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201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六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有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恣睢  鸦雀无声  拮据  张皇失措    B.真谛  斩钉截铁  烦躁   眼花瞭乱

C.亵渎  无与伦比  肃穆  破釜沉舟    D.制裁  怒不可遏  荒谬   委曲求全

 

二、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①至⑧题选做六题,⑨⑩两题必做)

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3.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4.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5.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6.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7.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8.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9.周敦颐《爱莲说》中写莲花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10.朱熹《观书有感》中启示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新如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语句是:

                                

 

三、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名著阅读。(6分)

1.下面是摘自不同作品中的书信内容,请按要求作答。   

【甲】“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乙】“我的最高贵的一部分,我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当我们同在一起时,我已觉得许多病象,我瞒着,但从此越来越恶化……还会痊愈吗?”

【甲】出自作品《          》。【乙】中的“我”指            (人名),他是法国作家             塑造的三个伟大人物之一。(3分)

2.根据阅读体验,回答问题。

“你(阿廖沙)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她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

这里的“她”是谁?“她”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四、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语文综合性学习。(8分)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开展“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温州某中学也开展了校园“光盘行动”的活动,请你来参与。(“光盘”:吃光盘子里的食物)

1.学校刊出以“光盘行动”为主题的校报,其中“社会聚焦”栏目刊登了以下三则材料,请仔细阅读,概括出这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2分)

                                                                                         

材料一:新华网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

 材料二:温州在线讯  温州市区一位街道工作人员发出了“光盘行动”倡议,立即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社区的廖女士说:“生活好了,聚餐的机会多了起来,我们都应该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社区发起在餐桌上节约的号召,我们一百个支持。”

材料三:温州日报  记者了解到,目前温州87家餐饮单位纷纷开展“光盘行动”,向“舌尖上的浪费”说“拜拜”,许多酒店推出了“半份菜”“小份莱”“免费打包”等服务项目,引导消费者做“光盘一族”。

                                                                                         

2.学校在餐厅内张贴了下面三句宣传语,你最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3分)

A.“盘中餐,皆辛苦”,请珍惜粮食吧!

B.做“光盘一族”,成“节约达人”。

C.拒绝“餐桌剩宴”,回归“文明饮食”。

我喜欢(      )句,  理由是                                                            

3.学校“光盘行动宣讲组”走出校园宣传,市民积极响应,一位黄先生这样感慨:“请人吃饭,宁愿剩下也不能不够啊,如果餐桌上都是吃得干干净净的盘子,总感觉不好看,怕客人觉得自己小气。”针对这种感慨,作为宣讲组一员的你,想对黄先生说些什么呢?(3分)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每个人心里一亩田(13分)

⑴父亲搬了新家之后,在小区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开垦了一块小小的田,从此他的生活开始忙碌起来。每天花费一两个小时,在田里除草、施肥、捉虫,给小小的田,圈上漂亮的篱笆。【“小小”“一两个小时”“漂亮”,足见父亲所花费时间之多,对花之喜爱。父亲哪里是在种花,他是在种快乐啊!】

⑵别人的田里种蒜苗,种香葱,种四季豆,唯有父亲的田里,满满都是花儿。种的大多是草本植物,比如可以染指甲的凤仙花,大叶子的美人蕉,四季常开的海棠花,愈晚愈香的晚香玉等等。 

⑶花开的季节,满园子姹紫嫣红,香飘云外。傍晚散步的时候,总会有人停留在父亲的花前,细细地打量,踟蹰不前,然后发出几声赞叹。【批注:                】父亲便像一个得到表扬的孩子一样,兴奋得有些不知所措。当然,也有淘气的小孩子,趁父亲眼不见的工夫,顺手折了父亲的花儿。这时候父亲往往会很生气,去追赶那些滋事的孩子,可是哪里能追得上? 

⑷父亲只得在身后扬言,如果有下一次,一定去找家长,让你们再淘气!可那些孩子并不当回事,在晚风中笑着跑开去。  

⑸我曾问父亲,种那么多的花儿,不当吃也不当喝的,费劲出累,逢上不懂事的孩子,还会把你辛辛苦苦种的花儿掐断了,薅了去,惹一肚子气,何苦来呢?父亲笑笑,说,也不是真的生气,就是觉得白白糟蹋了那些花儿怪可惜的,所以只是吓唬吓唬他们。隔半天,父亲又说,我种的是花儿,收获的是快乐,图的就是个乐儿!我呆怔半晌,想想也是,种花,即无妨碍别人,自己又得乐,何乐而不为?总比内心忧郁愤懑想东想西强多了。 

⑹三毛说,每个人心里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块隐形的看不见的田,每个人一生都在忙着播种和收获,从早到晚,辛辛苦苦,只不过是播种的形式不同而已。 

⑺有的人,在心田里种下一颗温情的种子,用一颗善良纯朴真挚的心去感知和体会这个世界,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包容和接纳这个世界,这样的人会收获安宁和幸福。 

⑻有的人,在心田里种下一颗善良的种子,用一颗白莲花一样纯洁的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求回报,不图感恩,这样的人会收获温情和喜悦。 

