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梅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卷
一、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衫湿!(秋瑾《满江红》)

(2)《十五从军征》中写老兵遥望家园所见之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朝天子·咏喇叭》中描摹宦官酷吏横冲直撞的骄横神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怀》)

(5)请把杜牧《赤壁》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他chóu  chú__________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2)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láng jí __________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留下眼泪。

(3)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huò bù dān xíng____________的日子。

(4)我huǎng rán dà wù ____________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舞蹈家杨丽萍对自己的每一个舞姿都有极高要求,甚至自认为有点吹毛求疵了。

B. 国庆节当日,同学们不言而喻地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

C. 学习不能囫囵吞枣,应该精益求精,只有拥有这样的态度,才能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

D. 我们对别人说的话千万不要断章取义,这样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明虽然在体育方面有天分,在审美方面也有过人之处。(把“虽然”改为“不但”)

B.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保护并了解”改为“了解并保护”)

C. 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删掉“之一”)

D. 我们顺利地按照村长的指引,找到了那位佝偻着身躯的羌族老奶奶。(把“顺利地”移到“找到”之前)

 

四、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口语交际。

临近中考,父母对你的学习越来越关注,对成绩也越来越在意。常常是三餐询问,早叮嘱,晚督促,还不时在你学习的时候进房巡查,让你不胜其烦,压力重重,却又还不能怪怨他们的一番好意。你不想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该如何对父母说,才能既得体又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面语句中的加点词语

(1)臣之妻______(2)今齐地方千里______

(3)王之甚矣______(4)数月之后,时时而______

2.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第1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 本文第2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 本文第3、4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 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本文选自《______》,相传为_______所作,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体史书。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肉食者______

(2)牺牲玉帛______

(3)神弗______

(4)一鼓作气,而衰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所以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

B. 面对齐军压境,庄公仓促迎战,乡人漠视其战,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曹刿入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C. 文中塑造的鲁庄公仅是一个“肉食者鄙”的平庸的国君形象。

D. 文章突出了曹刿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能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谨慎果断、深谋远虑的特点。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注释)①钱思公:即钱惟演,吴越王钱俶的儿子,从其父归宋,宋景枯中以枢密副使任西京留守。②西洛:西京洛阳。僚属:官府的佐助官。当时,欧阳修、谢绛等都是钱惟演的僚属。③谢希深:即谢绛,欧阳修的朋友。④宋公垂:即宋绶,家富藏书,以读书敏慧强记著名。

1.解释加点的词。

(1)在西洛时尝僚属________

(2)讽诵之声琅然________

(3)于远近________

(4)笃学如此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3.文中介绍钱惟演、宋绶两人读书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读书的共同点是(    )

A. 都喜欢在上厕所时读书。

B. 都是抓紧时间勤奋读书的。

C. 都是边读边诵,声音洪大响亮。

D. 都是不良的读书习惯。

4.作者介绍了钱惟演、宋绶两人的读书故事,又补充了自己“三上”的写作经历,目的是告诉我们                    的道理。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背影(节选)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__a__着上面,两脚再向上__b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__c__,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1)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2)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以上语段作者是 ________,字佩弦,现代________家、学者、民主战士。

2.在文中空白处填上相应词语。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_

3.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内容。

4.选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父亲的背影?这位父亲给你的印象和感受怎样?

5.选文写了“我”两次流泪,其中第一次是 “______之泪”,第二次是“_____之泪”?

6.“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两句写出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七、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成长的路上,我们品尝过人生百味,妈妈的一碗热汤,同学递来的一方手帕,花儿的芬芳,浩瀚书海的馨香,“千里共婵娟”的情怀……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感动。

请以“           的味道”为题作文。

要求:补全题目,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

 

八、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附加题

(A)但是她(阿长)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 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B)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选文(A)中的“她”指的是谁?“她”为“我”做了什么事令“我”一生难忘?

2.选文(B)的最后,“我”为什么把“这四本书”看做最为心爱的宝书?

3.选文(B)中划线的句子属于人物的什么描写?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4.综合全文内容,说说“她”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