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9分) 韶光流转,岁月迁移,我们已经慢慢忽略了太多值得珍惜的东西。我们要拥有善良,它是心间绽放的花,它仿佛是一首云淡风轻的小诗 A 又如一曲蓝天碧水的梵音。当心怀善良时,便四围yíng rào( )馨香,生活会一寸一寸地灿烂开来。我们又mò rán( )发现,如若没有一份美丽的心情,也犹如在沙土上建高塔,一切都无从谈起。美丽的心情,可以蕴涵人生 B (千头万绪/林林总总)的苦难,它是稳健向上的。美丽的心情,覆盖生命中每一个清晨与夜晚,让心灵保持明净,并且憧憬着一种确实而永恒的安宁。让我们的心念意境,时常保持清朗明畅,我们的生命,因此广博须xuàn làn( )! 1.阅读上面文字,根据拼音用正楷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
2.语段A处的标点符号应为 号。(2分) 3.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入B处。 (2分) 4.画浪线的部分有语病,修改意见: 。(2分)
|
|||||||||||||||||||||||||||
| 2. 难度:中等 | |
|
下列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听完演讲后,同学们由衷地说:“李老师的这番演讲抛砖引玉,我们受益不浅。” B、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这句诗大胆地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摹得淋漓尽致。 C、在这场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战斗在最前线,他们中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 D、看到电视画面上数百头藏羚羊被盗猎分子枪杀而横尸荒野的惨状,我们顿觉义愤填膺,恨不得立即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
|
| 3. 难度:中等 | |
|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在“世界月球大会”上,有关人士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的具体做法。 B、举办上海世博会,目的通过这一国际性的展览平台,让广泛参与的国家得到深入的交流。 C、谁都不能承认,汉字书写最终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文字发展史上是一个奇迹。 D、八达岭隧道的开通,有助于解决本桓公路的交通拥堵。
|
|
| 4. 难度:中等 | |
|
学校开展“关注文化,阅读经典”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踊跃参加。(6分) 1.活动一:保护文化遗产(3分) 6月9日,是我国 “文化遗产日”。请从南通地区文物古迹中任选一处,写一句宣传。文物古迹: ,宣传语: 2.活动二:重视名著阅读(3分) 中外名著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物画廊缤纷多彩。在你阅读的体验中,你最欣赏谁?说说欣赏的理由。
|
|
| 5. 难度:中等 | |
|
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 ,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2.蒹葭凄凄, 。(《蒹葭》) 3.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5.我想: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6.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7.《凉州词》(王之涣)中描绘了塞外荒凉、壮阔景象的句子是 , 。 8.《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的句子: , 。(晏殊《浣溪沙》)
|
|
| 6. 难度:困难 | |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6分) 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1. 词人笔下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3分) 2. 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分)
|
|
