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信(dǔ)    蜒(wǎn)      骨朵(gū)     无边无(yín)

B. 立(chù)   (niàng)    (pōu)    恹欲睡(yān)

C. (bǐ)    日(yì)       (duó)    虚与委(yí)

D. 溅(bèng)  (bì)       (yòu)    (nìng)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创新攸关人类现在与未来,要解决全球贫困,创新是不二法门

B. “最清晰的脚印,印在最泥潭的路上”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语,如果不是妙手偶得 ,便是生活磨砺的总结。

C. 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暗暗地潜滋暗长了。

D. 过去,对大众而言,参观博物馆显得可望而不可即,现在,走进博物馆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葛老师的青春期教育讲座,使同学们提高了青春期自我保护的意识。

B. 能不能合理安排自习时间,将影响到自习课的效率。

C. 中国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D. “为爱助力公益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关注。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事和友更重要的,是人生第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做人。

解说:句中加点的词语都是动词。

B. 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解说:该句中标点符号正确。

C.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解说:“高傲”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海燕藐视困难、不畏艰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海燕的赞美和敬仰。

D. 以身殉职  飞黄腾达  大义凛然  力争上游

解说:这些短语的感情色彩相同。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 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通过对暴风雨到来之前的大海景象的描绘和对海燕战斗英姿的刻画,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B. 《敬业与乐业》是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梁启超的作品.全文引用了不少的名言警句,作者自己又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充分有力地论证了敬业比乐业要重要,只有敬业才能成功的观点。

C.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表现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D.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一篇科学小品,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了沙漠中“魔鬼的海”、“鸣沙”现象和原因,告诉人们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

 

二、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相应的汉字。

我们恰同学少年,精力充pèi___。走,一起去山上。且闭起眼睛,不要再匆匆liú____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鸣吧!鸟儿凭着他们的yǐng ____慧,以一百种声调在欢唱,犹如仙乐飘飘,chǎn____释真谛。你是不是已经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听到了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

 

三、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默写。

(1)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3)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4)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5)非澹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6)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羌管悠悠霜满地。____________,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四、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语文实践活动。

为了响应“五个一百”工程,校刊将以“让经典浸润生命”为主题向同学们征稿。

(1)本期校刊共设置四个栏目,请你模仿示例,拟写两个栏目名称。

栏目一经典情节      栏目二:________

栏目三:________      栏目四:专家品鉴

(2)有同学给“经典情节”栏目投稿,推荐了两个片段,请你阅读以后回答下面问题。

片段1    A拿着刀,立在檐前,两个人自入去了,一盏茶时,不见出来,A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道:“白虎节堂”。A猛省道:“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不是礼!”

片段2    A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陆虞侯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A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

以上文字出自长篇小说《__________》,文中“A”人物指的是____。从两段文字的描述,可以看出主人公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本期校刊“专家品鉴”栏目中,有专家撰写了一则上联,你能对上下联吗?

上联:智多星巧取生辰纲,神机妙算。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浦途中

(唐)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注释)①秋浦:唐朝时是池州州治所在地,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不与书俱。宾客不,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

(选自《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或于前    ______

(2)未不与书俱______

(3)宾客不至    ______

(4)入又不能出  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乱书围

A. 骈死于槽枥间(韩愈《马说》)

B. 无丝竹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C. 岂能为暴涨携去(纪昀《河中石兽》)

D. 何陋有(刘禹锡《陋室铭》)

3.翻译句子。

(1)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

4.《陆游筑书巢》和刘禹锡的《陋室铭》都是以屋子作为写作对象,请结合文章说说他们各是怎样的人?

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

刘根生

①研究者观察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发现,相同情况下,普通运动员喜欢练习已掌握的动作,顶尖运动员更喜欢练习未掌握动作。是停留在“舒适区”巩固技能,还是在困难中超越自我?选择,影响着结局。生命犹如一棵长满可能的树: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②走出舒适区,必须勇于“再出发”。时年花甲的王泽山院士放下过往成就的包袱,苦苦实验二十载,解决了炸药领域世界性难题,第三次走上国家科技奖领奖台;周有光50岁前是经济学教授,50岁后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100岁还不肯“逸我以老”,出版了多部著作。不为已有功名所累,变顶点为新起点,生命之树自然会挂满累累果实。

③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模拟太空失重条件训练,航天员若感到身体不适,可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鹏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

④走出舒适区,有时候需要“讨苦吃”。杨善洲说,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从云南保山地委书记位置上卸任后,他毅然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广东湛江市政协原主席陈光保离休后,荷着锄头进山开荒,造福一方百姓。这般自讨苦吃,体现了心念苍生、以苦为乐,更以实绩彰显了行动的力量。

⑤哲人有言,有些人过了30岁就“死”了,因为之后的岁月里全在模仿自己,机械地重复习惯之事。模仿自己,就是待在舒适区的惯性使然。比如用新瓶装旧酒,反复显摆曾经的成果,如同照了相洗了很多张照片,底片却还是一张;比如习惯于守成、放弃了创新,在踟蹰不前中被他人超越;比如陷入工作怪圈,忙忙碌碌装样子,有难度的不愿干,没有先例的不敢干。不日新者必日退,模仿自己,难免会在舒适中“过早地死亡”。

非洲有种蝙蝠,能把毛驴杀死。开始时,它会用舌尖轻轻地舔舐毛驴脚踝,接着再咬个小口吸血,毛驴浑然不觉;一只只蝙蝠接力,毛驴终于轰然倒地。安逸享乐,会让人停留于表面的舒适区。这种舒适背后,隐藏着致命的陷阱。摒弃守成心态、抵制“舒适”吞噬,一个人才能在进取中不断赢得新优势,内心也方有长久的安宁。

⑦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的目标伟大。高远的目标,寄托着理想和信仰,能激励精神、催人奋进。高原之上有高峰,目标远大者从不满足于某个特定高度,他们常常自觉选择离开舒适区,艰难踏上新征程。面对生命这颗长满可能性的大树,只要肯努力,向上向善总有无限的拓展空间。

1.从全文来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章开头作者从“研究者观察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发现”写起,好在哪里?

