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埠头( ) 占卜( ) 作梗( ) 粜米( ) 沽酒( ) 写意( ) 拗不过( ) 不屑( ) 谩骂( ) 褡裢( )
|
|
| 2. 难度:中等 | |
|
选词填空。 1.早晨的阳光从破了的明瓦天棚 (A.照射 B.映照 C.斜射)下来,光柱子落在柜台外面 (A.晃动 B.摇动 C.摆动)着的几顶旧毡帽上。 2.“吓!”声音很 (A.严肃 B.严厉 C.严峻),左手的食指 (A.生硬 B.僵硬 C.强硬)地指着,“这是中央银行的,你们不要,可是想吃官司?” 3.洋火、洋肥皂之类 (A.必须品 B.必需品),不能不买,只好少买一点。
|
|
| 3. 难度:中等 | |
|
对下列句子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以“旧毡帽朋友”在一天中的行动为叙事线索,重点描绘了粜米、购物、发泄这三个情节。 B.课文通过对话巧妙交代当时的社会环境,如旧毡帽朋友和米行先生的对话就交代了洋米洋面倾销、地主阶级的地租剥削和高利贷者的盘剥、国民党税卡林立的社会环境。 C.文中的“毡帽朋友”是一些勤劳、善良、朴实的中国农民,作者在文中表达出对他们的深深同情,同时也怒其不争,不知道反抗,只会顺从地接受。 D.文中多用对照的写作方法。如作者将农民的朴实善良和米行先生的骄横霸气加以对照;把农民粜米前的喜悦和粜米后的颓丧加以对照。
|
|
| 4. 难度:中等 | |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飘摇妨碍沧海一粟察颜观色 B.贸然蔓延水泄不通备尝艰辛 C.震撼幅射一切就绪乔装打扮 D.涵概毛躁投机倒把贻笑大方
|
|
| 5. 难度:中等 | |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那小男孩儿咧着嘴笑得真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我要送给你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去那个大信封。 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 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阴,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张玉庭/文) 1.在第一段中,“写得美丽如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联系上下文分析其含义。
2.文中划线词“极其”“极”用得好,请说明理由。
3.文中把“老师”称为“妈妈式”的,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4.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请想一想,妈妈此刻是什么样的心情。
5.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故事中的哪个人物最让你感动呢?为什么?
|
|
| 6. 难度:中等 | ||
|
(二)糖罐的秘密 ①上高中时,学校坐落在清江边上的一个小村子里。宁静的村落三面临水,四季风景如画,如同古人笔下的世外桃源。但也极其A(piānpì)闭塞,周围疏疏落落全是民居,连买一根针也非要上十里外的小镇不可。 ②这可苦了我们这群高三的可怜虫们。读书实在太耗心智了,以至于整天唯一的感觉就是饿,连睡梦中都满是各种各样令人B(chuíxián)的好吃的东西。不知是谁带了一罐糖来,是那种黄亮如金、细软如沙的黄砂糖。 ③于是,寝室里便流行罐装的黄砂糖。十二个糖罐,恰似我们十二个女孩子,亲亲热热地排成一排。临睡前,美滋滋地喝上一杯热腾腾的糖水,月儿便甜甜地照进梦乡。 ④唯独秦霜是不大喝糖水的。因此她那个别致的青瓷陶罐里的糖,比起我们的总是又多又满。每晚,我们一边啜着糖水,一边叽叽喳喳地品头论足.或嘀嘀咕咕地发着牢骚,或嘻嘻哈哈地相互取笑时,秦霜总是在灯下读着她那本似乎永远也读不完的小说:问她为什么不喝,她说:“坏牙齿呢!” ⑤后来有人跟我咬耳朵,说秦霜的糖罐根本就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她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年迈的外婆一起过活,学费都交不齐,哪还有闲钱买糖吃?她那一罐糖,吃了再没得添的,又怕人瞧不起,就胡说什么坏牙齿的鬼话!我听了之后觉得心头一紧,有说不出的悲凉。 ⑥一次下课间操,口渴了,我匆匆忙忙回寝室找水喝-经过寝室门前的花坛时,不经意地向寝室的窗户一瞥,却见秦霜正狼吞虎咽地吃什么东西,不由一惊。细细看,竟是在吃糖呢!她挨次从每个糖罐里舀上一大勺,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 ⑦我看得目瞪口呆。可不知怎地,慢慢地,所有的惊讶、愤怒、鄙夷渐渐散去,两行温热的泪却无声无息地淌下来,滴落在那暗香袭人的花丛中――我悄悄地离开了那扇窗户,贼一样地潜回教室。 ⑧晚饭后,待一寝室人走得一个不剩,我一跃而起,飞快地闩上门,拉上窗帘,一把抱起我的糖罐,先给另外的几个逐一补上一大勺糖,然后,将剩下的通通倒进那个青瓷糖罐:又从箱子里抽出一袋糖,倒入自己的空罐儿。胆战心惊地忙完这一切,我狂跳不止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 ⑨前不久,我收到了一封寄自深圳的来信:信是这样写的——
⑩不用说,这封信是我多年的挚友——已任深圳一家电脑公司执行总经理的秦霜寄来的。 1.根据拼音写出文中应填入的词语。 A .piānpì ( ) B.chuíxián ( ) 2.根据语境,第④段划线句“秦霜总是在灯下读着她那本似乎永远也读不完的小说。”两个需要重读的词浯是 、 。 3.第⑦段写道:“我悄悄地离开了那扇窗户,贼一样地潜回教室。”请发挥想象,把此刻“我”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 我想: 4.结合上下文,理解第⑨段中划线句“因为,你倒进去的糖,远远不止值这个数儿。”的含义。(3分)
5.本文以 为线索展开情节,先后写了喝糖、 、 、 等四件事。 6.请结合本文谈谈自己在做人方面获得的启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