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江苏启东陈兆民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其他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5分)

有人说,幸福是一杯白开水,既平淡又必须,幸福不是高贵的玫瑰,它是万花丛中那一朵朵纯洁的茉莉花,微风轻轻拂过,满园都会散发出醉人的香气。幸福常常是一副烟雨图,清幽宁静,朦朦胧胧。所以,幸福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你需要静静地以一颗平常心去感受。

幸福的感觉是美好的,如同蜜糖般甘甜,如同山泉般qiè(    )意,幸福的感觉是愉悦的;如同阳光般灿烂,如同春花般xuàn(    )丽;幸福的感觉是美好的,______A_,____B___......

(1)在括号里,依据拼音写出汉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划浪线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_____________(1分)

(3)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续写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诗歌默写。(6分)

(1)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2)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4)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5)《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角度写早春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其他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⑴为了给百姓创立更为优良的就医环境,卫生部准备在全国推广“先诊疗后结算”的服务模式。⑵所谓“先诊疗后结算”,是指患者在门诊诊疗时,先缴纳押金,统一待本次所有诊疗结束后再去结账。⑶实施“先诊疗后结算”的服务模式,患者就诊时间可节省大约20%以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综合性学习(14分)

1.登长城  (2分)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这幅对联提到了有关长城的故事____________(2分)

2.品名著(9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为_______A____,也不因为___B________——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默写A、B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_______(国籍)小说____________(作者),这是书中主人公保尔对生命的诠释。(2分)

(3)主人公是在_________ 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1分)

(4)这部小说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_______?(2分)

(5)保尔精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颂祖国(3分)

   纪念长征胜利,班级准备开展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晚会,由你担任主持人,现请你为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

开场白: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渭川田家(4分)(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①。

【注释】①荆扉:柴门。

1.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第一、二句展现的画面。(2分)

2.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于令仪赠盗(12分)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1),长厚不忤物(2),晚年家颇裕。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邪?”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

(1)市井:做买卖。(2)忤(wǔ)物:与人不合,触犯人。

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邻子也(         )           ②何苦而盗邪(           ) 

③夜十千以归 (            )   为良民(           )

2.下列句中的“以”与“夜负十千以归”中的“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吾欲辱之,何以也  B、卷石底以出  C、全石以为底  D、以其境过清

3.翻译句子

既去,复呼之,盗大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于令仪让盗留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2分)

5.这个故事表现了于令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2分)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从微博到微信(11分)

陆高峰

①最近有两条关于微博和微信的消息值得关注。一条是关于微博的“坏消息”,1月31日市场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间,新浪微博负增长接近40%,腾讯微博更是可怜,以接近60%的负增长排名垫底。另一条是关于微信的“好消息”,2013年1月15日,微信注册用户过3亿。

②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微博“式微”,或者即将为微信取代?

③要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什么是博客、微博和微信。

④博客(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通常用来在网上发表文章;微博,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博客,发的文章每篇不得超过140字,通常来表达心情,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微信,是腾讯开发的一款用于手机端的应用软件,可以联系到你的手机联系人和QQ好友,发送语音图片,找到附近的陌生人等。

⑤从微博和微信的传播形态和用户体验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⑥就传播形态而言,微博更像是“大众化”的“媒体”,而微信尚不具备媒体形态,更像是私人化的沟通工具。目前,腾讯微博用户超过5亿,新浪微博用户超过4亿,微信用户数是3亿,且正在快速增长,微信用户数量赶上微博的用户数量似乎是迟早的事。两者用户总数差别不大,但从受众面来看,微博的大众传播性质比微信更明显。A微博的受众(粉丝)数量庞大,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女王”姚晨的粉丝数量,截止本文写作时高达38267622。动辄百万千万的受众数量,足以使微博的传播能力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抗衡。而微信目前还不具备大众传播的特点,B微信的用户是基于手机通讯录、QQ通讯录等相对狭窄的好友圈形成的,尽管微信也可以通过“摇一摇”和“附近的人”等功能采取“偶遇”的方式添加好友,但目前与微博相比,微信的受众面十分“狭窄”,粉丝数量也非常“可怜”。

⑦从用户的体验看,微博用户更多把微博当做微型博客、个人门户。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甚至将微博当成是“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信息。而微信用户大多将微信当做免费的语音电话来使用,只不过这种语音是略有延迟的。另外,因为用户圈比微博更加熟悉、单纯和牢固,微信的内容比微博的更加私密和生活化,较少探讨宏观的政治经济、国计民生等“大”问题,其传播定位在娱乐、个人展示等小众层面。

⑧因此,目前微信无法取代微博。但将来两者是否会融合,微博是否会像开心网等曾一度火热的媒体或娱乐工具一样被冷落,尚难以定论。也许融合是必然的,毕竟早在2010年初印度就推出了“语音版微博”,并受用户追捧,而国内也有类似的语音微博开发成功。

⑨新媒体的发展往往以我们意想不到的形态和结局出现,究竟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1.文章开头从最近“两条消息”写起有哪些作用?(3分)

2.根据第⑥段内容,回答问题。(6分)

(1)A句“截止本文写作时”几个字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2)B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3.第⑦节说一些政府将“微博”当成“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是因为其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会唱歌的火炉  

