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陕西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加粗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绢本(juān)       冗长(rǒng)        荫蔽(yīn)         重峦叠嶂(zhàng)

B. 雄跨(kuà)        丘壑(hè)          遒劲(jìng)        惟妙惟肖(xiào)

C. 推崇(chóng)      田畴(chòu)        钦差(qīng)        恹恹欲睡(yǎn)

D. 镂空(lóu)        罅隙(xià)         殉职(xùn)         摩肩接踵(zhǒng)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狼籍        交卸        坍塌        颔首低眉

B. 踌躇        赋闲        擦拭        自出新裁

C. 禁锢        簇拥        题跋        和言悦色

D. 映衬        企盼        蔷薇        刨根问底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天语文课上,张磊同学别具匠心地制作了小玩具,引得同学哄堂大笑。

B. 聪明的当地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家乡呈现一种独特的美。

C. 他走进家门,看着满院杂草,触目伤怀,默默地流下眼泪。

D. 这球踢得巧妙绝伦,只见球径直穿过后卫和守门员裆下,钻进了球网。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 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C. 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情趣和工作心得。

D. 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我市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B. 徐先生创作的荷风千里这幅画,将古雅的气韵、明快的时代感融合在一起,受到好评。

C. 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D. 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是代词,“油墨”是名词,“走进图书馆”是动宾短语。

B. 唐朝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三峡》里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风光。

C. 根据不同的语气,我们将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

D. 说明文是以说明文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但为了准确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说明文中也可以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文学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第三卷,通过对飞岛国等五岛的描述,表达了对现代科技的怀疑,并严词痛斥了殖民统治。

B. 鲁滨逊到巴西成为种植园主,因缺乏人手等原因,与他人到非洲贩卖黑奴,在途中遇到风暴,被海浪冲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

C. 儿时简爱曾被表哥里德关进红房子,再次回到盖茨海德府看望中风的里德舅妈时,在谭波尔小姐的劝解下与表哥里德和解。

D.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二、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诗文默写

(1)现在大家纪念他,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它卸下批闪烁的白银,____________________

(3)泉水激石,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

(6)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

(7)、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_____

(8)悬泉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街万巷车共享。共享单车在进入城市不到二年时间里,成为小汽车、公交、地铁外的第四种重要交通工具,实现了“自行车王国”的人性化复兴。以摩拜单车为例,去年4月22日运营至今,已开通36个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天津这6个城市的投放数量已经超过10万辆。在全国,摩拜单车运营100多万辆。共享单车在城市中的蓬勃发展,为市民短途出行,休闲游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材料二:共享单车数量迅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各种问题,乱停放占空间高损坏制造垃圾。不少12岁以下的儿童违规骑行上路,有的家长让儿童乘坐在车筐,站立在车前架或后架,存在安全隐患。乱停乱放、故意损坏、管理滞后等问题,使共享单车的发展面临挑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

2.针对目前共享单车管理出现的问题,请你提出两条具体解决方案。

 

四、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话“扇”

①扇子起源于中国,至少有三、四千年历史了。扇,古称箑(shà),《说文》:“箑,扇也。”古代“箑”、“扇”并称,《方言·杂释》云:“扇自关而东谓之箑,自关而西谓之扇,今江东亦通名扇为箑。”历史上,扇,也称作“五明扇”。

②扇子起始于何时,众说不一,但多数学者认为扇子起源于虞舜时代,晋人崔豹《古今注》记有舜为了“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

③以《尔雅》中记载的“以木曰扉,以苇曰扇”来推测,早期的扇子应是长方形的苇编物,到了殷代,扇子就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野鸡的尾羽制成的,故“扇”字里有个“羽”字。最早扇子不是用来要取凉的,而是作为帝王礼仪之具,或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用的,故称作“障扇”。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扇风取凉,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腠理,深受人们的喜爱。东汉时,有人将羽扇改用丝、绢、绫罗之类织品制作,扇面上还绣上花朵图案。

④扇子在我国是一种文化,并与竹文化、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扇子的“家族”非常庞大,有几百种之多,但又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平扇,不能折叠;另一类是折扇,可以敞开收叠。

⑤“平扇”应该是不能折叠的扇子的总称,月形的扇子称之为“纨扇”或“团扇”,也称作“合欢扇”。历史上平扇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匾圆的多种形式,然后用木、竹、骨等材料做成把柄。

