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重庆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外(fèn) 盖(fù)    褓(qiáng) (qī)

B. (pú)  (mǎng)  (rǎng)  抖(chàn)

C. (sāo) 娆(yāo)   (yūn)   水(qīn)

D. 腰(zhé)   (zhì)   哑(yīn)   (gù)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腊象   幽暗   朦胧     银波微漾

B. 耸立   斗笠   沉寂     一代天姣

C. 僵硬   闪烁   凝望     温声细语

D. 洗礼   嚷除   惟余     润如油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刚蒙蒙亮,薄雾还未散去,田家的烧饼、潘家的包子、李家的肠子面等……热腾腾的蒸汽搅合在一起,唤醒了整座老城。

B. 中国政府再次发出:“钓鱼岛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的领土,不容任何人侵犯”的警告。

C.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 《辞海》已形成一个“家族”,《辞海(彩图版)》便是这个“家族”的新成员。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  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上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B. 《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它采用拟人化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

C. 《星星变奏曲》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诗歌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D. 《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作者是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通畅的话,正确排序的一项是(     )

①热爱课外阅读吧,走进那一片天地,愿你乐而忘返。

②经典和佳作的语言,都是有力度有厚度,饱含思想感情,蕴藏文化内涵的。

③在感悟语言美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的感受和想像力,增强自己语言的表现力。

④我们要细细揣摩、玩味,从中领悟语言的趣味和美。

⑤阅读课外名著,别忘了品味文章的语言。

A. ①②④③⑤    B. ⑤②④③①    C. ①②③⑤④    D. ⑤④②③①

 

二、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按要求仿写句子。

孝心是一句温馨的话语,轻抚父母疲惫的心灵;

孝心是一首悠扬的小曲,舒缓父母无言的痛楚;

孝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孝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综合性学习。

学校正在开展“手机悄然影响生活”的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活动一  漫画手机

学校组织了一次漫画比赛,要求用漫画的形式表现手机对生活的影响。右侧漫画是一幅获奖作品。请用简明的语言说出漫画反映的社会现象。

2.活动二  他山之石

活动中大家就校园手机管理问题搜集了大量资料,认为以下两所高校的做法值得借鉴,请你分别指出其值得借鉴之处。每空不超过12字

①北京某高校在教室门口放收纳袋,要求学生把手机放进收纳袋之后,再到座位上学习。此举已取得一定成效,校园里出现了“不做‘低头族,,专心把书读”的新气象。

②浙江某学院开设了“云班课”,在全校范围内开通免费wifi,鼓励学生用手机签到、听课、答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效率大为提高。

__________

__________

3.活动三  愈辩愈明

学校组织了一次“中学生有没有必要带手机进校园”的辩论赛,正方认为“有必要”,反方认为“没必要”。请你选择立场并简述理由不少于两点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古诗文默写填空。

(1)过尽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望江南》)

(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

(4)足蒸暑土气,                。           (白居易《观刈麦》)

(5)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6)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7)李清照的《武陵春》化虚为实,语意新奇,化无形为有形,描摹愁思的绝妙佳句是:                    ,                  

(8) 《渔家傲·秋思》中表现戍边将士思家却不能归的矛盾心理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完成后面小题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翻译下列加点的字。

(1)为天下(     )                   (2)楚人(     )

(3)坚执锐(     )                   (4)以谏故(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3.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主要叙述了发动起义的经过,着眼于反映陈胜在反抗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出他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杰出才能。

B. 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作了“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舆论准备;为了得到人民的响应,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

C. 前期的准备为起义的发动打好了基础。起义的发动分为三步: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至此,一支团结战斗的起义军队伍宣告组成。

D. 选文善于用极为丰富精炼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陈胜的性格。

4.起义能顺利进行,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陈胜的才能。他有哪几个方面的才能?请简要作答。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运动要学会取长补短

李庆雯

①如果你只钟情于跑步,当然难能可贵,但我想说,你这样运动还不够完美!因为只爱跑步,你的心肺功能和耐力可能得到了锻炼,但你的力量和柔韧性锻炼就会稍差一些。这样的单一化运动效果不是完美的,你还得学会取长补短。

②我们可以选择的运动项目有很多,每个人都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但就运动效果来说,运动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锻炼我们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比如长跑、游泳等;二是锻炼我们的力量,像双杠、哑铃以及一些器械锻炼;三是柔韧性锻炼,比如瑜伽、健美操等。

③羽毛球、篮球等球类运动是各种健身功能结合较好的综合性锻炼,无论是耐力、力量和柔韧性都可以得到锻炼,但其他一些运动方式,就可能只会侧重某些方面。

其实,从运动医学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身体适应能力,专业一点叫“体适能”,也就是我们有充足的精力去工作学习,也不会感觉到疲累,还有余力可以去休闲玩耍,还能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它包括“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两方面。“健康体适能”就包括肌力、肌肉耐力和心肺耐力等;而“技能体适能”指标则包括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间等。

⑤大多数老人认为,只要做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就可以减肥、锻炼心肺功能,不需要再做什么力量训练了。事实上,单纯的有氧训练虽然有助身体消耗脂肪,但不能使肌肉得到有效的锻炼。所以应该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它除了能提高肌肉强度和耐力之外,还有助于最大限度地保持骨质。

⑥如果我们只侧重某一项运动,那我们别的体能可就锻炼不了了。比如你是长跑爱好者,心肺功能和耐力是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但力量和柔韧性锻炼就稍差一些;如果你喜欢跳广场舞,那你的柔韧性得到了锻炼,但你的耐力和肌肉力量可能就会差一些。