| 7. 难度:困难 |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5分)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崇桢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①一小舟,拥毳②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④,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⑤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陶庵梦忆》) 【注】①挐:撑(船)。②毳(cuì)衣:毛皮的衣服。③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hàng dàng ):天上的白气。④芥:比喻细微,微小。⑤白:酒杯。 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各停一处)。(2分) (1)独 往 湖 心 亭 看 雪 (2)惟 长 堤 一 痕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互相轩邈( ) (2)窥谷忘反( ) (3)上下一白( ) (4)及下船( )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4.甲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山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5.乙文中“雾凇沆砀……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意境优美。有人依此作一幅画,请你为这幅画添加一个标题: 。(1分) 6.甲乙两文画线句都写环境的幽静,但艺术手法不同,请简析。(2分)
|
|
| 8. 难度:困难 | |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16分) 善很柔软 但有力量 安黎 ①两千年前,孟子把道德不够好的人统统称作禽兽。他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人去之,君子存之。”人和禽兽的很小区别,究竟有哪些?孟子认为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失去这些品质,人就不是人了。恻隐之心,被孟子排在“四心”之首,足见它之于人,是何等的重要。“人之初,性本善”,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善良的,是干净的。至于随着逐渐长大,人有可能撒谎,有可能作恶,有可能损人利己,那皆因人之心田,在尘世里遭遇了滚滚红尘的污染。 ②恻隐之心潜藏于人的体内,久而久之,就转化为人一种生理与心理上的反应——看见别人流泪,自己的眼圈就潮湿;看见别的生命在受伤流血,自己就肌肉抖颤,心灵抽搐。恻隐之心是人的本能,人的天性。人心是一团活着的血肉。血肉的属性决定了人心的敏感性与柔软性。柔软的人心,才能产生怜悯、同情、爱恨、快乐、沮丧等诸多情绪。其中,怜悯与同情,则是人精神世界里最为鲜亮的一抹翠绿。有了怜悯之心,有了同情之意,人才能趋向善良,才能忘却一己之得失,去帮助与救助那些身处困境中的旁人。无数的先贤谆谆告诫人要以仁义为立命之根,要以厚德为立身之本。佛祖教人以善,基督教人以爱,孔孟教人以仁……圣贤们表达的角度尽管各有侧重,但主体理念,却大致相同,那就是人活着,不单单要考虑自己,还要顾盼别人。在相互的依偎、关爱、帮扶里,人才不孤单,不寒冷,不绝望。关爱别人,也是关爱自己,轮到自己落难之际,无数只热手会纷纷向自己递来。 ③人要有善行,更要有善念。善念驱动着善行,善行反哺着善念。有了善念,善行就变成了一种发自肺腑的自觉行动,而不是表演式的作秀。以善目打量万物,以善心度量世界,以善举行走于人间,人才能变得宽厚博大。宽厚的人,博大的人,不但自身的生命有了厚度,而且生命的价值亦得到了彰显。 ④行善,没有前提条件,也没有固定方式。给迷路者指一下路,给饥饿者递一个馒头,给遭灾的人捐一些被褥,甚至,给那些贫贱者以平等尊重的口吻,给那些落魄者失意者以鼓励的微笑等等,都是善行善举。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善举却没有高下。穷人捐赠的一元钱,和富翁施舍的一万元钱,在功德的意义上,没有本质的区别。 ⑤善是火苗,需要呵护;只有呵护,才能燎原;善是种子,需要播撒;只有播撒,才能发芽,并绿满原野。一个人的善,可以引导更多人的善;对某一件事情的善待,可以繁衍出更多善事。善在表象上,它很柔软,但其实,它却最有力量。一个国家,若只有坚挺的枪炮,而无正义,这样的国家纵然可以让别国恐惧,但却无法让别国臣服。一个社会,若只讲究利益,而没有爱的传播,爱的弥漫,纵然堆满金山银山,也只是冰冷的荒原。 ⑥三国时期的刘备曾有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善,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积少成多,小善就成了大善。遍地皆善,善就会转化为一种土壤,成为一种气候,催促更多的善行善德破土而出。 1.文章第一段写孟子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呢?(4分) 2.“怜悯与同情,则是人精神世界里最为鲜亮的一抹翠绿。”说说这句话的含义。(3分) 3. “佛祖教人以善,基督教人以爱,孔孟教人以仁……圣贤们表达的角度尽管各有侧重,但主体理念,却大致相同……”你能举一位圣贤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吗?(4分) 4.结合本文及我们的现实生活说说“善在表象上,它很柔软,但其实,它却最有力量”。(5分)
|
|
