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 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襁褓(qiǎng)   冥诞(dàn)  涕泗横流(tì)    一抔黄土(pāu)

B. 忏悔(qiān) 澎湃(pài)  廓然无累(kuò)   气吞斗牛(dòu)

C. 亵渎(xiè)  骈体(pián) 强聒不舍(guō)   弥留之际(mí)

D. 睿智(ruì)  谀词(yú)   媚上欺下(méi)   恪尽职守(kè)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没 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摇蓝   呐喊   断章取意   无与伦比

B. 征引   诠释   脑羞成怒   怒不可遏

C. 扶掖   凭吊   心无旁鹜   重蹈覆辙

D. 陨落   凌驾   敬业乐群    不二法门

 

二、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古诗文默写

(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

(4)《渔家傲》中表现守边将士们爱国思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城子》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后值倾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三、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小语段阅读

每一个文字就像一朵花,但它只会在你最美的心情里(      )芬芳。

心情沉重或者轻盈,文字之花就会开得娇艳或者黯淡。你一瞬间的执念,都会改变文字之花开放的氛围和方向。那里是天堂,也或者是地狱。

每一朵花,优雅而生,最后颓废着落入天堂。每朵谢落的花,都如静谧的脸庞,(    )而舒展。

每一个人也是在文字下盛开的花。人把心隐藏在文字里,坚强抵御风雨,也寂寞忍受凋零。落尽一生一世的繁华,名留青史。也或者只是一迹墨痕。

人在最美的文字里绽放,文字                

(1)请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摇晃    摇曳    安详    安静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3)根据上文,仿照“(人)在最美的文字里绽放”这一句式,为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

 

四、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名著阅读

看那雪到晚越下的紧了。

再说  A  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的奔到操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的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  A  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文中A指的是谁?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是怎样的?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一)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对上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雄健勇猛的军营生活场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是豪放壮美的,故将其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

B. 上片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天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这些表明,被迫退隐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

C. 由下片描写的内容来看,作者的最高理想便是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这些显得非常功利庸俗,对此我们应持批判的态度。

D. “可怜白发生”,表明自己年纪已大,恐怕没机会实现抗敌救国的理想了,体现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可怜”二字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二)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对上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色,以一“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方面描写迥异内地的独特景色,表现边塞的悲凉,同时也反映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C.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正面揭示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D.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将士们苦中作乐,夜深霜重之时仍在军营中奏乐欢闹的场面。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三)

隆中对

陈寿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天所以资将军                   民国富而不知存恤               

天子而令诸侯                     则命一上将荆州之军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 尽南海                    ②父其然也

B. 义著于四海                ②欲大义于天下

C. ①则微而众寡                ②有仙则

D. ①此不可与争锋              ②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4.针对曹操和孙权两强,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建议分别是什么?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四)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én)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bēi)鄙(bǐ),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此诚危急存亡之               先帝遗德                

陛下平明之理                以咨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作者在选文中六次提到“先帝”有何用意。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五)阅读课外文言语段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项氏世世为楚将,封於项,故姓项氏。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①矣!”梁以此奇②籍。籍长八尺余,力有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注释:①族:灭族。②奇:以……为奇。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姓项氏                             梁与籍俱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为秦将王翦所戮。

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项羽是一个____________           ________的人。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一)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代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1.选文中“敬”的含义是什么,请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概括。

2.“惟其如此”中的“如此”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你是怎样理解文中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这句的?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二)

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

梁晓声

我曾多次被问到“人生有什么意义?”往往,“人生”之后还要加上“究竟”二字。古今中外,解答可谓千般万种,形形色色。我也回答过这一问题,可每次的回答都不尽相同,每次的回答自己都不满意。 

  一般而言,儿童和少年不太会问“人生有什么惠义”的话,他们倒是很相信人生总归是有些意义的,专等他们长大了去体会。老年人也不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问谁呢?中年人常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相互问一问,或自说自话一句,一切都似乎不言而明,于是相互获得某种心理的支持和安慰。因为他们是有压力的,压力常常使他们对人生的意义保持格外的清醒。人生的意义在他们那儿的解释是——责任。

  是的,责任即意义。责任几乎成了大多数寻常百姓的中年人之人生的最大意义。对上一辈的责任,对儿女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单位对职业的责任。人只有到了中年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从小盼着快快长大好好地追求和体会一番的人生的意义,除了种种的责任和义务,留给自己的即纯粹属于自己的另外的人生的意义,实在是并不太多了。他们老了以后,甚至会继续以所尽之责任和义务尽得究竟怎样,来掂量自己的人生意义。

  而在一些年轻人眼中,人生的意义就是享受,他们还没有受什么苦,也没有经历大的波折磨难,在他们看来,世界是美好的,人生要享受眼前的美好。如果他们经历了点什么困难,他们更有理由了——人活在这个世界这么苦,不好好享受对不起自己。

  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我有一种结论,所谓“人生的意义”,它至少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纯粹自我的感受;一部分是爱自己和被自己所爱的人的感受;还有一部分是社会和更多——有时甚至是千千万万别人的感受。

  当一个青年听到一个他渴望娶其为妻的姑娘说 “我愿意”时,当一个姑娘听到一个她渴望嫁其为夫的青年问“你愿意嫁给我吗”时,他或她由此顿觉人生饱满、有意义了,那么这是纯粹自我的感受。爱迪生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享受电灯、电话等发明成果的全世界人身上;林肯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当时美国获得解放的黑奴们身上;而我们国家的人民,一定会将温家宝总理之人生的意义,书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权力、财富、地位、高贵得无与伦比的生活方式,这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单一地构成人生的意义。而勇于担当的人,即使卑微,对于爱我们也被我们所爱的人而言,其人生意义可谓大矣!因为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他承担起了属于自己的义务。这样的人,尽管平凡渺小,但值得钦佩。(文章有改动)

1.在作者看来,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起什么?

2.第1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3.第2段中说只有中年人常问“人生有什么意义”,他们这样问的原因是什么?

4.文章第6段列举三位名人事例所要论证的观点是什么?

 

八、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礼物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它寄托着人间的友谊,承载着浓浓的祝福,包含着殷切的期望。礼物有时也蕴含着深切的教益,给人以自我觉醒的启迪。在成长的过程中,你送出过许多礼物,定然也收到过许多礼物。其中不乏让你心动、让你难忘的礼物。请以“最美的礼物”为题写一篇600——800字的文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