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默写

(1)为者常成,______________ 。(《晏子春秋》)

(2)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3)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4)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5)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______________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8)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_________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给下面语境中的加点字注音或依拼音在田字格里写出汉字。

今年的秋天来得晚,寒露之后,才感受到丝丝凉意。桂花已蓄了太久的热情,一簇簇金黄色的花朵儿伴着甜甜的香气在浓浓的绿叶中开了。云xiāo之外,传来几声清脆的鸟啼。我停下脚步,在一片静mì中默默品读这迟来的美丽。

(1)______   (2)______  (3)云xiāo______ (4)静mì______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词性的角度,解释下面句中“上”字的含义。

(1)你到楼来。                  (2)你楼来。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根据语境选词依次填空,正确的一组是

汉字一字一音,语音又分为四个声调,读起来响亮             动听,有节奏感,有音乐美,用这种语言写成的诗文,读起来有一种       的美感;汉字字形优美,已成为其它文字无法媲美的书法艺术。 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首诗,每一个汉字就能带给我们无尽的      

A. 清澈  委婉  奇异  幻想    B. 清晰  婉转  奇异  想象

C. 清澈  婉转  奇迹  想象    D. 清晰  委婉  奇迹  幻想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谦辞和敬辞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 老师,真想不到您能亲自来寒舍,还送来了大作!

B. 我希望您能将令爱引荐给我们,我们真需要她。

C. 家慈外出了,但她让我留您多住几日。

D. 您向我咨询的问题,我一定把自己的高见毫无保留地告诉你。

 

四、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用“ / ”线标出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处,只标一处。

即 公 大 兄 无 奕 女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与儿女讲论文义  _______        (2)俄而雪______

(3)撒盐空中差可_______          (4)未若柳絮风起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4.从课文中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比较欣赏“未若柳絮因风起”,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说说这句话好在哪里。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文章蕴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

2.品味下列语句。

(1)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2)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3.下列对文章第五段的朗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五段是作者心中最痛、不堪回首、不愿提及的诀别,应该带着深沉而忧伤的情感去朗读。

B.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中的“没想到”应重读,目的是为了强调作者对母亲身患重病感到意外和痛心。

C. “也绝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一句可以这样停顿:“也绝没想到竟是永远的﹀诀别”。(“﹀”表示停顿)

D. 第五段的朗读时语速要快,语气要重,这样才能读出作者对母亲永远离去的沉痛的心情。

4.文中母亲两次提议带“我”去北海看花有什么深意?

5.阅读下列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冰心《荷叶·母亲》)

    文中第五段和链接材料同样是写对母亲的情感,两段文字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结合具体内容说说。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新形势下,干部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努力提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B. 重礼仪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发达,衣食生活比较充足。

C. 老舍笔下冬天的济南是一个秀气、可爱、清亮得如诗如画的地方。

D. 为了在这次期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班周明同学无时无刻都在学习。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当雨飘落时,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那种清冷很柔和,没有北风的咄咄逼人

B. 她性情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语言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 课堂上,小清总是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卖弄自己的学问。

D. 阜宁七彩农业园的花卉,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年春天,各种花儿竞相开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选句填空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岳母刺字,孟母三迁,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             ;游子远行,万水千山,             。伟大的母亲之爱,永远流淌在我们的心中,激励一生,相伴终生。

①恩情似海,永铭心间    ②母爱如山,亘古不变    ③慈母心牵,春晖延绵

A. ②①③    B. ①②③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七、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综合实践活动。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七年级(1)班要举行“交友”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活动:

(1)请你写一个关于损友或益友的故事名称

(2)请你写出一句有关交友的古代名言

 

八、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颔联展示的画面。

2.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诗人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 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以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 颈联妙在诗人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 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接到洛阳亲人托大雁捎来的家书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九、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南京的秋

宋 羽

①南京的秋是短暂的。正因为短暂,古城的每一寸秋意都变得灿烂。因为短暂,南京的秋成为了生命中一次弥足珍贵的守候,成为了岁月里一场翘首期盼的等待。

在秋风的吹拂下,整座古城的色调变成了暖暖的金黄或者橙红,仿佛一位慈祥的老者抿了一口浓郁的高粱红,脸颊上泛起了满足的红晕。是的,漫步在这样的色韵里,你是会不由自主地陶醉的。明净的天空下,硕大的梧桐叶悠然飘落,层层叠叠地铺满了街道,充满了隔世的诗情画意,光与影在纵横交错的叶片间穿越或折射着,堆砌出浓重的油彩,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幅立体的油画中。

