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拾(shí)级 缱绻(quǎn) 栈(zhàn)桥 鄙夷不屑(xuè) B.地壳(qiào) 褒(bǎo)贬 诘(jié)责 深谙(àn) C.峰峦(luán) 雄踞(jù) 恣(zì)睢 侃(kǎn)侃而谈 D.瞥(piě)见 惺忪(sōng) 应分(yìng) 风雪载(zài)途
|
|
| 2.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 经过几周的精心筹备,凝聚着我校全体师生心血与汗水的元旦游艺晚会终于在12月30日晚顺利举行。 B. 我们强烈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与中方共同努力,以实际行动维护中日关系大局。 C.能不能获得模范班级旗帜,关键在于大家对跑操的重视。 D.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
|
| 3.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期末考试临近,学习互助小组活动在班级内开展得如火如荼,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B. 1月4日河南兰考发生火灾事故,“爱心妈妈”袁厉害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C.为什么低成本制作的《泰囧》能成为今年贺岁档的一大黑马,李强莫衷一是。 D.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淘宝网上出现了大量“莫言新款泡泡袖女士T恤”、 “男款商务手表莫言款”等等与莫言及其作品完全无关的商品,真是可圈可点。
|
|
| 4. 难度:中等 | |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普里什文,是苏联作家。他在《林中小溪》中透露了融入自然、亲和自然的感情,表现了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B.柳宗元,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被贬永州时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我们学过的《捕蛇者说》就是其中一篇。 C.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著有著名的《史记》,课文节选的《陈涉世家》部分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的起因、经过和浩大声势。 D.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大诗人,“世外桃源”一词就是由他的作品《桃花源记》而来。
|
|
| 5. 难度:简单 | ||||||||||||||||||||
|
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扬州,宛如yí人的小家碧玉,眉qīng目秀,或者是水乡名门佳丽,她以独特迷人的温wǎn,于澹定轻盈中不经意地流露出富shù,随和,传统,安逸,体贴……
|
||||||||||||||||||||
| 6. 难度:简单 | |
|
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 ,恒兀兀以穷年。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3)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欧阳修《醉翁亭记》) (6)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7)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8)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为我们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态,其中“ , ”这两句生动地描写出了富春江水湍急奔腾的气势。
|
|
| 7. 难度:困难 | |
|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材料一: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的修订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新交规中对闯黄灯、故意遮挡号牌等违法行为也加大了处罚力度,而这在车主中引发不少争议。对于“闯黄灯罚六分”的规定,在一项网络调查中,有超过80%的网友认为,黄灯亮便罚,不仅易造成追尾,还会大大降低过路口车速,带来更严重的堵塞。但也有近20%的网友支持新规,认为“闯黄灯”罚款扣分是一种突破,可以促进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 材料二:“驾驶机动车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行为的一次记2分”,这是新交规中对于行车途中拨打、接听电话做出的处罚规定,随之而来的影响就是蓝牙耳机等带有蓝牙功能的车载通讯设备的热销。 材料三:过去行车不注意限速标志的司机也纷纷购买汽车导航仪来提醒自己不要超速。随着智能手机和原车导航设备的普及,导航类产品的销量原本已经呈现下滑的趋势。但这个月,新交规则让汽车导航仪的“电子狗销量大增”。 材料四:被网友称为“史上最严交规”的“新交规”出台,人们喝酒后纷纷寻求代驾公司的帮助,导致代驾市场日趋火热,不管是寻求代驾的人,还是代驾公司或私人代驾,都逐渐增多…… 1.请为材料一拟写一则标题。(不超过15个字)(3分) 2.1月6日,公安部交管局下发通知要求违反黄灯信号以教育为主暂不处罚。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史上最严交规有什么看法?(40字左右)(4分) 3.阅读后三则材料,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
|
| 8. 难度:困难 | |
