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江苏无锡市锡山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书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用楷体书写一句话(2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根据课文填空(10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⑷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

⑹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然而当初她的芽儿,_____________________,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⑼淡黑的起伏的连山,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⑽心中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其他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按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汉字注音(4分)

⑴bì(    )益   ⑵瑕cī(      ⑶归          )溅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文言加点字解释(4分)

不得履                           吾剑之所从坠        

⑶项为之                           数十,驱之别院      

 

四、选择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选词填空(4分)

(1)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的学位,也不过只是“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_________。(A.骇人听闻   B.危言耸听)

(2)人们在壮丽的黄果树瀑布前都__________地发出了感叹。(A.情不自禁   B.不能自已)

(3)那头奶牛_________(A.依赖  B.依偎)在她的身边,头蹭着她的肘部。

(4)老师的谆谆教导_________(A.铭刻  B.雕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提高知识、增长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B.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

C.通过老师的谆谆教导,使我明白了读好书能增添智慧的道理。

D.能否获得阅读的无穷乐趣,取决于你愿意花时间探索文学之门。

 

五、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名著阅读(4分)

接着来的是一只金龟子,顽强地滚着一个屎球。汤姆碰了碰它,看它把腿贴住身体收起,装死。这会儿,鸟儿已经嘁嘁喳喳叫得很欢了。一只猫鸟——一种北方的模仿鸟——落到汤姆头顶的一棵树上,自鸣得意地模仿它的远邻颤着声儿唱。忽然,一只樫鸟尖叫着,像一道蓝色闪电一样冲下来,停在一根汤姆几乎伸手就可触到的树枝上。

⑴以上选文出自                 》,作者为              。(2分)

⑵选段表现出主人公                                    的生活情趣。(2分)

 

六、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4分)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

1.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第一句诗中        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2分)

2.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七、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误认(10分)

卓茂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马几何时矣?”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诣丞相府归马。

【注释】 ①卓茂:人名。  ②公:对人的尊称。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⑴子马几何时矣           曰:“月余日矣。”      

非公马                 诣丞相府归马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心知非是,解以与之。

3.选出下列选项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个的一项(       )(2分)

A、茂问之曰                   B、解以与之    

C、何不试之以足               D、故时有物外之趣

4.这件小事表现了卓茂            的品质,表现了“马主”              的品质。(2分)

 

八、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4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还辨得出五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1.从文章中找出概括语段的中心句。(2分)

2.如何理解划线句“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2分)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8分)

①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从小生活在一个音乐家庭里,他的父亲老莫扎特是国家剧院乐队的首席作曲家和指挥师,非常受人敬重。

②在父亲的熏陶下,莫扎特在音乐方面的才华也日益成熟,经常为学校的一些活动创作曲谱,深得师生们喜爱,然而他所做的这些在老莫扎特看来完全不值一提。所以尽管莫扎特经常请求父亲向国家剧院推荐自己的作品,但父亲每次都这样拒绝他:“你还很小,你的创作能力只适合在你们那所小学里发挥,根本不能走进国家剧院!”

③父亲是国家剧院的作曲家和指挥师,按说莫扎特的作品有的是机会进入国家剧院,可是父亲却偏偏不答应。莫扎特伤心极了,他非常希望能有另外一个机会帮自己实现愿望。

④在莫扎特12岁的时候,国家剧院的院长请求老莫扎特为他的女儿创作一首小步舞曲,因为他的女儿要在国家剧院开个人演奏会。老莫扎特当然不会拒绝,他花了三天的时间写好曲子后,就让莫扎特送到院长家。当时莫扎特正在创作自己的乐谱,接过父亲递过来的乐谱后就连忙跑出了家门,希望能快去快回接着自己的创作。

⑤【甲】那天刮着大风,当莫扎特走到一座小桥上的时候,风力突然增大,就在这一瞬间,像是有一只无形的大手突然把莫扎特手中的乐谱夺走了,乐谱被卷到天上翻了几个跟斗,然后就落进了河中。如果就这样回去,免不了要挨父亲的一顿责骂,莫扎特坐在桥上害怕得哭了起来。哭着哭着,他突然灵机一动:自己一直希望能有机会让自己的作品进入国家剧院,现在不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吗?

⑥【乙】想到这里,莫扎特飞快地跑到附近的一个教堂里,他向牧师借了笔和纸,在教堂里续写起了在家已经写了一半的曲谱,结果没用三个小时就写完了全稿。随后他又细细地检查了一遍,确定满意后,这才告别了牧师向院长家跑去,并把这份曲子以父亲的名义交给了院长。院长太熟悉老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了,当这首曲子出现在院长面前时,因为和以前的风格有很大的出入,顿时觉得耳目一新,非常开心,他立刻让女儿把这首曲子用小提琴练习。

⑦在演奏会的前一天,院长特意带着女儿来拜谢,他握着老莫扎特的手高兴地说:“非常感谢,你这首舞曲实在是写得太妙了!”说完,便让女儿把那首小步舞曲演奏给老莫扎特听。

⑧老莫扎特听着听着,心里狐疑开了,这根本不是自己写的曲子啊!当院长确定这是莫扎特送过来的乐谱时,老莫扎特严肃地看着儿子,莫扎特只能说出实话。听了莫扎特的话,院长和他的女儿都惊讶得连连点头称赞,老莫扎特则欣慰地拍拍儿子的头说:“我终于相信你是一个有才华的孩子了,但是你的勇敢比你的才华更可贵!”

⑨经此一次,莫扎特在奥地利乐坛上声名鹊起,为他日后的音乐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选自《读书文摘·经典》)                                                                                                                                                         

1.梳理主要情节,在下面括号处填上合适的四字短语。(2分

拒绝推荐→(            )→乐谱入河→(            )→院长感谢→父亲称赞

2.仔细阅读划线句【甲】,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2分)

3.仔细研读划线句【乙】,简述其主要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与表达作用。(2分)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九、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近来,吴雪岚编剧的电视连续剧《后宫•甄嬛传》热播。由此,湖州“80后”女作家群引起广泛关注。被誉为“八朵金花”的潘无依、吴雪岚、朱思亦、黄慕秋、吴瑜、茅立帅、钱好、黄璐叶丹,也悄然成为一些中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下面是同学采访吴雪岚时的一段对话,请你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内容。

学生:吴老师,您好!我是校报记者,想了解一下您是怎样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

吴雪岚:文学对我的吸引,开始于童年时代的自由阅读。父母很注重家庭教育,培养了我广泛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喜欢写作时自然而然的事。大学的学习,让我得以深入文学殿堂,教授们的指点和鼓励增强了我的写作自信。2006年寒假我写了长篇小说《后宫•甄嬛传》的首篇,后来就一发不可收。

学生:谢谢吴老师。我明白了,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离不开                           

吴雪岚:你得悟性很高!

学生:                                                                       

吴雪岚:这个问题我很愿意回答。中学生写小说,我无论作为老师还是志同道合者都蛮支持的。只要老师和家长引导得当,写小说可以成为孩子们培养写作兴趣的方式,也可以帮助他们释放学习压力。

 

十、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作文(40分)

21.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进入初一已经月了我想这一段时间在你的学生生涯里也许是最不寻常的。你的家庭你的学习、你的生活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使你快乐、使你兴奋、使你充满信心,也许使困惑使你忧虑、使你不知所措。请把你上初中后最深切的感受写出来。

题目:迈进初中

要求: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⑵不少于600字,不出现(或暗示)真实校名、人名。

⑶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清晰

(4)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