______________

(4)明皇御楼设此戏 数: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浩浩汤,横无际涯     媵人特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B. 而往,暮而归         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C. 此则岳阳楼之大也     以俟夫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D. 山间朝暮也           肉食者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随絙而踣,久不能兴。

4.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乙文中拔河游戏的规则有哪些。

5.乙文中明皇见证了众人参与的“拔河”游戏,甲文中太守见证了“众宾”参与的____________游戏,从中隐约可以看出封建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一)燕子

   ①四月里来了插秧的神,他种下明亮的雨水。飞快的燕子一掠而——又是谁在挥动这把收割的黑亮镰刀?

   ②穿黑衣的燕子是害虫的捕快,它们保持着良好的战绩。在农家,谁的檐下筑有燕巢,被看作一件吉祥的事,这意味着他们的慈善取得了燕子的好感和信任。当然这仅是针对家燕的宽容政策,因其没有太大的利用价值。金丝燕可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它们吞下苔藓、海藻,和着唾液制成的燕窝,据说具有祛痰止咳、养颜生津的疗效。极高的经济价值给燕子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每到繁殖季节,采摘燕窝的人们纷纷攀附在岩壁上,掠走燕子的家园。大部分繁殖的燕子还会重建它们的巢,大部分贪婪的手还会再次伸来。周而复始,精疲力尽的燕子已没有足够的唾液,最后它咳出鲜血来建造最后的巢,这就是价格昂贵的血燕窝。采摘者当然不会放弃这血凝的建筑,无人顾及那些摔死在岩底的无辜小燕和悲愤、劳累而至死的老燕。调补身体的人从来不去想,一个燕窝往往意味着发生在燕子全家的惨案。

   ③躲过重重的干扰和考验,幸存的燕子终于成为飞禽中的佼佼者。有一种刺尾雨燕,飞行时最高时速可达300公里。还有的雨燕,能在空中飞行长达三年之久,觅食和休息都在空中进行。这是出自对于飞行几近疯狂的热爱。再胆怯的鸟儿也不至于不敢在荒凉之地歇脚一刻,只有强烈的热爱才能解释它数年的不息。就像溜冰运动员,燕子快速的飞行曲线充满了几何意义的美感。米什莱曾称燕子为“空中王后”,他强调为了成为最优秀的飞行专家,燕子作出了重大牺牲。雨燕的双翅特别发达,但它的足部几乎完全萎缩,失去了奔跑和蹦跳的能力,只能在地面上勉强地爬上几步。身体几乎残疾的燕子,创造了一幕伟大的悲剧。

   ④我看到通往完美的路径从来不是闪光的,而是充满了曲折、危险与黑暗,充满了必然的苦痛与牺牲。

   ⑤许多科学家穿越真理的巅峰,却丧失基本的生活技能;艺术家掌握了高超的手法,却不能胜任最简单的生计——其实,这中间包含着人生最严肃的内容。为了绝对化的理想,他们付出非凡而辛酸的努力。这是生命的豪赌啊,这是对真理的全部捐献。我知道一位热爱芭蕾的小姑娘,为了实现梦想,她付出了超常的努力,几乎在残酷中压迫自己,以至于这种追求已失去了任何快乐的表貌。她曾为芭蕾多次受伤,但她现在再也不会受伤了,因为最后一次,她造成了致命的骨质损坏,再也无法在舞台上打开花瓣一样的衣裙。生命的残酷在于,往往不能按正比把辉煌交给努力。在那条道路上,有人达到,有人负伤,有人死去,但所有的人都在说明:牺牲是前提,是先决与必备条件——正如燕子所付出的巨大身体代价。但正是在苦难与残酷中所展现的执着里,燕子体验着至深的生命狂喜。

   ⑥燕子身上凝聚的力量令人肃然起敬。人类抄袭燕子的服装式样,制成名为燕尾服的西式晚礼服。这在燕子只是件平常的生活装、工作服,而在人类那里,只是在某些正式、隆重的场合才穿,仿佛隐蔽委婉地表示着对燕子的敬意。

(周晓枫/文)

1.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还会”“当然”“从来”等突出表现了。

2.联系上下文,具体写出第④段文字在结构上的作用。

3.联系全文回答,“燕子身上凝聚的力量令人肃然起敬”的原因是什么?

