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有一项是( )(2分) A. 狡黠(xié) 蛮横(héng) 呱呱坠地(gū) 执拗(niù) B. 排闼(tà) 干瘪(biě) 骇人听闻(hài) 期期艾艾((ài) C. 剔除(tì) 奔丧(sāng) 猝(cuì)然长逝 怏怏(yānɡ)不乐 D. 皴裂(cūn) 炽热(zhì) 叱咤风云(zhà) 戛(jiá)然而止
|
|
| 2.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焕然一新 遍稽群籍 美轮美奂 睡眼惺忪 沧海桑田 B.张惶失措 诚惶诚恐 众目睽睽 不可思议 不容置疑 C.合辙押韵 粗制滥造 锋芒必露 略胜一筹 莫衷一是 D.郑重其是 巧妙绝伦 一视同仁 龙吟凤哕 芸芸众生
|
|
| 3. 难度:简单 | |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B.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流(《渡荆门送别》) C.吾知所以(……的原因)距子矣,吾不言(《公输》) D.固(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
| 4. 难度:简单 | |
|
下面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熟悉那地下的世界,在迷宫般的坑道中探索道路,指导或是了解或是参与地下深处的工作,并乐不思蜀,甚至忘记了岁月是怎样逝去的。 B.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C.“还有一个问题,”我急不可耐的打断了他的话。 D.近年来,由于引进五彩斑斓的观赏鱼而给某地区带来霍乱病源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
|
|
| 5. 难度:简单 | |
|
下面一段话恰当的语序是( ) ① 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②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③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④“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A.③②①④ B.④②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①③②
|
|
| 6. 难度:简单 | |
|
主谓短语作宾语的一句是:( ) A. 全班同学都做出了这道令人费解的数学题。 B. 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的一种人了。 C. 元朝是我国戏剧史上的黄金时代。 D. 小说到了清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
|
| 7.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是( ) A.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王绩《野望》)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雁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D.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
|
| 8. 难度:简单 | |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恰当的一项( )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B.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哀鸣踢蹬。 C.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着,贱卖海张五。 D.他接着说:“你可能想到我—— 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
|
| 9. 难度:困难 | |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比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心中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的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明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的脸,满口白白的牙齿,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了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作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路旁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1.下列对句子中的加点字在文中所指代的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中的“这”指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 B、“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多“字在文中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 C、“种种不同方式”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出问题,等待答解;互嘲互赞,随事押韵。 D“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 “平梁”是指姐妹们打秋千时的高度。 2.下列对语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 ) A、描绘山野对歌的场面,表现云南人民的聪明才智。 B、概括介绍云南民歌的几种表现形式。 C、概括介绍年轻妇女不仅会唱歌,还会打秋千。 D、描绘了年轻妇女演唱民歌得胜后的神态。 3.对画横线处描写人物的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 A、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B、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C、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D、神态描写 外貌描写 4.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 A、这段文字如同一幅人物肖像:写面容、写衣饰,笔笔细致,如在眼前。 B、通过一系列动作的细节描写,道出了她们得胜后由衷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人物直率泼辣、开朗质朴的性格。 C、这段文字是对人物进行了细致的外貌描写,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情感态度隐含在字里行间。 D、通过肖像描写,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场景。