⑼有的人,在心田里种下一颗欲望的种子,想要的东西太多,声色犬马,被贪婪的火焰煎烤着,这样的人会收获苦闷和折磨。 

⑽有的人,在心田里种下一颗罪恶的种子,人不是天生就有一颗罪恶之心的,人性本善,而是某些机缘和成因,使内心有了罪恶的念头,想报仇,想不劳而获……这样的人会收获痛苦和惩罚。

⑾佛说,种善因,得善果,正是这个道理。 

⑿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亩田,每个人都在忙着种植和收获。心田里,唯有种满阳光和鲜花,才会收获春光明媚。  

⒀每个人心里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种希望,种快乐!(选自《知识窗》2012年01期)

1.题目“每个人心里一亩田”的含义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3分)

                                                                        

2.参考第⑴段的批注示例,对第⑶段的画线句加以品析,完成批注。(3分)

3.第⑶⑷段写淘气小孩折花,其作用是什么?(3分)

                                                                      

4.每个人心里一亩田,你用它来种什么?请谈谈你的理由。(4分)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给最爱的他们安全感(15分)

沈奇岚

⑴每个孩子都被父母指责过不懂事,那句“都是为了你好”听过千遍万遍,“知道,知道,我都知道”也答了千遍万遍。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

⑵我们的父母有个有趣的标准,听话的就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就是坏孩子。换言之,就是停留在父母框架里的就是父母喜欢的孩子,任何突破框架的企图都是叛逆、不听话、不懂事甚至不孝顺。

⑶你想自己做决定,想过自己的人生。但是,在父母的框架里,你常常碰壁。他们希望你留在那个框架里面,因为他们怕你出去了会不安全。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父母的框架都是保护性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饭前要洗手听老师的话等等。那是他们的人生经验,他们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来为我们筑起保护墙。但是任何框架都可能陷入一种惯性。他们习惯了这种保护你的方式,却还没有习惯你已经长大,世界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你想要空间,不得不和这个框架发生冲突。你没办法责怪他们,他们的框架都是出于爱。你在他们的框架之内,他们才觉得你是安全的,他们才有安全感。

⑸很多年以后,你会发现,父母对我们人生的横加干涉,无非是怕我们做了糟糕的选择──他们心里没有安全感,对框架之外的世界没有信心。

⑹如果你希望父母尊重你的选择,你必须要给他们安全感──你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可以从小事做起,甚至从妥协做起。独立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用脚踏实地的行为挣来的。让父母有安全感有两条路,一条是最方便的听话之路,父母要求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条路在你长大之后会越来越难走,你会分不清楚“他们想要什么”和“你想要什么”。

⑺一条就是有些难度的独立之路,你要比他们更强大。这句话的意思不是你要通过压倒他们来达到强大,而是你要通过理解他们和保护他们变得更强大,强大到他们能够意识到你能照顾好自己了,甚至能照顾他们了。不要等他们老了,你才觉得该照顾他们了。说到这里,你会不会笑──给父母安全感?

⑻真的,试试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你们的关系,就会明白许多的冲突并不是他们不尊重你,而是他们没有安全感,他们不知道你已经长大。他们的横加干涉可能是一种过度的担心,是一种婉转但是失败的爱的表达。

⑼坦白地说,期待父母因为你而有所改变,恐怕是种奢望。所以你要更努力,试着去理解自己的父母,理解他们的怕与爱,理解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爱好、他们的愿望。

⑽其实当父母是世间最辛苦的工作,为了保护他们的孩子,哪怕自己碰得鼻青脸肿也要努力强大。他们为你提供了那么长久的爱和安全感,现在,轮到你了。长大吧!(选自2010年第19期《读者》)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2.第⑷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分)

                                                                                         

3.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⑹段中加点词“必须”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4.文章第⑼段说“期待父母因为你而有所改变,恐怕是种奢望。”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六、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新晴野望(5分)

王维(唐)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诗歌的前三联写出了雨后原野                的特点?(2分)

2.诗歌的尾联画龙点晴,静态画面中融入了动态之美。试对这两句诗作赏析。(3分)

 

七、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出师表(节选)(13分)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贤臣(      )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    (4)尔来二十一年矣(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因为号焉                     先帝不臣卑鄙

 B.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己。

 C.愿陛下亲之信                 何陋

 D.此贞良死节之臣               男女衣着,如外人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4.作者为什么要自述身世和经历?(3分)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宗泽(节选)(12分)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泽至,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

二年正月,泽至开德,十三战皆捷。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

【注释】①婺州:今浙江金华。  ②靖康:宋钦宗年号。③磁州:今河北磁县。④率:都。⑤羸卒:瘦弱的士兵。⑥开德:今河南濮阳。⑦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⑧生兵:指生力军。⑨潜善:人名,即黄潜善。⑩薨:死亡。

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十三战皆(     )           (2)敌生兵至(      )

(3)将孤兵寡(     )           (4)连呼“过河”者三而薨(     )

2.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停顿处。(划两处)(2分)

泽 曰 食 禄 而 避 难 不 可 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

4.通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对宗泽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3分)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人,最大的对手是自己。相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看重自己,“万紫千红总是春”,激励自己,“直挂云帆济沧海”;超越自己,“无限风光在险峰”。

请以“          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