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模拟试卷(一)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书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请把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规范,整洁美观。(3分)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然()    害(zèn)    愧zuò)     吹毛求chī

B.荫)     立(chù)    睥)     龙吟凤huì

C长(rǒng)   债quàn)   岩(chán)    苦心孤

D皱(zhě)    箱qiè)    干jìng)    惟妙惟xiāo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萧索    雏形    悬涯    无原无故

B.诀别    妖饶    恻隐    张惶失措

C.镶嵌    蹒跚    晦暗    碌碌终身

D.蔓延    端祥    茏罩    郑重其事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学校里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

B.面对无数个豆腐渣工程的无辜牺牲者,面对亲人撕心裂肺的痛苦,我们无法再保持沉默!

C. 就民族矛盾和冲突而言,科索沃问题与北爱尔兰问题在性质上是相同的,而美国与北约对二者的态度何止天壤之别!

D. 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犯下的惨绝人寰的暴行,已永远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

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保守行事。

C.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D.这种从瑞士引进的花皮茄子,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面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李萌说:我一定要把它拍摄下来!

B.他最喜欢的一门学科就是——数学。

C你这是怎么啦?小雯。妈妈关切地问道。

D. 今年春晚推出的歌曲《好久没回家》旋律优美,温馨感人。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朱自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我们学过的《背影》《老王》都是他的作品。

B.鲁迅的散文《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表现了童年生活的情趣。

C.《变色龙》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契诃夫,他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

D.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

 

三、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1.上文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叫做             

              2分)

2.请根据文段中对话描写,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2分)

 

 

四、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l课时。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l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摘自自新浪网

1.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2)

 

                                                                    

2.读了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  (2)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古诗文默写填空。(共6分,每空1分)

1.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是这样诠释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不畏浮云遮望眼,                      

5.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呢?《<论语>十则》中对此进行了这样的阐述:                                             

 

六、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的上片描写                ,以一个     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3分)

2.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七、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9分)

董永,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注释:偏孤:年幼时死了母亲。肆力田亩:(父子)一起尽力种地。供其奴职:再去做主人的奴仆。蒙君之惠:蒙受您的恩惠。收藏:收养。小人:贫穷无知的人。服勤:勤劳服侍。尔:这样,如此。缣:细绢。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凌空而(          )  2钱一万(          )

3)知(          )    4)天织女(          )

2.凭助注释翻译下面句子。(2分)

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

 

                                                                        

3.读了这则神话故事,你得到什么启迪?(3分)

 

 

 

八、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说明文阅读,完成后面题目(6分)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

李栓科

刚刚掠过我国及日本的沙尘暴,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一时间舆情沸腾。

然而,人类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

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

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

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土壤的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沙尘暴能有效地缓解酸雨。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很发达,但除了个别城市以外很少有酸雨发生,这与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有很大关系。沙尘暴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 01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事实上,处在什么自然带上.就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

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旱地区那点可怜的降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没有了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

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其危害程度。    (本文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

  B.如果人类消灭了沙尘暴及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一切物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C.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沙尘暴带人海洋中的营养物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D.沙尘暴之所以会被妖魔化,主要是因为人们只看到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而忽略了它有利的一面。

2.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认识沙尘暴?(4分)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议论文阅读,完成后面题目。(6分)

读书可戒躁

沐 沂

刚刚过去的世界读书日,一如往年,又引发一番愧疚、反思乃至片刻的警醒,也难免有人援引数据,说明国人阅读率与西人之差距悬殊云云。然此日一过,依然故我。

常听人说的借口是。古人也很忙,但人家琢磨出个三上”——马上、枕上、厕上。尽管有好事者论证,此三上都不健康,但至少说明,读书在古人那里,已是一种习惯。如果说老黄历不堪一翻,再看看国外。有常出国者慨叹,在某国上班早高峰的地铁里,为生计奔波的青年人手一本书,把整个世界读得一片安静。其实,很多时候会变成,刚刚关上电脑,顺手拿起手机,刷了一会微博,忽然想起一直追的电视剧更新了,还有一档综艺节目没看,反正这个时代不缺少娱乐元素,足可以把时间填得满满当当。

也有理由是读书无用。时代飞速向前,要想不被抛下,必须全力奔跑,无形压力让成功焦虑蔓延开来,成名要趁早、赚钱要趁早,“30岁还不成功,你就没希望了“40岁不赚够4000万,就不要来见我了等各类说法可为佐证。颜如玉黄金屋只是一种传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却未必是我成功的阶梯。此类拿功利主义套读书的做法,让人们变得短视,要么干脆不读书,读也要读有用的书,于是图书市场虚火,各类成功学、营销学、厚黑学、养生学书籍层出不穷,人们捧读各类圣经” “宝典” “红宝书,在知识中寻找改变命运的路径。