迟子建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大兴安岭度过的。那里一进入九月,大地上的绿色植物就枯萎了,雪花会袅袅飘向山林河流,漫长的冬天缓缓地拉开了帷幕。 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姗姗来临时,火炉才能熄灭。

火炉是要吞吃柴火的,所以,一到寒假,我们就得跟着大人上山拉柴火。

拉柴火的工具主要有两种:手推车和爬犁。手推车是橡皮轮子的,体积大,既能走土路装载又多,所以大多数人家都使用它。爬犁呢,它是靠滑雪板行进的,所以只有在雪路上它才能畅快地走,一遇土路,它的腿脚就不灵便了,而且它装载小,走得慢,所以用它的人很零星。

空车上山,父亲抽着烟跟在我们身后。冬日的阳光映照到雪地上,格外的刺眼,我常常被晃得睁不开眼睛。父亲生性乐观,很风趣,他常在雪路上唱歌、打口哨,他的歌声有时会把树上的鸟给惊飞了。我们拉的柴火,基本上是那些风刮倒的树木,它们已经半干了,没有利用价值,最适宜做烧柴。那些生长着的鲜树,比如落叶松、白桦、樟子松是绝对不能砍伐的,可伐的树,我记得有枝桠纵横的柞树和青色的水冬瓜树。父亲是个爱树的人,他从来不伐鲜树,所以我们家拉烧柴是镇上最本分的人家。为了这,我们就比别人家拉烧柴要费劲些,回来得也会晚。因为风倒木是有限的,它们被积雪覆盖着,很难被发现。

我最乐意做的,就是在深山里寻找风倒木。往往是寻着找着,听见啄木鸟“笃笃”地在吃树缝中的虫子,我就会停下来看啄木鸟;而要是看见了一只白兔奔跑而过,我又会停下来看它留下的足迹。由于玩的心思占了上风,所以我找到风倒木的机会并不多。往往在我游山逛景的时候,父亲的喊声会传来,他吆喝我过去,说是找到了柴火,我就循着锯声走过去。父亲用锯把风倒木锯成几截,粗的由他扛出去,细的由我和姐姐扛出去。把倒木扛到放置手推车的路上,总要有一段距离。有的时候我扛累了,支持不住了,就一耸肩把风倒木丢在地上,对父亲大声抗议:“我扛不动!”那语气带着几分委屈。姐姐呢,即便那风倒木把她压得抬不起头来,走得直摇晃,她也咬牙坚持着把它运到路面上。所以成年以后,她常抱怨说,她之所以个子矮,完全是因为小的时候扛木头给压的。言下之意,我比她长得高,是由于愉懒的缘故。为此,有时我会觉得愧疚。

冬天的时候,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是司空见惯的。在山里呆得时间久了,我和弟弟都觉得手脚发凉。父亲就会划拉一堆枝桠,为我们笼一堆火。洁白的雪地上,跳跃着一簇橘黄色的火焰,那画面格外的美。我和弟弟就凑上去烤火。因为有了这团火,我和弟弟开始用棉花包裹着几个土豆藏到怀里,带到山里来,待父亲点起火后,我们就悄悄把土豆放到火中,当火熄灭后,土豆也熟了,我们就站在寒风中吃热腾腾、香喷喷的土豆。

现在想来,我十分感激父亲,他让我在少年时期能与大自然有那么亲密的接触,让冬日的那种苍茫和壮美注入了我幼小的心田,滋润着我。每当我从山里回来,听着柴火在火炉中“噼啪劈啪”地燃烧,都会有一股莫名的感动。我觉得柴火燃烧的的声音就是歌声,火炉它会唱歌。火炉在漫长的冬季中就是一个有着金嗓子的歌手,它天天歌唱,不知疲倦。它的歌声使我懂得生活的艰辛和朴素,懂得劳动的快乐,懂得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所以,我成年以后回忆少年时代的生活,火炉的影子就会悄然浮现。

摘自《文苑》2011年第3期(有删节)

1.“我们家拉烧柴是镇上最本分的人家”一句中“本分”是什么意思?从我们家拉烧柴的“本分”做法中可以看出父亲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3分)

2.文中“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   一句意蕴丰富,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评析。(4分)

3.不倦歌唱的火炉陪伴“我们”度过漫长的冬季,但拉柴却充满了艰辛。请谈谈艰辛的具体表现。(至少答出三方面)?(3分)

4.劳动是艰辛的,“我”却从中感受到了快乐。从“我”在寻找风倒木时表现出来的“贪玩”中  可以看出“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2分)

5.作者把取暖的火炉比喻成“有着金嗓子的歌手”,蕴含了什么样的深意?(3分)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一个背影,融注了深深的父爱;甜甜的泥土,蕴含着和暖的春晖;人琴俱亡,展现了兄弟的手足情,生活中,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至爱的亲情或友情,让我们活得更温馨,更精彩。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应该学会感谢他们。请以“谢谢你,我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可以填上“爸爸、妈妈、哥、姐、朋友……”

2.书写工整,600字以上。

3.回忆生活中的点滴关爱,能写出真情实感会得很高分哟!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