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甘肃民勤县第六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字形、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疮疤(chuān)  震悚(sǒng) 针灸(jiū)   迂腐(yú)

B.蹒跚(shān)   栅栏(zhà)   琐屑(xiāo)   交卸(xiè)

C.尴尬(gān gà)  涎水(yán)  撬开(qiào) 舀米(yǎo)

D.凹凼(dàng)  烦躁(zào)  塌败(tā)  愧怍(zuò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成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长途跋涉  低眉顺眼  猝然昏厥     凶相必露

B.风尘苦旅  不能自已    穷愁潦倒   生死祸福

C.触目伤怀  绘声绘色  再接再励     大庭广众

D.鸡零狗碎  连声诺诺  锐不可挡     杳无音讯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行,一路美景令我们心旷神怡,连忘返。

B.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

C.刘波在女子50米步枪奥运选拔赛中一鸣惊人,获得了第一名。

D.向阳社区开展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明荣知耻”主题文化活动。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 ①对偶 ②排比 拟人       B ①排比 ②夸张 ③拟人

C ①排比 ②对偶 比喻       D ①夸张 ②对偶 ③反问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选出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

A.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B.赋闲(失业在家)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C.滞笨(愚蠢的样子)        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D.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愧怍(惭愧)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与下列作品有关的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石壕吏》 —— 杜甫 —— 诗圣 —— 唐代

B《核舟记》 —— 《虞初新志》—— 魏学洢 —— 明代

C《朝花夕拾》—— 散文集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D《骆驼祥子》—— 长篇小说 —— 余秋雨 —— 当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        )(3分)

A.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行径。

B.有没有健全的体魄,是能够成为接班人的前提。

C.他虽然已经超越了别人,那么,今后的任务就是超越自我。

D.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南联盟制造的血腥暴行,是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

 

二、其他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仿句练习:(4分)

仿照下列例句的修辞和格式,请你以“她”开头再补写两个句子(4分)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而行。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熟记名诗,提高文化底蕴——根据提示填空(每空一分,共15分)

(1)                   ,芳草萋萋鹦鹉洲。

(2) 《春望》中“                  ”以乐景写悲情,平添了诗人无限的伤感。

(3)《长歌行》中                  一句告诉我们要珍惜光阴,不要到老了再来悲伤叹息的哲理。

(4)《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让我们想到周敦颐《爱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                  

(5)杜甫在《望岳》中表现自己的登临决心和豪迈壮志的诗句是:             

            ,                      。

(6)《陋室铭》中能表现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雄伟的气势的千古名句是:                  ,                    

(8)《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四、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并找出电头。(4分)

《扬子晚报》6月1日消息    今日零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成功关闭最后一道闸门,三峡水库正式下闸蓄水,奔泻千年的滔滔江水被揽入大坝与群山的怀抱。从孙中山起,几代中国人近一个世纪的梦想终于从诗境变为现实。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头: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望岳》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作者创作这首诗正是青春勃发之时,请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2.作者在这首诗中炼字极为生动,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哪里。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练习。(1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课文选自《             》,他是         朝的著名诗人。(2分)

2.文中画线处应填的句子是:

                            ,                       。(2分)

3.解释加点的字。(2分)

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②便要还家                        

4.翻译句子。(4分)

①林尽水源                                               

②豁然开朗                                               

5.作者写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的目的是什么?(2分)

6.解释词语(4分)

①妻子:古义                  ;今义                     

②绝境:古义                  ;今义                     

7.在括号里填入被省略的人称词。(2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具答之。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阿长与<三海经>》选段,回答问题。(24分)

①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②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③“阿妈,恭喜……”

④“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

⑤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⑥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⑦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⑧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 果然都在内。   

⑨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1.本语段所属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我们学过的课文《              》也选自该集子。(2分)

2. 选文写了有关长妈妈的哪两件事?(2分)

3.选文①-④段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长妈妈的形象?好在哪里?(3分)

4.“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我”为什么有这种想法?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3分)

5.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什么反应?反应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并请揣摩“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并将它写下来。(3分)

6.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2分)

7.阿长把《山海经》说成是“三哼经”说明了什么?(2分)

8.作者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2分)

9.作者可回忆的事很多,为什么要详写买《山海经》一书的事?(2分)

10.联系全文看,鲁迅笔下的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短文《那悠悠的槐花情》,回答问题。(10分)

今晚的月亮真好,圆润润的。静静地坐在窗前,看着柔柔的月光在墙上留下的斑影,我毫无睡意,窗外被月笼成一片淡光,轻轻地合上日记本,出去散散步吧,在这样美的夜里。

没有目的地沿着门前的小路慢慢地走着,一转弯,一团白色叫我的心微微地一颤,又到了槐花盛开的季节,时光过得真快!

