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告罄(qìng)    引擎(qíng)   泅(qiú)水      谆(zhūn)谆诱导

B. 奔丧(sāng)    蟠(pán)龙    狩(shòu)猎     叱咤(zhà)风云

C. 诘(jé)难      脊梁(jǐ )    迤(yǐ )逦      咬文嚼(jiáo)字

D. (óu)气      蓬蒿( hāo)   佯( yáng)装    姹(chà)紫嫣红

 

二、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三个错别字。

宛言谢绝 郑重其事 剑拔弩张 因地制宜 持之以恒 心无旁鹜  周到如砥  遍稽群籍

 

三、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③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方平《月夜》)

⑥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⑧草色烟光残照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蝶恋花》)

 

四、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请根据《海底两万里》的内容填空。

当我们正争先恐后挤上平台时,另外两根须爪,从空中打过来,缠在了船长面前的水手身上,猛地把他卷走……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啊!那个不幸的水手,被触须缠住,被吸盘吸住,被那只大爪子卷到空中任意地摔来摔去。他喘息着,他透不过气,他叫喊着:“救救我!救救我!”这几句话,是用法语喊出来的,这让感到震惊!船上竟然有我的一个同胞,或许还有好几个!这撕心裂肺的叫声,我将一生铭记!

选段中“惊心动魄的场面” 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加点的 “我”是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选项括号中的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能在中考取得好成绩,从现在起到6月份,学校宣布将对同学们的用餐、睡眠和学习做出统一科学的安排。(该句无语病)

B. 这篇小说虽然篇幅不长,但情节却处理得抑扬顿挫,跌宕起伏。(该句成语运用恰当)

C. 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该句标点符号运用正确)

D. “铭”是古时刻在器物上用以警戒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不讲究押韵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该文学常识表述无误)

 

六、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给下列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

5月19日零点,滴滴恢复顺风车服务。北青报记者登录顺风车页面看到,在整改后,车主、乘客在重新开启顺风车出行前都需要完成“安全措施整改步骤”。滴滴表示将严打“人车不符”。在该整改页面,车主和乘客都需要拍摄、上传本人身份证照片并进行人脸识别。车主需要在每次接单前进行人脸识别,人脸识别未通过的车主无法接单;若乘客因“人车不符”而未上车,则判乘客不承担责任。乘客方还需要更新隐私保护设置,选择一款系统默认图片作为头像,同时,此前的评语和标签全部下线。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5月14日,杭州高级中学官方微信发布了一篇文言文版的校庆公告。几个小时后,这份特别的校庆公告在朋友圈刷屏了,阅读量迅速达到10万+。在留言区更是引发了持续热议,点赞者认为公告让人耳目一新,质疑者表示文言文“高冷”“堆砌辞藻耳”。请写出你对此事的看法和理由。

 

七、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曰:“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有顷,曰:“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有顷,曰:“弟子何久也?复使一人趣之!”复投一弟子河中。凡投三弟子。西门豹曰:“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烦三老为入白之。”复投三老河中。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西门豹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之。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门豹曰:“诺,且留待之须臾。”须臾,豹曰:“廷掾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邺吏民大惊恐,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里父老皆                  ②号令三老豪杰与皆来计事

B. ①皆缯单衣                   ②余则缊袍敝处其间

C. 女子不好                   ②金陵人

D. 谓三老                     ②将军宜枉驾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西门豹参加婚礼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范文正公仲淹悴①,依睢阳②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③,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④文正怀中。文正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尔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⑤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⑥。

(注)①悴:困苦。②睢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③病笃:病重。④内:通“纳”,放入。⑤俾(bǐ):使。⑥宛然:依然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使人呼文正告曰                        ②术者气已绝

B. ①复弟子一人投河中                      ②不足

C. ①烦大巫妪入报河                        ②文正谏官

D. ①后日送                                ②昔死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上文最后一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八、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我父亲的院落

⑴父亲的院落在乡下,依然是矮墙,上面杂生着枯草;依然是三间瓦房,在夕阳下,扯出一缕袅袅的炊烟。

⑵父亲坐在院落里,抽着烟,烤着火,间或咳嗽两声,吐一口痰。父亲住不惯城里的房子,以他的话说:“这哪是人住的啊,还不把人憋死?”父亲到城里来,几天之后,腰酸腿痛,唉声叹气,就走了。

