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兴化市戴南、张郭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成功的演讲,以chéng  kěn的态度、自信的气势、jī  zhì的语言,让思想的清泉流进每一个听众的心田。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B.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C. 羊脂球这杰作,这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爆响了。

D. 叙利亚的孩子在废墟中唱着:“在战火和摧毁中,我们的伤口很深。”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分析:这句话的主语是“事迹和精神”。)

B. 医生若不能一视同仁地照顾病人,如何成为良医?

(分析:句中成语“一视同仁”的使用是错误的。)

C. 近日,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健全并建立安全教育网络体系。

(分析:此句应该将“健全”与“建立”对调一下。)

D.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分析:此句是个设问句,起到启发读者思考的作用。)

 

三、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_____________,十日寒之。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功亏一篑。  ④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县官日有廪稍之供,______________,无冻馁之患矣。

⑥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名著阅读。

⑴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填空。

(王伦)说言未了,只见林冲双眉毛别起,两眼圆睁,坐在交椅上大喝道:“你前番我上山来时,也推说粮少房稀。今日晁兄与众豪杰到此山寨,你又发出这等言语来,是何道理?”A便说道:“头领息怒。自是我等来的不是,倒坏了你们山寨情分。今日王头领以礼发付我们下山,送与盘缠,又不曾热赶将去,请头领息怒,我等自去罢休。”

选文中A是《水浒传》中的_______ ,他这样说的用心是_______________

⑵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两个部分,先描写国内战争,后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B. 即使双目失明、双腿瘫痪,保尔也从不曾失去生活信心,他决定以写作去实现人生价值,把写好的小说寄给朱赫来征求意见,小说最终获得成功。

C.宋江是梁山上的主要领导人,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指挥才能,但忠君思想浓厚。为此,他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

D.《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五、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八年级举行“长城长存 公民公责”系列语文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拟新闻标题)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不超过15个字)。

网友发布的图片显示,有一段长城的城墙顶面经过修缮后,被一层灰色物质覆盖,原有的方砖和条石没有显露。发布帖子的网友“魏永贤”称,“原本残缺的垛口墙等都被抹平了,野性十足的长城成了被硬化的‘路面’。这种修葺,还不如不修,简直比破坏还可怕。”

长城保护专家董耀会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长城在人们心中有非常高的地位,这样的修葺破坏了长城原本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因为当人们站在那里的时候,已经无法与伟大的文化遗产对话。

中国长城学会《万里长城》杂志编辑部主任郑严表示,这种修缮的长城破坏了文物原貌,因此才会被诸多网友称为“保护性破坏”。

(做专题主持)班级将召开一次“长城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                                                                                                                                                 

(品精彩对联)下面有一副描写长城的对联,请赏析它的精妙。

对联:长城万里今犹在  帝王千年早已枯

 

六、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闻雁  韦应物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⑴“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字用得好在哪里?

⑵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都以绵绵不绝、淅淅沥沥的秋雨来渲染一种萧瑟、凄清的气氛,抒发诗人一言难尽的愁思。

B.李诗中“期”“巴山夜雨”均出现两次,既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又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C.李诗中诗人的心境既含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也有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D.韦诗中一个“渺”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哀、凄凉,一个“高”字更体现出诗人的孤独。特别一个“雁”字将全诗借景所抒思乡之情推向了高潮。

 

七、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郑玄传》,完成小题。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通《公羊春秋》《九章算术》。从东郡张恭祖受《礼记》《左氏春秋》《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入西关。事扶风马融。融学门徒四百余人,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

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

(注释)①关:函谷关。②扶风马融: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儒家学者,著名经学家,尤长于古文经学。他设帐授徒,门人常有千人之多,郑玄是其门徒。③图纬:汉儒多以儒家经义附会人事吉凶祸福,预言治乱兴废。④通人:学识渊博的人。⑤方:儒家学说。

1.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融集诸生考论图纬(       )      ②质疑义 (       )

③未怠倦          (       )      ④问辞归 (       )

⑵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与例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山东无足问者

A.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B.策之不其道  (《马  说》)

C.有好事者船载入  (《黔之驴》)   D.静修身      (《诫子书》)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

时 大 将 军 袁 绍 总 兵 冀 州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

⑵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4.结合原文简要说说郑玄是个怎样的人?