不觉中已走到了树下,抚着它那粗糙的躯干,不禁潸然落泪。在每个槐花飘香的日子,我都会思念我的外婆,她在天国还好吗?

抬头望着如云的槐花,那不正是外婆的白发吗?

外婆的白发此刻正映在我的眼泪里啊,我的外婆,我真的想您!那缥缈的槐花香气,把我的思绪都带走了,飘飘悠悠又让我回到了我的童年:外婆家那屋顶长草的大屋,那干净院落里的大槐树,还有那大槐树下磨得发亮的小石桌凳……

儿时工作忙的父母把我寄居在外婆家中。在外婆身边,在大槐树下,多少美好的日子,如细沙般从指尖滑过。

在每个明朗的下午,外婆总是坐在大槐树下的石凳上,做她永远也做不完的鞋子,缝她永远也缝不完的衣服。每当这时候,我会快乐如小鸟,依着外婆转来转去,抓抓她的线团,拉拉她的小筐,外婆从不生气,总是眼角带着笑,轻轻地唤我别闹,小心针扎着。玩累了,我会安静地趴在外婆的腿上,外婆在这时就会放下手中的活计,抱起我。躺在外婆的怀里,真温暖,还有一股淡淡的草香。刚躺在外婆怀里的我总不闲着,常用自己的小手去抚外婆脸上的皱纹,她满眼都盛着笑,那眼角的皱纹可真多呀,抚也抚不平。每当这时,外婆就笑得更厉害了,抱我更紧,开始哼上一些美的歌谣,低低地、缓缓地,直到我的小手软绵绵地垂下,进入梦乡。

而每当槐花盛开的季节,那被风吹落的如云般的槐花,都会被外婆仔细地收起,装在一个素雅的棉布花袋里。在每个槐花落尽的初夏,外婆的大床边定会多上一个花的槐花枕头,那小小枕头里藏着多少朵细碎的小槐花呀。而我那可亲的外婆只是知道那柔软的、带着淡淡清香的小枕头,能让他的小孙女在夏夜里睡得更舒心。

后来随父母进城入学了,离开了老屋,离开了槐树,还有我亲爱的外婆。但每年槐花盛开后的某个日子,外婆定会让乡下进城的亲戚带给我一个槐花枕头。虽然妈妈不愿年纪大的外婆费神地收那小小的槐花做枕头,可外婆依旧在做,谁又能体会外婆缝在这小小的枕头里的那浓浓的思念呢?

然而在1990年那个槐花没飘尽的日子,外婆去了。在送外婆走的时候,舅舅拿出做了一半槐花的枕头,说起外婆临终时还在惦记着给她的小琦琦做的枕头。“琦琦,枕头……”那是从天国传来的外婆的声音吗?我眼黑了,手软的当时竞拿不动一个只做了一半的小槐花枕头,只是默默地在外婆床边流泪,流泪……

猛然,手背感到一阵冰凉,落下的眼泪竞有一颗随冷风飘在了我的手背上,不知什么时候起风了。

擦干泪水,月亮不知什么时候隐进云里去了,周围也不知从何时起暗下去了,大槐树下,留下了一片伤感。轻声叹了口气,紧紧衣领静静地从树下离去,只留下大槐树在那里伫立,顶着如云的槐花,孤独地张望,张望,张望……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2分)

潸(    )然落泪    粗糙(    )     黯(    )下去    伫(    )立

2.文章回忆了有关外婆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出来。(4分)

3.全文是以什么为线索命题立意的?请试着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2分)

4.“她满眼都盛着笑”这句话中“盛”还可以换成哪个词?与原句相比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更好?为什么?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写作(50分)

爱,也许是母亲的的一句叮咛,也许是父亲的一次轻抚,也许是老师欣慰的微笑,也许是同学真诚的帮助……

爱,是润滑剂,是氨基酸,是人生的蜜糖。因为爱,我们的心田碧波荡漾;因为爱,我们的生活洋溢着芬芳;因为爱,我们的学业蒸蒸日上;因为爱,我们的灵魂熠熠生辉……

请你以“关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