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他们高兴这样旁听,直听得脸上全都发出微的神气,好像与我的这位老乡分着一种特的幸福,那便是得以慰的乡恋。此时我多么像在家人中间,张张陌生的面孔(埋藏/埋葬)着遥远的亲切。我想象着在哪里曾与他们关相连,唐宋还是秦汉?我想起在黄河边望着它烟云(迷蒙/迷漫)、波光闪耀的来处,(幻想/想象)着它万里之外那充满力的源头。同种同族,同乡同姓,有一种脉相通的源头感。有着共同源头的人,身上必定在着一个共同的生命密码,神秘地相牵。

1.文中划线加点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微醺(xūn)   分享(xiáng)    B. 特殊(shū)  慰藉(jiè)

C. 散发(sǎn)   相关(xiāng)    D. 血脉(xuè)  潜在(qiǎn)

2.文中括号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埋藏  迷蒙  想象    B. 埋葬  迷蒙  想象

C. 埋藏  迷漫  幻想    D. 埋葬  迷漫  幻想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说,如果美方继续逆潮流而动,我们必将严阵以待,毅然亮剑。

B. 对足球领域屡禁不止的黑哨行为应当如何定性,社会各界人士意见统一,莫衷一是

C. 凡事在进行前都应有周密的计划,最好能瞻前顾后,设有备案,以免一有意外就无法补救。

D. 提到鬼斧神工的金字塔,风格独具的狮身人面像,千年不朽的木乃伊,人们就想到古埃及文明。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

B.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发展、继承、培育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C. 我国首艘军民两用5万吨级半潜运输船在江苏启东建成,专家通过验收,正式下水投入使用。

D. 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名人传》的作者罗曼·罗兰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的另一部作品《约翰·克里斯朵夫》就是以《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为原型创作的。    B.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背景,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C. 《水浒》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D. “阴阳割昏晓”中“阴阳”指山的南北内面,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是指“到达汉水的北面”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丙】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岁荒,人相食,燮开仑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責,責备.③任;承担,责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斯人,吾谁与归         微:细微

B. 醒能以文者            述:记述

C. 岁荒,人相食           值:遇到

D. 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去:离开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或异二者之            盖简桃核修狭者

B. 画竹、兰为长          光先帝遗德

C. 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   辍耕垄上

D. 燮开仓赈济,阻之       今闻无罪,二世杀之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选自《范文正公集》,文正是范仲淹的谥号。范仲淹一生著作丰富,诗歌、词、散文都很有特色。

B. 【乙】文是作者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欧阳修,选文表达了作者随遇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C. 【丙】文郑板桥勤政爱民,敢于担当,因担心上级拒绝,没有经过申报就开仓赈济灾民,最终遭到了撤职处分。

D. 尽管三段选文时代不同,但思想上一脉相承,都表达了儒家思想心系百姓、以民为本的仁爱精神。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此 何 时 若 辗 转 申 报 民 岂 得 活 乎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少年行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释】①河湟:黄河和湟水合流地带,这里指被吐蕃统治者所侵占的河西地域。(1)诗歌前两句塑造了一个英武勇敢的少年形象,请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具体描述。

(2)诗歌最后一句中的“不拟”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五、情景默写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2)穷则独善其身,_______________。(《孟子》)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设想日后重逢的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

(4)在学校诗文大赛筹备会上,主持人拟写了一句开场白:“洞庭湖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小明提出可以串联一句台词:“桃花林中无杂树, ‘_____,_____’。”(请选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句子填写)

 

六、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1】

【材料2】 加拿大大城市轻轨地铁里,许多白领手捧书脊上贴着公立图书馆标记的书。在日本东京,上下班要花三小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上班族,利用路上时间读书看报,日本人均购书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俄罗斯更是公认的“读书民族”, 在地铁里,大部分乘客都捧着书,车厢里简直成了一个公共阅览室。日本人均年阅读11本书,韩国9本,美国7本,法国8本……俄罗斯喜欢读文学名著,如《普希金文集》在俄罗斯的发行量已超过1000万套,这意味着,每5个家庭就有一套《普希金文集》…

