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甘肃省平凉市2018届九年级毕业模拟测试(二)A卷语文试卷
一、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1)对下面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第三副

A.第一幅笔力苍劲有力,笔断意连,错落有致。

B.第二幅布局整齐,字体端庄方正,笔画平直。

C.第一幅运笔潇洒飘逸,线条奔放自如,收放有度。

D.第二幅字体大小相间,笔法富于变化,疏密得当。

(2)右边第三副图这副对联是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家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请用规范的正楷字把对联抄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里。

上联:    

下联: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桥( jiān  )   愧(zuò)     问(jié)      宠辱忘(jié)

B. 惩罚(chéng)     默(qì)      倒(tā)       周道如(dí)

C. 睢( zì       默( jiān)   亮(chéng)    忧心忡忡(zhōng)

D. 诉讼(sòng)    豁免( huò)  枘凿ruì)       相形见绌( chù)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暗然失色    正经危坐   陟罚藏否   顶礼魔拜

B. 涕泗横流    怒不可遏   惴惴不安   粗制滥造

C. 通霄达旦    鳞次栉比   与日具增   参差荇菜

D. 断壁残垣    各尽职守   衔觞赋诗   断章取意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迅速将他摁倒,最终人赃俱获

B. 春天到了,学校组织初三年级的全体学生前往户外,感受温暖阳光,让师生尽享天伦之乐

C. 在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严谨负责,有一种吹毛求疵,追求完美的态度。

D. 校陶渊明早年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不满当时黑暗腐朽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最近,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柯杰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B.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文。

C. 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D. 吉利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车“知豆DI”初步定价大约在4至6万元左右。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2016年中考湖北鄂州卷)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半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B. “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

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 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 ①②⑤④③    B. ④①⑤②③    C. ③⑤④①②    D. ④①③②⑤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16年中考甘肃天水卷)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依照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表达方式,可以把文章大致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B. 四种文学样式分别是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C.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矛盾冲突。其中小说的情节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D.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三、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题文)名著导读

(1)阅读《朝花夕拾》选段,回答问题。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一“给我读熟“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5着,不  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一“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文段选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___内容,记叙了“我”要去看迎神赛会,父亲强迫我背书。批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 楼 梦》 中“一个是 阆苑 仙葩,一 个 是 美 玉 无.瑕..... ”其中“ 阆 苑仙 葩” 指 的 是_____________美玉无瑕指的是___________

 

四、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古诗文默写。

(1)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

(2)一封朝奏九重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至 蓝关示 侄孙湘》)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描写南山暮景自然意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四十年春秋,绚烂了几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头发。”这句礼赞退休教师支老师的话语,令人想起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②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③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

④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部分必然。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⑤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

⑥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 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 ,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辞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可是,现在,面对耄耋(mào dié,指年纪八九十岁)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

1.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 请概括出“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

2.请说说文章题目“老师!老师!”有什么特点?用这个标题有什么妙处?

3.结合文章,理解第⑨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4.为什么说张梦庚老师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裹藏着刺骨的寒凉”?

5.作者说,就是觉得 老师伟大。结合全文,说说张老师的“伟大”表现在哪里?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在“诗和远方”中涵养文脉》

没有华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灯光,只是一尺方桌、一位读者、几封书信,却如涓涓山泉,沁人心脾,在荧屏内外,收获掌声无数。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持续霸屏朋友圈。“有多久时间,没有提起笔来好好写一封信了?”节目甚至不断激发起观众提笔写信的冲动。

引发共鸣的,何止是《见字如面》。这段时间,同样被誉为“综艺清流”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也以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接连赢得超高口碑,捕获了一批又一批的“自来水”。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的碰撞,不仅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更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传统的文化形式,何以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即便历经岁月冲刷,却依旧能散发光泽、触动人心?