⑦所以这样看来,最理想的运动模式应该是多种运动形式相结合,在自己感兴趣的基础上,选择多种运动项目。老人每周应该能够换着花样来,进行三四类锻炼,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从事一种运动让肌肉和关节过度劳累的风险,同时能获得不同运动带来的各种益处。结合起来进行锻炼,这样达到全面健身的目的。

⑧比如爱跑步的人,你可以抽时间去跳跳舞,做一些简单的拉伸,然后举举哑铃,或者练练俯卧撑,做做力量锻炼;如果你每天爱跳广场舞,那你可以隔天去跑几圈,即加强心肺功能和耐力锻炼。总之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我们都要强,这样我们的体适能才会强,也才更健康。

( 《健康时报》2014.8.4)

1.请分析第一段的作用。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但其他一些运动方式,就可能只会侧重某些方面。”

3.指出第段⑥的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4.从全文来看,作者为什么认为在锻炼时,要多种运动方式相结合?

5.阅读全文,在第⑧段空格内填写恰当的词语。

总之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我们都要强,这样我们的体适能才会强,也才更健康。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喝得很慢的土豆汤

肖复兴

①那天下午两点多钟,我和妻路过北大,因为还没有吃午饭,突然想起儿子曾经特意带我们去过的一家生意很红火的朝鲜小饭馆,便去了这家小饭馆。

②因为不是吃饭点儿,小馆里空荡荡的,一个胖乎乎的小姑娘笑着问我们吃点什么。我想起上次儿子带我们来,点了一个土豆汤,非常好吃,很浓的汤,却很润滑细腻,特殊的清香味儿,撩人胃口。不过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我忘记是用鸡块炖的还是用牛肉炖的了,于是便对凄予嘀咕:“你还记得吗?”妻子也忘记了。没想到,小姑娘这时对我们说道:“上次你们是不是和儿子一起来的,就坐在里面那个位子?”

③我和妻子都惊住了,她居然记得这样清楚!更没想到的是,她接着用一种很肯定的口气对我们说:“那次你们要的是鸡块炖土豆汤。”我开玩笑地对她说:“你就这么肯定?”

④她笑了:“没错,你们要的就是鸡块炖土豆汤。”我也笑了:“那就要鸡块炖土豆汤。”

⑤刚才和小姑娘的对话,让我在那一瞬间都想起了儿子。A思念,一下子变得那么近,近得可触可摸,仿佛一伸手就能够抓到。 B两个多月前,儿子要离开我们去美国读书,临走前特意带我们来到这家小馆,特别推荐这个鸡块炖土豆汤,所以,那一次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很慢,临行密密缝一般,彼此嘱咐着,一直从中午喝到了黄昏。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土豆汤里了。

⑥事情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这个小姑娘居然还能够如此清楚地记得我们坐的具体位置,而且还记得我们喝的是鸡块炖土豆汤,这确实让我百思不解。汤上来了,我问小姑娘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她笑笑,望望我和妻子,没有说话,转身离开。

⑦我抿了一小口,两个多月前的味道和情景立刻又回到了眼前,熟悉而亲切,仿佛儿手就坐在面前。

⑧那天下午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临走的时候,我忍不住又问小姑娘,她还是那样抿着嘴微微笑着,没有回答。

又过了好几个月,树叶渐渐变黄了,天也渐渐地冷了。一天下午,还是两点多钟,我去中关村办事,那家小馆,那个小姑娘,和那锅鸡块炖土豆汤,立刻又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似的,闯进我心头。离这不远,干吗不去那里再喝一次鸡块炖土豆汤?

⑩因为不是饭点儿,小馆依然很清静,不过里面已经有了客人,一男一女正面对面坐着吃饭,蒸腾的热气弥漫在他们的头顶。背对着我坐着的是一个年龄颇大的男子,走近了,我发现那个女的,就是那个胖乎乎的小姑娘。她也看见了我,向我笑笑,算是打了招呼。那男的模样长得和小姑娘很像,不用说,一定是她父亲。

⑾我要的还是鸡块炖土豆汤。因为炖汤要一些时间,我走过去和小姑娘聊天,看见他们父女俩要的也是鸡块炖土豆汤。我笑了,她也笑了。我问:“这位是你父亲?”她点点头,有些兴奋地说:“刚刚从老家来,我和爸爸都好几年没有见了。”“想你爸爸了?”她笑了,她的父亲也很憨厚地笑着。

⑿难得父女相见,我能想象得出,一定是女儿跑到北京打工好几年,终于有了一次父女见面的机会。我不想打搅他们,但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我忽然明白了,这个小姑娘当初为什么一下子就记住了我们和儿子,记住了我们要的鸡块炖土豆汤……

⒀那一个下午,我的土豆汤喝得很慢。我看见,小姑娘和她爸爸那一锅土豆汤也喝得很慢。亲情,在这一刻流淌着,浸润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

(原文有改动)

1.文中第五段A处画线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2.作者写到“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土豆汤里了”,根据上下文,请你具体说出其中有哪些味道。

3.文章第⑤段中B处画线句子采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

4.第⑨段中划曲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文中最后一句“亲情,在这一刻流淌着,浸润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理解。

 

七、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下面两题,请选做一题。

要求:内容具体,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

(1)面对摔跤的孩子,母亲昨天揽过孩子轻轻呵护,今天却呵斥孩子不懂小心;面对调皮的学生,老师一面严肃喝令,又分明看见他转过身的窃笑……爱有多种形式,润物无声是爱,明月朗照是爱,风霜雪雨也可以是爱…

请以“那也是爱”为题,写一篇文章。

(2)以“那段        的日子”为题(请你选择一个词语(比如“温暖”“自由”“孤单”“烦心”),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