⑶父亲永远留恋着自己那三间瓦房,还有一个院子。

⑷在乡下的院子里,父亲算找回了真实的自己,会粗声武气地大笑,会大声喊叫邻居来喝茶,会找年龄相当的人谈今年的雨水和收成;会打开鸡笼,大声吆喝着鸡;会对母亲高声说着今天要吃什么饭,放点地里长的大白菜,或者豆角。

⑸在小院里,父亲永远是个主人,而不是客人。

⑹春天来了,雨水一落,父亲就会在墙角空地上用棍子插些小洞,放进豆种,然后,沿墙一周插上篱笆。不久,几场春雨飘落下来,父亲那些豆子,就会一颗颗破土而出,长出肥嫩的芽儿,顺着风长长长高。父亲从坡上回来,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些豆秧一根根顺着篱笆而上,伸长了身子,舒展着叶子,就会高兴得哈哈大笑,摸着胡茬:那种得意,就如面对自己的孙子一样。

⑺夏天之后,院子里,丝瓜拉成架,豆荚顺着篱笆爬上墙头。做饭时,父亲会踩着凳子去摘,然后洗净了,交给母亲,放在锅里炒着。在放了油的烧红了的锅里,豆角发出“咝啦咝啦”的响声,父亲坐在院子里,坐在豆棚瓜架下,轻轻地摇着蒲扇,摇出一脸的幸福。

⑻到了秋天,院中的葡萄熟了,父亲会很认真地照看着,不许鸟雀啄食,让一颗颗葡萄珠圆玉润地鼓胀着,晶莹着,由小变大,由绿变紫,变灰,一弹一出水。这时,往往,父亲会打电话告诉我们,让回来吃葡萄,再不吃,葡萄落地,就没用了。当然,一般情况下,我们是难以回家的。不久,父亲就进城来了,拿着袋子,里面装着葡萄,一颗一颗,水灵而饱满。我们都回来了,父亲才拿出来,一串一串摆在桌上,摆得很慢,很细致,摆出一脸的成就感。

⑼冬天,父亲会感到寂寞,没有了瓜菜豆秧陪伴的父亲,坐在院子里,就像没有朋友聊天一样,显得形单影只,显得无奈和无聊。这时,他会拢起火,坐在火堆前编起背篓,还有竹筐。竹篾是山上自栽的竹子织成的,父亲剖开竹子,划成竹丝。竹丝在父亲的手上跳跃着,翻动着,仿佛有生命的精灵一样。父亲编的竹器并不美,相反,还很难看,但耐用。这些竹器,就成了家用的东西,但更多的则送给了同村的人。父亲喜欢别人讨用这些东西,每到这时,他的脸上会露出感激的笑,用他的话说:“人家要,是给咱长脸。”父亲从别人的需求中得到满足,得到快乐。

⑽院子的外面,有一方小小的猪圈,这两年,父母都年老了,不养猪了,猪圈也闲置起来没了用处。有一天,父亲闲着无事,从别处运来土,和猪粪拌在一起,然后把井水用竹筒接着,引入猪圈。水并不大,筷子粗一股,日里夜里流淌着,不两天,就将猪圈流淌成了一个池塘。他又弄来几截莲菜,植入泥中,到我暑假回家,一方猪圈,竟然笼罩上田田的荷叶。荷叶碧绿如洗,轻灵水嫩。翠绿的莲叶间,一朵朵荷花洁净地生长着,有含苞欲放的,有半开的,也有全开的,一片热闹气象。间或,有一只蜻蜓飞来,在荷花上歇着,风一吹,又飘走了,只有花儿袅娜洁白。

⑾母亲见了,笑着说:“你爸啊,把院子弄得,没有一点空闲的地方。”

⑿父亲不说话,仍在忙着。院墙一边的角落里,席子大一块空地,父亲种上了韭菜。韭菜已经长长,绿绿的,青葱而旺盛。父亲正在侍弄着它们,母亲的话,他或许听见了,也或许没听见,他待弄得很细致,如小学生做作业一样,认真,一丝不苟。对父亲来说,院落里的一切,都是他的作业。。