 

八、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十年前的中国动车还未出现,而今高速铁路网络运营里程已有2万多公里,超过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高铁运营里程之和。中国计划到2025年高铁网络运营里程再增加1.5万公里。这些高铁网,能把沿线城市密切联系起来,促进经济发展。

②在中国三大人口中心——北京、上海和广州,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逐步走向高铁轨道。此前,火车车次还未像如今这样频繁,车速很低,非常拥挤,给日常通勤带来很大的不便。现在,这三座超级城市正在借助高铁打造通勤走廊,让高铁变得像公交车一样便捷。这无疑有助于扩大中心城市劳动力和消费者的群体。

③毫无疑问,卫星城镇的房价要比大城市便宜很多。比如,昆山的房价比上海便宜七成,但是它们之间的动车行驶时间仅为19分钟,票价也才25元,那些试图逃离上海高房价压力的人们,自然会到这里创业、工作和生活,所以高铁也促进了卫星城镇资金和人才的获得。

④中国正在建立一种“高铁经济”。世界银行在201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高速铁路的效益是“非常可观的”,很可能会提高中国沿海地区企业10%的生产力。

(选自《南风窗》有删改)

(注)①通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

1.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第三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的说明了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说明内容看,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

B. 第①段中加点的“这些高铁网”是指1.5万公里运营里程的高铁网络,

C. 高铁不仅能促进大城市的经济发展,也能带动其卫星城镇的发展,

D. 最后一段中加点的“很可能”表明高铁“会提高中国沿海地区企业10%的生产力”是一种推测,且对这一推测的实现充满信心。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你我都是“橱窗人”》,完成小题。                

①漫画家朱德庸说:“有一种人,他穿时尚的衣服是为了让别人看,他开的车也是为了让别人看,他居住的家装修也是为了让别人看……他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别人看自己的品位或成绩或格调,所思所想都以他人眼光为唯一标准,这种人我称为‘橱窗人’。”

 ②朱德庸用“橱窗人”讽刺了为别人而活的人。其实,仔细想想,我们哪个人不是“橱窗人”?只是程度有轻有重罢了。人活在这个世界,获得别人的肯定是一种本能,也是我们活得更精彩的动力。所以,很多人真的是为了别人的眼光而活。很少有人做到像李白那样洒脱,“仰天大笑出门去”。真正超脱于世俗之上,只在乎自己心灵感受的人也有。不过能达到如此境界的人,少之又少。

③遥远宁静的古代,人们的心尚且不容易静下来,更何况是现代人。在如此喧嚣热闹的现代生活中,谁能抛开别人的议论和眼光,只为自己而活?我们不是圣贤,没有那么高的境界和修养,只能在俗世中奔忙。没有人能在孤岛上生活,我们都要生活在别人的眼光中。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所以很难免俗。“橱窗人”,或许真的是我们惯常的生活姿态。

④一个完全不在乎别人眼光的人是自私和可怕的。为所欲为,随心所欲,别人的看法对他来说毫无分量,他只为自己活得舒服。别人说他是浪子,他到死都不会回头;别人说他是破罐,他就破摔。这样的人倒是不少见,他们不在乎别人的评价,活得猥琐而糟糕。这样说来,做个“橱窗人”,在别人的眼光中展现自己的亮点,吸引别人的视线,赢得别人的羡慕和肯定,未尝不可。既然这样,那就尽最大努力,成为最好的“橱窗人”,让自己衣着体面,生活富足,提升自己的品位、成绩、格调,成为最优秀的自己。只有这样,才有资格“展览”自己。

⑤你我都是“橱窗人”,只要不像《皇帝的新装》里那个皇帝一样病态,时时刻刻想着在别人面前“展览”自己。做个有度有节的“橱窗人”,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状态。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阅读全文,说说怎样做才能成为最好的“橱窗人”。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秦锦屏的《微尘远,山花近》一文,完成小题。

①万山红遍的金秋,在遥远的大西北,我带着任务,远赴乡郊野岭采风,在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遭遇道路塌方。为我带路的摩的司机刘师傅,急忙跳下车,站在黄尘漫漫的土路上,双手拢成喇叭放声吆喝:“喂,路那边有人吗?……能帮忙挖通路吗?”

②我沮丧地蹲在路边,盯着刘师傅高大的背影,惶恐而焦虑,大脑里不断闪回播放我和他初见的情景,顿时悔意重重,心乱如麻!眼前这条偏僻蜿蜒的乡间土路是单行道,稍有不慎有可能连人带车翻入荆棘丛生的鸿沟中!即使我放弃此行的计划,出租车也根本无法调头!

③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刘师傅还在那里费力而徒劳地呐喊着。我咬牙憋气,心里做好了在这荒山野岭徒坐一整夜的最坏打算。一直紧握方向盘蹙眉沉默的出租车司机也下了车,跟刘师傅一起吆喝“喂,路那边有人吗?……能帮个忙吗?”