(1)【村料1】是4月18日发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请简要说明图表文字和数字反映出我国国民阅读存在的最突出的两个问题。

(2)请根据两则村料,为我国下一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出几条建议。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李煜和爱因斯坦

王充闾

①李煜和爱因斯坦,一个是中国古代的著名词人、南唐后国主;一个是大洋彼岸的卓有成就的现代大科学家,两人生活时代整整差了一千年。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可说是互不搭界的,但是,有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却可以用来说明同一问题。③先说李煜这是一个才分很高的人,善诗词,工书画,尤长于音律,在文学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可是,作为一个国主,他却是一塌糊涂。他对军国大事一窍不通,也毫无兴趣,他特别信奉佛教,在都城金陵养了上万的僧人,一退朝就着上僧衣念佛。宋朝大将曹彬挥师破城之日,他还在静居寺里听经,最后落得个肉袒出降、辱身亡国的下场。

③现在再说爱因斯坦,1962年,他的老朋友、以色列首任总统魏茨曼逝世了。一天晚上,一位著名记者电话问他:“亲爱的教授,外面传言,以色列共和国将邀请您出任总统。如果真是这样,您会接受吗?”这位正在美国某大学执教的大科学家断然答复:“不,我当不了总统。”

④过了一会儿,以色列驻美大使又从华盛顿打来电话,向他问询,爱因斯坦又斩钉截铁地拒绝。几天过后,大使又登门送呈以色列总理正式提请爱因斯坦为以色列总统候选人的亲笔信。爱因斯坦只好在报纸上公开发表声明,表示正式谢绝。

⑤这个多少人为之钻营奔竞的总统宝座,爱因斯坦却一而再、再而三断然加以回绝,有些人觉得,这个倔强的老头儿实在难以理解。其实,这恰恰表现了他的超人智慧,也可以说是常人难以企及的自知之明。不难想像,如果爱因斯坦当时放下科学研究而去改行从政,其结果,恐怕同逼着林肯去研究相对论一样,既会遭遇到绝大的困难,又必然造成科研事业与行政管理的两相损失。

⑥实际上,道理非常简单,世上并无全才,各人既有所长,必有所短。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智力特点各不相同,在某些特定的方面会具有良好的天赋和素质,而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则往往很差。《水浒传》中的张顺,在岸上角斗,远非李逵的对手,可是下到水里,却可以纵横如意,把“黑旋风”李逵弄得叫苦不选,直翻白眼。这就叫做:人各有其长,才各有所用。

⑦还说爱因斯坦。本来美国制造原子弹是他出头建议的,他又是当时世界上最有名的科学家和学者,由他来担任“曼哈顿工程”的技术领导人,似乎是天经地义。但是,当时美国政府却偏偏选中奥本·海默这个二流物理学家来担任这个要职。原因在于,奥本·海默具有知识面广、善于团结人、组织能力强等特点--这是这项巨大工程的组织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几年后原子弹成功地爆炸了,证明这个人选非常合适。这一切,都说明知人善任、因材器使是何等重要!

⑧当然,就个人来说,还有个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正确地设计自己,选准主攻方向,也是成才的关键环节,李煜生在封建时代,虽然他对自己有所认识,但实际上,他是掌握不了自己命运的,爱因斯坦则不然,作为一位名震全球、卓有建树的大科学家,既能够认识自己也有条件进行自我设计,尽多选择的余地。

⑨今天,我们应从各自的条件出发,准确地选择主攻方向,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信,这样,就可以在成才之路上健康地发展,大踏步前进了。

1.第①段用李煜和爱因斯坦的故事开头,有何作用?