|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6分) 【甲】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鹧鸪天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①。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②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释:①些:语气词。②青旗沽酒:青旗,酒家招牌。沽,卖。 1.这两首诗歌都描写了 风光,都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2分) 2.古典诗词都讲究炼字,甲诗首联中的“足”和乙词首句中“破”用得非常传神,请分别简析其妙处。(4分)
|
|
| 9. 难度:困难 | |
|
阅读下面文言文。(16分) 年羹尧①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军中不解其故。比次日,遇塌子沟②,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番③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遂破贼巢。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④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节选自《啸亭杂录》和《郎潜纪闻》。有删改) 【注】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②塌子沟:淤泥深坑。③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④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军中不解其故 ( ) ②比次日( ) ③领飞骑三百 ( ) ④此去西南十里 ( ) 2.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例句“一霎而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默而识之(《〈论语〉八则》) B.言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 C.夺而杀尉 (《陈涉世家》)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2分)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分)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联系选文,分析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
|
| 10. 难度:困难 | |
|
阅读《力气·才气·运气》。(13分) 力气·才气·运气 陈鲁民 ①著名作家二月河在回答记者关于“成功的秘诀”时说:“我没什么才气,但运气还算不错,我写小说基本上是个力气活,不信你试试,一天写上十几个小时,一写20年,怎么着也得弄点东西出来。”说没才气,那显然是自谦,说运气好,也不为过,说舍得下力气,则最恰如其分。二月河的“成功秘诀”,其实一点也不秘密,可以说是个普遍规律,一般来说,一个人要事业成功,就需要凭借力气、才气和运气,这三气缺一不可。 ②先说才气。譬如薛涛是“扫眉才子”,谢道韫是“咏絮才高”,宋之问有“夺锦才”,真正有才气的人不多,而且很容易就会江郎才尽,无怪乎谢灵运会说:“天下才共一旦,曹子健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再说运气。张说的诗文“得江山助”,越写越好;苏东坡幸亏贬在湖北黄州,才有流传千古的前后《赤壁赋》问世;王勃若是赶不上千载难逢的滕王阁盛会,也很难有出头露面的机会。至于力气。孔圣人的韦编三绝,苏秦的悬梁刺股,董仲舒的三年不窥园, ,也大体都是力气活。 ③余秋雨如今是大红大紫了,舆论都捧他是当今才子,似乎他是以才气纵横天下,可是有谁知道他出道的艰难,花了多少力气。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辛辛苦苦写出来了,跑了多少家出版社,都被拒之门外,有一家勉强答应出,又给他改得不像样子,最后还退了回来。可是运气一来,书成了畅销书,洛阳纸贵,人也成了大才子,红透了半边天。 ④钱钟书是公认的才子,博闻强记,才华横溢。其实他的成功,也多半靠的是力气,考进清华园后,他的目标是“横扫清华图书馆”,这拼的就是时间和力气。当然,他的运气也不错,考大学时,虽然英语和国文成绩极佳,但数学是零分,幸亏招生人员破格录取,要不然,他后边的路还不知怎么走呢。 ⑤又要说到鲁迅。尽管他的文学成就至今无人可以比肩,可是没有听人对他的才气有更高的评价,他自己也说,哪有什么天才,我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上了。他的英年早逝,大概也与积劳成疾,平时花费力气太多甚至透支有关。有才气的人写文章叫文思泉涌,鲁迅却说:“我的文章不是涌出来的,是挤出来的。”才华横溢的人,做事情谈笑风生,挥洒自如,潇洒得很,鲁迅却自述“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有人来请教“弄文学”的门道,他也老老实实地告诉说:“弄文学的人,只要一坚忍,二认真,三韧长,就可以了。”说到底就是不要怕用力气,要准备长期用力气。 ⑥才气是稀缺资源,永远不会太多;运气则可遇而不可求,所以要常说一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惟有力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人如果才气、运气、力气俱全,那就等于抽到上上好签,不想成功都不行。如果只剩下力气了,那也千万别泄气,只要坚忍、韧长,持之以恒,才气和运气就会慢慢长出来,成功女神也会来光顾你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第①段写著名作家二月河的现身说法有哪些作用?(3分) 3.仿照示例,为第②段画线句添加一个事实论据。(3分) 孔圣人的韦编三绝,苏秦的悬梁刺股,董仲舒的三年不窥园, ,也大体都是力气活。 4.作者以为力气、才气、运气这三者中对于成功来说哪一个最重要?你认为哪一个最重要,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4分)
