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江阴市七年级上12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其他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括号内。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   )细草渐渐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dài(    )色长墙。轻飞màn(    )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   )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二、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默写。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

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三、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名著阅读

这件事立刻成了全镇最吸引人的话题。汤姆想躲也躲不开。

……

汤姆又一次成了闪闪发光的英雄——受到年长的人的宠爱和年少的人的嫉妒。他的名字甚至可以永不磨灭,因为镇上的报纸将他大大吹捧了一番。

这段文字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选段,文中的“这件事指的是哪件事?

汤姆因为什么又一次成了闪闪发光的英雄?               

 

四、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语言运用题。

交际活动:张林同学在放学路上遇到了喜欢玩电脑游戏的同学李小东。李小东向他借钱去网吧,张林不想借,又不想伤害朋友。假如你是张林,怎样说才好呢?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阅读《三峡》,回答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多趣味              (2) 林寒涧           

(3)引凄异                (4) 虽乘奔御风不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           描写水势盛大,又

           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4.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阅读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完成题。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象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象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的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什么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冰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文章的第小节中,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特点?

2.小节中“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这句话在全文起到           作用。

3.文章第小节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描绘雪后山景的?请找出标志方位的词语

4.揣摩下列语句,说说加横线的词语好在哪里。

(1)树尖上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2) “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5.在温晴的冬天里,在下点小雪的日子里,济南的人们脸上含着笑,他们在看什么,想什么,做什么?请展开想象,写下这一幕。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祖母的葵花》一文,完成题。

祖母的葵花    丁立梅

我总是要想到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

是祖母种的。祖母伺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南瓜多数是趴在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引得很远很远。像对遥远的他方怀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在一路的追寻中,绽放大朵大朵黄花。黄得很浓艳,是化不开的晴。

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作“乌子”的。它像爬山虎似的,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裹住了才作罢。忽一日,哗啦啦花都开了,远远看去,房子插了满头黄花呀,美得让人心醉。

最突出的,还是葵花。它们挺立着,情绪饱满,斗志昂扬,迎着太阳的方向,把头颅昂起,再昂起。小时候我曾奇怪于它怎么总迎着太阳转呢,伸了小手,拼命拉扯那大盘的花,不让它看太阳,但我手一松,它弹跳一下,头颅又昂上去了,永不可折弯的样子。

凡高在1888年的《向日葵》里,用大把金黄来渲染葵花。画中,一朵一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仿佛是“背景上迸发出的燃烧的火焰”。凡高说,那是爱的最强光。在颇多失意颇多彷徨的日子里,那大朵的葵花,给他幽暗沉郁的心,注入最后的温暖。

我的祖母不知道凡高,不懂得爱的最强光,但她喜欢种葵花。在那些缺衣少吃的岁月里,院门前那一排排葵花,在我们心头,投下最明艳的色彩。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葵花结籽,亦有另一种风韵。沉甸甸的,望得见日月风光在里头喧闹。这个时候,它的头颅开始低垂,有些含羞,有些深沉,但腰杆仍是挺直的。一颗一颗的瓜子,一日一日成形,饱满,吸足阳光和花香。葵花成熟起来,蜂窝一般的。祖母摘下它们,轻轻敲,一颗一颗的瓜子,就落到祖母预先放好的匾子里。放在阳光下晒,会闻见花朵的香气。一颗瓜子,原来是一朵花的魂啊!

瓜子晒干,祖母会用文火炒熟,这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那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我们的童年就这样香香地过来了。

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我想,那里,一定有一棵葵正在开放,开在祖母的心窝里。

1.上文第三段说:“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通读全文,说说“我”记忆里的黄花有哪些?

2.联系上下文,会"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一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3.从上文加线的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赏析精妙之处。

4.祖母摘下成熟的葵花,轻轻敲落瓜子时,跟在祖母身边的"我"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描写,不少于50字。(提示:可描写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情志的提升,曾以为遥不可及的事物,如快乐,如幸福,如成功等,都进驻过心田,化成真切的体验,铭心的感受,前进的动力。

请以“原来,        并不遥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