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201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荷月带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3.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4.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6.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一语双关,既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又说出了=佛家的一个道理,即:要达到“清净无为”、“息心去欲”的=境界,先得经过一段曲折修行的道路。

8.在汽车高新技术领域竞争中,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少落伍者被淘汰出局,使我们认识到优胜劣汰残酷性的同时,也看到技术创新具有的无可比拟的巨大动力。正所谓:              。(填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句)

 

二、其他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chìzhà时代的风云              ;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火。

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那就是中国!那就是中国啊,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高吭(  ) chìzhà(  )(2分)

2.参照文段中的画线句,在后面横线处再续写一句,要求句式致,语意连贯。(2分)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面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位资深出版人就书业广受关注的话题侃侃而谈,其中有多年从业的经验分享、深入浅出的思考。

B.毒贩随机应变地利用电动机藏匿毒品,企图逃避边防检查,但终究难以逃脱边防官兵缉毒的“火眼金睛” 。

C.“两会”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盛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参政议政热情与日俱增。

D.总有一种精神,淳朴而厚重,历久而弥珍,它跨越千山万水,穿越眼睛和心灵,让我们肃然起敬,让我们心潮激昂。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中,语言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实施并制定了一系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

B.只有依靠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和提升民族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就可能使国家真正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C.随着老百姓对生活环境及空气质量的日益关注,曾经一度备受瞩目的PM2.5正在成为判断空气质量好坏的新标准。

D.镇雄县果珠乡高坡村赵家沟村民组发生山体滑坡后,习近平要求做好灾民安置和村民避险工作,防止不再发生次生灾害。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雪,南国的松软美丽的雪啊!它纷纷扬扬,比春天一树树的梨花还要美。这时,北风变得柔和了,吹着它,上下翻飞,轻轻地降落,使人能看清那六角的菱形,看到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①有时候,真愿意伸出舌头,希望能接到一片雪花,那淘气的愉快里绽开了多少天真的梦。

②不知它是想依恋天空,还是想委身大地。

③忽然,它落进了我的颈脖,像个小绒毛,却又摸不到它,产生了甜甜的微痒。

④它忽上忽下,是那样的轻盈而自由啊!

⑤我伸出手来,它会安静地落到我的掌心,在我的钟情的眼睛里,慢慢地消失了它的身影。

A.③②④⑤①       B.①②④③⑤        C.⑤②④③①        D.②④③⑤①

 

四、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名著中的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甲】齿白唇红双眼俊,两眉入鬓常清,细腰宽膀似猿形。能骑乖劣马,爱放海东青。百步穿杨神臂健,弓开秋月分明,雕翎箭发迸寒星。(《水浒传》)

【乙】他经常穿着大人丢掉不要的破衣烂衫,全身一年四季都在开花,衣服上绽开的破布条随着他的蹦蹦跳跳而飘舞。他头上戴着一个很大的破帽子,一块弯月亮样的帽边搭拉下来遮住了半边脸,肥大的上衣几乎拖到脚跟,裤子只一根背带挎在肩上,另一根背带不知哪里去了,裤裆像个大口袋吊在两腿之间,一只裤脚卷着,还有一只毛了边的裤脚拖到地上,走一步带起一阵灰尘。(《汤姆·索亚历险记》)

1.甲段这首诗赞美的英雄人物是    ,其绰号是    。(2分)

2.乙段中“他”是指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一个与“他”相关的故事情节:                  

(不超过30个字)。(2分)

 

五、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综合性学习。(11分)

餐桌上杯盘狼藉,满桌剩饭剩菜,很多人已经对中国式“剩宴”司空见惯。不论是学校食堂还是各类餐馆、饭店,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中不乏好食物,餐饮浪费触目惊心、发人深省。有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盐城景山中学为此举行“节约无小事”的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阅读下面一则消息,试为之拟写一个简明的标题,不超过20个字。(2分)

                        

据路透社报道,近期联合国用“瑕疵”食材举办了一场宴会,招待各国政府部长和官员们,这些食材多为受损的非洲水果和蔬菜。此举意在向人们展示这些被欧洲市场“拒绝”的食物完全可以食用。

这场“别开生面”的宴会发生于为期一周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会议期间,地点位于肯尼亚首都马尼拉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有500人参加。菜品一共有5道,包括烤甜玉米面团包馅卷、黄扁豆以及一种类似意大利提拉米苏的甜点。

这些食材多是被挑剔的欧洲买家拒绝的食物。这些欧洲买家经常在食物收获后取消订单。由于在当地早已供大于求,那些被拒绝的食物往往直接腐烂或被用来喂养牲畜。

(2013年2月25日人民网)

2.3月4日,记者在部分驻济南高校食堂调查发现,约半数就餐者盘子中或多或少有剩饭现象,甚至有学生将没吃几口的饭菜全部倒进了泔水桶。针对此事,“节约论坛”展开了热议,请你以“网友粒米虽小”的身份跟帖,写一则评论,不超过30个

字。(2分)

