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四川省九年级上期末模拟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A.妖ráo)  留(zhì)    (wù)     (bìng)

B(gè)     zōu)  ruì)凿  è)然

C(shà)    (léng)   (suī)    (juǎn)

D(ruì)    (mí)     (qī)     (mì)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

A化为无有    言行相顾    恪尽职守    黎民百姓

B.无与伦比    涕泗横流    脑羞成怒    媚上欺下

C.怒不可遏    自知之明    孤军奋战    断章取意

D.廓然无累    气吞斗牛    强聒不舍    重蹈覆辙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

A.两个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B.你们学校打排球的水平实在高,我们甘拜下风

C.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赛场屡创佳绩,实属妙手偶得

D.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鼓动起来。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没有毛病的一项是(          ) (2)

A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B.熊熊大火中,一位遇难者向人们呼救。

C.看了这次内容丰富的展览,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夏天到了,大家游泳时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事故。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2)

A.《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惟利是图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B.《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光是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C.《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字敏轩,选入本册书目的是 《范进中举》。

D.《出师表》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表:古代向君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二、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请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 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3. 只恐双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

4. 已是黄昏独自愁                。(陆游《卜算子 咏梅》)

5.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激荡着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强烈愿望的诗句是:                                                          

 

三、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左图是第十六届亚运会会徽设计。它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酷似火焰的五羊外形轮廓,构图以抽象和具象相合,在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请你说说这个构图的象征意义。(2分)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面是一则流传很广的手机短信,请你从语文的角度加以赏析,说一说它广为流传的原因。(2分)

删除昨天的烦恼,确定今天的快乐,设置明天的幸福,存储永远的爱心,取消世间的仇恨,粘贴美好的心情,复制醉人的风景,打印你灿烂的笑容。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综合性学习。(4分)

初三年段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调查表

  阅读目的

汲取文学素养

应付考试

消遣

其他

人数比例

25%

55%

12%

8%

1.通过对以上表格内容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2 分)

答:                                                                         

2.对所阅读的名著,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书名:                                                                     

理由:                                                                     

 

四、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记叙文,完成后面题目。(10分)

选  择

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

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 “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挼了挼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亮光。

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最坏的打算。

1.段中画横线句属于        描写,表现了父亲               的心理。(2分)

2.段中作者把                    比喻为潮水,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                                                                  。(2分)

3.从全文看,父亲的选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4分)

1                                                                 

2                                                                 

4.你对文中人物有什么评价?请任选其中一个人物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不少于20字)(2分)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议论文,完成后面题目。(10分)

做人要知足知不足

曾见冰心老人为别人题座右铭:知足知不足。

做人首先要知足。所以中国有一句老话叫知足常乐为大家所尊奉。什么叫知足呢?还是先查一下词典吧。《现代汉语词典》说:知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如果每个人都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社会必能安定,天下必能太平,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可是社会上总有一些不安分守纪的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样的人往往要栽大跟头。对他们来说,知足常乐这句话就成了灵丹妙药。

但是知足也要分场合。在旧社会,穷人吃草根树皮,阔人吃燕窝鱼翅。在这样的场合下,你劝穷人知足,能劝得动吗?正相反,应当鼓励他们不知足,要起来斗争。这样的不知足是正当的,是有重大意义的,它能伸张社会正义,能推动人类社会前进。除了场合之外,知足还有一个度的问题。什么叫度?笼统言之,就是适当的限度。人们常说的安分”“非分等等,指的就是适当的限度。这个限度也是极难掌握的,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勉强找一个标准的话,那就是约定俗成。我想,冰心老人之所以写这一句话,其意不过是劝人少存非分之想而已。

做人还要知不足。这里所谓不足,指的是不足之处不够完美之处。这句话同自知之明有联系。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一句老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句话暗示给我们,有自知之明并不容易,否则这一句话就用不着说了。事实上也确是如此。就拿现在来说,我所见到的人,大都自我感觉良好。专以学界而论,有的人并没有读过几本书,却不知天高地厚,以天才自居,靠自己一点小聪明狂傲恣睢,骂尽天下一切文人,大有一枝笔横扫六合之概,令明眼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怜。这种人往往没有什么出息。因为,又有一句中国老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有一句中国老话:学海无涯。说的都是真理。但在这些人眼中,他们已经穷了学海之源,往前再没有路了,进步是没有必要的。他们除了自我欣赏之外,还有什么出息呢?

古代希腊人也认为自知之明是可贵的,所以语重心长地说出了:要了解你自己!中国同希腊相距万里,可竟说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话,可见这些话是普遍真理。中外几千年的思想史和科学史,也都证明了一个事实: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

1.本文的总论点是:                                                      

分论点是:                                                                  (2)

2.请综合文章内容说说知足知不足的含义。(2)

3.文章第段是从哪两个角度论述知足的?(2)

4.文章第段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2)

5.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从学习、做事、做人等某一方面,谈谈你对知不足的看法。(2)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0分)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2分)

大义于天下                     天子而令诸侯                 

天所以资将军                  将军既帝室之                 

2.下面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贤能之用       不足外人道也

B曹操比袁绍     信义著四海

C此可为援而不可图也 以是人多书假余

D今操已拥百万众     辍耕垄上

3.句子翻译。(4分)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4.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最终战略目标是什么?为达到这个目标,诸葛亮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2分)

 

六、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王驾的《雨晴》,完成后面题目。(6分)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扣住什么来写春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2.前人评价却疑春色在邻家神来之笔,你认为这句在何处?(3分)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幸福是……幸福就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那种亲密,幸福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那种孝心,幸福就是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的那种洒脱,幸福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纵山小的那种激荡,幸福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种恬淡,幸福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那种奉献,幸福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种希望……幸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真实地填充着我们的生活

请你以幸福是            为题(空线处填上词语或短语),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