⑥在平扇的扇面上书写绘画,最晚是在魏晋时期就已出现了,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载有曹孟德的主簿杨修与魏太祖“画扇误点成蝇”的故事;《晋书·王羲之传》有王羲之为老妇题扇的佳话,南宋时期,文人墨客题扇画扇成为了—种时尚,收藏盛行于世,到了明清时期此风更甚,扇子几乎成了文人雅士的必携之物。

⑦折扇,最早叫作“聚骨扇”、“聚头扇”、“聚扇”、“撒扇”,后来叫作“折叠扇”、“摺叠扇”、“折迭扇”。说起折扇,多数学者认为在宋代就出现了。宋人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内中对折扇有过较为详尽的描述:“以鸦青纸为之,上画本国素青,杂以妇人鞍马,或临水为金砂滩暨莲荷、花木、水禽之类,点缀精巧。又以银泥为云气、月色之状,极可爱,宋人邓椿在其《画继》中称赞折扇“展之广尺三四,合之止两指许。”这种由使臣进贡折扇的仪节,从宋代一直传至明代。

⑧扇面装裱,形式多样,但大体分为四种:一、将其装裱成条幅、屏条、中堂、镜片,作悬挂观赏之用;二、将其装裱成册页,主要是作以收藏;三、配上扇骨,拿在手中把玩观赏取凉;四、一种专门为了陈设、观赏或展览,虽是扇形,但比普通扇子大出几倍或若干倍,相当于大幅的作品。

1.下列对本文的说明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果顺序    B. 空间顺序    C. 逻辑顺序    D. 时间顺序

2.下列对第⑧段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分类别    B. 举例子    C. 下定义    D. 打比方

3.下列对“扇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代“箑”“扇”并称,舜帝为了“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制作了“五明扇”。

B. 扇子最早作为帝王礼仪之具,或外出巡视时用于遮阳、挡风、避沙,称作“障扇”。

C. 扇子分平扇和折扇,在我国扇是一种文化。与竹文化、基督教文化有密切关系。

D. “平扇”不能折叠,如“纨扇”“团扇”等,平扇多用木、竹、骨等材料做成把柄。

4.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早期“以苇曰扇”,到了殷代,扇子用雌野鸡尾羽制成,故“扇”字里有个“羽”字。

B. 东汉时,有人将羽扇改成用丝、绢、绫罗之类的织品制作,扇面还可以绣出花朵图案。

C. 最晚在魏晋时期就有人在平扇的扇面上书写、绘画,王曦之就曾为老妇人题写扇画。

D. 折扇“展之广尺,合之止两指许”,因精致典雅,宋代即有给属国进行贡折扇的礼节。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草帽是父亲的徽饰

①回首数十年前的父亲,虽然父亲的容颜模样已不再十分清晰,但象征父亲精神家园的草帽,常常从麦梢的朝朝暮暮里走来。永远的父爱,携带阳光、汗水,淌过我思念的河。

②父亲是农人,戴着草帽,弯着腰,在土地上劳作,像极了身下的田地。因而,草帽是父亲的徽饰,也是大地的徽饰。

③几阵春阳暖照,麦苗儿开始吐穗扬花,太阳的威力也一天比一天大起来。这时父亲说,是该去买一顶草帽了!父亲平时购买物什,对好与坏并不很在意,唯独对草帽的要求几近苛刻:一定得是麦子的穗杆儿编织的,因为这样的草帽一绺绺圈绕着,细密非常,也白亮得耀眼。

④草帽买回后,父亲还要拿了细密的白布,给草帽的圈沿缝上,要缝上的还有帽肚儿,因为这些地方是最容易破损的。但是,一顶草帽总也敌不过岁月的敲打侵蚀。雨来时,雨水敲响流逝的音符,“噗噗噗”,草帽的韶华被敲得有几分苍老起来;收割间;火辣辣的太阳穿不透草帽的故事和寓言,却把帽沿敲出了龙钟之态……

⑤要说的是,龙钟老态的只是草帽的形体,不老的却是草帽的魂魄。村人们都说,父亲是村里手最巧的。一天,父亲对我说:“清儿,和我一起去弄一些麦秸来。”是的,父亲要自己来编织草帽。对那些韧性十足的麦穗杆儿进行一番整理修饰后,父亲便拿起它们,像拾掇起一绺绺柔韧苍劲的时光,在手指间绕过来,绕过去,不上半天功夫,一顶草帽就编出来了。初始时,父亲编出的草帽还略显粗糙,编上几顶后,那草帽就非常结实漂亮了,嗬,简直就是一件精美无比的工艺品!