网友粒粒辛苦:古人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来之不易,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网友粒米虽小:                    

3.学校决定对在食堂中的浪费饭菜的学生进行拍摄曝光,为此有人反对,有人赞成。请针对下列反方的观点,从正方的角度说说你的看法。(3分)

反方:对食堂中浪费饭菜的学生进行拍摄曝光,这样做会让当事人显得很难堪,对其改正错误和缺点起不到促进作用。应该寻求其它方法,比如说服教育,制定规章制度等。

正方:                                              

4.“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抵制“舌尖上的浪费”成为中国“热词”,吃饭打包、杜绝剩饭的“光盘行动”在官民中蔚然成风。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里的东西。请你以景山中学校团委的名义,写一份“加入‘光盘行动’,拒绝餐饮浪费”的简短倡议书,不超过100字。(4分)

 

六、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6分)

【甲】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甲、乙两首诗词都写秋,试分别说说两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2.“一切景语皆情语”,从甲、乙两首诗词中画线句中任选一处,从“景”和“情”的角度,作些描写和赏析。(4分)

                             

 

七、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题。(18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乙】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清朝艺苑》)

【注】①亭林:即顾炎武。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4分)

(1)不敢稍逾约(      )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3)同舍生皆被绮绣(      )

(4)呼老兵诣道边酒垆(      )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各划一处。(2分)

(1)以中有足乐者 (2)必无所疑乃已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4.宋濂、顾炎武在求学上,有何共同之处?(3分)

                                              

5.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3分)

                                    

 

八、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有些时间是用来“浪费”的

游宇明

中国自古就有许多珍惜时间的格言,比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比如“时间如白驹过隙,一去不返”,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格言都在教导我们要珍惜生命的一分一秒,使自己的人生彰显出光华。

珍惜时间当然是对的。一个人纵有惊世之才,倘若只是热衷于喝酒、跳舞、网游、搓麻将,不用心学习、钻研、工作,也不可能有什么作为。毕竟,人的任何成就都需要投入脑力和体力,而脑力与体力只有在时间的流程中才能积淀为经验、智慧、能力。鲁迅一生很短暂,但文学成就少有人企及。有人说他是天才,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将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非常珍惜时间,其他文艺、学术大家,比如徐悲鸿、朱自清、陈寅恪、华罗庚这些人,谁不是这样?

然而,珍惜光阴决不等于一天24小时都呆在书房、实验室或工地上,而是必须懂得张弛之道,该抓紧的时候就认认真真做事,该放松的时候就痛痛快快“休假”。

我们一定要留出冥想的时间。一个人能够集中精力读书、实验、创作、设计是好事,俗话说“一心不能二用”,就是说的集中精力的必要。然而,一个人专注于一件事物久了,沿一个方向想问题多了,思维容易僵化,创新想像会遇到心理定势的困扰。在这样的时候,停下手头的工作,泡一杯茶,坐在某间空房子里胡思乱想;或者干脆走远一点,来到公园某棵树下席地而坐,仰读清风俯看树影,思想会沸腾,胸襟会开阔,习惯的一些想法可能被颠覆,生命会变得更具创造活力。

我们应该保证交流的时间。人生有限,世界无涯,一个人的知识、阅历再多、才华再卓越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能够经常跟那些有品位的人聊一聊,就会感觉自己仿佛走进了一个豁然洞开的世界。外向的朋友能让你感受到热情、浪漫、奔放,内向的朋友能使你领略深沉、执着、含蓄;喜欢行走的朋友可以告诉你新的经历、新的发现,流连书斋的朋友能使你感到学养的厚重和思想的魅力……世界上的礼品千千万万,没有一种礼品比思想交流更低廉、更持久。

我们必须划出锻炼身体的时间。有句老话叫“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此话有点意识形态化,但它说清楚了一个意思:没有健康,什么都干不成。人生的成就是靠时间作保障的,有了健康的身体,你脑子想点什么、手头做点什么才没有障碍,你的知识、经验、才华才有个落点,你也才有机会取得事业上的辉煌;没有健康的身体,做一天事就要卧三天床,你就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再世,也同样庸庸碌碌。身体健康靠什么?一靠荤素搭配的饮食,二靠身体的锻炼。一个人再忙,哪怕就是上班的时间路上加点速,你也要省出时间跑跑步、打打球、做做仰卧起坐、吊吊单杠双杠……锻炼得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了,做事就有了充沛的精力。

有些时间是用来珍惜的,珍惜了,我们才可能有人生的高度;有些时间是用来“浪费”的,“浪费”了,我们的脑力和体力才能发挥到极致,这样的“浪费”本质上是另一种珍惜。

(2013年第1期《思维与智慧?原创版》)

1.本文开头引述珍惜时间的格言和列举鲁迅、徐悲鸿等文艺、学术大家的事例,有何作用?(3分)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有些时间是用来‘浪费’的”这一观点的?(3分)

                             

3.文中画线句采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4.你赞同本文的观点吗?为什么?(3分)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红柳的根须

