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辽宁葫芦岛海滨九年一贯制学校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chòu)未干  (mò)地   祖  为富不

B 声匿迹  黄(yùn)   (nòng)堂  不及防

C 头晕目  应(hè)  戏 (xuè)  名其实

D 马功劳   (yé)揄  (zhuì)学  苦心孤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读书的兴趣,可能产生畸形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另一方面知识则很                 

(2)而唐人街却又在美国社会的边缘,双层     之下,“中国城”岂不正像一部电影?

(3)按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女    承担    失去劳动能力父母的责任。

A 蒙昧  隔阂  须要  抚养  B 愚昧  隔膜  需要  扶养

C 蒙昧  隔膜  须要  扶养  D 愚昧  隔阂  需要  抚养

 

二、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仿照划线句,将句子补充完整。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

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                   

也许你无法拥有辽阔的草原,                   

 

三、其他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为下列语病提出修改建议

(1)为了缩短篇幅,我不得不把这篇文章略加修改一些。

(2)为了减轻学生们的负担,我校已经实施了寒假分层作业。

 

四、选择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填入横线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天地有大美,于简单处得,人生有大疲惫,在复杂处收藏。人,                         。这反映出的现实问题是:更多的人,                     

①要活出简单来不容易   ②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寥寥无几  ③一复杂就痛苦,可痛苦的人熙熙攘攘  ④要活出复杂来却很简单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

 

五、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走进名著

(1)《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的是    

(2)《童年》通过讲述     (主人公)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再现19世纪七八十年代     (国家)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作者J·K·罗琳,     国作家。

 

六、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诗文默写

(1)《论语》六则中,阐述学思结合的诗句                   

(2)            ,寒梅着花未?《杂诗》

(3)《夜与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景象的诗句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情感升华为哲理的名句                    

(5)《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诗句                   

 

七、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综合性学习

班里准备在母亲节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

请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2)作为初中生的我们,请根据表格的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八、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诗词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题目中的乐天指的是____。

2.对这首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续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与朋友一来一往之间显示出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B.颔联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之长,又表现了对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惆怅的心情,含义十分丰富。

C.颔联以“沉舟”“病树”自喻,固然不无惆怅,但也颇为豁达。后来赋予这句话以新的意义: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

D.尾联点明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姑且借酒浇愁吧。

 

九、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文言文对比阅读

(甲)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乙)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而坐,曰:“子非吾友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1)自托             (2)遂携如初

(3)园中锄菜                  (4)又同席读书

2.句中加横线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宁读如

而知新

B .歆辄难

华捉而掷去

C .  华捉掷去之

时习之      

D .有乘轩冕过门

择其善而从之

3.翻译下列句子。

(1)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2) 宁割席而坐,曰:“子非吾友也。”

4.甲文中的华歆是怎样的一个人?乙文所写的华歆又是怎样的一个人?请你针对这种现象简要谈谈看法。

 

十、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写景记叙文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1.甲文描写的对象是春雨,它具有(  )(  )(  )的特点 ;乙文描写的对象是济南冬天的水,它具有(  )(  )的特点。

2.甲文中,作者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描写春雨的“细”的特点?

3.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个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4.雨水能滋润万物生长,甲乙两文中都分别写到了雨水中的植物,请试找出相应的句子。

甲文:

乙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写人记叙文

回忆我的母亲

老舍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都是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1.选文写了母亲哪三件事?请各用一句话简明的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多次写母亲的“泪”。请找出相应的句子,并结合上下文,揣摩语句,体会情感,参照示例,完成表格。

语句

情感

示例:她的泪往心中落

母亲在变乱中承受苦难的酸楚和隐忍

 

 

 

 

 

3.结合章内容,写出你对“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不超过60字)

4.“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对这句话的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A.作者说出这句话,是因为他觉得要报答母亲,也有能力报答母亲了。

B.作者想,以后不必外出苦读,可以替母亲分担家务,让母亲歇歇了。

C.“我”参加工作了,母亲又为我的前程担心。她不能真正像儿子说的那样可以“歇歇了”,所以回答的是一串串的眼泪。

D.多年的艰辛苦难,才让儿子熬出了头,母亲心中涌起阵阵酸楚。母亲苦尽甘来,喜极而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写事记叙文

美丽的谎言

我至今都记得我的第一位老师说的谎言

那年夏天我被母亲领进了校园迎候我的是一位五十多岁亲切和蔼的女老师入学考试的内容是从1数到l00。我站在校园大操场的阳光下,面对着老师的笑容,脆生生地一口气从1数到了100老师拍拍我的脑袋,伸手在她的花名册上画了个红五星我非常仔细地留意着她的这一举动,在心里暗自猜测着那个红五星的含义

开学了,看着班里四十多个同我一般大的孩子,我固执地想找出与他们的不同来,心里一直惦记着在名册里的那个红五星,终于忍不住了,跑到老师那里问她,是不是我的入学考试第一名才得到了红五星,老师笑着点了点头了头,当我满怀着希望从校园跑开时,快乐一直在我心里升腾我是得了第一名的,我一定还可以再得第一名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直到很多年以后,当我们一群同学聚在一起谈起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时,大家突然明白每一个人的入学花名册上都有一个红五星,而她几乎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名!

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好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绝不相同因为前者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从我离家来美国,至今已快十年了在这十年里,我跟母亲说过不少的谎话刚到这座城市时,包围我的是陌生和孤独,连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都不那么容易在5个月的时间里,我换过5次住处那时我还是一个穷学生,担负不起租房的费用就轮流住在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家里,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但每次都是我自己先受不了而被迫转移拎着一个大箱子,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我都住过.每到夜晚最感到无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的殷殷笑容但是在每一封给母亲的信里,我都说我住得很好,一切都顺利并且,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之所以这样,唯一的原因是怕母亲知道了担心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那一次,母亲在电话里说她一切都好,每天散步看看电视,连心脏病也多日没犯了刚放心地挂了电话,就接到朋友的信,说是遇见了我的母亲,她病了,一个人去医院打针我愣了好久,觉得心里很慌,赶忙往家里拨电话,拨到一半,又停了下来,我质问母亲又有什么用呢.我原本真切地知道她为什么要说谎的

1.“我”为什么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人敏锐的眼睛?

2.作者为什么认为有些谎言是美好的?老师说谎的目的是什么?

3.“我”为什么能在异地独自忍受陌生和孤独?(用原句回答)

4.文中都有谁说了哪些美丽的谎言?母亲为什么说谎?

5.文中画线的句子在结构上起的作用

 

十一、作文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作文:以“我的   __________”为题目完成作文。

要求:  1  补全题目,写成一篇写人文章;

2 字迹工整,文面整洁;

3 不得抄袭阅读段。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