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文绉绉(zhōu ) 推崇(chóng ) 镂空(lóu ) 伧俗(cāng ) B.翩然(piān ) 蟾蜍(yú ) 追溯(sù ) 藩篱(fān ) C.阻遏(yè ) 仄歪(zè ) 瓦砾(lì ) 箱箧(qiè ) D.疮疤(chuāng ) 颓唐(tuí ) 凹凼(dàng ) 取缔(dì )
|
|
| 2. 难度:中等 | |
|
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气息奄奄 相安无事 销声匿迹 B.雅俗之别 因地制谊 巧妙绝轮 C.连声诺诺 微不足到 荡然无存 D.张皇失措 锐不可挡 长途跋涉
|
|
| 3. 难度:中等 | |
|
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决不能袖手旁观。 B.同学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享受着天伦之乐。 C.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被公然拍卖,大家义愤填膺。 D.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
|
| 4. 难度:中等 | |
|
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B.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C.夏天的橘子洲,林木葱茏,凉风习习,真是我们纳凉避暑的好季节。 D.由于"神六"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
|
|
| 5. 难度:中等 | |
|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老舍--现代--《骆驼祥子》 B.张岱--明末清初--《湖心亭看雪》 C.刘禹锡--宋朝-《陋室铭》 D.郦道元--北魏--《水经注》
|
|
| 6. 难度:中等 | |
|
下列句子使用修辞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排比)徜徉在故事的海洋里,陶渊明的悠然遐思,李太白的潇洒飘逸,杜子美的济世情怀,岑加州的边塞放歌,无不让人荡气回肠。 C.(比喻)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好像明星刘亦菲。 D.(反问)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
|
| 7. 难度:中等 | |
|
诗文默写(6分) (1)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 。 (2)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 ,一览众山小。 (4)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_____ ,不以疾也。 (5)《使至塞上》描绘一幅塞外夕照图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刘禹锡《陋室铭》中用来表现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
|
| 8. 难度:中等 | |
|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中国教育报北京3月23日讯 记者从文化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5月1日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要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对未成年子女免票。 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发出的通知强调,公共文化设施在向位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的同时,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将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入其中。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教育需求,举办多种陈列和展览,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
|
|
| 9.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2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俨然 :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 (3)念无与为乐者 。念: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作者在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4.(乙)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
|
| 10.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阿长与《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不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也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摘录原句回答),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3分) 2.、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4分) 3.、"我"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3分)
|
|
| 11.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拦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上文分别说明了卢沟桥的三个特征。这三个特征是什么?(4分) 2.写出文中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3分) 3."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一词用得准确,表达了什么意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3分)
|
|
| 12.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5分) 月光启蒙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甲]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但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童年苦涩,夏夜却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了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________________。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爱,融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沉静片刻,她又吟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民歌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朝哪里猜?" 母亲说:"朝吃的猜。"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童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 1.用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 (1)将"安详"、"慈祥"填入文中的甲、乙处: 她[甲] _______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 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3分) 月光下,母亲为我 唱 民 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 谜 语 3.根据文意,将文中的句子填写完整。(2分)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文中画线句运用了 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效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对标题"月光启蒙"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2分) A.月光下,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吟唱,让我初步了解了许多民歌童谣。 B.在故乡明亮的月光下,母亲教会我要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C.在故乡的天空下,月光启迪我领悟了浓郁的诗情和生活的真谛。 D.明月星光下,母亲用智慧和才华陪伴我的童年,启迪我的想象和诗情。 6.如果以"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永远珍藏着那一份母爱"来结尾,和原文比较,哪一个好?为什么?(4分)
|
|
| 13. 难度:中等 | |
|
写作(50分) 题目:________,我成长中的一座桥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如"母爱""师恩""友谊""赞美""挫折"等,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