2.简要分析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一例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特雷西的单车

周海亮

  特雷西是母亲的儿子

外乡人来到母亲的花园,见到那辆单车单车拴在一棵树上,那棵树很细,很矮看得出树刚栽下不久,也看得出单车刚买不久,近似没有骑过

外乡人向母亲讨一杯水,慢慢喝着,与母亲讨论着刚刚打响的战争临走时候,她问母亲,谁的单车?

母亲说,特雷西,特雷西的单车特雷西是我的儿子外乡人不说话了刚才,母亲跟她说过特雷西

   特雷西是妹妹的哥哥

妹妹坐在花园的秋千上,母亲坐在她的身边妹妹对母亲说,我想有一辆单车母亲说,战争没完没了地打,面包都开始限量供应,哪还能买到单车?

妹妹看看拴在树上的单车,那棵树长高长粗,那单车变得破旧她说这单车再不骑的话,就再也骑不了了母亲说可是这是特雷西的单车妹妹不说话了那是哥哥的单车,她不能碰哥哥的东西

特雷西是男人的邻居

男人闯进花园,见到那辆单车单车锈迹斑斑,车轮开始扭曲单车拴在树上,那棵树更高更粗男人有些好奇,问,这是谁的单车?她说,特雷西,特雷西的单车特雷西是我的哥哥

男人说如果再不取走单车的话,它要长到树里面了她说母亲说过,谁也不能动特雷西的单车男人不说话了他听母亲说过特雷西他知道特雷西是一个易羞的男孩但他头一次知道,易羞的特雷西还有一辆几乎没有骑过的单车

特雷西是外甥的舅舅

男孩仰起头,看着那棵树树很高,枝叶繁茂单车被树干挤得变了形状,一部分深深杀进树干男孩问母亲,为什么要把单车拴到树上?母亲说,单车是特雷西拴上去的

男孩说,特雷西就是舅舅吗?母亲说,特雷西就是舅舅他把单车拴到这里,谁都不能动男孩上前,摸摸单车他被烫了一下似乎那辆单车刚刚被人骑过,尽管它已变成一堆废铁

特雷西是一段往事

战争早已结束,城市早已重建现在,一条公路需要穿过花园她带着来人,来到树旁现在单车悬空,完全嵌进树干,似乎是从树里面生长出来的来人问她,谁的单车?她说,特雷西我哥哥特雷西来人说,可是这条公路需要穿过花园

她说,不行特雷西的东西,谁也不能动她给来人讲特雷西的故事,一点一点,时间回到从前来人上前,摸摸单车,叹一口气,说,我会转达您的建议,夫人

特雷西只是一辆单车

两年以后,公路修好,却小心地绕开了那棵树树的周围多出一圈围栏,围栏上挂一个木牌,上面写着:特雷西的单车下面,两行字:1914年,男孩把自行车锁在这棵树上,就去参加战争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回来这男孩就是特雷西

这男孩就是特雷西他在战场上死去,在参加战争一个月以后母亲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女儿还很小,单车还是新的除了这辆单车,特雷西没有留下任何东西,包括遗体和骨灰甚至,当他的母亲死去,世上再无人记得他的模样

现在的特雷西,只是一辆长到树里的单车

(选自2015年第11期《微型小说选刊》)

1.根据提示,简要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1)特雷西把自行车锁在树上,就去参加战争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车妨碍重修公路,但特雷西的妹妹拒绝挪走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下列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写出在【甲】表达上的好处

【甲】母亲说,特雷西,特雷西的单车特雷西是我的儿子

【乙】母亲说,我儿子的单车

3.文中四处画线的句子独立成段,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4.请结合全文,探究小说标题的丰富内涵

 

八、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泰戈尔说: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也有人说:人活着就像在沙地上行走,太过云淡风轻,回过头就会遗憾什么都没有留下,连个脚印都没有;但是心里装的东西太重,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难以自拔。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哪些感悟?请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