|
|
| 11. 难度:困难 | |
|
阅读下面文章。(19分) 父亲的清明节 吴昕孺 ①父亲出生贫农,身高155公分,天生对子眼,脾气暴躁,性格内向,他讨到妈妈这样漂亮的老婆真是生对了时代。那是一个讲究“根正苗红”的时代。他的爱情在那个春天,因根正而苗红,因苗红而滋滋拔节,我姐是第一节,我是第二节,我妹是第三节。 ②有年清明,他带我去上祖坟。他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我跟在他后面,保持着距离。紧跟着父亲是十分危险的,他会突然回转身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很久以前做的一件错事。 ③到了坟上,他燃香点烛,放炮磕头。然后,叫我过去磕头。那些土堆土坑长满了灌木和杂草,据说里面住着我的祖先,我没见过他们,所以就没父亲那样老实。我腰都没弯,点了几下头。A父亲怒喝一声:“头点地!”我看见他的额头上果然沾着一块黑土,就把头狠狠地砸下去,砸得额头上尽是黑土。父亲口气稍有缓和:“你不磕头,祖宗不会保佑你。祖宗不保佑你,你不会有出息。” ④父亲追,我跑。这是以前村子里经常出现的画面,每次我都被他逮住,受他一顿好打。突然有一次,我意外发现自己长劲了,父亲竟然追不上我。我得意地站在田埂那头,回望着他。他没追了,扯开喉咙骂,脸涨得通红,仿佛在流血。我突然觉得父亲好可怜,我甚至担心父亲会“流血”而死。不由自主地垂下头,我向父亲走去,准备承受他一顿痛打。但意外是,我越走近他,他的骂声就越小。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的咒骂变成了一句不太温存的关切:“快回去吃饭,饭凉了。” ⑤那次没有追上我,显然伤害到了父亲的自尊。他从此不再追我、打我,连骂都少了。我开始步入“自然生长”的轨道,好在深埋地下坟中的祖宗没有因为我的不虔诚而不保佑我。 ⑥我长大了,按照自然规律成长为一名男人,按照社会需要成长为一名公民,按照自身理想成长为一个诗人。而我的父亲,随之而老去。老年痴呆症让他变成一个淘气的孩子。他强行将蒸菜的垫架放进炊壶里,并用炊壶煮饭。他深夜醒来,质问我妈为何睡在他家里,并命令她“回自己家去”…… ⑦有年清明,我带他去祖坟上扫墓。我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牵着他的手。现在他不会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了。他缩头弓背,两只脚机械地走着,他比以前更加矮瘦,像捏在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 ⑧到了坟上,我燃香点烛,放炮磕头。父亲突然望着我傻笑。我沿着他的视线摸摸自己的额角,原来那里沾了一块黑土。我也笑了,想起多年前,他对我一声怒喝“头点地”,我把额头使劲往地上磕,不禁笑出泪来。俄顷,我感到一股异乎寻常的灼热,抬头一看,呆住了。父亲拿着我插在坟头的香烛,点燃了附近一片茶林。风吹火猛,一忽儿,半边天都是红的了。我狂喊“救火”,幸而山下田里的乡亲看到山火,冲上来群起而救之,才未酿成大祸。 ⑨我当场赔付了八百块钱。乡亲们走了。我疲惫地坐在地上,看着满山焦土,B气愤地对父亲喝道:“头点地!”父亲站在那里,像认错的孩子,头差不多缩到脖子里去了。 ⑩ 又过了些年。那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仿佛要特意来看看父亲。在妈妈的看护和春天的抚慰下,父亲安详地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床上,就像一片薄薄的叶子。 ⑾每年清明,我都要去父亲的坟头坐坐。点烛,燃炮。更多的是静默。悲伤像草一样被除掉了,尘世的喧嚣在烛火炮声里灰飞烟灭,剩下的只能是无边地静默。——选自《散文选刊》2012第3期,有删节1.文章主要记叙了父亲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述。(3分) 2.根据上下文内容,结合第4段中的画线句子,试以第一人称口吻,描述一下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50字左右)(3分) 3.文中A、B两处人物“怒喝‘头点地!’”的原因。(4分) A处 B处 4.文章描写笔法细腻而有生活气息,请分析下列两个比喻句的表达效果。(4分) 他缩头弓背,两只脚机械地走着,他比以前更加矮瘦,像捏在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 悲伤像草一样被除掉了,尘世的喧嚣在烛火炮声里灰飞烟灭,剩下的只能是无边地静默。 5.《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为“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感叹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作为90后且处于青春叛逆的同学们,多以张扬个性为名在家中对父母色厉、行傲、我行我素……请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二十四孝”中的某一故事(人名+故事名称),谈谈你对行孝的理解。(不少于80字)(5分)
|
|
| 12. 难度:困难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走进初三,我们的生活似乎就只剩下了学习,变得苍白起来。但在经历了困难与挫折,不安与彷徨之后,我们学会了勇敢面对,学会了努力拼搏,学会了与别人合作,收获了亲情、友情、师生情……总之,在历练之后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理想之帆,发现我们的初三生活竟然是如此的美好、灿烂。 请回首自己的初三生活,以“另一种灿烂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捕捉生活细节,写出自己生活的灿烂之处;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个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