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北省襄阳老河口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面句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

春风吹抚千万家,友善和协你我他。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给下面一段话中的加点字注音。

阅读是把书中的光片串成美丽的彩链,是把纷乱的思绪理成______新的卡片。在这个世界,你可以快览,尽享轻松;也可以细______,升华思想;还可以悦赏,学海翱翔。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B. 襄阳从32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正式获得批准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C. 9月21日,在中外媒体聚焦下,“复兴号”高铁以350公里时速开始了正式运营。

D. 天舟一号升空、C919大型客机试飞及可燃冰试采成功,每件都是山崩地裂的大事。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凭借着“山之峻,江之险”的先天优势,使古老的襄阳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B. 10月,袁隆平院士团队选育的“超级稻”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最高、最优水平。

C. 我国5月份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被国际社会各方寄予了厚望。

D. 我市林业部门提醒,市民在百花山游玩时切勿不要采摘野花,不要在山上捉蜈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行业千万种,从业者至少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匠心”。

②如果养此匠心,则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

③需要提醒的是:涵养匠心,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的“速成”。

④多少粗制滥造、速生速朽的物事告诉我们,急于求成于事无益,急功近利更难立身。

⑤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是一种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

A. ①⑤②③④    B. ①③②⑤④    C. ③④①②⑤    D. ③④①⑤②

 

三、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名著常识填空。

有人读完《西游记》后,用两句评语归纳了自己的读书体会:降妖伏魔是表面,揭示人性是灵魂。你现在读完了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也仿照着用两句评语归纳一下自己的读书体会:__________是表面,__________是灵魂。

 

四、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古诗文默写。

(1)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__。(杜甫《登楼》)

(2)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______________,千万和春住。(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5)情到深处自感人。我们诵读“窈窕淑女,__________”,感受到的是诗人大胆追求、渴慕恋人的思念之情;我们诵读“__________,对影成三人”,感受到的是李白心胸阔达、飘逸洒脱的浪漫之情;我们诵读“共看明月应垂泪,______________”,感受到的是白居易战乱离散、骨肉隔绝的相思之情;我们诵读“……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感受到的是古人修养道德、自我完善的高洁之情。

 

五、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元旦时,老河口市举行大型马拉松比赛活动。王明邀请李华一起申报志愿者,帮助维护交通秩序。李华却说:“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我不去。”假如你是王明,你该怎样劝说李华呢?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围绕“深阅读”这一主题积极开展了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标语拟定】根据以下文字补充完整一条内容上具有对比性的读书标语。

读电子书适合“浅阅读”,虽比较方便,但弊端很明显,最大问题是使思考容易碎片化、简单化。读纸质书适合“深阅读”,它更有利于使人养成读书和思考的习惯,也能使人的思想更深刻,精神世界更自由。

标语:读电子书“浅阅读”思考易简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设计】目前,“低头族”日益壮大,对“深阅读”的影响也日渐显现,对此,学校拟进社区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提醒大家放下手机,拿起书本。请依照以下活动形式,再设计一种。

活动一:开展图书“漂流”活动

活动二:举办经典诵读晚会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春献礼】学校开展“深阅读——向青春献礼”专题活动,请大家推荐一种阅读方法,并作简要介绍。

方法:_____________    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探究】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已经连续4年写入国家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的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倡导全民阅读”的提法更是升级为号召“大力推动全民阅读”。李克强总理说过“世界读书日虽然只有一天,但我们应该天天读书”。

材料二:2017年,中央、省级主流媒体争相报道襄阳市全民阅读。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晚间新闻》分别报道了我市“书香溢襄阳”全民阅读活动,光明网、凤凰网、荆楚网等网络媒体也给予了广泛报道。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首联描写国都沦陷后诗人逃离长安前的望中所见。“________”和“________”分别隐指国破后“无余物”“无人”的现状。此联虽为写景,实则传达出了诗人浓浓的忧国伤时的情感。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名句,历来易引人共鸣。其中“抵万金”最为传神,试赏析其妙处。

 

七、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④吾志益下:我越加关心下层的百姓。⑤吾心益小:我做事越加小心谨慎。⑥吾施益博:我施舍越加广泛。⑦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舜发畎亩之中________    (2)官大者,主________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D. 孙叔敖/蹴然/易容曰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

4.甲文中,列举舜、傅说、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请用你的话加以归纳。

5.乙文中,孙叔敖的观点(做法)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八、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那顿饭真香

①漫天大雪下了整整一夜,次日清晨,天仍然没有放晴。“白雪公主”仿佛是一个调皮的顽童,一会儿大把大把地把雪扬在你的身上,一会儿又躲在你的身后,趁你不注意的时候,把雪塞进你脖子后面的衣领里。北风怒吼着刮鼻子刮脸,公路上的雪已经没过了膝盖,道路两边也已经沟满壕平。