3.说说第⑥自然段划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4.简要分析第③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土豆的花    梁凌

(1)我从没想到,土豆的花,竟也这么漂亮!

(2)这是个意外发现。那天上午,去新居浇花。拉开阳台上的藤椅,眼睛便“唰”地一亮,我惊讶地发现了两簇花——两簇浅紫色的土豆花!

(3)“土豆开花了,快来看!”遂欣喜地呼唤先生。先生跑来,也吃了一惊:“这土豆花,倒比你养的那些观赏花,还要好看。”

(4)没错,是好看:一个青瓦盆,土豆赤裸着,干干净净地,卧在泥上。在叶与叶之间,突然窜出两枝水汪汪的茎,茎顶上,又炸开一簇花,猛一看,像是水仙。只是,水仙的花,六瓣,而土豆花,五瓣。

(5)有句话叫“无心插柳柳成荫”。过了春节,见两颗土豆发了芽,没有扔掉,(A)随手 按进一个废弃的旧花盆里,浇花时,给它匀上一点儿,没指望它成什么大器。前些天,见它枝繁叶茂,已够惊喜,做梦也没想到,今天,它竟灿灿地开了花。

(6)上网查看,才发现,土豆花,不仅有紫色,还有白色、粉色。最早欣赏土豆花的是法国人。两百多年前,在法国,它是时尚的标志。在国王的生日宴上,一个药剂师,把一束土豆花献给了王后,王后非常喜欢,外出时,插在头发上,国王也喜欢,别在纽扣上。一时间,全国爱美的女子,都迷上了土豆花,太太小姐们,把别土豆花,当成最时尚、高贵的象征。

(7)再后来,全国开始种土豆,就是这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花,结下的果实帮法国人度过了无米的荒年,被誉为“地下苹果”。药剂师的目标达到了。在药剂师眼里,土豆是食物,但打动王后的,先是土豆花的美丽。

(8)有意思的是,长久以来,我只知道土豆好吃,并没想到它还会开花。平日里,琢磨最多的,是它的实用性,比如说:是炖牛肉?还是爆炒酸辣丝?今天,居然看见它开花了,而且一开,就轻而易举地,开出了水仙的美。

(9)我从来没有思考过,土豆会不会开花,正如,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的母亲,是不是也有过青春,有过红颜。

(10)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从来没有漂亮过。年轻时的她,永远穿着土褐色、方格子的旧衣,额头正中,印着拔火罐的圆痕,屁股上,一个圆圆的补丁,年轮似的,轧一圈圈的线。又因常年在地里劳作,脸被阳光晒得又黑又黄。但,姨妈告诉我,母亲年轻时,也是很漂亮的。她说,她清楚地记得,(B)母亲出嫁那天,穿大红的衣,粉粉白白的脸,跟满月似的,两道细长的丹凤眼,像戏台上的人。我很吃惊。问起父亲,母亲年轻时,是不是也很美丽,父亲先是冲母亲笑笑,然后,很认真地说:“好看啊……”

(11)少年时的母亲,爱唱爱跳。因为家穷,上不起学,就和我大姨一起,趴在教室外边听人家讲课,唱歌。那时候,她的脑子好用,不像现在这样糊涂,一首歌,听一遍就能唱。走在路上又跳又唱,常引起路人夸赞:“这闺女,多脆拍啊!”

(12)但在我的想像里,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把那爱唱爱跳爱美的小女孩,和母亲扯在一起。我的母亲,在田里,汗流浃背;在灶台边,尘满面,鬓如霜。我没有审视过她的美,她是母亲,反正母亲就是那个样子:永远地弯着腰,陀螺似的转个不停。就像我天天吃土豆,却从来不信土豆会开花,更没有想到土豆花的美。我不禁感到愧疚。

(13)我想,生活中,还有多少人多少事,因太注重功用,而被忽略了美?或者说,正是因为实用,令我们忘记了其另一面的美?

1.文章以“土豆的花”为题有什么好处?

2.请按要求分别对文中A、B两处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赏析。

(A)赏析画横线的句子中框定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分析第⑼段画浪线句子的作用。

4.读完文章后,你对母亲一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请写一段话表达你对母爱的理解。要求:(1)100字左右,(2)至少使用两种修辞。

 

八、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走进七彩生活,人们常常发出“真好”的赞叹和感激。“有家真好”,那里充满浓浓的亲情;“有朋友真好”,他们帮我们驱赶孤独,带来快乐;“有音乐真好”,那里是我们心灵的乐园;“有梦真好”,我们的人生有了寄托……请以“有            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要求:(1)补全文题。(2)叙述出具体的事情,说真话,抒真情。(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