⑥父亲编出的草帽,除了自己和家人戴,大多数送给了乡亲们。要是乡邻们夸父亲“心好手巧”,父亲黝黑的脸庞上会绽放出璀璨的笑容,父亲编织出的草帽以特有的亲切、亲昵,在季节的轮齿中穿越一载载光阴,在乡人们的心灵中馨香着。

⑦那时乡村是大集体,一年天大旱,从春到夏,一连百天没下雨。有一天,天空中终于飘来了一大片墨一般的云,雨夹裹着烟雾滚落了下来。乡人们欢呼着!但不到一顿饭的工夫,云儿就如同孙悟空翻了一个筋斗,远去十万八千里。

⑧雨过地皮湿,太阳又开始亮晃晃地炙烤着大地。乡人们这时要做的是保住这点儿雨水,让它成为湿土。人们知道,夏日下雨的时间太短,太阳又火爆地出来,上烤下蒸,人会感到更加炎热。但乡人们顾不了这些,在荒野之地,或泥水沟中,扯来青草覆盖于地表。可久旱之后,哪里能找到那么多青草呢?

⑨此时,父亲将刚刚编织好的一百多顶草帽从家中一股脑儿搬到农田中来,戴在庄稼的根部。为减缓地里的水分蒸发,父亲甚或把头顶上的最后一顶草帽也摘了,光着头任凭烈日烤晒着……那一百多顶草帽就似一顶顶钢盔,抵挡住了烈日之箭镞的攻击,在太阳下闪闪发着光,宛然父亲闪光的心灵。

⑩由此,在我幼小的心中,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一直喜欢与珍惜草帽,只因为草帽是一种荣誉,而唯有父亲才最有资格佩戴这无尚荣耀的徽饰。

父亲50多岁时,在一次抗击旱魔中不幸去世,永远离开了他钟爱的家人,亲近的乡邻,还有牵挂着的麦浪。几十年后,我的嗅觉跨越时空的田垅阡陌,在父亲草帽的悠悠香味中寻觅。慈善美丽的灵魂是不是该在另一个世界羽化而登仙呢?

父亲编制的草帽清香了大地宽厚的胸脯,把麦子的思想气息随着南来北往的风雨四处传送。于是,那一顶顶草帽吐纳尽了生命的亘远与辽阔,也芳香明丽着我对生命及人生的认识与感悟。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章围绕父亲和草帽写了几件事。

2.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那一百多顶草帽就似一顶顶钢盔,抵挡住了烈日之箭镞的攻击,在太阳下闪闪发着光,宛然父亲闪光的心灵。(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2)父亲便拿起它们,像拾掇起一绺绺柔韧苍劲的时光,在手指间绕过来绕过去,不上半天功夫,一顶草帽编出来了。(请结合语境,说说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

答案:“绕过来,绕过去”一词,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双手的灵巧,“就”一字,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编草帽快。突出了父亲的心灵手巧。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标题“草帽是父亲的徽饰”的作用。

4.文章结尾写到“于是,那一顶顶草帽吐纳尽了生命的亘远与辽阔,也芳香明丽着我对生命及人生的认识与感悟。”这里的“认识与感悟”包含了哪些内容?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孝丐

丐不如其乡里,明孝宗时,尝行乞于吴。凡丐所得,多不食,每贮之竹筒中,见者以为异。久之,诘其故,曰:“吾有母在,将以遗之。”有好事者欲窥其究,迹之行。行里许,至河旁,竹树掩映,一敝舟系柳阴下。舟虽敝,颇洁,有老媪坐其中。丐坐地,出所贮饮食整理之,奉以登舟。俟母举杯,乃起唱歌,为儿戏,以娱母。母食尽,然后他求。一日乞道上,无所得,惫甚。有沈孟渊者,哀而与之食,丐宁忍饿,终不先母食也。如是者数年,母死,丐不知所终。丐自言沈姓,年可三十。

【注释】①如:比得上。    ②吴:古地名。    ③奉:同“俸”,双手相持,表示尊敬。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行乞于吴                     (2)其故

(3)行里                           (4)母举杯

2.下面各组加粗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将以                    将以所思

B. 者数年                不知木兰女郎

C. 哀而与                久,诘其故

D. 为儿戏,娱母            刀劈狼首

3.翻译下列句子。

(1)每贮之竹筒中,见者以为异。

(2)一日乞道上,无所得,惫甚。

4.文章通过哪些事例表现这个“孝丐”的孝?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六、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释】①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因韵倒置,作“落梅花”,亦含有笛声因风散落之意。

1.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2.诗歌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七、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请以“身边风景也动人”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1.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等。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