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六安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卷
一、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文字,写出汉字或注音。

唐诗在宋代tuì_______变出宋词,再从宋词到元曲,乃至于近现代的“白话文运动”,大概都是借尸还魂,从_______民间的“口语”出来的新的力量,创造出新的文体。每一次文字bīn _______临死亡,民间充满生命活力的语言就成了救_______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油光可鉴          粗制烂造          暗然失色          冥思暇想

B. 寒风凛洌          长嘘短叹          蜿蜒起伏          盛气凌人

C. 杯盘狼籍          苍海桑田          相辅相成          莫衷一是

D. 晨光熹微          囊萤映雪          油嘴滑舌          顾名思义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明每年植树节都要种下一棵树,现在,他家附近都是他亲手种下的桑梓

B. 徜徉于春光明媚的桃园,鲜艳的花朵绽放枝头,游人仿佛看到了桃李满天下的丰收景象。

C. 对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济适用房的低价位无疑对工薪阶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D. 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求甚解并不是好的学习态度。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选出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   )

A. 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 在这次家长会上,家长们就学生减负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C. 我们曾经千姿百态、各具风韵的城市们,已被钢筋水泥、大同小异的高楼群所覆盖。

D. 学好英语并不难,做好一个人却不容易。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篇新闻可分为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五个部分。

B. 诺贝尔奖由四个机构颁发,其中瑞典3个,挪威1个。

C.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一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作者巧妙地捕捉到了精彩的瞬间,生动形象的展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1.7秒中的美妙表现,给人留下深刻映象。

D.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我国举世瞩目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那让人激动的时刻。

 

三、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人们常用对联来怀念先贤,歌颂美德。请写出下列对联所赞美的人物。

①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_______________

②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_______________

④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_

⑤采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根据上联的特点,写出它的下联。

①上联:孟浩然《过故人庄》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联:绵绵春雨润万物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情景默写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根据提示填空。

①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②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曹操《梁甫行》)

_______________,绿叶发华滋《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⑤刘桢《赠从弟(其二)》中与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意思相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写出连续两句与桥有关的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名著阅读

①《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作者:________,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________

②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作为美国的新闻记者,他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应是_______

A.西安 B.吴起镇 C.瑞金 D.延安

 

六、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我校八(6)班在2017年母亲节举办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请欣赏下面两则获奖作品,并完成后面的两道题。

A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

B慈母手中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

①上述两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在括号里指出所用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更好的办好这次活动,班级向学校总务处借了28支钢笔,6个档案袋。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给学校总务处写一张借条。时间是11月14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功夫茶

茶是我们中国人的饮料,口干解渴,惟茶是尚。茶之以浓酽胜者莫过于功夫茶。《潮嘉风月记》记载,功夫茶要“细炭初沸,连壶带碗泼浇,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走访一潮州帮巨商于其店肆,肆后有密室,烟具、茶具均极考究,小壶小盅有如玩具。更有小童伺候煮茶、烧烟,因此经常饱吃功夫茶,诸如铁观音、大红袍,吃了之后还携带几匣回家。不知是否故弄玄虚,谓炉火与茶具相距以七步为度,沸水之温度方合标准。

举小盅而饮之,若饮罢径自返盅于盘,则主人不悦,须举盅至鼻头猛嗅两下。这茶最有解酒之功,如嚼橄榄,舌根微涩,数巡之后,好像是越喝越渴,欲罢不能。喝功夫茶,要有工夫,细呷细品,要有设备,像《红楼梦》中的妙玉用“鬼脸青”藏雪水来煮茶,那也只有她才能由此闲情逸致,我辈岂有如是工夫哉。

1.功夫茶可见哪些“功夫”?