③这个季节,携一壶淡淡的菊花茶,在甘熙大院的回廊里坐下,你会感到无比的惬意。看池沼中几尾游鱼安静地吐着泡儿,它们仿佛也感受到了秋日的寂静,悄悄收敛了盛夏时节欢腾跳跃的身姿。一夜霜降,嘈杂的蝉鸣渐渐稀疏了,偶有微黄的杂草间一两声苍老的鸣唱。蝉是这个季节最后的歌者,尽管薄薄的翼翅阻挡不了袭来的西风,但它们仍旧自不量力,高居树梢,餐风饮露,从不委身于人间的烟火。这时候的天空也是安静的,天淡淡地蓝着,那么高,那么开阔。

④南京的秋天也是婉约伤感的。台城下的烟柳总有太多的故事想对游人诉说,它们在轻柔的雨中湿润了眼睑,饮泣着六朝如梦的回忆,那些浑厚的钟声,那些艳丽的词曲,都化作了胭脂井畔的叹息,渐渐淡忘在了斜风细雨之中。“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秋雨中的古城怀念那个叫做李煜的君王,他在瑟瑟的秋风中尝尽了国破家亡的凄苦,背井离乡去了北国。他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篇,让江南故土从此变得善感而多情。

⑤南京的秋天也回荡着黄钟大吕之声。明孝陵斑驳的神道上浸染着银杏的金黄,那一尊尊神兽静默地屹立了六百余年,你忍不住伸手抚摩它们粗糙的脊背,于是感到一股力量从冰凉的石块内迸发而出,沿着指尖一根根细微的血脉流淌到体内。深秋的紫金山上,有太多的风景值得你去品读,高耸的雪松守护着一代先驱的足迹,浑厚有力的“博爱”二字在清凉的空气里愈发让人心生敬佩。更有那漫山遍野的红枫,将青翠的山峦一夜之间染成了鲜艳的红,一层层叠加出历史的厚重,让你惊叹这座金粉之都竟能如此豪情万丈,迸发出磅礴大气的手笔

⑥有一种美甘醇如酒,厚重温暖,色泽和香味都积淀得那么纯粹和深沉,浓得有些化不开。这种美,正属于南京的秋天,属于秋天的南京                       

(有删改)

【注释】①黄钟大吕:旧时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1.阅读全文,概括说说南京的秋天有哪些特点。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在秋风的吹拂下,整座古城的色调变成了暖暖的金黄或者橙红,仿佛一位慈祥的老者抿了一口浓郁的高粱红,脸颊上泛起了满足的红晕。(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2)第五段中加点的“磅礴大气的手笔”在文中具体是指“                     ”。(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3.文末作者为什么认为这种美既属于“南京的秋天”,又属于“秋天的南京”?

 

十、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请以“嘿,真新鲜”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500字;(2)书写工整规范;(3)要有真情实感。

 

十一、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请完成《朝花夕拾》《湘行散记》相关题目。

1.填空

(1)《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最初在《莽原》杂志发表时总题目是“________”,1927年编集成集书。

(2)鲁迅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________的决定是他重要的人生转折,其直接原因有两件事:匿名信事件、_______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所指代的人物。(3分)

①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的魂灵!“她”是________

②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是________

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他”是________

(4)《湘行散记》是______(作者)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人说,作者“20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20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的印象里”。自21岁走出故乡,远赴北京,家乡就成为他始终魂牵梦萦,并在自己的文字中反复叙说的对象。最终,通过______、《 长河》等一系列乡土小说和散文,他在文学中完成了对________的重构。

(5)《桃源与沅州》娓娓叙述了________(地点)里的风雅轶事,嫖客的风流和妓女的辛酸,烟草贸易和各地五花八门的特产,寂寞的船客和鄙野的船夫,沅水上的漂泊和屈原辞赋里的香花香草,沅州城门上的血迹和当年那场守城兵与请愿青年的冲突。

2.下面两段文字均出自《朝花夕拾》,请你回答问题。

(甲)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乙)这样的,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①写出(甲)(乙)两段文字中“书”的名字:《        》《       

②分别说说这两件事对作者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

3.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涂“A”,错的涂“B”)。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五猖会》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 ……都无从知道。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冬天,水缸里结了薄冰的时候,我们大清早起一看见,便吃冰。有一回给沈四太太看到了,大声说道:“莫吃呀,要肚子疼的呢!”这声音又给我母亲听到了,跑出来我们都挨了一顿骂,并且有大半天不准玩。 

——《琐记》

(1)三段选文所记录的经历或感受都源于作者童年生活的印象。____

(2)三段选文都表现了长辈的良苦用心并批评孩子们的不懂事。____

(3)三段选文都表达了作者对成人束缚孩子天性的行为的批判。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