④“喂、喂、喂……忙、忙、忙!”回应我们的只有鹦鹉学舌的群山和越来越凉的山风。

⑤一声悠扬的应答,带动唰啦啦一阵细响,塌方路那端,一片不起眼的、依山靠坡的庄稼地里,忽地冒出个裹着白羊肚手巾的脑袋,在扬声问清楚我们的意图后,这手拄柴棒的老人掉头而去,嘴里说的是他这就回村里去喊人来帮把手,现在手里没拿家什,没法将垮塌在路当腰的土堆铲平。

⑥听人家这么一说,刘师傅和那位不知名的司机一齐转回头看我,面露喜色。我撇撇嘴,心想,这老人,十有八九不会回来了,因为,这地方离他居住的村庄一定十分遥远,任凭我手搭凉棚望尽村路,也未见窑洞组成的村郭坐落在何处!

⑦沉默。等待。

⑧又是数十分钟过去了,夕阳像一个没有烧透的夹生煤球,半红半黑悬挂在天际,树梢上满是寒凉寡情的秋风。刘师傅站一会儿,蹲一会儿 ,“啪啪”打火抽烟。司机则反复在原地看表、兜圈子,看样子,他有些后悔接了我这档活儿。

⑨听,土堆后面好像有人声!

⑩我们一跃而起,探头看去,呀,好多手执铁锹、锄头的村民,正从带状的小路上陆陆续续汇集而来,带头的就是那弓背老人!他们舞动工具又铲又挖。刘师傅和司机高兴坏了,挽起袖子在路的这端徒手刨土,我也要效仿他们,却被硬生生推开:“你是客人呢,不要把手弄脏了!”

蒙在夕阳脸上的灰色面纱被风掀开了,夕阳一跃而出,安详地注视着大地,橘色的薄暮里,一群人,正在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刨土开路!呵,不说别人,就那位黑脸白牙的刘师傅,我认识他也才不到两小时。当时,我在县城里招手问驾摩托车兜生意的他:“黑家洼村怎么走?”他认真打量了我一下,自告奋勇要弃车带路,理由是,那地方路况不好,驾摩托车去危险,不识途的人很容易走岔道,路走岔了,非但今晚回不了城,连个宿住的地方也难找到。他特别强调:“你看看,这天都快黑了,你一个女人家,身上还背着个包……”我见他满脸真诚,便接受了建议,由他带路,当街拦了一辆出租车……哪知,路上遇到这坟包一样意外出现的“拦路虎”!刚才还差点误会了他。

“拦路虎”被一群陌生人合力“打败了”!我强忍满眼激动的泪花,掏出钱想略表谢意,却被那些粗糙的大手坚决挡回:“那不能要呢,都是小事情嘛!谁人出门不遇个事儿嘛……”

一旁的刘师傅拍拍满是灰尘的手,竟也替他们帮腔:“应该的,咱们这里的人,都这个样儿。快走,天快黑了!”

车子再次启动,夹道而立的是扛着、拄着劳动工具的村民,他们微笑的脸庞朴实而憨厚,挥舞的手臂,像广袤大地上鲜明生动的平安路标,被夕阳镀上了灿灿金色。

车子颠簸前行,我频频回头。远远看去,他们散落道旁,如微尘一样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又像朵朵沁人心脾的山花,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1.依据提示,梳理文章情节和“我”的情感变化。

情 节

“我”的情感变化

_______

沮丧、焦虑

回村喊人

_________

合力铲平

愧疚、感激

再次前行

________

 

 

2.依据提示,品析语言。

⑴他们微笑的脸庞朴实而憨厚,挥舞的手臂,像广袤大地上鲜明生动的平安路标,被夕阳镀上了灿灿金色。(从修辞的角度)

⑵为我带路的摩的司机刘师傅,急忙摘掉眼镜,下车,站在黄尘漫漫的土路上,双手拢成喇叭放声吆喝:“喂,路那边有人吗?……能帮忙挖通路吗?” (从加点词的角度)

3.结合全文,探究标题的含义。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中秋过后,秋风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鲁迅《孔乙己》)

本文第⑧段画线句子和链接材料都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各自有什么作用?

描写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乙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成长路上,有花团锦簇,也有断壁残垣;有星月满天,也有狂风骤雨……这一道道风景让你历经得意与失意,喜悦与哀伤,泪水与汗水……但每经历一处风景,你就会拥有一份宝贵的阅历,人生将会多一份精彩。

请以“路上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记叙,可议论,可抒情。

要求: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⑵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⑶书写工整规范。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