②昨天和爱人一起到场部参加教师招聘考试,把才八个月大的孩子丢给了婆婆。昨晚惦记一宿,今天一大早,就急急忙忙地和爱人一起往回赶。因为雪大路滑通不了车,只好和爱人一起深一脚浅一脚地架步丈量。

③场部距离家有30多里路。临行前有人说,真要一直走着回去的话够你们两口子喝一壶的。可母子连心,呼啸的北风中,我仿佛听到了孩子的哭闹。

④爱人在前面给我趟道,我紧跟在他的身后。前面刚刚走过,后边的脚印就被盖得严严实实。手套、袖口、鞋帮甚至裤筒里都灌进了雪,一不小心,头上的围巾、帽子就被风刮得老远。我们俩互相搀扶、互相支撑着艰难地向前迈着每一步,不时地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露在外边的头发、胡子上挂满了雪花。尽管零下40多度的严寒,可我们仍然感到有体内的热气在蒸发。好不容易走了十多里路,感到浑身直突突,真想一屁股坐在地上。

⑤天无绝人之路。忽然我们发现,白茫茫的天地之间,稀稀拉拉地住着几户人家。因为早上着急赶路,没来得及垫吧一口,此时,肚子咕咕直叫,又累又饿,身子有些招架不住,灌铅似的腿沉得简直迈不动步了。我跟爱人提议,能不能到住家找口饭,顺便歇歇脚。爱人说,我也是这么想的。

⑥我们就近费劲巴力地拉开一户人家茅草屋的门。屋里黑咕隆咚,也许是门槛太高,一进门就差点踩空。听到门响,打里屋走出一个人来,没看清模样,只听到瓮声瓮气地问:“谁呀,有事吗?”

⑦“我们是过路的,走累了想歇歇脚。”

⑧“行啊,快进屋吧。”我们被顺利地让进了里屋。

⑨里屋不大,却收拾得挺利索,也很暖和。炕上的女人正在缝补衣裳,看见我们,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挪动身子穿鞋下地。3个女孩子瞅了瞅我们,没说话,只是抿嘴笑了笑,然后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⑩借着窗户透进来的光亮,我们才彻底看清楚,原来把我们让进屋的是一个头发有些花白的老人。大叔忙着给我们倒水,大婶拉着我俩的手一个劲地往炕头让。老两口的热情让我们的精神完全放松,身子也不由自主地往火炕里边挪了又挪。

⑪爱人简单地和老两口说明了情况后,直截了当地和老两口说,肚子饿,实在走不动了,想在你这儿讨口饭吃。俩老人二话没说,一个立刻卷起衣袖张罗淘米,一个架好柴禾准备引火。我和爱人提出下厨帮忙,俩老人说什么也不肯。

⑫老两口真够麻利,一会功夫,一盘馒头、一盘土豆丝、一盆小米粥,外加一碗大酱和几棵扒好的大葱,还有一样小咸菜被端上了饭桌。

爱人很实在,起馒头就咬了一大口。我有些腼腆,用小汤勺把小米粥缓慢地往嘴里送。大叔大婶一边和我们唠嗑,一边不停地让我们多吃点。大冷的天,还有那么远的路,不吃饱了怎么行呢?那一刻,我的心里热乎乎的,有种到家的感觉。

⑭闲聊中,我们了解到,大叔大婶有7个女儿,被人称作“七仙女”。老大、老二、老三都已先后成了家,并且都有工作,剩下的4个女儿正在读书。“真够你们老两口呛的。”我偶尔地插上一嘴。大叔、婶子告诉我们,每年到他这里歇脚的人挺多,好歹让人填饱肚子。你们也一样,只要不嫌弃,随时欢迎你们来。本打算付饭费,被大叔大婶执意拒绝,看见俩老人有些不高兴,爱人只好把钱装进兜里。

⑮水足饭饱之后,我们又该上路了。老两口热情地把我们送到门外,还一再叮嘱,再路过的时候一定要进屋坐坐。我们和俩老人一一握手告别,承诺一定还会再来。可话刚刚出口,就被一阵大风淹没了。但从大叔大婶的微笑中,分明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已经领会。

⑯肚子有了底,身上热乎了,走起路来浑身充满了力量。经过4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我们终于回到了家。

⑰从这以后,爱人每次上场部,一有空就到老人家的小炕上坐一坐。每当朋友聚会,爱人总要向大家叙述一遍那次领着老婆“讨饭”的经过,他总是说,那顿饭是他有生以来吃得最香的一顿饭。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叙述的主要事件。

