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山西省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中国梦”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梦。请将以下文字用楷体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

 

二、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默写填空。

(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出春江水涨,风和帆正的联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强欲登高去,_________________。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6)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为了节约粮食,我校开展“光盘行动”。(吃光盘中的东西)

B. 站在季节的路口,感叹着生命如歌的谰语。(不真实的、骗人的话

C.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表示永远不改变、不变心。)

D. “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中,经贸合作是基石,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同谋划利益和福祉,进而实现互惠互利的共赢发展)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字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B. 熟 和衔 嫌

C.     D. 讯 原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小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已经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B.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的耳边。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感悟人生的真谛。

D.老师耐心地指出并纠正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立(chù)   泣(chuò)   望(níng)   忍俊不(jīn)

B. (fá)    咒(zǔ)     狭(ài)      教学相(zhǎng)

C. 曲(quán)  望(shē)    肥(shuò)   苦心孤(zhǐ)

D. 漫(mí)    竦(sì)     时(shà)    人听闻(hài)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庸碌  隐秘  茁壮  怡然自得    B. 凝成  迂回  训诫  心惊肉跳

C. 糟蹋  骚扰  卑微  峰围蝶阵    D. 宽恕  纹理  收敛  盘虬卧龙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生的征途中,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机遇。

B.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C. 一提起电影明星赵薇,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她那双扑朔迷离的大眼睛。

D. 纪录片《汉江一桥》,精美的画面与地道的襄阳话相得益彰,情趣横生。

 

四、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某校开展“优良家风,我传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寻家风】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

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

材料二:“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我的母亲》)

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学父亲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 (摘自《习近平的家风:从父亲身上学到五件事》)

材料三:下面图片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规矩

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请写出两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家风】下面有三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条横幅挂在家里的厅堂,你会选哪项,请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

(1)家和万事兴 (2)天道酬勤 (3)百善孝为先

__________项,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2.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

3.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拟人手法的作用。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横线词

1)非学无以广才 ( )

2)俭养德 ( )

3)非宁静无以远 ( )

4)悲守穷庐(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4.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5.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骄傲的红薯

周海亮

⑴母亲很少去看她的儿子,近些日子尤为如此。有时在校门口匆匆见一面,母亲塞给儿子零食和钱,表情局促不安。然后母亲说,该回去了。儿子说再聊一会儿吧,眼神却飘忽不定。母亲笑笑,转身,横穿马路,走出不远,又躲在一棵树后面偷偷回头。她想再看一眼儿子,哪怕是背影。儿子却不见了。儿子像在逃离,逃离母亲的关切。

⑵母亲很满足——一个读大学的儿子,高大英俊,学生会干部,有奖学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并且她知道,儿子正在偷偷恋爱。她曾远远地看过那姑娘一眼,瘦瘦高高,和儿子很是般配。

⑶可是今天她很想见儿子一面。今天,她有了充足的借口。老家人送她一小袋红薯,个儿大皮儿薄,脆生生地喜人。煮熟了,香甜的红瓤化成蜜,直接淌进咽喉里。母亲挑了几个大的,煮熟,装进保温桶,又在外面包了棉衣,然后骑上她的三轮车。儿子从小就爱吃红薯,一路上母亲偷偷地笑。她想,应该叮嘱儿子给姑娘留两个。

这是冬天,街上的积雪未及清理,就被车轮和行人轧实,变成光滑的冰面。家离学校约五公里,雪还在下,母亲头顶白花花一片,分不清是白发还是雪花。她把三轮车在街角停下,想到马上就能见到儿子,母亲再一次偷偷地笑了。   

⑸所以,她没有注意到开过来的一辆轿车。车子在冰面上滑行好几米才停下来。司机摁响了喇叭,母亲一惊,忙往旁边躲闪,却打一个趔趄,然后滑倒。她慌慌张张爬起,未及站稳,又一次摔倒。她的手里,仍然稳稳地抱着那个保温桶。她的脸被一块露出冰面的玻璃碴儿划开一条口子,已经流出了血。

⑹司机吓坏了。他说,我得陪你去医院看看。母亲笑笑说,没事。司机说可是你的脸在流血……

⑺在流血?母亲变了表情。果然,汽车的反光镜里,她看到自己流血的脸。她想这样的脸,怎么去见儿子呢?

⑻司机看着母亲,好像除了脸上的伤口,她真的没事。司机便掏出两百块钱和一张名片。这上面有我的电话,他说,随时可打电话给我。

⑼母亲一只手抱着保温桶,一只手推搡着名片和钱。突然她停下来,认真地对司机说,你真的想帮我吗?如果这样,能不能请你把这个保温桶转交给我的儿子……他在这个大学读书,他功课很好……

⑽母亲指了指那座气派的教学楼,脸上露着骄傲的表情。

⑾片刻之后,司机在校门口见到母亲的儿子,将保温桶递给他,说,你妈让我带给你的。男孩说,哦。眼睛紧张地盯着校园里一条卵石小路。小路上站着一位高高瘦瘦的长发女孩。

⑿司机提醒他说,是煮红薯。你妈让你先吃一个,她说,还热着。

⒀男孩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她人呢?

⒁司机说,她横穿马路,我的车开过来,她一紧张,滑倒了,脸被划破一条口子,流了血。她不敢来见你,可能怕你伤心……她任凭身体跌上冰面,却用双手保护着这个保温桶,她嘱咐你现在就吃一个,她说,现在还热着……

⒂男孩愣愣地看着保温桶,慢慢将它打开。那里面,挤着四五个尚存温热的煮红薯。它们朴实、土气,甚至丑陋,可是它们香甜、温热,就像老家的乡亲,更像母亲。

⒃司机拍拍男孩的肩膀,说,她还没走。顺着司机的手指,男孩看到了风雪中的母亲。她躲在一棵树的后面,偷偷往这边看。似乎儿子看到了母亲的笑容,似乎母亲发现了儿子的目光。母亲慌慌张张地上了三轮车,转一个弯,就不见了。母亲的头发,银白如雪。

⒄男孩没有追上去。他知道母亲不会也不想让他追上去。可是他已决定,今晚,就回家看看母亲。他还会告诉女友,母亲并不是退休干部,她一直靠收废品供他读大学。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是他的骄傲。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2年第10期,有删改)

1.联系语境,解释第(1)段加点词语。

飘忽不定:                    

2.文章开篇“母亲很少去看她的儿子”这句话有什么作用?母亲为什么“很少去看她的儿子”?

3.第(4)段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品味文中画波浪线句的加点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

(1)她的手里,仍然稳稳地着那个保温桶。

(2)她躲在一棵树的后面,偷偷往这边看。

5.结合全文,说说题目“骄傲的红薯”的含义。

 

八、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一件件往事记忆犹新,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这些犹如人生长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都是美丽的,请结合自己的人生成长经历,以《一朵美丽的浪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字文章。

 

九、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小作文:

用生动的笔触叙写你和小伙伴的一段美好的经历。不少于100字。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也许你曾经因学习的重压而放弃过;也许你曾经因朋友的误解而苦恼过;也许你曾经因父母的指责而伤心过;也许你曾经因老师的批评而自卑过;也许你因生活的失意而痛哭过……这一切都已过去,这一切都成为你永久的怀念。回首往事,你发现……  

请以“从此,我不再_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