|
|
| 10. 难度:困难 | |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不管是扔进去什么东西,这个慷慨大方的洞全部一视同仁,照收不误。这个洞任劳任怨地给整个城市洗刷着各种肮脏的东西。渐渐地,海洋和天空又变成了美丽的蔚蓝色,远远地看上去就像是透明的玻璃一样。 在这瓦蓝瓦蓝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接连不断地竖了起来。 有一天,一位工人爬在一幢正在施工的大楼顶上工作,他铆完了一颗铆钉之后,便放下工具稍微休息一会儿。忽然,他听到头顶上传来了奇怪的叫声。 “喂——出来!” 然而,他抬起头来朝天上看了看,却什么也没有,晴空万里,清澈如洗。他以为是刚才干得有点头晕了,产生了什么错觉。接着,正在他恢复到刚才的姿势,要好好地休息一会儿的时候,从刚才发出声音的那个方向飞过来一块小石头,在他面前一掠而过,往地面上掉了下去。 可是,他只顾眯着眼睛得意洋洋地眺望着远处的地平线。啊,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啦! 当然,那块微不足道的小石头根本就没引起他的丝毫注意。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星新一是日本科幻小说家,1926年生于东京,被尊为“日本微型小说的鼻祖”。 B、《喂——出来》以真实的故事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C、微型小说应具备三个要素:①构思新颖奇特 ②情节相对完整 ③结尾出人意料 D、微型小说最先起源于美国,应高度浓缩,富有戏剧性。 2.文段中这个无论什么都“照收不误”的“洞”象征什么?( ) A.能够盛放很多垃圾的地方 B.能容纳危险物品的场所 C.象征着无所不包的大自然。 D.宇宙中的黑洞 3.小说结尾的叫声和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联系选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从那个胜不可测的黑洞里来 B、从我们不注重保护的思想中来 C、是从晴空万里的天空里来 D、从建筑工地最上面来 4.联系全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篇科幻小说以环境污染为题材,题目“喂--出来”的意思是说,不顾环境污染,漠视环境污染,苟且偷生,终究要自食其果。 B、这是一篇哲理小说,情节全然处于幻想,理念却发人深省。告诉我们破坏大自然,必遭报应,破坏大自然的行为与大自然的报复行为二者虽然相隔一段时间,并非同时发生,但报应终究是要到来的。 C、作者假想有这么一个黑洞,既可以用来表现人们的幻想可笑,也可以警示世人,不去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人类终将遭到灭顶之灾。 D、本文创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作者的想象奇妙,丰富,生动,有趣,又合情合理,不但可读性强,而且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5.那块微不足道的小石头根本就没引起他的丝毫注意。言下之意是什么( ) A.石头微不足道,不值得注意。 B.他只顾眯着眼睛得意洋洋地眺望着城市的越美好,没注意到有小石头。 C.“小石头”其实预示着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小小报复,不必在意。 D.人类对这种最初的小包袱并不在意,人类只注重眼前利益,根本未考虑长期利益。
|
|
| 11. 难度:困难 | |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1)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2)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3)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4)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5)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6)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7)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8)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9)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10)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11)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12)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13)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对第三段“小声说声音越来越大”所表达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始他作为一名进步知识分子,因不满于反动派的统治,只在昆明青年中宣传民主 。 B、后来他逐渐成为一名民族战士,在全国范围宣传动员革命,争取民主反对独裁 。 C、面对敌人的卑鄙的行径,闻一多越讲越气愤,慷慨激昂,声调自然也越来越高。 D、小声到大声,实际上是闻一多从学者像战士的转化,反映了他思想的转变过程。 2.下列句子最能体现第(5)段中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一项是( ) A、此身别无长处,仍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B、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 C、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D、我们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在跨进大门。 3.对第13自然段“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一句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结全文 。 B、是对闻一多先生人格高度概括和总结。 C、深化主题 。 D、两句分别照应学者和民主战士两重身份。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夹叙夹议是本文表达上的最大的特点,既摆事实又讲道理。 B、文章选事典型,结构严谨,简洁明了,衔接紧密,过度自然。 C、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所表现出来的“说”和“做”是一致的。 D、语言生动形象,精炼含蓄,诗意般的语言,抒情性议论使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
