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语文试卷
一、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给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    清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犬牙______

悄怆______)(______    幽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竹取道______    (2)水清冽______

(3)______        (4)佁然不动______

(5)俶尔远逝______    (6)乃记之而______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解释下列句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1)似与游者相______    心______

(2)皆若空无所依______  同______

(3)隶而______        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___

(4)全石为底______      卷石底______    其境过清______

(5)下小潭______        明灭可______

(6)水尤______        以其境过______

(7)潭中鱼百许头______  明灭______

(8)参披拂______        其岸势犬牙______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先找出再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___

(2)下见小潭______

(3)皆若空游无所依______

(4)日光下澈______

(5)斗折蛇行______

(6)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

(7)四面竹树环合______

(8)近岸______

(9)凄神寒骨______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 心乐之      乃记而去    B. 岸势犬牙差互  以境过清

C. 乃记之去  隶从者    D. 潭中鱼百许头  不久居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西南而望    B. 斗折行,明灭可见

C.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D. 骨,悄怆幽邃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的多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自)    隶而者,崔氏二小生(跟随)

B. 潭中鱼百许头(大约)          不久居(可以)

C. 下见小潭,水尤冽(清澈)      以其境过(凄清)

D. 其境过清(因为)              卷石底出(来)

 

四、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潭中鱼可百头      以身    B. 全石以为底      自以为

C. 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善如流    D. 空游无所依  门庭

2.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是(    )

A. 日光    B. 白玉之环

C. 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 尉果广

3.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

4.在节选的语段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冽”的特点?请结合有关语句作简要说明。

5.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子城西北隅,雉堞毁,蓁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注释】①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②雉堞(zhì dié):城墙上矮而短的墙。③圮():毁坏。④蓁:丛生的杂树。⑤莽:深密的荒草。⑥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县城。⑦平挹()江濑(lài):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挹,汲取。濑,沙滩上的流水。⑧阒():静。⑨夐(xiòng):远。⑩状:描述。⑪丁丁(zhēng zhēng):棋子敲击声。⑫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⑬公退:办公归来。⑭被:同“披”。⑮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⑯第:只。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水尤清冽______    (2)不可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记而去  公退    B. 岸势犬牙差  互待酒力醒

C. 潭西南望  野芳发幽香    D. 其境过清    中有足乐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4.文段理解。

(1)【甲】文第二段共有两句,其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是第____句;【乙】文第一段中由远及近写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乙】文中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的遭遇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请根据两文内容,结合作者的心境,补写下面的对联。

见永州石潭,乐山水树竹,感受凄寒之景;

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近腊月下,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者,携手赋诗,步仄迳,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傥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选自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有删改)

【注释】①辋(wǎng)水:车轮状的湖水。②曩(nǎng)者:从前。③仄()迳:狭窄的小路。④鲦(tiáo):一种条状的鱼。⑤皋(gǎo):水边的高地。⑥雊(gòu):雉鸡叫。⑦傥(tǎng):同“倘”,假使,如果。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当待春中______    (2)白鸥矫翼______

(3)之不远______    (4)我游乎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2)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3.简析王维游华子冈的思想感情。

4.试一试,在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并与画线句构成排比句。

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