| 9. 难度:困难 | ||||||||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23分) 那一株米兰 ①花坛里的米兰被人砍了。萎靡的枯朽色,在周匝不知名的灌木映衬下越发的触目惊心。上面的树冠,被细细的解体,绑成一捆捆的柴薪,整齐的码在院子深处的墙角下,半干了。某一天它们将被送进炉灶里,发一份光放一份热,然后化为灰烬。多好的一棵树啊!就这么毁了。 ②这一截碗口粗的残躯,横生的枝条都被人从齐枝桠处砍去,凄惨惨的戳在土里,浅灰色的身上极不情愿的乱糟糟的捆绑着些荆棘和说不出名堂的烂枝条。在这些枯朽的东西上面,无精打采的缠着几根“丰收瓜”的藤,半死不活的吊着几片稀疏的半枯的叶子,哪里有半点“丰收”的样子。 ③花坛里的土被人精心的清理过。米兰旁边被齐崭崭砍去的三株大丽花,是城门失火,殃及的池鱼。拔去杂草后的泥土上,横七竖八躺着些白色泡沫做成的箱子。装着就地取材的土,因地制宜的种着青菜、白菜、小葱、薄荷、芫荽。这些营养箱躲在花坛边缘一圈密密匝匝的灌木阴影里,不走到近处了,是不会被发现的。 ④原来如此!我不由得怀念起那一株米兰来。 ⑤它是什么时候长成一棵树的,我已经毫无印象了。当年种下它的人,一定是个生活的有心人。它热情的迎接你的到来,率领着这院子里的绿色生灵们。树尖紧挨着二楼住户的窗子。这家人实在幸运,你想想看,不用开窗,就能望见那翠绿的树叶,新鲜的带着露珠的味道;不用开窗,就能嗅到那沁人心脾的芳香,温和的像拂面的春风。 ⑥如果你站在树下,你需要仔细探寻才能在满眼温润的绿色里,发现那小小的花朵。纺锤型的花蕾,仿佛一颗晶莹的水滴。白里透黄,像某种玉石的质感。开放的时候非常缓慢,它好像不着急也不愿意一下子就释放了自己,又极享受这开放的过程。像一首婉约的词,总需要浅吟低唱、一叹三咏,唱的太快就荒腔走板韵味全失了。 ⑦我从不曾刻意的去关注它。它和这院子里种的大丽花、糯米茶、紫荆花、金钟花、叶子花,还有那些我无法命名的花朵们一起,构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直到有一天,它被人毁了。我才发现,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说没就没有了?一切只能依靠回忆。 ⑧我似乎记得,我领着孩子在院子里玩耍。米兰花下,她从地上拾起一两朵坠地的花朵,淘气的把花儿放在鼻边嗅嗅,很陶醉的样子,再把花朵小心翼翼的放进她小小的口袋。然后仰着笑脸向我,“爸爸,花花儿香!”我的可爱的小天使,花儿是天地间的精灵,怎么会不香呢?就像你。这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有香味的啊! ⑨倘若有一天,孩子问我,“那棵美丽的米兰到哪里去了?”我将如何回答? ⑩我突然害怕起来,忧虑起来。赶紧跑去看那棵山茶花。它同样是那么脆弱而不堪一击。还好,还好,山茶花暂时安然无恙。 ⑾每天早晨,我还是去看我念念不忘的山茶。我已守候了足够长的时间了,好不容易才见到这棵小小的山茶吐出几个蓓蕾,有一个已经露出些微红来,比起几天前更让人憧憬它的绽放。这似乎使我看到了希望。连山茶都没有畏惧危险,明天它就会绽放了!它会开出娇嫩的鲜红的花朵的。该开放就要开放,谁能阻挡?他自戕害,我自美丽! ⑿我应该去把那些缠在米兰身上的荆棘扒掉,扔得远远的。那一株米兰啊,不是还有根在吗?几天前已经立春了,现在扑面而来的是春风了,也应该有一场雨。你一定要迸发出嫩芽啊!你一定要长出新的枝叶啊!你一定要开出最馥郁的花朵啊!尽管这片土地上已经干旱很久,尽管这是何等的艰难,但我还是希望你能。 ⒀这样,我就可以回答孩子的问题了,“ !” (选文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请你用准确的词语概括出作者前后心理变化的过程。(4分)
2.本文题目是“那一株米兰”,但文章第11小节却赞美山茶花的精神,有什么作用?(4分) 3.同学们,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将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注意,回答时要符合文意。(字数不超过50字)(4分) 这样,我就可以回答孩子的问题了, “ ” 4.本文第⑥段中画线句精致描写了米兰花开的过程,请细细品味,赏析该句。(5分) 开放的时候非常缓慢,它好像不着急也不愿意一下子就释放了自己,又极享受这开放的过程。 5. 同学们,人生中有时也会遇到像米兰一样的经历,请根据《那一株米兰》和下面这段文字的感悟,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如何面对人生中的“荆棘”。(6分) 就让路途当中出现阻塞吧,让它出现好了!有障碍,才有生活;要是没有的话,水便会毫无生气地立刻流入大洋了,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离开毫无生机的机体一样。 …… 小溪流经树林的全程,是一条充满持续搏斗的道路……(普里什文《林中小溪》有删改)
|
||||||||
| 10. 难度:困难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美就如路边的野花,在淅沥沥的春雨中轻轻摇曳,在轰隆隆的夏雷中静静绽放,在哗啦啦的秋叶中顽强盛开,在白皑皑的冬雪中傲立枝头。用心体味你的生活,在惊喜中你会发现——美悄然绽放在我们生活的路上…… 请以“美,悄然绽放”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⑵不少于600字;⑶书写工整、规范、美观;⑷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