永远,父亲都在做着他的作业,没一刻安闲,一直到老去,一直到离开这个世界。

1.父亲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至少从三方面概括。

2.本文的语言很有特点,即使是副词,也富有表现力。阅读第⑵、⑷段,选择一个加点词语品析。

3.全文中母亲只说了一句话,却作用很大。读第⑾自然段,请分析其作用。)

4.下面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第⑸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下文父亲在院子里一年的活动。

B. 第⑹段的“得意”可理解为“满意”,生动地写出了父亲看到“豆秧”成长的喜悦之情。

C. 第⑼段通过描写父亲在冬天农闲季节的寂寞和孤独,写出了父亲编竹器送人的原因。

D. 第⒀段语言平实质朴,却又意味深长,既写出了父亲的精神品质,也饱含着“我”对父亲的无限哀思。

5.请比较《父亲的院落》和《背影》两文的标题,谈谈你在文章拟题方面得到了什么启示。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二十四节气列入非遗名录

⑴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⑵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世代相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也是华夏文明注重天人和谐自然哲学观的重要体现,让我们清晰地看到祖先曾经如此“诗意地栖息”在这片土地上。

⑶“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中国人从小就会背诵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⑷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法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根据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从西汉起,二十四节气历代沿用,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事活动。

⑸几千年来,二十四节气一直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也是传统历法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人认为,过去常说中国的历法是阴历,实际上是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即是阳历的部分。

⑹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总结的雨热气候规律,起源于黄河流域,反映了我国独特的气候特点,几千年来一直在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农业生产。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也深深影响着东亚国家,韩国、日本有很多与我国相似的习俗。

⑺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以现代气象学的观点来看,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射、地球运动、大气环流等影响,二十四节气虽没有从这些角度去解释,但也从自然现象中反映出中国古代民间对气候的认知,客观反映了我国雨热同期、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

⑻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不过,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二十四节气”的适用性也发生了变化:桃花常常在惊蛰节气到来前就红了;清明节后时常出现气温飙升,一日入夏;夏天暴雨强降水多了;冬天里冷空气频数小了,寒潮强度变弱了,暖冬成为新常态。

⑼随着科技发展,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能力增强了,设施农业、大棚蔬果等让我们不再受节气的严格制约,二十四节气似乎不再指导现代生活了。

⑽“春不种,秋无收”“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在农业生产上至今还遵循着很多农谚来调节休息和劳作,依然是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坐标。

⑾现代人养生也看重节气,依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而“三月八,吃椿芽儿”“冬至饺子夏至面”“冬病夏治”等等,更是现代人随口而出的生活指南。

⑿今天有的地方,仍有相关节气的活动,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有的地方仍把冬至等当作节日一般度过,比如非遗项目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等,台湾地区还保存着用九层糕祭祀祖先的传统,以示不忘祖先,不忘自己的“根”。

⒀二十四节气有着中国人美好的记忆、诗意的生活和理想的未来。每个节气里都有一些浪漫而古老的传说,而这些传说之中,隐藏的是人与自然的息息相通、中国式的生活艺术、中国哲学的独特意蕴。

1.请分析文章第⑴段有何作用。

2.请根据二十四节气歌,写出你所知道的节气名称。(至少写六个)

3.请概括下面文段说明的主要内容。

⑴第⑶-⑹段,说明“二十四节气”

⑵第⑺-⑻段,说明“二十四节气”

⑶第⑼-⑿段,说明“二十四节气”

4.选出下面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二十四节气”是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包含时令、气候、物候、农事、民俗等方面的内容。

B. 向读者介绍中华民族是如何通过“二十四节气”诗意生活的是本文重要内容,但这不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C. 第⑻段以“二十四节气”的适用性变差的事实,说明了全球气候变暖的气候背景。

D. 根据文章的内容,我们可以将“诗意地栖息”“诗意的生活”理解为亲近自然、拥有生活情趣和注重精神追求。

 

九、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题目:我的青春里,没有                                        

要求:⑴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⑵文体不限,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