|
| 12. 难度:困难 | |
|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22-25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小石潭的整体特点是怎样的( ) A.水清 B.树茂 C.石多 D.幽静 2.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了怎样的感情 ( ) A.发现美景的欣喜 B.与友人游玩的欢乐 C.物我两忘的悠然 D.难以掩饰的凄苦 3.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选文中的“心乐之”、“与游者相乐” 与后文的“悄怆幽邃,不可久居” 点出了作者一喜一悲两种感情,难以相容,表现了作者矛盾的心情。 B.作者先后采用了“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如何发现小石潭,这是一种移步换景的写法。 C.选文第二段写游鱼形神姿态,并无一笔涉及水,但却处处让人感觉到潭水的澄澈透明。 D.本文写作顺序是: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4.山水游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古人也常常借山水来表达感情,下面几首诗没有同时写到山水的是( ) A.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 B.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 C.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D.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
|
| 13. 难度:困难 | |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③;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① 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 ②利:贪图。③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其人感谢而去 ②俟他日来取 ③尝教书于宦官家 ④略不动心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 ⑵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 ⑶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 3.分别用四个词概括文中写到的两件事,并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何岳第二次的行为比第一次更难能可贵呢?(4分)
|
|
| 14. 难度:压轴 | |
|
独对夕阳的美好 ①从什么时候起,我便钟爱了夕阳呢? ②一幕高挂的天空里,一轮夕阳托举在云层里,恬静而美好,那光泽绚烂而不炽热,如淬了烈焰的钢。而周遭的云霞蔚为壮观,编组成一块五彩的画屏。你专注于看那画屏时,那夕阳就分明跃坐于画屏之上,像极了安详静坐的禅者。 ③浩然的天宇许多的时候是单调而苍白的,无数的日子太阳就一整天不肯露出脸来。所以,你去看天,没有一个时光比夕阳叠挂于蓝天更美好。哪怕日出时的那种辉煌,也远远比不过夕阳隐退时的那份沉静的壮观。何况,欣赏美丽要有一份清静、怡然的心态。在观望日出和日落之间,谁会拥有更多的怡然,还用说么? ④小的时候,家乡有一条河,是河却唤作沱江。我是因为沱江爱极了夕阳的。那时,我们喜欢去沱江边戏耍,打水漂,捉螃蟹,几个人一块的时候,还能划船呢!尤其是秋天,汛期之后河水退去,整个的沱江静若处子。站在沱江岸边,极目远眺,弯弯曲曲的便是一条白白的练带。你的思绪就要随着这素洁的练带翔舞开来。而黄昏的时候,我们便看到一只只白色的水鸟在亮翅斜飞,时而掠过水面画出一圈圈涟漪,无穷的自在。而这时夕阳总是倒映在清澈而静寂的沱江里。远远望去,便函是一团火球在五彩的光波里沐浴。我们心里感受着这无穷的美好,却不知早在一千多年前王勃就吟诵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佳句了。那时,小小的我只知夕阳的美丽,却无论如何不知道在夕阳里寻觅一份美好的心境。犹如那时候生活在乡下的我,看着父母从田间归来,脸上总挂着幸福而满足的神情。我以为是他们自己心里有什么快乐了,却不知他们的快乐来自于他们踏着夕阳归来的那份心情。 ⑤待我慢慢长大,我才知道人类生命中一半的美丽来自于对自然景观的留意和欣赏。我不敢想像天空没有日月星辰的轮回会是什么模样?季节没有春夏秋冬的变迁会是怎样的萧索?树木没有春华秋实的更替会是怎样的荒凉?我于是开始留意生活中美好的一切!而这份留意让我发现了人生原本充满着好丰富的情趣!也许是作家大都喜欢孤独和宁静,我是极其喜欢在夕阳里沉思遐想的。面对一轮夕阳,端坐在阳台上,或者散步在郊野,让桔红色的光波在周身沐浴,摊开手来,握一把暖暖的夕阳,你便能找到“悠然见南山的心境了。而正是在这种恬然的心境下,你的思绪便纷纷扬扬地散开来,那份情境沉浸而美好。你呆以想像卢梭的名著《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或许其中最奇谲的灵感和哲思就来自于夕阳下的思考呢! ⑥有时候,我会被人生的一些不如意弄得情绪低落,而这时候最是我独对夕阳沉思的时候。那夕阳虽然静默不语,却以她博大和壮观的内蕴扩展着我的心胸。人生难免有失意和挫折,就像这夕阳如此美好,也有消融在天际的时候。而自信的人儿不是乐观地道出了一句“夕阳今朝落下去,明朝依旧爬上来”么?我于是更加喜欢在夕阳里审读人生,去用心感触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久而久之,我把独对夕阳的静思看成是对人生的一种参禅。 ⑦是的,人生的美好是无穷尽的,只要你有心投靠美丽。所以有人说贫穷而能听到风声也是好的。何况,我真是一无所有的时候,我还可以在自己的居室里独对夕阳的美好。甚至,我可以对那轮夕阳说:你整个儿就是我的呢!让人快慰的是,夕阳并不责备我的贪婪。 ⑧于是,一些简简单单的日子里,我不惧怕贫穷的劳碌,我庆幸,我能以一颗丰盈的心小心地爱着我拥有的生活。 1.通读全文,概括“我”所钟爱的夕阳有哪些特点。(3分) 2.阅读第④段,简要概括“我是因为沱江爱极了夕阳”的原因。(3分) 3.请从修辞和词语运用的角度,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①那夕阳就分明跃坐于画屏之上,像极了安详静坐的禅者。
②而让人快慰的是:夕阳并不责备我的贪婪。 4.写出文章结尾画线句的含义及作用:(4分)
|
|
| 15. 难度:简单 | |||||||||||||||
|
请将下面一句话,用正楷或行楷字写在田字格内。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
| 16. 难度:压轴 | |
|
作文。 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句中的“在乎”是“在于”的意思;现在所说的“在乎”更多的指“在意,介意”的意思。请以“在乎”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4.字数不少于600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