安谅

  戈壁滩上的红柳是令人惊艳的植物,我虽以为太纤弱,太柔嫩,艰难地伏在地上,一阵尘沙就会把她掩埋,一阵罡风就可能把她折翻。

  戈壁是旅途中的暗淡,虽然新奇,匆匆一瞥也就足够了,恨车轮子还太慢,心早就驶向了绿洲。但红柳,却在这一片不毛之地扎根了,沙尘飞雪,漫漫时日,它们顽强坚守,不离不弃,用自己的生命和妩媚,鲜活,滋养了这个天地。

  初次见到红柳,就被红柳深深吸引。那是秋天,我刚闯入南疆,戈壁滩大海一般袒露在我眼前。干旱而又盐碱微具的戈壁上,几无生物可言。长期浸淫于郁郁葱葱的本性南方的眼睛,都有些迷茫了,面对突兀而至的戈壁,心有惶惑。但我一眼认出了胡杨,他是闻名遐迩的荒漠王者,他挺立在那里,无法言说的壮美,无所畏惧的姿态,无以撼动的坚韧,崇山峻岭一般的崔巍,仿佛饱含了日月精华,雄性傲然。戈壁,因此也显得更加粗犷和野性。瞬间,我又瞥见了那一丛丛的紫红。远远望去,仿佛是天空中的一缕缕彩云,又似乎是黑黢黢梦境里的一叶叶方舟。之后,又是偌大的一片,相互依偎形成了紫色的云团,有时又花瓣一般散落,在沙砾地上蜷伏。像一队柔美的舞蹈队员用肢体正勾勒着美轮美奂的造型,衣袂飘飘,火一样的鲜活,让我看呆了,几乎惊叫着询问,这是什么树种,怎么会在戈壁滩上如此精彩绝伦。

  从此认识了红柳,并深深为其折服。看似娇弱的身躯,至多也只有二三米高,更无粗壮的树干支撑,卷曲的枝条也是乱发似地,却像一簇簇鲜艳展现给了戈壁。

  在春天,多少流沙也掩埋不了她。她温柔中带着倔犟,执著地从沙土中探出腰肢,细柔的枝叶上,奇迹般地绽放出红色的小花,叶绿花红,装点着戈壁,也衬托着胡杨,使其显得更加伟岸挺拔。

  在我的眼里,胡杨是雄性的象征,而红柳无疑是女性之美的凝练和典范,戈壁因了红柳,仿佛才成就一个生动而完整的天地。

  后来知道,在干涸的荒漠中,红柳的根须在地底下柔韧地延伸,深深地植入大地深处,有的蜿蜒伸展于地底下,竟有二三十米之长,与她在地面显露出的纤弱的形象迥然不同,甚至于比胡杨的根须更执著、更坚韧!与土地紧紧相依,与戈壁身心相融。它吮吸的是戈壁盐碱的苦涩,却回馈戈壁天空一片温馨的飘逸。

  我说红柳是睡着的冰,是卧着的树。红柳的根蒂有多深,天地就有多大!

  在戈壁上,倘若见到那隆起的一个个土丘,那里就隐藏着红柳,她终会在某一天伸展她的腰肢,亮相她的美艳;如果你见到那红柳遍布的戈壁,沙土何等的平静和规整,那是红柳用自己的生命化解了风沙的躁动,用一片柔情挽留了绿色游移的脚步

  有一种叫做沙漠人参的植物,学名为肉苁蓉,它就寄生于红柳的根部,萌芽发育,离开红柳一步,都无法繁衍。

  有一种草叫骆驼草,也顽强地生存于戈壁滩之上,无惧风寒寂寞,只要有红柳相伴左右。

  红柳,纤弱身躯,柔媚风情,挚情禀赋,坚韧品性,令人敬佩和仰慕。她是戈壁滩上真正的强者!

毋庸置疑,缄默着的红柳还正向我们传递着更多的东西。因为,红柳不仅要用眼睛,更要用心灵去发掘和感悟。

(2013年第1期《散文选刊·下半月》)

1.红柳的根须有何特点?(3分)

                                   

2.品读文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4分)(3分)

                                   

3.文中写到肉苁蓉、骆驼草,有何作用?(4分)

                                   

4.作者为什么认为红柳是“戈壁滩上真正的强者”?

                                   

5.“毋庸置疑,缄默着的红柳还正向我们传递着更多的东西。”你认为红柳还会向我们传递着怎样的东西呢?请谈谈你的感受。(4分)

                                 

 

九、作文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有时候,爱就是一把伞,如冰晶的雪莲,盛开在尘世中,可以为素不相识的人,为身处困境的亲朋好友,撑起一方明媚而又美丽的天空。一把融入了爱的伞,就是一颗善意辉耀的心!为他人撑一把伞,就是为他人捧出一颗心,一颗洋溢着真诚与关怀的善心。为他人撑一把伞,就是为他人开出一朵花,一朵散发着美丽与芬芳的爱之花。请以“为他人撑一把伞”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