用娱乐把时间填满,结果可能还是空虚;靠读几本书便要成功起来,也许只是缘木求鱼。两种理由,一言以蔽之,浮躁。我们常说时代浮躁,但于个人,浮躁却是万万要不得的。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或可再加上一句,神不凝则万事难成。

浮对之以沉,躁对之以静,真正的阅读,正可用来获得一种沉静的心态。古人把读书比作磨剑,十年磨一剑,磨的应该就包括心性。苏东坡的读书方法叫八面受敌法,概其要,就是把书本当敌人,每次只集中精力,消灭一面之敌,反复研读,自可威风八面——智慧如苏子,读书亦只能用慢功夫和笨方法

总之,读书可戒躁。是的,一本书就是一扇开启心灵的大门……

(原载《人民日报》,有删改)

1.作者在文中针对借口读书无用而不读书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是:                     。(2分)

2.请具体分析选文第语段加横线的两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2分)

 

 

3.概括选文第语段中除古人三上读书以外的两个事实论据(每个论据的概括不超过10个字)(2分)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4分)

银行里的男孩

(美国)菲利普·罗斯

一天,我到西大街某银行的一个小型储蓄所准备开个新账户。

已经是午饭时间,储蓄所里只有一个职员在值班。那是一位大约40岁的黑人,紧贴头皮的头发,小胡子,整洁、笔挺的棕色西装,身上的每一处都暗示着,他是一位细心谨慎的人。

这位职员正站在柜台后面,柜台前站着一位白人男孩,黄棕色的头发,穿着一件V字领的毛线衣,一条卡其裤和一双平底鞋。我想我特别注意他是因为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初中生,而不是一位银行的顾客。

男孩继续引起我的兴趣的是下面所发生的事。

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但是我不明白,他对银行职员说,我自己开的账户,为什么我不能取钱。

我已经向你解释过了。职员对他说,没有父母的信函,一个14岁的小孩不能自己取钱。

但这似乎不公平,男孩说,他的声音有点颤抖,这是我的钱。我把钱存进去。这是我的存折。

我知道是你的存折。职员说,但规定就是那样。现在需要我再讲一遍吗?

他转身对我微笑了一下。先生,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我本来想开一个新账户,但是看到在这里刚刚发生的一幕后,我改变了主意。我说。

为什么?他说。

就因为你说的话。我说,如果我理解的没错的话,您刚才的意思是说,这个孩子已经够年龄把钱存入你们的银行,却没有达到取出他的钱的年龄。如果无法证明他的钱或者他的存折有任何问题的话,那么银行的规定的确太可笑了。

对你来说也许可笑,他的声音稍微提高了一点,似乎有点生气了,但这是银行的规定,除了遵守规定,我没有别的选择。

在我跟银行职员辩论的时候,男孩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但最终我也无能为力。突然我注意到,在他手上紧抓着的那本打开的存折上显示只有100美元的结余。存折上面还显示进行过多次小额的存款和取款。

我想我反驳的机会来了。

孩子,以前你自己取过钱吗?我问男孩。

取过。他说。

我一笑,转问银行职员:你怎么解释这个?为什么你以前让他取钱,现在不让呢?

他看起来发火了。因为以前我们不知道他的年龄,现在知道了。就这么简单。

我转身对男孩耸耸肩,然后说道:你真的被骗了。你应该让你的父母到这里来,向他们提出抗议。

男孩看起来完全失望了。沉默了一会儿,他把存折放进背包,然后离开了银行。

银行职员透过玻璃门看着男孩的背影消失在街道的拐角,转身对我说道:先生,你真的不应该从中插一杠。

我不应该插一杠?我大声说道,就你们那些该死的规定,难道他不需要一个人来保护他的利益吗?

有人正在保护他的利益。他平静地说。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银行。

我无法相信这个白痴居然会这样说。瞧,我揶揄道,我们只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但你也许愿意跟我解释解释银行如何保护那个孩子的利益。

当然,他说道,今天早上我们得到消息,街上的一帮流氓已经勒索这个孩子一个多月。那帮混蛋强迫他每周取一次钱给他们。显然,那个可怜的孩子由于太过害怕而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那才是他为什么如此烦恼的原因。取不到钱,他害怕那些流氓会打他。不过警察已经知道这件事,今天他们也许就会实施抓捕行动。

你的意思是说根本没有年龄太小而不能取钱的规定?

我从没听说过这个规定。现在,先生,你还需要开户吗?

1.“银行里的男孩为什么会引起的兴趣?请简要概括。(2分)

 

 

2.选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2分)

 

 

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

 

 

2)在我跟银行职员辩论的时候,男孩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

 

4.文中插一杠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2分)

 

 

5.综观全文,你看出黑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中你悟出了什么?(4分)

 

 

 

九、作文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请以我心中的那         (一轮太阳、一抹绿色、一份真情、一丝牵挂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出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