见字如面,睹物相思。有人说,感情波动不分孰优孰劣,再笨拙的一支笔,即使写出内心万一,也足够令人感动。确实,人的情感都是相通的,最能打动人的无疑是那份最纯粹的情感。就拿写信来说,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诚。而字迹又往往能印刻下书写人的性情,古人甚至有“尺牍书疏,千里面目”的说法,见信如晤,读信之人见字便能捕捉对方写信时的表情。字如其人,不加掩饰地将自己完整地展现在对方面前,正是这种纯粹和真诚,更令人神往。我们会被画家黄永玉给曹禺写的信所感动,恐怕就是“心在树上,你摘就是”的直白。而歌手蔡琴写下的“杨德昌,你怎么可以就这样走了呢”,让人直叹“看哭了”,也正在于其真挚的感情。

如果说,信件是人们内心的琴弦,那么,声音就是撩动琴弦的拨片。正如《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所言,“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当普通夫妇对念起朱生豪的情诗,“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也一定很可爱”,我们很难说不感动于斯;当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说到动情处,感慨“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我们心中也很难不起敬意。“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如一股清风唤醒了大众许久未被触摸的文化脉搏。”这样的评价,也足以道出这几档文化节目受观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不在于怀旧,而在于真情实感。

饱含书卷气,是这几档综艺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素养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曾经有人问道,“为什么要学习古代诗词?”一个得到最多人点赞的答案是这样回答的:举个例子,当看到天边飞鸟,你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哎呀,好多鸟。”当你失恋时你低吟浅唱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不是千万遍地悲喊:“蓝瘦,香菇!”更重要的是,随气质改变的,还有人的精神生命。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散发恒久魅力,就在于它能滋养心灵,扩展精神疆域,是我们抵抗庸俗的利器。而这,恐怕正是“综艺清流”走红的另一个原因。

很难说,这几档节目受到热捧,就意味着综艺节目的格局就此改变。但这至少证明,诗和远方并非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更非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只不过,传承文脉也需要大众传播的载体。“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和思考自己以及所处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命的价值,很多体验若不能亲历,就会期待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启发和依据”。《见字如面》导演关正文的总结,大概也是人们内心的呼唤吧。

(陈凌)

1.结合材料内容,试分析选文的中心论点。

2.作者认为“综艺清流”类节目走红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只需答出两点)

3.请为第三段论述“信件是人们内心的琴弦”这一观点,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4.结合选文,谈谈你如何看待“综艺清流”类节目。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又何焉        ② 牺牲玉帛      ③非不深也        ④ 亲戚

2.翻译下面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乙文中孟子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的要素是人和,决定长勺之战胜负的要素是“人和”,请你从甲文中找出体现这一观点的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4.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他不“鄙”表现在哪里?根据甲文概括总结。

5.孟子在两千年前就发出警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请举一个事例谈谈你的认识。

 

七、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送别

范澄

酒尽津鼓喧,风生浦帆乱。

山回不见君,夕阳在沙岸。

【注】津鼓:古时渡口客船启行,鸣鼓催客。

1.2.前两句描述了怎样的场景?

3.4.第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加以赏析。

 

八、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本报讯(记者张航)5月4日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纪念大会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花絮”,校长林建华在致辞中将“鸿鹄”一词中的“鹄”字念错,迅速在网上引发讨论。5日,林建华在北大未名BBS论坛上发文向学生致歉,这封近千字的致歉信处处透着真实、坦诚,受到北大师生、校友以及校外人士的称赞。

校庆纪念大会当天,林建华发表题为《大学是通向未来的桥》的演讲。讲稿里有一处表述是“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发言中,林建华将“鸿鹄”的“鹄”念成“hao”,引起了广泛关注。昨天林建华通过未名BBS论坛发表《致同学们》的信,全信以“抱歉”开头,以“致以歉意”收尾,主动承认自己在校庆大会的致辞中读错了“鸿鹄”的发音。林建华在信中坦言自己不熟悉这个词的发音,文字功底的确不好,“这次应当是学会了,但成本的确是太高了一些。”

林建华说,上中小学时,教育几乎停滞了,自己接受的基础教育既不完整、也不系统。他也告诉学生们,自己并不是想为自己的无知或失误辩护,只是想让学生们知道真实的自己,“你们的校长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也有缺点和不足,也会犯错误。”林建华说自己会努力,但也很难保证今后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因为文字上的修炼并非一日之功。他告诉学生,所有重要讲话都是自己写的,其中的内容和思想都是他希望大家了解的。

(1)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林建华校长的“口误”及“致歉信”引发民众热议,作为网民,请你也发表一下自己的评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事对你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难过的事,被忽视。被误解、被杀害。但也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觉得相遇一场,是命中注定的幸运。嗨,别沮丧啊!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请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作文, 600字以上。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