4.阅读课文《紫藤萝瀑布》选段,结合上文内容答题。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装满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瀑布。

   苦难和不幸是一切生命体都可能遇到的现实命题。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宗璞笔下的紫藤萝尽管遭遇了许多无情的摧残和戕害,但仍然“装满生命的酒酿”,“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从而“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瀑布”,自然因此而绚丽多姿,生命因此而高贵。

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对《燕子》一文的阅读感悟,谈谈你所受到的人生启迪。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二)河床开始回忆河流

施尔吉·原野

①大地上的河床像一个干瘪的口袋,粮食没了,口袋显出宽阔。我在各地见到许多干涸的河床,它们不是耕地、不是广场,是从天边延伸而来的河床,只是没有水。

②所谓一无所有,说的正是河床。如果有,也只有一些鹅卵石。夏天,不长庄稼不长草的土地是干涸的河床。乍见白花花的河床,心里惊讶,它是什么?它几乎什么都不是。你能相信一个宽阔的河流竟然一滴水都没有吗?在雨后,在盛水期见到干涸的河床让人不安,无法想象当年这里曾经有过河,可以用汹涌、清澈、波浪和白帆形容的河,它竟然没了。

③对大自然来说,河没了,比人丢了钱更痛苦。如果河没了,鱼和水鸟的家也没了。两岸的青草没了,倒映在河里的星星也没了,因为星星不能倒映在石头上。如果河没了,连同河床一起消失是最好的。没有水,留下的河床好像是伤疤,是一条长长的干鱼的尸体。是的,干涸的河床如同尸体。是谁的尸体?是河的尸体吗?没听说河竟然还有尸体,水干了,白花花的河底只能是河的尸体。

④干涸的河床好像在回忆,它抱着不应该拥有的沉寂回忆涛声和蛙鸣。河床回忆什么是水,它不知道水流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水会不会再来。当年水来的时候匆匆忙忙走过河床,带来鱼虾和泥沙。水没等站稳脚跟歇息,就被后面的水挤走了,水比车站的人流更拥挤。河床从来没想过一条叫做河的水流会干涸,这种惊讶比一个朝代的更迭更让人吃惊。

⑤河床的悲哀是一个母亲的悲哀,她的产床上已经没有了孩子,她还在等待,并且哭干了泪水。一家外媒报道,从卫星上观察,中国境内二十年前约有五万条河流,现在这些河流中已经失去了两三万条。有两万多个河床母亲手里失去了孩子,她们怀里空荡荡的,等待人类把孩子还给她们。

⑥人说,人是无所不能的,起初我不相信。当我看到一条又一条干涸的河床时,我相信了这一点,并为自己作为人类的一分子而感歉疚。人把河都消灭了,还有什么做不到呢?消灭一条河比建造(请原谅我使用的“建造”这个词,这完全是人类爱用的词,而河流无法建造)一条河更容易。把河流上游的树木和竹林砍光,草原沙化,河就死了,只剩下河床这条敛尸袋。

⑦当大街出现一个带刀痕的死人时,警察会为这个人的死因搜寻原因,曰侦察破案,人类为此发明了一个词叫“人命关天”。如果一条河死了,没人破案,没人痛哭,更没人祭奠。所以,当中国死去两三万条河流时,人们并没觉得失去什么,因为他们不是小鸟不是青草。他们忍受气候变化并心安理得,却没一个人指认杀死河流的凶手。在所有的案件里,如果凶手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社会的时候,罪行自然会被赦免,我们都不是罪人。

⑧我们都不是罪人,我们劝自己欢乐并制造更多的欢乐。我们保持着正常情感。而河床敞开空荡荡的怀抱,她的孩子没有了,她以为人们会惊讶会替她找回孩子。先前的人类离不开河流,人类所谓的“文明史”都诞生于河流的两岸。看地图,人类的城市多建造于河边,中国有多少城市的名字带着水字边。古时候,人祭祀河、景仰河,谁能想到后来竟杀死了河。这何止于狠,是把事做绝了。

⑨我们应该派人到河边告诉河床,河已辞世,水利术语叫断流。我们理应为河床献上一些祭品表达歉意,因为河的消失毕竟不是小事。或者,在河边装一个高音喇叭,日夜播放河水流过的声音和鸟啼声。总之,人应该为河的陨灭略微表示一点态度

(选自2015年5月22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注释)河床:河流两岸之间容水的部分。

1.请根据文意填空。

面对河的“辞世”,作者的情感是复杂而富有变化的。开始,作者是___________;后来,借大自然和河床之口,说出了自己的___________;最后,作者是___________。(各填写一个词语)

2.品味句子和文段。

①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感情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水没等站稳脚跟歇息,就被后面的水挤走了,水比车站的人流更拥挤。

②结合上下文,具体说说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3.本文以“河床开始回忆河流”为题,有何好处?

4.文章结尾写道:“总之,人应该为河的陨灭略微表示一点态度。”请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0﹣100字)

 

八、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

(1)欣赏高山,自然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找到强悍和凝重;欣赏大树,自然会在大树的伟岸中获得自立和尊严;欣赏小草,自然会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执著与希望。欣赏别人吧,看别人如何把自卑表达成自信,把不满改写成奋争,把孤僻挥洒成壮观;欣赏自己吧,看自己如何把委屈升华成冷峻,把失意挤压成动力,把挫折摔打成练达。

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请以“这是我对_________的回报”为题,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章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不得抄袭、套作;要有真情实感。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