2.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大叔大婶性格上的共同特点(归纳一点并举例说明即可)。

4.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1)炕上的女人正在缝补衣裳,看见我们,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挪动身子穿鞋下地。

(2)爱人很实在,操起馒头就咬了一大口。

5.文章题目是“那顿饭真香”,综合全文分析,说说那顿饭“香”在何处。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

①5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中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②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且遇火可燃,而被称作“可燃冰”或“固体瓦斯”“气冰”。

③可燃冰的形成条件非常苛刻,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温度不能太高,海底温度在2~4℃,这才适合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而一旦温度高于20℃,天然气水合物就会分解;第二是压力要足够大,需要30个大气压才可形成水合物,压力越大水合物就越稳定,而海深300米才能达到30个大气压;第三是要有甲烷气源,而产生甲烷这要靠海底古生物遗骸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或者天然气在地球深处产生并不断进入地壳。

④可燃冰是一种十分优质的能源,它的燃烧值很高,储量巨大。根据测算,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释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以汽车为例,一辆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一次加100升天然气能跑300公里的话,那么加入相同体积的可燃冰,这辆车就能跑5万公里。可燃冰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以分布的地域命名则分为“海域可燃冰”和“陆域可燃冰”,主要分布在世界三大洋的近海海底、大陆冻土带及内陆湖海中。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科学家卡文顿曾预测,约27%面积的陆地区域和90%面积的海洋区域具备可燃冰形成的条件,全球的冻土和海洋中可燃冰的储量在3114万亿立方米到763亿亿立方米,全部可燃冰所含有机碳的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2倍,是世界尚未开发的已知的储量最大的替代能源。

⑤鉴于可燃冰的广阔前景,多个国家都在积极开展可燃冰开发研究,但截至目前,仍面临多个开采难题。

⑥首先,因绝大部分可燃冰埋藏于海底,所以可燃冰开采难度十分巨大。目前,日本、加拿大等国都在加紧对这种未来能源进行试开采尝试,但都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或未达到连续产气的预定目标。其中,2013年日本曾尝试进行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试开采工作,虽然成功出气,但六天之后,由于泥沙堵住了钻井通道,试采被迫停止。

⑦其次,可燃冰开采过程中风险因素较大。据估算,全球海底可燃冰的甲烷总量大约是地球大气中甲烷总量的3000倍。如果开采不慎导致甲烷气体的大量泄漏,将可能引发强烈的温室效应。如何安全、经济地开采可燃冰,并且从中分离出甲烷气体,依然是目前各国研究和利用可燃冰的核心难题。

⑧此外,可燃冰开采还面临高昂成本的问题。长江证券报告分析,当前中国南海可燃冰开采费用达200美元/立方米,折合成天然气达6元/立方米,而常规天然气本身开采只有不到1元/立方米,不到可燃冰开采费用的1/6。但根据专家测算,未来可燃冰的生命周期成本总体约为0.77元/立方米,相比于常规天然气大约0.99元/立方米的生命周期成本,还是具备极大的商业开采价值。

⑨目前,除中国外,真正开展可燃冰开采试验的国家也只有前苏联(商业化)、美国(小范围试验开采)、日本(海底提取试验),其他国家均是以试验井、试验船等形式进行研究。研究进度大概相当于30年前的页岩气研究情况,但考虑到气水合物的复杂性和链式环境影响,所以研究、开发进度会更加缓慢。

⑩根据中国战略规划对可燃冰勘探开发的安排,2006~2020年是调查阶段,2020~2030年是开发试生产阶段,2030~2050年,中国的可燃冰将进入商业生产阶段。

1.全文采用______顺序,依次介绍了可燃冰的概念、_________、广阔前景、_________及开采现状。

2.文章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写起,有何作用?

3.下面是第⑦段画线句子,请你说说句中加点的词语不能去掉的具体理由。

据估算,全球海底可燃冰的甲烷总量大约是地球大气中甲烷总量的3000倍。

4.第⑧段画线部分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根据文章内容,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③段从温度、压力、气源三个方面介绍了可燃冰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B. 因为可燃冰燃烧值很高,储量巨大,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争相开展研究并进行了开采试验。

C. 可燃冰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开采不慎将导致甲烷气体的大量泄漏,可能引发强烈的温室效应。

D. 研究和利用可燃冰的核心难题是如何安全、经济地开采可燃冰,并且从中分离出甲烷气体。

 

九、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请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一:中央电视台《出彩中国人》节目深受观众喜爱。一个个普通人,在各自的领域表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他们的故事引领中国人向善向上,追求完美。其实,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出彩”,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出彩”的那一面、那一刻……请以“出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困难与挫折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

要求:①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②若选题二,请自拟作文题目。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字数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