2.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执虚如盈

张丽钧

每当听到学生们背诵《弟子规》中“执虚器,如执盈”的时候,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好喜欢这两个短句!一遍遍在心里默念它,被提醒的顿悟与被寄望的欣悦暖暖地包围了我。从字面上来看,它很好理解——就算你手里拿着的器物里空无一物,你也要当它盛满了东西一样,小心翼翼地捧着,不要生出半点轻慢不恭。

我试图让自己潜入这两个短句的深层,轻轻叩问一下作者:先生究竟出于怎样的考虑,号召人们视“虚”为“盈”呢?难道说仅仅是为了爱惜器物,不使堕地吗?——当然不是。

先生应该是十分看重那颗“恭肃的心”的。即使是捧着一只粗瓷的空碗,也当那里面盛满了佳肴美馔,不因“空”而生狎昵,恭肃的心,惴惴地悬了,让“盈”在这一刻成为“虚”的别解。

我得承认,我是慢慢喜欢上那种“执虚如盈”的庄肃感的。在这个美好的提示面前,我郑重地将自己所打发走的日子归了类,分为“执盈如虚”“执虚如虚”“执虚如盈”三个阶段。

在“执盈如虚”的岁月里,何曾知道自己正“执盈如虚”?生活将那么多盛满了琼浆的精美器物送到我手中,我却没想到它们都是需要我怀着一颗恭敬的心去珍爱的。这颗心,与其说是粗疏的,不如说是贪婪的,它惯于挑剔,惯于骄横,惯于在一朵花前遥想另一朵花。

后来,生活或是恼了?竟粗暴地略去了“洽谈”的程序,劈手从我怀里掠走了一些,又掠走了一些。我不能呼告,不能悲鸣,只能默默注视着自己越来越空虚的怀抱,惊恐莫名。于是,赞歌喑哑,腹诽茁长。一双“执虚如虚”的手,注定逃不掉被荒漠吞噬的命运。

感谢那个飘着海腥味的夏天,它使我幸福地读懂了“盈虚”的内涵。在那条仿佛被世界遗弃了的夜航船上,我站在甲板上看下弦月,一位写诗的大姐静静地站在我身旁。我叹口气说:“月缺的日子,总是多于月圆的日子——多像生活!”大姐却说:“换个角度想想,每一天的月亮其实都是圆的——你用光明的想象补充上那暗影部分就成了。”我把这说法进驻我的心的那一天看成节日,因为就是打从那一天开始,我渐渐修炼了一项将一弯金钩看成一轮玉盘的本领。

那一年,在大昭寺,顺着导游的手指看去,我们看到了那么多塞在“牙柱”缝隙里的牙齿。导游告诉我们说,这些牙齿都是朝圣者的,他们不幸死在了朝圣途中,同行者便敲掉他们的牙齿,带到了这令他们神往一生的圣地。浩叹四起。我知道这些浩叹背后不乏鄙夷的同情,但是,我却忍不住朝那些牙齿深深鞠躬。想那毅然踏上朝圣之路的人,大概都曾预料过这样一个途中抛尸的结局,可这却没有成为他们逃遁的理由。甘心的生命,甘心的灵魂,将空虚的朝圣之旅装扮得一路花开。

恭肃的心,充盈了器物;颖慧的心,充盈了月亮;虔敬的心,充盈了天地。说到底,真正空虚空洞的,既不是器物也不是生活,而是我们昏花的眼与蒙昧的心。

——“执虚器,如执盈”,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境界啊!

1.第四段作者连用两个问句,有什么作用?

2.文中把“自己所打发走的日子”分为“执盈如虚”“执虚如虚”“执虚如盈”三个阶段,这样划分的理由是什么?

3.按照下面的要求,赏析这篇散文的表现手法。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的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2)对于塞在“牙柱”缝隙里的牙齿,“我”与众人的态度不同,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4.本文题目是“执虚如盈”,请联系全文,探究其中蕴涵着怎样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

 

八、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短文两篇》,完成下面后面小题。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①晓雾将______

②月色入______

③夕日欲______

少闲人如吾两人耳______

2.下列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之:山川之美甚矣/乃记之而去

B. 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相与步于中庭

C. 寝:怀民亦未寝/寝食难安

D. 【解析】
解衣欲睡/何以解忧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简答。

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______________,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____________

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__________”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__________”人(请用文中一个字来作答)。

 

九、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赤壁

(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首古诗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_______诗,诗人杜牧与__________合称“小李杜”。

2.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_________;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_________。“铜雀”即铜雀台,是_________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诗人借“____”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____________之情。

3.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十、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观察下图,展开想象联想,根据拟好的题目,对这个图像加以描写。(70字左右)

题目:包容

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